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西安初雪:世界遺產美輪美奐,紅梅、臘梅爭奇鬥豔

2020-12-15 小漁的行旅日記

盼了許久的西安初雪終於來了,朋友圈裡西安雪景已經刷了屏,大家都想捕捉下西安美麗的雪景。小漁今天也興致勃勃出了門,先去了趟千年皇家寺院大興善寺,然後又到了「世界遺產」小雁塔,看了紅梅、臘梅爭豔的美景。

關注小漁的朋友都知道,小雁塔是小漁非常喜歡的一個景點。這裡環境幽美、底蘊深厚,又古色古香,看點非常多。一來大家可以欣賞「世界文化遺產」——美麗的小雁塔,二來可以逛逛古典園林,三來可以去西安博物院遊覽參觀。並且這裡是免費的,只需要用身份證換取門票就可了。

今天一進入小雁塔,便先被幾株紅梅吸引,在漫天白雪中,紅梅顏色分外搶眼。不過走近一看,才發現這紅梅另有玄機。不過先容小漁賣個關子,最後揭曉。

一路邊走邊拍,處處驚豔。因為並非周末,遊人稀少,靜靜的欣賞雪中美景,倒也是很愜意。穿過藏經閣(如今是「絲路遺風」展館),有兩株臘梅開花了,整個院落暗香浮動。

這裡也集中了最多的攝影師,紛紛拿著相機拍個不停。此時小漁才知道,原來趁著西安初雪前來採風的攝影師非常多啊。

欣賞完臘梅,又被渾厚地鐘聲吸引,尋著鐘聲,又看到了被包裹地金光燦爛的大鐘幾株紅梅。小漁個人覺得,用金箔包裹,略微俗了些,以前古香古色的木質其實就很好。

這個時候有朋友應該已經發現了,其實這些「紅梅」並非真花,大概是快過年了,景區用來裝飾用的(ps.前面的臘梅可是真花)。雖然紅梅是假花,但在皚皚白雪還是非常亮眼,頗有種和臘梅爭豔的感覺。

小雁塔的景致本來就非常古典,再配上漫天白雪,更是美輪美奐秒變長安。果不其然,即使天寒地凍,還是遇到了拍攝寫真的小姐姐,為了拍出好照片,也是相當拼了。

雪中小雁塔,空靈詩意,令人陶醉。如果大家有時間,不妨趁著雪天來看看,絕對是超值的旅行體驗。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相關焦點

  • 雪後明孝陵景區紅梅臘梅迎風盛開
    令眾多南京市民和廣大遊人欣喜的是梅花山上、明孝陵景區內除了臘梅盛開外,眾多紅梅已掛上枝頭含苞欲放。紅梅臘梅不畏嚴寒,頂風傲雪的場景,成為明孝陵景區內一種獨特的景觀,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遊人前來觀賞並攝影留念。
  • 暖風燻得遊人醉 臘梅紅梅齊爭豔[圖]
    上海的公園裡,初春紅梅也提前開放,出現了寒冬臘梅和初春紅梅「雙梅爭豔」的景況。記者從植物專家處獲悉,今年冬天要比往年暖和不少,催得春花提前露臉。    古漪園裡臘梅、紅梅雙雙盛開    昨天中午,嘉定古漪園梅花廳外,幾棵大型的臘梅已經完全盛開。
  • 合肥植物園進入「賞梅季」 市民元旦可觀賞到紅梅和臘梅
    合肥植物園臘梅盛開。12月29日,合肥植物園裡,黃色臘梅片片盛開,從遠處便可聞到一陣梅香;梅園的紅梅也有不少已綻開花苞,更多的梅花仍含苞待放。合肥植物園紅梅綻放。工作人員表示,受今年氣候影響,植物園的梅花和臘梅幾乎是一同綻放,「梅花和臘梅是不同的,梅花有紅色,也有綠色,它開放的時間一般比較晚,要到1月底;而臘梅則都是黃顏色的,單指這一個品種,往往是農曆十月初開,臘月開得比較盛。」12月29日,剛剛進入臘月,合肥植物園的臘梅與紅梅同開,工作人員稱,此時是最佳賞梅期,遊客既可聞到臘梅的芬芳,又可以欣賞梅花的顏色。
  • 紹興沈園臘梅花開,12張實拍照片,縷縷幽香你聞到了嗎?
    其實臘梅和梅花不是一個品種,枝條沒有紅梅、白梅的曲折有致,但是香氣香氣之馥鬱,是勝過梅花的。在紹興的沈園裡,時不時看到幾株臘梅花,正在怒放中。讓這個有故事的園子,增添了幾分生機和意境。只是有幾株大量葉子還在,取景構圖比較困難。臘梅花的葉子真的比較奇怪,比起小小的花卉,葉子顯得比較巨大。等到葉子脫落的花枝看起來才更加清秀、俊雅。
  • 圖文教程:白梅、紅梅、臘梅寫意畫法示範
    ↓↓↓創作參考↓↓↓紅梅的畫法紅梅是梅花的一種,因其在皚皚白雪中盛開點點似火的梅花,被稱作有傲雪的頑強生命力,廣為文人墨客所喜愛。畫梅,重點要表現出梅花的嬌嫩、梅幹的老辣,使兩者形成鮮明的對比。↓↓↓創作參考↓↓↓臘梅的畫法臘梅,也叫金梅、黃梅花,有著耐寒、耐旱的特點。臘梅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綻蕾,鬥寒傲霜,表現出了國人永不屈服的性格,給人以精神的啟迪,美的享受。
  • 臘梅與紅梅之間,隔了一個寒冬
    臘梅與紅梅之間,隔了一個寒冬 牆角那樹在2019年初冬開放的臘梅 已在日漸枯萎 它期盼了一個冬天的杭城的那場大雪
  • 紅梅、臘梅都開了 周末又是好天氣
    接連幾股強冷空氣的來襲,梅花公園裡的臘梅都已經按捺不住,熱熱鬧鬧開起來了。冬日明媚的陽光下,一株株黃色的臘梅迎著陽光吐露芬芳,空氣中瀰漫著一陣陣幽香。昨天就有不少人來觀賞,拍照。  其中還零零星星有幾株粉紅色的梅花也開了,不過大多數還是花骨朵。公園裡的管理員師傅說,等到天再冷一些,梅花也就慢慢開放了。  還有一個好消息告訴大家。
  • 2018初雪最美的雪景都在這,看完不再怕「雪後寒」
    2017年1月4日,西安。一場強降雪,古城西安到處銀裝素裹。攝影師採用數碼後期技術,將拍攝的照片整合、製作了一組「西安摺疊」景象,呈現出一座奇幻的冰封之城。圖為大雁塔(圖片經過後期處理)山東臺兒莊古城降下2018年來初雪,飄飄灑灑的雪花從天而降,把臺兒莊古城變成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1月4日,南京大雪,明孝陵風景區內的臘梅傲雪盛開。江蘇省南京市,大雪還在持續的下,燈光下的雪花十分密集。
  • 日本京都金閣寺迎初雪 銀裝素裹美輪美奐
    原標題:日本京都金閣寺迎初雪 銀裝素裹美輪美奐 據日本媒體報導,初雪下了一夜後京都市內的山間部分一片銀裝素裹。位於京都市北區的金閣寺內也有積雪,在朝日的照射下熠熠發光。
  • 成都今冬天氣暖 臘梅紅梅紅油菜薹花期提前一個多月
    原標題:成都今冬天氣暖 臘梅紅梅紅油菜薹花期提前一個多月   大寒節氣剛過一周,可成都人卻沒覺得多麼冷。實際上,從去年以來,天氣就有些「不走尋常路」,去年成都市全年的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2-1.3℃。
  • 這些地方的臘梅正香
    圖源 | 江北新聞梅園的特別之處不止於臘梅,這兒有各種各樣顏色的梅花,如紅梅、白梅、綠梅等。鐵山坪的臘梅,往往不為人所注意。但漫步其間,頓覺心曠神怡。圖源 | 九龍坡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由於海拔較高,紅梅盛開時間較晚。等到春節前後,你還能欣賞到幾百棵紅梅樹構成了粉色的海洋。
  • 紅梅枝頭春意鬧!安嶽這個地方紅梅簇簇,又增一打卡地!
    紫竹公園文廟大門口的左邊有幾棵紅梅,其中有一棵是紅白相間,這應該是園藝師嫁接出來的,右邊有一棵雀梅,就是大家所說的綠梅,這幾棵梅花栽培在這裡應該好幾十年了好多人把臘梅和紅梅(雀梅)傻傻分不清,其實它們不是同一屬植物,臘梅開放的要早一些,而且,會結果實,紅梅開放時,臘梅差不多完全凋謝了,紅梅就沒看見結果了
  • 紅梅花兒開,邀您來賞梅
    不管是臘梅還是春梅,白梅還是紅梅,樹旁都留下攝影愛好者的足跡。春天來了,紅梅花兒開了,如果您有空,不妨來鎮江賞梅,而且還不用花錢喲。慢步行政中心西站附近,你會看到來賞梅的人還真不少,其中有不少是攝影愛好者,他們用手機、照相機記錄下這春日的美景。有些人為了拍到滿意的照片,幾乎每天都來。不管是臘梅還是春梅,白梅還是紅梅,樹旁都留下攝影愛好者的足跡。
  • 這些地方的臘梅正香
    圖源 | 江北新聞梅園的特別之處不止於臘梅,這兒有各種各樣顏色的梅花,如紅梅、白梅、綠梅等。鐵山坪的臘梅,往往不為人所注意。但漫步其間,頓覺心曠神怡。圖源 | 九龍坡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由於海拔較高,紅梅盛開時間較晚。等到春節前後,你還能欣賞到幾百棵紅梅樹構成了粉色的海洋。
  • 今日「小雪」:這座全中國最適合下雪的城市,美輪美奐讓人驚豔
    西安,大概是全中國最適合下雪的地方之一了。雖然冬天總是被人們打上不宜出行的標籤,也是傳統的旅遊淡季,但西安特有的文化底蘊,配上皚皚白雪,簡直就是一個詩意長安。去年西安下雪時,小漁拍到了很多美美的雪景照片,大家快來一起看看吧!
  • 好喜歡次等登場的臘梅花兒
    臘梅屬不屬於梅花類,目前說法不一。它是一種臘梅科植物。臘梅的花蕾乾燥,又名雪裡紅。一般在十一月份開花至次年的三月份左右,花期較長。它有四個品種群,十二個品種型,總共有165個品種。它們的顏色以黃色居多,也有少數潔白色和紅色。臘梅花的形態特徵和生長習性,給人一種不屈不撓的精巧。
  • 「詩詞鑑賞」紅梅傲雪待春來
    皚皚白雪,簇簇紅梅,詩人有贊:梅花香自苦寒來。當飛雪漫天、百花凋零之時,唯有那紅色的梅花在枝頭吐露著她的芬芳,在冬日的冷風中搖曳,在冰天雪地裡靜靜綻放。在那銀裝素裹的世界裡,紅梅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願化為一株紅梅,盛開在雪山之巔,永遠怒放著最燦爛的人生!
  • 只知道紅梅、白梅?這些梅花名美爆了!
    ▲秀麗東方梅花實拍正如「宮粉」這一梅花,薄施淡粉,枝頭含俏。儘管盛開在寒寂的冬天,還是美得熱熱鬧鬧。▲秀麗東方宮粉梅實拍那或深或淺的紅色花瓣重重疊疊,密密的花朵擠在一起,綻放出陣陣香氣,簡直生機勃勃,驚心動魄。
  • 溫州市區楊府山公園紅梅花開,網友:拍照的絲巾準備好了
    據了解,這處梅花園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位於楊府山下盤溪廊前後,此地有溪有水,種植有紅梅、綠萼梅、臘梅、宮粉梅、垂枝梅等200餘株。目前開花的有紅梅和臘梅。開著淡黃色的臘梅,人稍稍近身,一股淡淡的香氣隨風襲來。來此攝影的陳先生說,紅梅可拍,臘梅好聞,這個時節來楊府山公園,真的是「色香味」俱全。
  • 紅梅臘梅「雙梅爭豔」,杭州拱墅區最難治理的這條河11月展新顏
    (圖:目前,市政設施已正式完成)在綠化上,神龍橋河一期選取了以「梅花」為主的整體基調,選用「紅梅」和「臘梅」一起種植,以「雙梅爭豔」為綠化設計主題。為什麼選擇梅花作為神龍橋河沿河綠化的「主打花」?同時搭配有著相同品質的臘梅,屆時可以將神龍橋河的早春打造出「冰寒之中繁花綻放」的景色。歷史文化節點上,相關部門選取了「水田畈文化」,沿河設置 「竹蓆文化」、「農耕文化」等文化節點,實現景觀與文化的交融碰撞。等到11月,一起去煥然一新的神龍橋河打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