美團9年:王興的野心與克制

2020-12-21 手機鳳凰網

只有已經死去的人才看到戰爭的終結。

當被問到美團為何能夠脫穎而出時,麥克阿瑟將軍在西點軍校告別演講的這句話總是浮現在美團點評CEO王興的腦海裡——戰鬥是永遠的,創業者面對的永遠只有從一個戰場變成另一個戰場,從一個困難變成另一個困難。一切總是在不斷變化。

2018年9月20日9點28分,距離美團在港交所正式開市還有兩分鐘。身穿黑色西裝、系藍色領帶的王興手持鼓槌,難掩興奮心情。

時間一到,他使勁兒敲擊大銅盤,嘴巴隨即由微笑著的「U」變成「O」形——巨大的鳴鑼聲明顯超出他的預期範圍。隨後他注視著大屏幕上美團點評-W(03690)開盤價72.9港元,似乎鬆了一口氣。

美團上市,王興敲鑼

站在臺下見證一切的美團點評投資人、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替王興感到開心。

她評價王興為人聰明、善於學習、洞察力強,但同時用「他並不急於求勝,這種人挺可怕的」來形容這位剛成為中國網際網路第五大公司CEO的39歲男人。

就在美團上市1周年前夕,今年8月26日美團點評Q2財報顯示,美團點評首次實現整體贏利8.76億元,當日股價大漲,市值達4359億港元,折合556億美元,這個數字僅次於阿里巴巴和騰訊控股,讓美團點評位列中國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比去年晉升兩名。

這並不代表王興從此高枕無憂。這些年,美團的業務橫跨團購、外賣、酒旅、電影、到店綜合、出行、生鮮等領域,四處出擊,八面受敵,中國網際網路半壁江山都是它的敵人。

雖然今年Q2財報實現整體贏利,但美團日漸龐大的複雜組織架構,多條業務線同時開戰的局面,仍然讓外界對它懷有擔憂與質疑。

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至今記得,當年他與王興一起在清華大學念書時,兩人志趣相投,曾經對未來有過清晰的願望:

一起創立一家簡單的小公司,員工60人左右,估值10億美元就滿足了。如今,他們兩人顯然沒想到,一起創辦的這家公司的邊界已經遠遠超出他們當年的想像範圍了。

美團點評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

速度與激情

王興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時間回到1997年中秋節。那天晚上,清華大學福建龍巖籍學子在火鍋店迎新,師兄提出玩一個例行遊戲,新生可以問一個問題,老生必須回答。師兄的原意,是想讓王興問出師姐們的感情狀況。結果,王興一臉嚴肅地問:你們覺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在場10多位師兄師姐呆掉了,紛紛把目光投向同樣在清華念書的王興姐姐,寄望她打了這個圓場:這個問題啊,要邊走邊想。

王興總覺得,生命是一段過程,他希望自己在這個過程中時刻充滿激情,不浪費任何一天,能夠做點事情讓世界變得更好。

4年後,王興走到了太平洋對岸的美國德拉瓦大學念博士。在那裡,他發現了SNS社交服務網站的火爆。他斷定這是一個網際網路創業的巨大機會,於是找到大學下鋪兄弟王慧文和中學同學賴斌強一起,果斷輟學歸國創業。

於是,王興在清華大學旁的豐海園租了套130平米房子,在30平米客廳擺3張桌子,工作累了就睡在摺疊床上。

2004年5月,賴斌強從廣東趕到北京,急忙問產品在哪裡,讓我看看?王興和王慧文說:「現在還沒有,我們在學編程呢。」

萬事開頭難。他們開始沒日沒夜地工作,先後創建包括社交網站多多友、遊子圖、電邀等十幾個項目,無一成功。然而,王興團隊喜歡快速、高密度試錯的特點由此顯現。

日後創辦美團時,王興一直提倡,跑得快比看得準更重要,「如果推出第一版產品時你不覺得難堪,那說明推出的時間太晚了。」

漫長的探索持續到2005年12月,王興團隊全面模仿當時走紅的Facebook,開發出校內網,3個月聚集3萬用戶。可惜好景不長,後來由於融資失利,校內網賣給了千橡集團陳一舟。

後來,王興屢敗屢戰,相繼又創辦海內網和飯否網。但2009年6月,相似的劇情再次上演——發展迅猛的中國版Twitter飯否被關閉,王興因此被媒體封為「史上最倒黴連環創業者」。

飯否被關停時,團隊並沒有散掉,只有兩個人離職。一位回老家,另一位選擇自己獨立創業。而創業的這位年輕人,名字叫張一鳴,後來他抓住了2012年移動網際網路紅利期創辦了今日頭條、抖音等估值過百億的國民級產品。

「假如公司明天就不存在了,大家會怎麼樣?」2009年12月,飯否重開遙遙無期,王興在內部開了個小年會討論未來發展——氣氛有些傷感,不少同事感到迷茫為什麼還要每天這麼辛苦工作?王興動容,哭了起來,其他同事也哭了。

與此同時,王興快速收拾心情,與同事制定了下一個創業項目,對標美國首家團購網站Groupon,美團從此橫跨出世。

王興後來被問到,如何面對飯否被關的挫折,他淡淡地說,當你碰到挫折時,想像自己在50年後回顧現在這件事,你還會覺得是一個多大的坎或過不去的事情嗎?如果你站在宇宙去看地球,你會在意一件發生在北京辦公室的事情嗎?絕大多數人不會,都是很小的事。

農村包圍城市

2010年春節過後,美團網正式上線。跟此前的校內網、海內網、飯否一樣,最初的美團同樣是copy to china的典型項目。

2008年11月,Groupon正式上線並在7個月後就實現贏利,在極短時間內融資1.4億美金。團購這種新商業模式和高額融資吸引了無數中國模仿者和VC進入該領域。

從2010年3月到6月起,美團、拉手、24券、窩窩團、糯米、點評等主要玩家入局,到2011年中,已經有超過5000家團購出現在中國市場,這就是名噪一時的「千團大戰」。

經過此前的創業經歷,這時候的王興已經脫胎換骨。他冷靜思考局面,最後讓美團打贏了千團大戰。

找到強有力的夥伴,是他獲勝的第一因素。2011年,美團獲得阿里巴巴B輪領投5000萬美金融資。

這過程中,當時的阿里中供鐵軍大將、阿里線下銷售副總裁幹嘉偉(人稱「阿幹」)負責考察美團的運營團隊,王興由此與他相識。王興乘機請教幹嘉偉運營問題,感受到對方的厲害。

在這之後,王興半年內6次到杭州找幹嘉偉聊,希望他加盟美團。幹嘉偉漸漸動心,在深入了解美團實際情況後,他斷定美團能夠在千團大戰中勝出——這才有了後來幹嘉偉在朋友圈回應朱嘯虎的「阿幹三問」:

1. 這事兒大不大?

2. 這哥們以後能不能排到網際網路前十?

3. 他們是不是正好缺我?最終幹嘉偉決定給美團,也給自己一個機會,美團地推鐵軍由此誕生。

美團前COO幹嘉偉

事實上,從第一天開始,美團就是一家特立獨行的公司。你很難下結論說這是一家激進還是保守的公司——當市場激進時,美團非常保守,當大家保守時,美團反而激進。

美團與眾不同的打法是贏得千團大戰的第二因素。當時,王興在業內第一個提出團購費用過期自動退款,由於過期款項是大多數團購網站的收入來源,王興因此被同行群起攻之,而美團則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口碑心智。

另外,美團堅決不做實物電商,雖然實物電商容易起量,但當時阿里聚划算已經開始做,實際上別人已經沒機會了。

同時,美團沒有像其他團購網站那樣,一窩蜂在線下瘋狂打廣告。王興認為,廣告只能在短期內對消費者有效用,長期則必須做好產品才能滿足客戶需求。

最為關鍵的是,進入2011年,所有團購網站都要在開闢城市這件事上做選擇。當時美團判斷,團購戰爭會在1年內分出勝負,所以在什麼時候開到多少個城市,對美團的體量和財務至關重要。

據王慧文回憶,通過研究判斷,美團最終放棄全國城市排名100名以後的城市,並且集中資源投入到排名25到94的城市上。

因為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商家數量太多,團購網站無法一家獨大,即使「勝敵」也不能「潰敵」;但在小城市,「勝敵」就是「潰敵」,有了根據地就能贏利。

後來美團很多尾部城市贏利了,就把這些贏利的錢拿到頭部城市,繼續跟糯米、大眾點評血拼,對方變得很吃虧。這就是後來被行業解釋的「農村包圍城市」戰略。

不過,由於當時美團實行這種策略,導致王慧文很長一段時間都不願意去開董事會——董事們大多住在北京、上海,而美團在這兩個大城市投入的資源是不足的。

不少投資人會跟王興和王慧文說,今天我在某商圈打開美團就是沒有喜歡的商家,我就比較喜歡買糯米的。而王興和王慧文只能向投資人解釋,不能光看一二線城市的情況,要看總體城市的數字。

團購大戰到2011年11月出現市場拐點。

美國Groupon雖然成功上市,但市值不如預期。中國方面,拉手網嘗試衝擊IPO失敗,直接導致 to VC模式的破產,大批團購網站開始倒閉,從高峰值的5000多家驟減到1000多家。

美團的策略越發顯出成效,團購市場最終確立了美團、大眾點評、糯米網三家鼎立的局面。

同時,2012年美團開始轉向移動網際網路,市場份額開始遠遠拋離對手。

老大粉碎機

校內網、飯否、團購都是王興copy to china的項目,並無創新可言,然而,從美團在2013年做外賣時,王興的目光就開始把這種複製對象轉移到國內公司了。這種複製,除了業務還包括能力的學習與超越。

用梁寧的話來說,無論是團購、電影票、酒店、外賣、門票,王興至少帶領美團在五個領域裡做到了後發先至。

王慧文在接受採訪時承認,在美團內部有一個類似雷達的掃描團隊,每天監控中國國內商業市場發生的所有網際網路交易項目,只要是日過千單的,就要馬上學習研究。據說,這個機制讓美團發現了外賣、打車,同時也發現了共享充電寶等測試項目。

曾有人說,光是外賣業務就可以撐起美團500億市值,但在6年前,沒有人會這麼想。

2013年,美團管理層開始密切討論新業務的可能性——當時美團的團購業務已經發展到接近2億用戶和數百萬合作商家。

但是,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商家,經過之前的團購戰,對團購折扣已經不如以前那樣興奮,團購價值開始鈍化。美團要繼續成長做大,必須找到第二增長動力。

而這個增長點,是有規律可尋的。在依賴起家的團購業務數據中,王興發現,餐飲、電影票、婚慶是營收最好的前三項領域。

與此同時,2013年O2O開始火起來,在一堆到家服務中,王興十分猶豫,有三四個月的時間,每次周會都在討論應該把線下業務放在什麼領域。

最後,美團選擇了外賣。這個邏輯是,結合團購的數據,餐飲與外賣是高關聯性行業,外賣與團購業務積累的數百萬餐飲商家資源是重疊且可以馬上利用的,外賣服務在供給方面也相對穩定、具備標準化。

一開始,美團選擇校園市場進行試點,發現效果不錯,但同時意識到,外賣配送是一個極其燒錢的事,美團當時預計至少要花10億美元。最後咬咬牙還是下定決心做起來。

伸手到別人的市場,首先面對的是比美團做外賣要早4年的勁敵餓了麼,當時由張旭豪創辦的這家公司領跑行業第一。

2013年11月,美團外賣正式上線,2014年5月,百度外賣加入外賣市場,各家地推血戰、燒錢補貼大戰隨即拉開序幕。

此時,經歷千團大戰洗禮、被幹嘉偉嚴格訓練的美團地推展現出了超強戰鬥力,到2016年美團市場份額超過餓了麼。2018年8月,餓了麼被阿里巴巴收購。

與外賣的高頻特點不同,酒旅業務屬於低頻範疇。2012年,中低端酒店業務開始在團購平臺出現,根據美團的數據顯示,酒旅商家對線上的接受程度比餐飲商家更高。

當時線上旅行業務巨頭攜程主要佔據中高端業務,美團於是以中低端作為切口,進入酒旅領域。

當時美團旅行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去哪兒。為了遏制美團旅行,去哪兒使用燒錢補貼策略,讓對方一直處於被動防守狀態。

正當美團旅行進退兩難之際,2015年10月,在去哪兒絕大多數員工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去哪兒被攜程合併,突然間,美團旅行的敵人消失了。

到2016年,美團開始進入中高端酒店業務,直接與攜程抗衡。

根據Trustdata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中國在線酒店預訂行業發展分析報告》,2019年上半年,美團酒店訂單量佔比首次過半,達到50.6%。同時,美團酒店間夜量佔比達到47.3%,再次超過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的總和。

縱觀美團多元化、無邊界的標誌性業務——外賣、電影、酒旅,它們的業務邏輯並非如外界所說四處亂伸,而是在起家的團購業務基礎上衍生而來的

王興發現外賣,是由於它與餐飲高相關,做酒旅和電影票務,也是由於發現商家的高需求,才有了美團酒旅和貓眼電影。

對於錯綜複雜的跨界業務,不少人認為美團有當年樂視、暴風的影子。而王興與賈躍亭、馮鑫的不同之處在於,美團每一個業務基本都能做到頭部位置,至少行業第二。

比如外賣(2018年第一)、酒旅(2019年第一)、電影(行業第一,獨立拆分光線控股)。相比之下,樂視與暴風的諸多業務,基本沒有一個能做大做強。

顯然,王興本人更願意把美團對標亞馬遜,「可能公司的形態是不同的,但精神內核我們是向亞馬遜學習的」。

徐新分析,王興就像一個深度學習的機器,商業洞察力強,一開始都是學習別人,但最後總能超越對方。

有限和無限遊戲

基於團購衍生的外賣和酒旅的業務邏輯並不難理解,但要看明白美團在2017年試水網約車和2018年收購摩拜的邏輯,則不能不追溯王興的個人思想,有一本書對他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有限與無限的遊戲》。

這是一本由美國哲學教授寫的書,王興一開始看書名以為是關於遊戲設計類的書籍,所以才誤打誤撞買了此書。但他翻著翻著發現,書中介紹的是有關邊界與終局的哲學問題,這書讓他愛不釋手。他甚至為這本書寫過腰封:

有本書對我蠻有影響——叫作《有限與無限的遊戲》。有限遊戲在邊界內玩,無限遊戲卻是和邊界,也就是和「規則」玩,探索改變邊界本身……死亡是不可逾越的邊界,與之相比,其他的邊界並不是那麼重要了。

王興與程維很早就認識,兩人關係亦師亦友。程維從阿里巴巴辭職創業後,曾經把剛開發完的第一代滴滴版本給王興看,王興看了一眼,直斥「垃圾」,因為他無法想像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居然還有用戶必須註冊才能使用的產品。

2016年8月,滴滴與優步中國合併,市場上所有人包括程維、消費者、所有出行公司都認為中國的網約車戰爭宣告結束,但這在王興看來只是有限遊戲的思維,他並不認可這場戰爭已經終止,於是開始在南京秘密試水網約車。

諷刺的是,2011年,程維在微博上曾大力推薦過《有限與無限的遊戲》,顯然是王興給他介紹的,但程維並沒有學以致用,才給王興機會在背後放了冷槍。

2016年11月烏鎮網際網路大會,張一鳴已經察覺王興有做網約車的想法,程維仍蒙在鼓裡。

2017年2月的一天,王興和程維一起吃飯,當天美團打車上線,但王興在飯局上隻字未提,程維是看了新聞才知道這件事的。之後就有了程維那句「爾要戰,便戰」的回應,滴滴針鋒相對推出滴滴外賣對抗美團,二人關係從互相扶持的創業夥伴變成了競爭對手。

而收購摩拜,最初的時機並不在美團這邊——包括騰訊在內,一開始仍然是想讓摩拜與ofo合併。後來由於種種問題,合併未能完成。

王興認為,摩拜是美團在生活服務領域的場景拓展,尤其是相關的核心數據對美團有巨大益處。華興資本包凡接受採訪時回憶,美團當初是沒有機會收購摩拜的,但王興以各種方式鍥而不捨到最後,沒想到真的成了。

不管是網約車還是共享單車業務,都是十分燒錢的。2019年3月11日,美團發布上市後首份財報,去年收購的摩拜給美團帶來了45.5億元虧損,佔據美團虧損額二分之一,美團打車產生的成本在美團整體成本的佔比也快速上升。直到今年Q2財報,出行新業務才開始減虧。

審慎與克制

2018年9月6日,美團IPO前夕發布了「food+超級平臺」戰略,明確了以「吃」為核心,構建一個以餐飲品類為中心的多層次平臺。

美團當下雖然仍處於四面受敵狀態,但是與前幾年相比,今年已經明顯藏鋒。以開拓新業務來說,目前在明面上推出的只有美團買菜、菜大全和饅頭直聘業務。

而最新Q2財報顯示,美團新業務首次毛利轉正,原因是美團方面開始減少摩拜單車投放並實現提價,網約車方面則推出聚合平臺,弱化資源投入。

從無邊界擴張戰略,到現在的food+超級平臺,美團的邊界不僅僅是擴張,還會有保持,甚至是收縮的可能,準確說是一種以「吃」為核心,根據實際情況切換邊界的戰略。

用王慧文的話來說,大部分人都沒有看懂王興的邊界論,很多人都認為王興要做一家無邊界公司,其實「他的真實意思是,你不要自我設限,因為很多人都自我設限太嚴重了」。

正如當年那個在書架上找到《有限與無限的遊戲》的王興,雖然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吸引他,但是由於英文描述太枯燥,他每次看幾頁就放下,但每次又會重新打開這本書爭取看完。

有一天,王興等不及了,他作了個弊——直接翻開這本書的最後一頁,上面寫著:只有一種無限遊戲,就是你的人生。

相關焦點

  • 王興的一道題,美團的兩道坎
    文丨林雨秀 編輯丨杜海來源丨正經社(ID:zhengjingshe)24歲的王興從美國輟學回國時,正是2003年冬天。他先後創立了校內網和飯否網,都以失敗告終。但他毫不氣餒,接著在2010年推出了美團網。歷經千團混戰、外賣大戰,帶領美團一路狂奔,終成網際網路江湖的一方霸主,躋身網際網路TOP3。
  • 王興送別老將王慧文:美團十年管理文化變遷 | 礪石
    李志剛在《九勝一敗》中曾回憶,一次他問王興「你們能在美團重聚的原因是什麼?」 「契約精神」,這是王興給出的答案。2004年,王興遇到第一個風口。那時,社交網站迎風而上:2002年全球第一個社交網站Friendster成立;2003年,MySpace成立。2003年冬天,看到機會的王興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美國的學業踏上回國之路,準備迎接他的第一段創業生涯。
  • 王興做不成美團遊戲
    但自2019年美團市值進入中國網際網路前三之後,巨頭們遭遇的質疑美團一個也沒落下。這時王興選擇當鴕鳥,除了在飯否發一些沒有營養的百科摘抄,美團的一切都隱藏在走馬觀花式的公關文案中。糞土當年萬戶侯的王興漸漸在輿論場消失了,連帶著要「試一試別多想」的美團遊戲和王慧文。美團為什麼做遊戲?這個問題很好回答,一個是戰略錨定,一個是邊界使然。
  • 42歲的王慧文從美團退休 他是王興背後的關鍵先生
    原標題:42歲的王慧文從美團退休 他是王興背後的關鍵先生 來源:新浪科技今年1月王興的預告之後,美團的二號人物王慧文終於迎來了正式退休的日子。今年42歲的他,加入美團已滿10年。作為王興的創業合作夥伴,王慧文曾負責過美團從團購到外賣、打車、共享單車等各大業務,為如今市值高達1.6萬億港元的美團立下汗馬功勞。
  • 美團喜提上市,王興能否重振「東興局」?
    其中王興持股11.4%,身家達到400億元人民幣。美團的第一大股東騰訊控股持有20.14%的股份,堪稱另一大贏家。 王興帶著一名外賣騎手一同敲鐘,用的正是兩個月前小米敲的那面鑼。9月初滴滴因順風車司機強姦殺人事件被全民討伐,阿里、騰訊皆未表態,只有董事長柳青所在的湖畔大學同學們為她加油、點讚,還遭到網友猛烈的抨擊。 2015年2月14日,騰訊系的滴滴與阿里系的快的宣布合併。馬化騰和馬雲都表示了祝賀,馬雲還表示「非常開心」。看似雙贏,結果卻並非如此。
  • 美團捅支付寶一刀,王興:是支付寶先傷我,兩公司形同水火
    從美團角度上講,舊恨就是阿里撤資,不再支持美團。王興取消支付寶支付也無可厚非。新仇可能美團就是上市後成為阿里競爭對手,兩者加起來足夠讓王興放棄支付寶支付方式。畢竟王興早就跟阿里沒有合作關係,撕破臉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 王興的無限遊戲和美團的三維文明世界|一點財經
    9月20日上市當天,王興發了一封內部信,其中提到「資本市場會有起伏,大家不需要太多關心短期的股價漲跌,而要時時刻刻致力於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7天後,即9月27日晚,美團點評發布了半年報。
  • 美團下線支付寶背後:王興早就不爽支付寶超高費率
    這並不是王興第一次指摘支付寶手續費高。早在2017年5月,王興接受《財經》雜誌專訪時,也被問到相關問題,有用戶使用大眾點評時,付款方式第一欄默認是銀行卡支付,第二欄才是微信支付,而支付寶被摺疊了。當時,王興的回答是:哪種支付工具在最前面,主要取決於用戶上回使用的是哪個支付工具。
  • 美團飲鳩止渴謀求上市,王興能否擺脫對賭魔咒
    原美團得力幹將、點評系高管的悉數出走,使得美團點評成為「網際網路史上高管流失最快」的公司。從2015年10月美團與大眾點評的合併後,新美大沒有達到1+1>2的效果,其O2O老大的光環卻讓王興躊躇滿志立下上市對賭協議。此後的美團慌不擇路,闖進四面樹敵的紅海市場。然而,故事已經無法繼續,估值越來越低,王興如何擺脫對賭魔咒?
  • 對抗支付寶 美團1.28萬億市值背後:王興的50個靈魂決策
    重倉投資的理想汽車登陸美股,市值直逼蔚來;不再顯示支付寶支付,讓巨頭間的支付戰爭再次升級;殺入社區團購,繼續掘金下沉市場……近來,美團的各種舉動,一次又一次讓王興和美團登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成立 9 年,這家從千團大戰殺出來的團購網站恰如它的slogan——吃喝玩樂全都有,已經覆蓋了人們吃喝玩樂的方方面面。
  • 誰將是叫停王興和美團的「周鴻禕」?
    美團點評定於2020年8月21日(星期五)舉行董事會會議,屆時考慮及通過集團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業績。考慮到新冠疫情帶來的生活服務業在線化程度繼續強化,美團點評發布財報之後也許會迎來更大的行情。
  • 王興除夕內部信:2018年是美團點評全球化探索的元年
    雷帝網 樂天 2月16日報導2018年2月15日,除夕之夜,美團點評CEO王興通過全員郵件,代表公司為全體美團點評人及家人送上新春祝福。王興在郵件中回顧了2017年美團點評的發展成果,再次強調了美團點評的使命: 讓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 美團王慧文功成身退,他可能是世界上最懂王興的人
    作者|趙雲合 來源|電商之家(ID:iechome)美團的「二號人物」終究離開了美團。2020年12月18日,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正式從美團離職。十年前的今天王慧文加入了美團,選擇這個日子離開,也稱得上善始善終。
  • 阿里這張王牌深入美團腹地,王興最擔心的事要發生了?
    B端業務,2019年1-4季度,美團的商家數分別為580萬、590萬、590萬、620萬,同比增幅從27.3%降至7.1%,環比同樣進入停滯狀態。 這裡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以流量為生的美團,如何突破這樣的僵局,成了王興現在乃至往後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 拼多多黃崢和淘寶蔣凡打起來了,美團王興在起鬨
    黃崢坐擁千億財富,成中國80後白手起家富豪第一人黃崢出生於1980年,杭州郊區人,父母是普通的工人。因為小學成績好,他得以進入杭州最好的中學——杭州外國語學校。這座中學從浙江全省小學生裡面優中選優,每年只有160個名額,六年一貫制教學,90%以上的學生保送名校或出國留學。黃崢是小學母校前後9年,唯一考進杭外的一個。
  • 42歲,王興的兄弟退休了
    「23年過去,從清華到校內網,再到美團,老王和我是有共同志趣的同學和室友,是攜手創業的搭檔和並肩戰鬥的戰友,更是可以思想碰撞、靈魂對話的一生摯友。」王興如此評價這位兄弟。王興背後的男人:身家超100億,美團二當家正式退休美團二當家正式說再見。12月18日,美團發布內部信宣布,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已經順利完成交棒,按計劃正式退出。今年,他42歲。
  • 王興馬雲恩仇錄:美團與阿里終有一戰
    王興此時提及這些,不免讓人再度聯想到美團和阿里兩家公司的恩怨。從2011年阿里投資美團、助其打贏千團大戰,到美團接受騰訊投資,棄阿里而投入騰訊。如今,從外賣、電影票,到零售、共享單車,兩家公司的生態重疊越來越多。在外界看來,美團和阿里終有一戰。
  • 網際網路江湖戰將王興:董卓麾下有呂布,騰訊旗下有美團
    回到當今網際網路江湖上,有一個人和呂布有太多相似之處,他就是美團王興。美團王興,是一個連續創業者,他見證了中國網際網路江湖的發展,並且每一次都能精準地踩到創新浪潮。但他不是一個幸運兒,如同呂布一樣英雄善戰卻未能獨霸一方。從校內網、飯否網再到現如今的美團,每一次他都必須戰鬥,尤其是團購浪潮襲來後,直接帶來的資本市場百團大戰。有人嗜酒,王興似乎好戰。
  • 美團字節滴滴重啟支付大戰,王興張一鳴不甘心
    自今年7月底美團關閉支付寶支付、王興在飯否開懟支付寶手續費高於微信後,支付賽道的表面平靜被打破,關於支付戰爭是否會重開的討論出現在臺面之上。這仿佛一顆石子被投入水中,帶起越來越明顯的波瀾:隨後幾月時間裡,攜程、字節跳動、快手先後拿下支付牌照,拼多多已開放「多多錢包」測試入口,滴滴、美團都已推出月付功能。
  • 王興的野心:從抹去大眾點評開始
    2020年9月,美團點評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今後公司名稱將從「美團點評」簡化為「美團」。董事會給出了這次改名的理由,那就是公司名稱的簡化有助於對外建立本公司統一的品牌形象,增強用戶、商戶等對本公司多業態能力的認知,從而推動本公司在聚焦本地生活的同時探索新業態,增加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