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記者從江西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了解到,因3月25日由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入境江西的QD704航班發現15名有發熱、咳嗽、咽痛、腹瀉等症狀的乘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江西省進一步防範境外疫情輸入操作規程》,自2020年3月26日零時起,暫停所有出入境江西省的國際客運航班,暫停期14天,便於對3月25日QD704航班的所有人員身體狀況進行排查,對具有症狀的乘客進行治療。航班復航時間,14天後視疫情防控需要另行通知。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3月2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67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新增死亡病例6例;新增疑似病例58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截至3月25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541例。
延伸閱讀:
外交部:九成境外輸入病例持中國護照,四成系中國留學生
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外交部副部長羅照輝在發布會上介紹,目前輸入確診人群,90%的人持中國護照。這90%持中國護照人員當中,又有40%是留學生。是否回國,需要權衡利弊(航班減少,長途飛行感染的風險,如果轉機可能在第三國被隔離等)。
羅照輝表示,祖國永遠是我們海外公民的堅強後盾,外交部和教育部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要求關愛留學生,為留學生服務、解決困難。
集中觀察隔離14天十分必要!有病例海關檢疫時正常,隔天發熱被確診
落地北京體溫正常,但第二天就出現了發熱等症狀,隨後確診。昨天,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介紹3月24日北京市新增報告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病例情況,她表示,新冠肺炎症狀的出現會有滯後性,入境人員集中隔離觀察14天十分必要。
龐星火介紹了兩例典型病例。王某,女,23歲,紐約時裝學院學生,戶籍福建。3月22日從紐約出發,經香港轉乘CA112航班飛往北京,3月22日晚抵京。經海關檢疫時,王某否認上飛機前有發熱及呼吸道症狀,通過海關篩查後,3月23日凌晨被送至昌平區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月23日早8時,王某出現發熱等症狀,由120急救車送至小湯山醫院就診。醫務人員採集患者標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
姜某某,男,16歲,戶籍廣西。2019年9月起在英國留學。據他自述,在英國期間學校不允許戴口罩。3月21日,姜某某由倫敦出發,經阿布達比轉乘EY888航班飛往北京,3月22日抵京。海關檢疫時,未出現發熱及呼吸道症狀,由於錯過了回廣西的航班,姜某某被安排到中轉酒店休息。3月23日擬從首都機場乘CA1465赴廣西南寧。登機時,姜某某在機艙口測溫,體溫為37.3℃,隨即被機場工作人員帶回機場隔離區,後被120急救車轉運至北京地壇醫院。在京中轉期間,姜某某全程戴著N95口罩。醫務人員採集患者標本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結合其他臨床診斷依據,3月24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
龐星火說,這兩例確診病例表明,新冠肺炎症狀的出現會有滯後性,症狀也會動態變化。因此,對入境人員實施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特別是採用集中隔離觀察是十分必要的。
來源:綜合人民日報、新聞聯播、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