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家概況、投資機遇及風險分析(民銀智庫國別報告之十六)

2020-12-18 搜狐網

  

  前言: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助力工商企業「走出去」及商業銀行國際化,民生銀行研究院將陸續推出國別研究系列報告。本期報告概述了俄羅斯的基本國情、經濟狀況、政策環境、國際機構評級狀況及近年來與我國經貿往來情況,重點分析了我國工商企業在俄羅斯的投資機遇和風險,以及中資銀行在俄羅斯的發展機遇和面臨的挑戰,最後提出了對策建議(如需報告全文,請與文末聯繫人聯繫)。

一、俄羅斯概況

1.基本情況

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領土面積約1707.54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與14個國家接壤。俄羅斯海岸線長33807公裡,瀕臨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等。俄羅斯幅員遼闊,氣候覆雜多樣,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差較大。截至2017年,俄羅斯人口為1.468億,共有民族194個,其中俄羅斯族佔77.7%。

外交方面,在對華關係上,蘇聯解體後,199112月中俄兩國解決了兩國關係的繼承問題。目前,中俄兩國確立了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俄羅斯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持續至今,敘利亞局勢在原有的烏克蘭問題上進一步增加了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之間的矛盾與分歧。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涉及政治、能源、金融、軍事等多領域的多輪制裁,俄羅斯實施反制措施。

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自給程度高。由於地質構造複雜,俄羅斯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己開採的礦物囊括了元素周期表上所列的全部元素。

2.經濟社會發展概況

經濟復甦勢頭強勁。2016年經濟企穩回升,GDP同比下降0.2%,顯著好於20152.8%的降幅。得益於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和央行頻頻降息,自2016年四季度以來,俄羅斯GDP連續四個季度實現正增長,2017年二、三季度GDP分別同比增長2.5%1.8%在油價相對偏高、經濟基本面向好、消費者和投資者信心改善以及夏季世界盃即將舉辦的背景下,預計俄羅斯經濟將持續增長。

貨幣金融方面,央行頻頻降息。20151月,俄羅斯央行大幅降息200個基點,其後多次大幅降息。2017年,俄羅斯央行先後六次降息,使得基準利率低至7.75%匯率穩步回升。2014年以來,令人失望的經濟表現、美聯儲逐步退出量化寬鬆政策、對克裡米亞地區武裝派遣武裝力量導致的經濟制裁以及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等因素使得盧布承壓並多次大幅貶值,俄羅斯央行開始允許盧布自由浮動。

財政收支方面,反危機計劃的大量投入以及石油價格的下降帶來財政赤字的增加。2014年以來,俄羅斯政府採取了大量的反危機計劃來支持戰略性銀行和企業。儘管政府同時減少其他支出來限制財政缺口,但財政赤字仍不斷擴大。2016年,俄羅斯政府財政收入為13.5萬億盧布(約合2237億美元),財政支出為16.5萬億盧布(約合2734億美元),赤字3萬億盧布(約合497億美元),財政赤字佔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2.4%升至-3.5%。

貿易及國際收支方面,經常帳戶持續實現盈餘。俄羅斯央行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俄羅斯經常帳戶持續實現盈餘,這主要來源於商品貿易順差。2016年,俄羅斯經常帳戶和資本帳戶盈餘242億美元。2016年,由於油價下跌及出口收入下降,為維持國際收支平衡,俄政府出臺一系列相應措施,以防止資本外流。2017年上半年俄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達到254億美元,與2016年上半年相比增長105億美元。

產業結構方面,2016年,俄羅斯第一產業(農、林、牧、漁業)產值佔GDP比重為4.27%,第二產業產值(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佔比為29.21%,第三產業產值佔比為66.52%。俄羅斯工業基礎雄厚,部門齊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俄羅斯服務業主要包括批發零售、交通運輸、金融保險、旅遊通訊等行業,其中比重最大的是傳統批發零售貿易,其次分別是運輸、通訊及房地產業,金融業發展相對滯後。

3.政策環境

貨幣政策方面,俄羅斯央行行長201712月底表示,將關鍵利率由現在的7.75%過渡到6%-7%的中性利率水平需要1-2年時間。預計在經濟增長平穩的情況下,2018-2019年俄羅斯央行將漸進降息。

財政政策方面,2017年11月,俄羅斯國家杜馬審議通過了2018-2020年三年聯邦預算草案。依據該草案,2018年俄羅斯預算收入為15.257萬億盧布,支出為16.529萬億盧布,赤字為1.271萬億盧布;2019年赤字將縮減至8191億盧布;2020年收入約為16.285萬億盧布,支出約為17.155萬億盧布,赤字增至8700億盧布。

4.評級概況

2017年10月31日,世界銀行發布《2018年全球營商環境報告》,對119個國家及地區的營商環境進行了排名,俄羅斯在全球營商便利度排名中從2016年的第40位上升到第35位。

2017年9月27日,總部位於日內瓦的世界經濟論壇發布《2017-201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俄羅斯的全球競爭力指數(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GCI)在137個國家中排名第38位,比上一年上升5位。

5.與我國經貿合作關係

1991年建交以來,中俄政治關係持續發展。近20年來,中俄經貿合作呈現快速發展勢頭,雙邊貿易額快速增長。2016年,中俄貿易額達695.63億美元,同比上升2.3%,其中俄方出口373.34億美元,同比上升7.4%;俄方進口322.29億美元,同比下降3.1%。其中,能源原料以及食品出口額分別佔俄羅斯對中國出口總額的56%和28%。俄羅斯自中國進口的主要商品為機電產品、紡織品,分別佔2016年進口總額的48%以及27%。2017年,中俄貿易額達840.9億美元,同比增長20.9%,其中俄方出口429.0億美元,同比增長15.0%;俄方進口412.0億美元,同比增長27.9%。

二、中資工商企業在泰國的投資機會及風險分析

2016年,中國對俄羅斯的直接投資流量12.93億美元,同比下降56.3%,佔流量總額的0.7%,佔對歐洲投資流量的12.1%。從行業分布情況看,投資主要集中在採礦業(41.9%)、農/林/牧/漁業(33.5%)、製造業(17.2%)、批發和零售業(4%)、租賃和商務服務業(2.9%)、金融業(2.8%)、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6%)等。

1.中資企業的投資機遇

從雙邊貿易前景來看,中俄都有全方位發展經貿關係的願望,希望進一步深化能源合作,加強工業、農業和投資合作,擴大貿易本幣結算範圍和額度。此外,跨境電子商務等新興貿易方式的蓬勃發展以及「一帶一路」建設對俄羅斯等沿線國家的吸引力都為中俄貿易穩健增長帶來新機遇。中俄元首於2015年5月在莫斯科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關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和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的聯合聲明》,指出要實施大型投資合作項目,共同打造產業園區和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在此背景下,以自貿區為代表的跨境經濟合作區與產業園將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的主要平臺。

2.中資企業的面臨的風險分析

儘管中俄合作潛力巨大,但俄羅斯市場仍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風險問題。

一是中俄關係將對中資企業產生影響。中俄兩國間的關係是影響中資企業在俄羅斯的經營處境、決定中資企業面臨社會政治風險高低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由於歐美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促使俄羅斯積極面向中國尋求合作,並使得對華經貿關係出現熱絡的局面、中俄關係也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中資企業經營環境也有所改善,投資和貿易領域受限情況也隨之減少。未來,若中俄關係有所降溫,可能將可能對中資企業經營環境和待遇產生影響。

二是經濟政策具有多種限制性條款。俄羅斯不僅壟斷行業多,而且對外資投資領域也有諸多限制,包括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限制,對外商投資和經營構成阻力。例如,俄羅斯規定公共採購和政府預算項目要優先採購本國產品、要求對進口車輛及工程機械徵收報廢稅、出臺的汽車信貸支持政策將外國汽車排除在外等。

三是法制環境仍有待改善。俄羅斯法制環境仍有待改善,不僅存在腐敗、行政效率低下以及灰色許可等現象,而且政策法規多變,國家法律、政府條例缺乏連續性,特別是針對外來投資方面的政策不夠穩定。出於國家利益或者某個集團的利益,俄羅斯常出現修改法律或政策調頭的情況,導致外資利益受損,甚至出現財產剝奪的情況,包括徵收和沒收財產等。

三、中資銀行業務發展機遇及風險分析

近年來,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都在俄羅斯銀行開設了代理帳戶。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採用的都是在莫斯科設立全資子行的形式。此外,中國銀行和工商銀行還開設了分行。除四大國有銀行外,國家開發銀行和進出口銀行兩家政策性銀行也在俄羅斯設立了代表處。

1.政策監管環境

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Russia,CBR)負責履行監督俄羅斯信貸機構的職能,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發行法定貨幣,擔任最後貸款人,負責管理包括國際儲備、外匯規則、支付體系,以及對宏觀經濟的研究。

外匯管理方面,根據俄羅斯《外匯調節監管法》,外國人可以在指定銀行自由開立外匯帳戶,存入帶進、匯進的資金,接受經營或投資收益、利息等;也可使用帳戶內的資金支付商品和勞務,用於儲蓄生息。帳戶內的資金可不受限制地匯出境外,包括投資收益和分紅。利潤為稅後部分,可以自由匯出。2006年7月,俄羅斯取消了對外匯資本流動的有關限制,允許居民自然人和法人開立境外帳戶,並取消自然人向境外帳戶匯款不能超過15萬美元的限制。

2.中資銀行的發展機遇

  中資銀行在俄羅斯的業務發展面臨的機遇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更加穩定的中俄關係將為中資銀行帶來更多發展空間。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俄關係穩定增長,2017年11月梅德韋傑夫總理更表示中俄關係處在「歷史最高點」。中俄在金融領域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也已經展開,包括中俄銀行間互設代理行帳戶數量穩步增長,中俄本幣結算量不斷提升,銀聯卡在俄受理範圍進一步擴大,企業對俄跨境投資愈發活躍,中俄銀行間同業合作加強,中俄跨境電子商務結算平臺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以及中資銀行積極參與俄境內大型項目建設等。預計未來隨著中俄金融領域合作的深化,在俄羅斯的中資銀行將迎來更多發展空間。

二是俄羅斯發展重心東移,為中資銀行在遠東地區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普京總統提出在遠東地區推行跨越式發展區、符拉迪沃斯託克自由港等新措施,通過出臺減讓稅、開放合作領域、簡化入境程序等,力求將遠東地區打造成俄對亞太投融資、經貿合作新的增長點。遠東地區作為俄羅斯最大的經濟區,和我國東北地區接壤,中資金融機構在這一區域設置分支機構,不僅能夠服務哈巴邊疆區、阿穆爾州、猶太自治州等遠東地區的中資企業、華人華僑、俄籍公司及當地居民,而且能夠與我國東北地區的境內分支機構形成聯動效應。

三是西方制裁使俄羅斯銀行業務受限,為中資銀行提供了發展機遇。美國對俄羅斯大型銀行實施制裁後,在俄羅斯銀行業務受限的情況下,眾多包括能源企業在內的俄羅斯大型企業日益依賴來自中國的銀行貸款。眾多俄羅斯企業為了保險起見,開始將資產從西方銀行帳戶轉到中國銀行的代理帳戶,並尋求在中國香港等地開戶。這為中資銀行在當地拓展客戶和開展業務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3.中資銀行面臨的挑戰

中資銀行在俄羅斯的業務發展面臨的挑戰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中資銀行在俄羅斯經營中存款基礎較為薄弱。與在中國國內不同,俄羅斯居民對於資金的使用更加傾向於消費而非儲蓄,因此俄羅斯的儲蓄餘額一直不高,而中資銀行更是由於營業網點的數量限制,導致負債端的經營壓力較大。

二是盧布匯率的大幅波動為中資銀行的資產擴張帶來壓力。2013年以來,人民幣與盧布的匯率波動性大幅增加,這與原油價格的波動有關。在此過程中,如果中資銀行貿然增加以盧布計價資產的外匯敞口,可能會帶來較大的匯兌損失風險。

三是俄羅斯銀行業內部發展結構不均衡使中資銀行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在俄羅斯銀行業中,國有大型銀行壟斷程度高,私營銀行的經營基礎較為薄弱,這也抑制了俄羅斯銀行業的市場化競爭程度。在俄羅斯前五大銀行中,四家屬於國有或國家控股銀行。因此,中資銀行在與這些國有大型銀行的競爭中往往處於不利地位。

四是俄羅斯央行的監管政策使中資銀行發展受限。俄羅斯央行對商業銀行放貸設有監管指標上的限制,即N6指標限制。這一限制要求商業銀行對單一客戶或單一集團客戶發放貸款的額度不能超過這家銀行資本的25%,且不考慮外資銀行在母國的實力。目前俄羅斯市場對資本的需求量很大,然而由於中資銀行在俄羅斯發放的貸款不能超過其總資本的25%,而且俄羅斯的美元資本金需上繳7%給俄羅斯央行作為保證金,造成單個中資銀行無法對中資企業在俄項目提供足額的貸款,中資企業融資渠道進一步受限。

四、對策建議

隨著中俄之間經濟金融聯繫的深化,未來我國政府、企業、銀行在與俄羅斯加強經貿合作和業務往來的同時,還應特別注意相關經驗的推廣和風險的防範。

一是密切關注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走向。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是導致俄羅斯經濟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短期內,美歐制裁的擴大和延續使俄羅斯外部環境持續受困,地緣政治風險難以改善。因此,俄羅斯與西方國家關係的走向不僅將對中俄關係產生影響,相關政策的變動也與當地中資企業和投資者的權益息息相關。

二是密切關注國際油價走勢。考慮到俄羅斯經濟對石油等能源出口高度依賴,國際油價的走勢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將涉及國際財政狀況、國際收支、匯率水平、通脹水平以及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等各個方面。因此,建議中資金融機構和企業在對俄經貿合作和業務往來中密切關注國際油價變動走勢。

三是適應俄羅斯行政和法律環境的複雜性。俄羅斯的制度環境、法律規定和社會文化與中國有較大差異,儘管法律、法規基本齊備,但還未形成嚴格公正合理的法治環境,官僚主義普遍,腐敗盛行,行政效率有待提高。加之當地制定和執行經濟產業政策和實際管理操作中,往往根據當時經濟的現實情況故意預留一些灰色空間和灰色地帶,並且在執行過程中有時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的問題,需要企業在投資前做好充分調研和諮詢,以避免產生糾紛後無法保證合法權益。

四是適當加強屬地化經營和本地化生產。俄羅斯民族文化與心理特徵表現為對外來人有強烈的防範意識,其強悍的民族個性也造成契約精神和產權觀念的缺乏。為防範這一風險,建議中資企業可適當在俄羅斯開展屬地化經營和本地化生產,進而規避俄羅斯外籍勞動配額、產業保護政策、外在經營環境維護和中俄文化差異與衝突等問題,使中資企業真正融入到俄羅斯社會中去,從而保證企業長期、健康和穩定的發展。

  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團隊

  minshengyinhang

  孫 瑩 yingyingxiaozi@126.com

  聯繫人|任亮(微信:wanwandyr)

相關焦點

  • 阿聯國家概況、投資機遇及風險分析(民銀智庫國別報告之九)
    本期報告概述了阿聯的基本國情、經濟狀況、政策環境、國際機構評級狀況及近年來與我國經貿往來情況,重點分析了我國工商企業在阿聯的投資機遇及風險,以及中資銀行在阿聯的發展機遇、面臨的挑戰,最後提出了對策建議(如需報告全文,請與文末聯繫人聯繫)。
  • 馬來西亞國家概況、投資機遇及風險分析(民銀智庫國別報告之五)
    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前言: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助力工商企業「走出去」及商業銀行國際化,民生銀行研究院陸續推出國別研究系列報告。本期報告概述了馬來西亞的基本國情、經濟狀況、政策環境、國際機構評級狀況及近年來與我國經貿往來情況,重點分析了我國工商企業在馬來西亞的投資機遇及風險,以及中資銀行在馬來西亞的發展機遇、面臨的挑戰,最後提出了對策建議(如需報告全文,請與文末聯繫人聯繫)。  一、馬來西亞概況  1.
  • 新加坡國家概況、投資機遇及風險分析(民銀智庫國別報告之十)
    本期報告概述了新加坡的基本國情、經濟狀況、政策環境、國際機構評級狀況及近年來與我國經貿往來情況,重點分析了我國工商企業在新加坡的投資機遇及風險,以及中資銀行在新加坡的發展機遇、面臨的挑戰,最後提出了對策建議(如需報告全文,請與文末聯繫人聯繫)。 一、新加坡概況 1.
  • 斯裡蘭卡國家概況、投資機遇及風險分析(民銀智庫國別報告之十五)
    前言: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助力工商企業「走出去」及商業銀行國際化,民生銀行研究院將陸續推出國別研究系列報告。本期報告概述了斯裡蘭卡的基本國情、經濟狀況、政策環境、國際機構評級狀況及近年來與我國經貿往來情況,重點分析了我國工商企業在斯裡蘭卡的投資機遇和風險,以及中資銀行在斯裡蘭卡的發展機遇和面臨的挑戰,最後提出了對策建議(如需報告全文,請與文末聯繫人聯繫)。
  • 印度尼西亞國家概況、投資機遇及風險分析(民銀智庫國別報告之十一)
    前言: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助力工商企業「走出去」及商業銀行國際化,民生銀行(600016,股吧)研究院將陸續推出國別研究系列報告。本期報告概述了印度尼西亞的基本國情、經濟狀況、政策環境、國際機構評級狀況及近年來與我國經貿往來情況,重點分析了我國工商企業在印尼的投資機遇及風險,以及中資銀行在印尼的發展機遇、面臨的挑戰,最後提出了對策建議(如需報告全文,請與文末聯繫人聯繫)。 一、印度尼西亞概況  1.
  • 法國國家概況、投資機遇及風險分析(民銀智庫國別報告之七)
    中信保將法國國家主權信用風險評級定為AAA級,評級展望為穩定。科法斯對法國的國家信用風險評級為A2,營商環境評級為A1。  5.  與我國經貿合作關係  自中法1964年建交以來,經貿關係發展迅速。目前,法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第四大貿易夥伴、第四大實際投資來源國、第三大投資目的國和第四大技術引進國;中國是法國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五大貿易夥伴。
  • 寮國國家概況、投資機遇及風險分析
    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前言:為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助力工商企業「走出去」及商業銀行國際化,民生銀行(600016,股吧)研究院陸續推出國別研究系列報告。本期報告概述了寮國的基本國情、經濟狀況、政策環境、國際機構評級狀況及近年來與我國經貿往來情況,重點分析了我國工商企業在寮國的投資機遇及風險,以及中資銀行在寮國的發展機遇、面臨的挑戰,最後提出了對策建議(如需報告全文,請與文末聯繫人聯繫)。   一、寮國概況  1.
  • 《2019-2020年全球國別系統性風險趨勢報告》出版發行
    從以往的中國對外貿易、海外投資和工程承包的經歷來看,中國損失不可謂不大。如何有效地把握全球和全球主要國家或地區的系統性風險變動趨勢,成為上至中國政府(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下至企業和金融機構,甚至國際往來個體的重大需求。然而,傳統的國別風險主權評級,或者部分機構的國家風險評分,都不能實時地把握全球或國別的系統性風險歷史和未來趨勢。
  • 我國發首份國家風險分析報告 辛巴威風險最高
    本報記者宋克剛報導 我國第一份以中國利益為視角,描述並分析全球重點目標國家的市場機遇與風險狀況的風險報告———《國家風險分析報告2005》,昨天由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正式發布。據介紹,我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美國、日本、新加坡、德國、荷蘭的國家風險水平極低,韓國國家風險水平居於中下,俄羅斯國家風險水平則屬較高之列。
  • 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國別指引:坦尚尼亞·醫藥投資
    鳳 凰 衛 視 | 龍 行 天 下如果沒有新冠疫情,得益於所推行的一系列刺激投資的政策,坦尚尼亞的經濟發展有可能如世界銀行在2019年12月發布的最新一期《坦尚尼亞經濟報告》中所言, 2020年經濟增長率將為5.8%,2021年將為6.1%。
  • 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國別指引:馬來西亞政治風險
    本集的國別指引,我們將關注馬來西亞相關投資政策,呈現屬地化經營管理相關的政策法規指引。Q:什麼是「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國別指引」?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引領的中國企業對外投資也已經邁入了新階段,對外投資額將繼續增長。
  • 海外投資哪國最安全?《2020全球重點國家及區域投資風險分析》告訴你
    報告顯示,在全球134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前五位的分別是新加坡、德國、紐西蘭、盧森堡和挪威。 目前,中國經濟信息社已經積累了2019年和2020年兩個年度的投資風險數據。
  • 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國別指引:馬來西亞·旅遊業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9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中,馬來西亞的旅遊競爭力在全球14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29位,位居東協國家第二。隨著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達成,成員國之間的人員流動會變得更加便利,這也將進一步促進馬來西亞旅遊市場消費恢復活力。一直以來,馬來西亞政府在政策上對旅遊業的優先度較高,並實行以政府為主導的旅遊業發展模式。
  • 【認識非洲】非洲國別投資環境概況之尚比亞|中國投資
    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由全民選舉產生,任期 5 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國民議會是尚比亞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實行一院制,共設 166個席位,任期 5 年。其中 158 個席位由直選產生,總統可另指派 8 位任命議員。現任總統為埃德加·查格瓦·倫古(Edgar Chagwa Lungu)2015年1月上臺並於2016年8月成功連任,任期至2021年結束。
  • 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國別指引:秘魯·採礦業
    數據顯示,礦業貢獻了秘魯GDP的21%,佔出口總額的64%,國外直接投資的22%。為鼓勵和保障外國礦業投資,秘魯政府相繼制定了《外國投資促進法》和《私有投資增長基本法》等相關法律。同時,國際金融機構、世界銀行、拉美地區的一些經濟研究機構評估結果顯示,秘魯是目前拉美地區投資風險最低的國家之一。
  • 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國別指引:辛巴威·農業投資
    新的土地政策對辛巴威的農業發展造成了衝擊,同時因為受西方國家的制裁,辛巴威農業陷入困境。為了改變農民收入下降、糧食短缺日趨嚴重的情況,辛巴威政府積極扶持農業,振興經濟作物出口,大力吸引外資投資當地農業。政府制定出臺了與土地有關的融資法案、土地購買法案、移民法案、農村土地法案等相關配套政策,吸引外國企業的投資。
  • 【認識非洲】非洲國別投資環境概況之肯亞|中國投資
    近年來,提出以加強與中國、日本、印度等亞洲國家合作為重點的「向東看」戰略。基本經濟指標資源稟賦能礦資源礦產資源較為貧乏。主要礦藏有純鹼、鹽、螢石、石灰石、重晶石、金、銀、銅、鋁、鋅及鈮、釷等,但多數礦藏尚未開發。
  • 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國別指引:寮國·水電與環境
    為更好地開發利用水能資源,寮國政府於2016年底修訂了《投資促進法》,將電力投資劃為特許經營類投資範疇,鼓勵各國投資者來寮國開發水電領域。伴隨著水電領域的大力開放,許多人也在憂心水電建設帶來的環境影響是否會使得寮國陷入新的困境。
  • 走出去智庫:全球國家風險四大特點回顧與趨勢展望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走出去智庫目前,全球疫情已然升級,對世界經濟的衝擊開始逐步顯現,已帶來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在加大對外部疫情輸入防控的同時,中國要警惕外部經濟條件惡化的風險對經濟的多重衝擊。走出去智庫(CGGT)觀察到,當前不僅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而且國際資本市場劇烈波動、全球石油市場崩盤,多重因素疊加加劇了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增加了各國的經濟風險。這些風險又通過國際貿易和產業鏈傳導給中國企業,因此需要對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風險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加以規避。
  • 「一帶一路」投資政治風險研究之斯裡蘭卡
    編者按:「一帶一路」的順利推進與「一帶一路」國家的國內政局發展密切相關。由於「一帶一路」地區上的許多國家對外深陷大國博弈的戰場,對內面臨領導人交接、民主政治轉型、民族衝突等多重矛盾,「一帶一路」國家的政治風險已經成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最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