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加強南方冬小麥油菜播種出苗期

2020-12-12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網訊  為做好2013年南方冬小麥、油菜播種出苗期農業氣象服務工作,中國氣象局國家氣象中心於10月14日組織召開了2013年南方冬小麥油菜播種出苗期農業氣象條件分析電視會商,國家氣候中心、國家氣象中心與江西、湖南、浙江、湖北、江蘇、安徽、四川、重慶、貴州、雲南等省(市)氣象局參加會商。

  會上,各單位就今年冬小麥和油菜計劃播種面積、當前播種進度、播種出苗期農業氣象條件、土壤墒情、未來天氣氣候及影響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討論。

  來自中國氣象局10月15日發布的《全國秋收秋種氣象服務專報》顯示:16至18日,我國中東部大部以晴好天氣為主,對秋收、麥播和油菜播種出苗有利;西南地區多小到中雨天氣,對秋收和油菜播種出苗不利。長江中下遊晴到多雲天氣利於秋收秋種。

  16-18日,江淮、江漢、江南等地以晴到多雲天氣為主,利於作物成熟收曬、棉花採摘以及油菜播種和幼苗生長。西南地區大部、廣西中西部多小到中雨天氣,對秋收秋種不利。

  氣象部門建議,西南地區要抓住降水間隙,做好秋收掃尾工作;南方油菜產區要適時播種油菜,已播地區做好水肥管理,促進幼苗穩健生長,並做好移栽準備工作。江南北部抓緊收穫已成熟晚稻;江南南部、華南要加強晚稻田間管理,防禦低溫不利影響,促進產量形成。

  (責任編輯:孫禕)

  

相關焦點

  • 武山縣農業農村局開展冬小麥、冬油菜苗情及土壤墒情調查
    為及時掌握全縣冬小麥和冬油菜春季苗情及土壤墒情,指導全縣越冬作物田間管理提供依據,連日來,縣農業農村局組織農技中心技術人員對全縣川區、淺山區、二陰高山區不同生態區域的冬小麥、冬油菜及土壤選擇有代表性的地塊進行調查,並依據調查結果提出了田間管理建議。
  • 【科普閱讀】冬小麥油菜過冬「秘籍」
    中國氣象報實習記者王素琴  日前,中央氣象臺發布的全國農業氣象情報顯示,目前,冬小麥在我國西北地區、華北、黃淮大部處于越冬期,在江淮、江漢、西南地區大部處於分櫱期
  • 慶城:開展冬小麥和冬油菜苗情墒情調查
    12月21日,甘肅省慶城縣氣象局工作人員對全縣不同類型冬小麥、冬油菜的苗情及土壤墒情進行全面調查分析。  冬小麥單株分櫱數、單株次生根數、畝總莖數、土壤墒情、病蟲害及冬油菜畝株數、葉齡數、根莖粗等指標的詳細調查結果顯示,冬小麥和油菜苗情基本一致,苗情壯而不旺,無缺苗斷壠現象發生。
  • 宿松縣氣象局加強冬季農作物觀測和服務
    融媒體訊 為確保縣氣象局農氣工作冬季觀測與服務質量,近日,縣氣象局業務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對農作物生長情況進行觀測調查、特別是針對該局觀測的油菜田塊進行五葉期測量,製作了服務專題材料。
  • 中東部地區溫低寡照,對冬小麥油菜等作物穩健生長不利
    中東部地區溫低寡照 對冬小麥油菜等作物穩健生長不利 未來十天西南地區東部仍多陰雨天氣 對在地作物生長不利 摘要:本周,中東部地區多低溫寡照天氣,對冬小麥、油菜穩健生長以及設施農業、南方在地蔬菜和瓜果等生長發育不利;新疆西北部多雨雪天氣,內蒙古大部氣溫明顯偏低
  • 氣象局公布2016年12月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影響
    中國氣象局公布2016年12月氣象條件對農業生產影響提示2017年1月北方防禦大風降溫降雪 南方防範寒凍害2016年12月29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2016年12月氣象條件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分析,並針對2017年1月氣象條件提出農業生產建議。
  • 中國氣象局:「十一黃金周」天氣總體適合旅遊出行
    9月27日下午,中國氣象局在氣象局科技大樓一樓多功能廳舉行中國氣象局10月份新聞發布會,總結9月份天氣情況,展望「十一黃金周」天氣情況。中國網現場直播。據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副司長陳振林介紹,「十一黃金周」天氣總體適合旅遊出行。
  • 12月北方冬麥區墒情適宜,寒潮影響南方蔬菜和林果生長
    圖8冬小麥主產省播種以來≥0℃積溫(左)和河南冬小麥播種以來≥0℃積溫動態變化(右) 2.1.2 油菜 油菜播種以來,各主產省≥0℃積溫較上年同期均偏少,其中貴州、湖北和湖南偏少162~200℃·d(圖9左);與常年同期相比,湖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偏多17~129℃·d,四川、湖南、貴州偏少16~111℃·d。
  • 涇陽:「田間保姆」管護28.5萬畝冬小麥助豐收
    加強防凍技術指導,根據小麥長勢情況,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小麥苗情、墒情、蟲情調查,通過現場指導、發放技術資料等形式,為農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科學實用的技術指導,全面提高小麥苗期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橋底鎮北趙村的趙師傅是種糧大戶。
  • 山東抗寒記|罕見寒潮來襲,冬小麥會被凍死嗎?專家給出定心丸
    照片說明:寒潮來襲,冬小麥依然如故。(裴瑞玉1月8日攝於濰坊峽山區太保莊街道)查閱小麥的起源發展史,可見:早在秦漢以前,我國多數地區種植小麥是秋天播種,夏天收穫的。從漢代起,秋種夏收的冬麥稱為「宿麥」,春種秋收的春麥叫做「旋麥」。由此說明,我國勞動人民早在二三千年以前就已經把小麥定向培育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兩大類了。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小麥栽培區域在人力作用之下向周圍擴大。
  • 中國氣象局舉行2017全年全國天氣氣候特徵等新聞發布會
    秋糧作物生長季光熱條件好於去年和常年,大部時段降水豐沛,僅東北部分地區春旱、南方入汛後強降水以及西北、華北和江南等地夏季高溫等不利秋收作物生長,全國秋糧單產較2016年增加0.9%。  冬小麥、油菜生育期內,大部時段光熱充足、墒情適宜利於產量形成。
  • 冬小麥什麼時候播種?小麥是雨前種還是雨後種植好?
    小麥曾經是南北方都大量種植,如今基本只是在北方才大量種植了,南方很少在看到大規模種植小麥的了。在農夫的家鄉,十多年前也是家家戶戶種植小麥,哪個時候每到了麥收季節,有些在外地打工的也會回來幫忙收麥子。可是,現在整個村子都找不到一戶人家種植小麥了。
  • 雙低油菜品種贛油雜8號,耐病抗倒,比普通油菜品種增產15%左右
    在2017-2018年在安福縣金田鄉銀圳村進行油稻稻三熟制早熟油菜新品種刷選試驗中,贛油雜8號表現出良好的抗菌核病和抗倒性。此外,該品種還中抗病毒病,苗期抗寒中等,較耐旱、耐漬。在2011-2013年兩年區試中,平均畝產300.93斤/畝,平均含油量43.5%,產量高、出油率好。截止目前,已經累計在長江中遊地區推廣兩百多萬畝,比普通油菜品種增產15%左右。
  • 阿圖什市氣象局積極開展冬小麥拔節期田間調查
    進入四月份,阿圖什市冬小麥陸續進入起身拔節期,此時為冬小麥的水肥管理關鍵期。為掌握冬小麥生長狀況的第一手資料,4月15日,阿圖什市氣象局組織業務技術人員深入到田間地頭,密切關注土壤墒情變化和冬小麥生長動態,為政府指導農業生長和農民加強田間管理提供針對性的精細化氣象服務。
  • 山東抗寒記|罕見寒潮來襲,冬小麥會被凍死嗎?專家給出定心丸
    照片說明:寒潮來襲,冬小麥依然如故。(裴瑞玉1月8日攝於濰坊峽山區太保莊街道)查閱小麥的起源發展史,可見:早在秦漢以前,我國多數地區種植小麥是秋天播種,夏天收穫的。從漢代起,秋種夏收的冬麥稱為「宿麥」,春種秋收的春麥叫做「旋麥」。由此說明,我國勞動人民早在二三千年以前就已經把小麥定向培育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兩大類了。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小麥栽培區域在人力作用之下向周圍擴大。
  • 中國氣象局舉行1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等發布會
    (三)南方大部水熱條件好,但陰雨寡照不利油菜、蔬菜等健壯生長。南方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4℃,墒情較好,利於冬小麥分櫱拔節、油菜現蕾抽薹以及冬種作物、經濟林果生長,目前,大部冬小麥和油菜長勢良好。但江南西部、華南西部、西南地區東南部雨日有10~18天,日照時數偏少3~8成,陰雨寡照天氣不利油菜、蔬菜等健壯生長;氣溫偏高、陰雨寡照,也有利病蟲害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