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臺灣女孩的絲路「騎記」

2020-12-17 環球網

一部圖文並茂紀錄臺灣女孩陳萱6歲時在爸媽陪伴下、利用暑假騎車穿行於中國西北絲綢之路的故事——英文版《絲路騎行遊記》,日前由大陸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在先後於臺北和北京舉辦的新書發表會上,陳萱和家人暢談當年騎行過程中的甜酸苦辣以及後來她跨越亞非北美多國的經歷。

陳萱和家人的「西遊記」

這不是一個勵志故事,但的確很勵志。書中以400多幅圖片,搭配文字敘述,以孩子的視野看世界,對應父親的親子教育思考,並記錄了大量風土人情、點滴絲路知識……2009年暑假,當時只有6歲的臺灣女孩陳萱,和爸爸陳守忠、媽媽吳翠華一起騎單車,經過76天、2100公裡的艱辛旅程,從陝西西安騎到新疆吐魯番火焰山的旅行,途中穿越了黃土高原、河西走廊及漫長的戈壁荒漠。此舉創下了當年全球年齡最小騎單車行走絲綢之路的紀錄。

陳萱今年14歲、目前就讀於臺灣桃園市大華中學二年級。回憶當年西遊絲路的經歷,陳萱說,因為自己迷上《西遊記》這部小說,而決定和爸媽到絲綢之路上騎行,從此不僅與家人的感情聯繫更緊密,也因為走上另一條與眾不同之路,而看到許多同齡人難以看到的別致景物。「我不僅收穫了沿途的美景、暴曬、疲憊、美食和友情,更重要的是,還收穫了智慧、靈感、親情和健康。」

騎行壯舉仍在繼續

此後,陳萱「千裡走單騎」的壯遊每年仍在持續中:8歲到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健走;9歲和12歲時,兩次騎車環遊寶島;11歲「環球傳騎」橫穿美國東西部;13歲登頂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此後又騎行橫跨中亞絲綢之路……目前,陳萱的壯遊足跡已遍及中國大陸、美國、尼泊爾、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伊朗、越南、馬來西亞、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國,預計2017年暑假,她將單車暢遊歐洲大陸,完成單車環球世界之旅。

陳萱的爸爸陳守忠說,孩子的教育不只在書本裡,體驗是最好的成長教育,親子壯遊帶來的收穫和回饋更是無價之寶。媽媽吳翠華認為,從小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對其身心都是一種鍛鍊。臺灣山河探險協會秘書長徐海鵬則讚美這家人「把大千世界收入了他們家的小天地」。

親子教育的啟迪

新世界出版社英文首席編輯李淑娟說,這本書除了用400多張圖片和萱萱手繪的小卡通畫展現了絲路特色的風光、物品和風土人情之外,還以6歲的萱萱的視角,記錄下2100公裡行程中所見所聞,例如:跟巨人一起畫畫、晾房裡的葡萄公主、駱駝麥當勞、彩色老虎、黃河奶茶、我的筋鬥雲、推倒長城、熊熊火焰山……語言充滿童真,輕鬆有趣,想像力豐富。

李淑娟說,書中作為旁白的「爸爸的絲路日誌」增加了這本書的親子作用。知行合一,知行相長。父親陳守忠正是在引導女兒這樣做。因此,這本書出版的意義不僅僅是反應絲路的壯美、人民的友善、歷史文化的厚重,還在於它帶給人們對孩子教育的思考和啟迪。我們需要孩子在學業上取得好成績,也看重孩子有好品德、棒身體、廣闊的視野和胸懷。(王連偉 張盼)

相關焦點

  • 臺灣女孩6歲騎行千裡絲路 9年來橫越亞非、北美多國
    臺灣女孩6歲騎行千裡絲路 9年來橫越亞非、北美多國 2017-04陳守忠提供 攝   中新網臺北4月22日電 (記者 劉舒凌 龍敏)一部圖文並茂的英文版絲路騎行遊記今年初在中國大陸出版。臺灣山河探險協會近日專門在臺北舉辦推介活動,書中記錄了一位臺灣女孩陳萱2009年(當時才6歲)和父母騎單車、壯遊絲路的76天艱辛旅程。
  • 《2100公裡的禮物:6歲小女孩的絲路夢》 英文版新書發布
    [中國網 何珊 攝]中國網4月25日訊 (記者 何珊)4月25日,英文版《2100公裡的禮物:我6歲我騎絲路》新書發布儀式在北京舉行。本書是中文書中極少數能以英譯版的新面貌,來向世界發聲!《2100公裡的禮物:我6歲我騎絲路》是一個從西遊記開始的親子單車壯遊絲路的故事,爸爸陳守忠、媽媽吳翠華、女兒陳萱,一家3口騎著3輛單車,經過76天、2100公裡,從西安到吐魯番火焰山的旅程;當時年僅6歲的女孩陳萱(Sophie),也創下全球年齡最小騎單車遊絲路的首例。
  • 電動助力+內變速 小米騎記摺疊自行車評測
    6摺疊設計與騎行體驗<<返回分頁閱讀1小米騎記自行車評測  【天極網智能硬體頻道】隨著國內交通擁堵逐漸成為各大城市的常態現象,在汽車之外的通行工具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群的通勤工具小米騎記自行車鋰離子電池模塊  小米騎記自行車的鋰離子電池模塊主要隱藏在車體大梁中,電池容量達到了5800mAh,額定工作電壓為36V。從廠商處提供的資料看來,小米騎記自行車的續航裡程為45km。
  • 騎記電動助力自行車發布:三種助力模式 續航40km
    提到小米生態鏈企業騎記,很多小夥伴不會陌生,2016年該公司出品了一款高端碳纖維公路自行車產品「QiCYCLE R1」,售價19999元,創下小米眾籌單品價格最高紀錄。此後,騎記又推出了多款騎記智能山地自行車、小學生山地車等產品,簡約的設計和超強的越野性能受到很多小夥伴的喜愛。近日,騎記電動助力自行車發布,新國標3C認證,三種騎行助力模式,40km助力續航,售價2999元,目前已在小米有品開啟預約。
  • 輕量有範兒,讓騎行更安全:騎記成人休閒頭盔開箱簡評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分享一位騎友對騎記成人休閒頭盔的評測文章,還沒買的小夥伴們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呀,ღ( ´・ᴗ・` )比心
  • 電影《巴鐵女孩》入圍絲路電影節&平遙電影展
    《巴鐵女孩》入圍絲路電影節《巴鐵女孩》入圍平遙電影展網易娛樂10月17日報 隨著國慶檔的告一段落,各類電影節、電影展接踵而來。中巴首部合拍影片《巴鐵女孩》成功入圍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與第三屆平遙國際電影展。
  • 騎記:桃花十裡,只取其一
    輕微騎行團·醉美繁花季第二站·簡陽桃花騎桃花騎記十裡桃花,只取其一放於心
  • 臺灣水上樂園粉塵爆炸:18歲受傷香港女孩凌晨抵滬就醫
    東方網6月30日消息:昨天,臺灣新北巿水上樂園粉塵爆炸事故中的受傷港人葉某經各方緊急協調離開臺灣,搭乘飛機於30日凌晨抵達上海醫治。  據悉,18歲的女孩葉某在此次事故中被重度燒傷,其父母長期在上海生活。粉塵爆炸事故發生後,葉某的家人向有關方面請求將其轉運至上海瑞金醫院救治。
  • 甘肅省經典舞劇《絲路花雨》在臺灣佛光山上演
    10月29日,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了首場演出啟動儀式,事前星雲法師與全體演職人員會面並作開示,甘肅省臺辦主任王鋒、甘肅省演藝集團總經理張明出席啟動儀式並致辭。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副館長如元法師等人與會。該劇將在臺灣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正式演出四場。
  • 騎記・奇蹟(正番十八) @名古屋:艾瑪,這次住在紅燈區了!
    騎記・奇蹟(正番十八)
  • 福建小夥在非洲遇到臺灣女孩,臺灣女孩問我會不會說閩南話
    那時候我到餐館後,6個臺灣人在餐桌裡等著我。我一進來,就看到2個臺灣女孩。長得真是漂亮。然後其中一位年長的臺灣大哥站起來。跟我握手說,歡迎你來到史瓦帝尼的首都姆巴巴內,當地遍地都是商機。然後其中一個臺灣女孩拿起菜單,問我喜歡吃什麼菜。然後在交談中,他們問我是大陸哪裡人。我說我是福建人,其中一位臺灣女孩說道,你是福建人啊。那你肯定會說閩南話。
  • 臺灣亞洲旅遊電視臺《發現大絲路》欄目赴四川拍攝專題節目
    6月19日至25日,臺灣亞洲旅遊電視臺《發現大絲路》欄目組專程赴四川拍攝電視專題節目「南方絲路」四川段。臺灣亞洲旅遊電視臺攝製組派出知名導演黃建雄、主持人廖科溢來川拍攝。
  • 「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臺北揭幕 走進臺灣大學校園
    「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10月11日下午在臺灣師範大學揭幕,這是以敦煌石窟為主題的展覽首次進入臺灣的大學校園。中新社記者 徐德金 攝   中新社臺北10月11日電 (記者 徐德金 黃少華)「絲路拾珍——敦煌文化藝術展」11日下午在臺灣師範大學揭幕。這是以敦煌石窟為主題的展覽首次進入臺灣的大學校園。  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敦煌研究院以及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該展覽,將依序在臺灣師範大學、屏東大學和中興大學分別展出,到12月初結束。
  • 絲路電影節開幕影片 《巴鐵女孩》展現深情厚誼
    原標題:電影《巴鐵女孩》異域風情「限時投遞」光影盛宴 隨著國慶檔的告一段落,各類電影節、電影展接踵而來。中巴首部合拍影片《巴鐵女孩》成功入圍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與第三屆平遙國際電影展。作為這部充滿異域風情影片的全球首映,《巴鐵女孩》於平遙電影展「從山西出發」單元正式亮相。
  • 臺灣旅業代表甘肅攬勝感慨多 助推絲路遊精品化
    臺灣專業旅行雜誌—旅@天下主編廖苡安日前結束她甘肅絲路遊時如是說。  9月下旬,「美麗中華—絢麗甘肅絲路行暨甘臺旅遊交流合作活動」在甘肅舉行,歷時近一周時間。海峽兩岸旅遊相關部門、旅行商代表80餘人,自甘肅省會蘭州一路向西,沿河西走廊行走了絲綢之路甘肅段。
  • 臺灣風箏節驚險一幕 3歲女孩被風箏纏住 在30米高空飛行
    據英國《太陽報》8月30日報導,從一段在油管瘋傳的視頻裡,我們可以窺見臺灣風箏節驚險的一幕,一個小女孩被一隻風箏纏住,在100英尺(30米)的高空中飛行。當時,臺灣風箏節的工作人員準備把一隻又大又長的橙色風箏放飛,一陣強風將風箏猛烈地吹起,一個3歲的小女孩正好被風箏的尾巴纏住,工作人員在放飛前,並沒有注意查看,隨後,小女孩被風箏帶到了高空,在空中快速地旋轉著,風箏將她甩向了更高空,這個孩子在高空裡飛行了幾秒鐘,旁觀者們皆愛莫能助。
  • 6歲女孩開三家糖果店(圖)
    英國6歲小女孩莫莉據《每日郵報》報導,英國6歲女孩莫莉普萊斯已在威爾斯小鎮韋斯浦開了三家糖果店,她因此成為英國年齡最小企業家。
  • 臺灣18歲女孩嫁給非洲暴君,生下兩個女兒,後半生卻過得悽慘
    當時18歲的林碧春可謂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如花一樣的年紀,清純之下的活潑,都讓林碧春很受歡迎。林碧春也跟很多花季女孩一樣,悄悄期待著自己的愛情。臺灣當時為了保住在聯合國的席位,經常會邀請國外使團前來參觀和遊玩,林碧春有著一口流利的英語,也渴望著可以遇到不一樣的人。
  • 甘肅省歌舞劇院《絲路花雨》赴臺灣佛光山演出掀起「敦煌熱」
    作為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受臺灣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邀請,甘肅省歌舞劇院舞劇《絲路花雨》劇組一行90人於2016年10月24日—11月2日赴臺灣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交流演出,在當地掀起了一股「敦煌熱」。
  • 海上絲路|晚清至20世紀初的福建與臺灣
    Julian Hugh Edwards)/攝廈門曾是海上絲路的重要港口之一。明中期隨著漳州月港的衰落和海禁政策的制約,閩南一帶經營海上貿易的商賈改在廈門及周邊的嵩嶼、海滄、高浦、劉五店等港口進行修船載貨遠航貿易。晚清鼓浪嶼淪為外國租界,因此島上有多國領事館、教堂、洋樓、閩南建築及中西結合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