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才是硬道理」,這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關於經濟和發展問題的著名論斷。改革開放40多年來特別是「十三五」以來,鶴山堅持「工業立市」,由原先一個單一的農業縣,逐步邁向裝備製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前沿。
2020年12月28日,中共鶴山市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召開,提出要順應產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的趨勢,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2020年11月19日,鶴山市舉行第四季度重大項目集中簽約、動工活動,包括航空新材料產業基地、人工智慧新零售產業園、現代物流園等一大批新興產業項目落地建設,再一次為推動鶴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2020年,鶴山繼續榮膺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
今天,布丁君和大家一起來看看鶴山在2020年是如何把握新時代發展機遇,堅定高質量發展理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故事。
「中高端」尋新機 新工業賦能鶴山經濟
廣東華鰲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俯瞰示意圖
廣東華鰲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是鶴山工業城——鶴城工業二區的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和研發高溫合金材料,產品主要應用於飛機發動機、高鐵、汽車增壓渦輪、核電站等重工業領域。2016年,該公司成立了企業技術中心,成功研發多個重要的合金品牌。目前,該企業增資擴產項目——航空新材料產業基地已經奠基開工,將打造華南地區標杆性的航空新材料產業園,為國內航天航空高溫合金填補一項空白。
廣東華鰲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華鰲合金公司的發展之路已成為鶴山工業城以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實現增長動能轉換的一個生動實踐。而這一切,得益於當地政府努力推動片區產業升級、引入高新技術項目的做法。對此,華鰲合金公司負責人王雁和有很深的體會:「政府部門對我們的支持力度非常大,給我們提供了土地、政策和平臺,我們覺得未來的發展會越來越好。我們的產業在廣東省內是第一家,如果要再發展的話,我們也會引進同類的產業,做出產業集群。」
鶴城工業園區航拍圖
而在華鰲合金等集群企業入駐園區之前,鶴城工業二區有著不少「五小企業」。很多小企業無法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效益低下,遠不能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需要。鶴城鎮經濟發展辦公室主任馮裕銓表示:「近年來,我鎮實施『騰籠換鳥』計劃,全力清退小散亂汙企業,並積極配合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構建『三帶三心』城市格局,建設灣區現代化創業之城。」
近年來,鶴山市通過大力推進 「騰籠換鳥」「創新引領」的發展方式,激活閒置土地,盤活低效企業,騰出了發展空間,為引進高新技術項目、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據統計,2016-2019年,鶴山全市共整治低效企業122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由165.11億元上升至246.81億元,連續三年保持年增量24億元以上,平均增長率達14.34%。2019年,我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46.9%,較2016年的33.64%提升了13.26個百分點。
小結
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近年來,鶴山推動 「騰籠換鳥」和「創新引領」計劃,為區域高新產業發展騰空間、育新機,引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力培育百億產業集群,全市工業企業開始實現從規模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重大項目、新興產業的落地
改變了鶴山傳統的工業格局
如今,在秉持高質量發展的鶴山
先進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和新材料
三大產業
日漸突顯尖端技術的經濟效應
擦亮鶴山工業的創新底色
激活了鶴山經濟發展新動能
「高精尖」樹標杆 三大產業夯實鶴山發展路徑
鶴山市得潤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工廠車間
記者在鶴山市得潤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廠車間裡看到了由該企業完全自主研發的連接器全自動組裝線。據公司負責人介紹,通過這條生產線,以往需要八個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一個人就可以完成,既節約了人力成本,也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目前,像這樣的生產線,該企業已經建成了超過90條。
鶴山市得潤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鶴山市得潤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電子連接器、汽車連接器及線束、柔性線路板等產品,是國內唯一擁有CPU連接器、DDR連接器等精密製造能力的廠商。
作為鶴山電子信息產業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得潤公司將自主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內在基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得潤的連接器行業排在全球連接器行業的第十六位,整個集團有接近900多項專利,在LED支架和連接器方面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在市場佔有率方面,我們大概有30%的市場佔有率。」鶴山市得潤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物業管理部經理陳創文說。
雅圖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調配塗料(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與得潤公司相距約20公裡的雅圖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則是鶴山市新材料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公司是一家專注水性環保汽車塗料和高端水性工業塗料的鶴山本土企業,產品出口近100個國家和地區。該公司設有專門的研發中心,有40多人的研發團隊,模擬全球不同地區的自然環境進行產品開發;同時,強化信息化建設和管理,對塗料生產流程實現了「雲上」盡掌握。
雅圖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工業塗料事業部總經理呂炬超表示:「我們在汽車售後市場的網點是非常多的,在全國超過1000多個,在海外有超過100個國家的經銷網絡,目前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15%以上。」
牛力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新能源叉車
牛力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智能物流搬運設備的專業製造廠家,產品涵蓋搬運車、電動叉車、升降平臺、汽車尾板等十幾大類,擁有兩百多種型號。
近年來,牛力公司自主研製新能源叉車等一系列前沿產品,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體系,獲授權專利57項;2016年,該企業的汽車尾板銷售達2.23萬臺,在廣東省汽車尾板市場擁有一半以上的市場佔有率,成為鶴山裝備製造產業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
廣東世運電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紮根珠三角創新土壤,很多高新技術企業深耕鶴山持續做大做強,廣東世運電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2017年4月,世運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鶴山國際化企業的領軍代表。廣東世運電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錦標說:「我們公司有韓國、日本的同事,也有美國的同事,我自己就是來自香港的,同事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我們跟美國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是合作夥伴關係,在客戶整體需求上,我們能滿足30%到40%左右。」
譚成偉 攝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數據顯示,2019年,鶴山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10.58億元,同比增長40%。2020年,鶴山全市共有85家企業通過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存量達216家,同比增長23.4%,145家企業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科技型小微企業在庫數量達498家,全市科技型企業集群不斷壯大。
小結
以新技術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鶴山高新企業堅持自主創新,努力掌握核心技術,為鶴山企業轉型升級、發展壯大樹立了標杆。
大項目落地、尖端技術應用
為鶴山聚集了一批「高精尖」科技人才
引領著鶴山經濟發展
和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
如今的鶴山,城市發展日新月異
人才集聚效應顯著增強
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認識兩位
因項目帶動而與鶴山「結緣」的科技人才
徐國民
廣東華鰲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技術中心主任徐國民是海歸博士。記者在車間裡見到他時,這位「85後」正帶領研發團隊,研究企業剛生產出來的高新材料。「我是杭州人,因為工作與鶴山結緣。2015年,我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後,來到鶴山。我對鶴山的人才工作非常滿意,包括政府和企業對人才都很重視。」
徐國民
目前,徐國民帶隊研發的高溫合金材料已經進入到汽車渦輪增壓器和航空航天零部件領域,進口替代效果顯著。談起回國的原因,徐國民說是因為報國情懷。「在讀博期間,我主攻高溫合金材料。在尋找國內工作時,知道廣東華鰲就是研究高溫合金材料的,畢業後,我就來到鶴山,加入了華鰲公司。」徐國民說。
大雁山森林公園(吳兆民 提供)
如今,徐國民已經成為眾多「新鶴山人」中的一員。爬大雁山,享受天然氧吧的滋養,是徐國民休閒時候的愛好之一。「這邊自然環境,包括綠化,都非常好,森林覆蓋率高」徐國民說。
鶴山市文化中心成為鶴山新地標和城市形象新名片(譚成偉 攝)
人才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須完善城市服務設施功能。
2017年底,「城市客廳」——鶴山文化中心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這裡的圖書館、報告廳和博物館等場館已經成為很多鶴山人的日常「打卡地」。
姚紅英
鶴山文化中心的「常客」姚紅英來自安徽,2012年到鶴山自主創業,深耕綠色農產品,現任鶴山市寶潤山有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我們鶴山對人才的提升成長是非常用心的。我做企業的這幾年間,每年都參加人社局舉辦的各大院校的提升培訓,不僅僅能夠對國內國際的一些大環境有充分的了解,同時對我們企業的營銷、產品推廣有很大幫助。」姚紅英對記者說。
姚紅英
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生活幸福指數的提升,增進了「新鶴山人」對鶴山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增強了企業深耕鶴山發展的信心。姚紅英表示:「我覺得鶴山有青山綠水,可以從事有機農業的發展。我對我們鶴山的品牌農業發展是非常有信心的,尤其是剛剛了解到我們鶴山正在編制的『十四五』規劃,其中談到鶴山要打造品牌農業跟健康農業,這對我們實體企業來說是一股東風。」
歐蕊榮 攝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鶴山全市人才總量7.7萬人,其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4.03萬人,專業技術人才1.71萬人,高技能人才1.22萬人,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基礎不斷夯實。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如今的鶴山,經濟發展了,環境改善了,人民群眾嚮往的美好生活就在身邊。
鶴山市民黃先生說:「變化挺大,特別是這幾年,政府重視民生、文化建設。道路變化很明顯,我們本身是城市一分子,感覺鶴山沒有突變,而是漸變,也是在不知不覺中變化。」
小結
鶴山,像仙鶴一樣腳踏實地、展翅高飛,是多少年、多少代人對鶴山的祝福和期望。2020,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的節點上,鶴山依託工業大項目平臺、堅持創新引領、發揮人才集聚效應,經濟和社會生活有了長足的發展。2021,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和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鶴山將堅定不移沿著高質量發展之路繼續前進,實現跨越式發展。
2021
鶴山
蓄勢待發 前景可期
來源:鶴山市融媒體中心(記者:陳楚文、李文華)
原標題:《大盤點!高質量發展之路,鶴山這樣走!》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