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亞通社社長徐靜波 靜說日本
上海大眾交通集團、北京首汽約車公司邀請我講演,講什麼呢?講日本的計程車市場為什麼會管理得那麼井井有條?日本人打車都打什麼車?
上海大眾是計程車,首汽約車是網約車,兩家看似對立的公司,雙方的高層,發現都是好朋友。我跟他們說了一個理念,叫「相棒」,這兩個漢字是日文漢字,翻譯成中文的話,就是「搭檔」。我告訴大家,日本計程車行業之所以還能夠做到世界第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每一位司機都把自己的車看作是有生命的物體,把它當作自己工作與生活的搭檔,所以,他一定會很愛惜自己的車,始終讓它保持乾淨。
坐過日本計程車的讀者朋友,對於日本計程車的寬敞與乾淨,一定留有印象。確實,日本是全世界公認的計程車服務最好的國家。
2016年,日本評選出三家服務最好的企業,第一家是東京迪斯尼樂園,整個樂園整潔且,井然有序,而且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是面帶微笑,百問不厭。第二家,是東京帝國飯店,那是東京最資深的五星級酒店,服務一流。第三家,是東京MK公司,這是一家計程車公司。
計程車公司成為全國的服務標兵,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每天早上5點鐘出車前,MK的司機要拿著手電筒把座位的每一個角落照一邊,哪怕是一個頭髮絲那樣的垃圾,都要找出來。你可以想像,那計程車會有多乾淨。
東京MK計程車用的都是豐田的阿爾法商務車,車身永遠是一塵不染,發出油黑的亮光。
而司機是一身標準制服,無論颳風下雨,一定是會在車外恭候乘客的到來。不僅要親自給乘客開車門,還要拿行李,輕聲細語,始終微笑。乘客下車的時候,也是一定下車跑過來給乘客開車門。車廂內備有礦泉水、口香糖、雨傘、充電器、餐巾紙,客人需要的,都給你準備的十分齊全。
並非所有的日本計程車公司都能夠做得像東京MK公司那麼好,但是,計程車寬敞乾淨,司機服務態度好,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日本所有的出租公司,不管是大還是小,有一個全國統一的行業服務標準,那就是四個字:「安全,舒適」。
什麼是安全?
第一,駕駛要安全,首先車子要開得平穩、勻速,無論是在市區還是在高速公路上,做到不超車,不變線、不搶道、不提速、不急剎。更不能接打電話。第二,要給乘客心理安全:司機要穿戴整潔,給予乘客一個好印象。乘客上車時,要回頭與乘客照面問候,要讓乘客看清自己的臉,讓乘客知道是什麼樣的人在為我開車,增添一份安心感。
那麼如何做到「舒適」呢?
舒適不是司機自己舒適,而是要讓乘客感到「舒適」,因此,在硬體上,要向客人提供寬大型的汽車、舒適乾淨厚實的座椅。日本的計程車,除了個人計程車之外,日本各計程車公司幾乎都使用豐田汽車公司製造的皇冠牌轎車。最近也有使用雷克薩斯和日產的混合動力汽車的。皇冠車車體寬,前後空間大,上下車十分方便。從去年開始,豐田汽車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的計程車,車門是前後自動移動,車的門檻離地面的高度只有20釐米,很方便老年人上下車。
第二個「舒適」,就是車內環境要舒適,也就是要乾淨,不要讓乘客感覺到髒亂。所以,坐墊一定是使用白色的座套,車箱內不能出現任何的破損痕跡。同時,司機必須每天洗澡,並穿戴整齊,一般都要穿西裝或者公司制服,讓車廂內沒有異味,包括沒有體臭、口臭和煙味。
日本的計程車行業一直在強調一個概念,那就是,計程車不是運送貨物的交通工具,而是運載生命的交通工具,因此除了安全駕駛之外,更重要的是,駕駛汽車的人必須是一位經驗豐富、遵紀守法的安全駕駛員。
那麼,日本什麼樣的人才可以成為計程車駕駛員呢?
日本法律規定,一個人要成為計程車司機,他必須要具備三個條件:
第一,必須要有3年以上的開車經歷。
第二,過去三年內沒有嚴重的違章和交通事故記錄。
第三,必須考取計程車司機特別駕駛駕照。
除了以上三個條件之外,在東京、大阪、京都、福岡、仙臺等大城市裡當計程車司機,還必須參加地理地形考試,而且這一種考慮的合格率一般只有40%,一般需要考三次才能過關。在東京如果相當一名計程車司機的話,需要自己開車把整個東京的每一條道路都兜熟了,才有可能獲得90分以上的過關成績。
那麼,如果要申請個人計程車營業執照的話,還有兩個更為苛刻的條件:第一是必須在同一城市裡當過10年以上的計程車司機;第二,從申請日開始之前的10年間,無違章無事故。
所以,在日本開計程車,並不是你有駕照就可以開,而是必須要考取專門的計程車專用駕照,同時必須具備較好的駕車技術,並且嚴格遵守交通法規,這樣的人才有資格去承擔運送生命的工作。
我有一次在東京坐計程車,發現司機的駕駛座邊上放著東京都計程車管理中心頒發的一塊小獎牌,上邊寫著「優良駕駛者,30年。」我問司機,拿這一塊獎牌需要什麼條件,老先生告訴我:「30年無違章記錄無事故發生」。我說「你是車神」。
這一塊小小的獎牌,不僅是日本計程車行業的一枚勳章,更是日本工匠精神在這一個行業的美好體現。
這幾年,我們中國的計程車開始走下坡路,網約車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從理論上來說,計程車公司有專門的運送客人的營業執照,而網約車平臺都沒有這樣的營業執照。沒有計程車營業執照的公司,能否經營計程車業務?從現行的法律角度上來說,是違法的。但是,網約車公司也有一個辯解,說我只提供網際網路約車的服務,不管司機有沒有駕駛計程車的資格?也就是說,他是網際網路服務公司,而不是計程車公司。但是,事實上,誰都知道,網約車其實已經是計程車。
那麼,日本社會是不是允許中國式的網約車存在?絕對不允許,因為法律規定,從事人員收費運送的,必須要有營運許可證,不然就是違法。
我們中國有一家旅行網約平臺,叫「皇包車」,這家公司在日本設立了分公司,把中國那一套網約車做法拿到日本,籤約了一批沒有計程車營運許可證的私家車,向到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或去日本出差的商務人士提供叫車服務,結果,這家公司被控違反日本道路運輸法,日本公司遭到警察的搜查,社長遭到逮捕。
我們將沒有計程車營運許可證的車輛,稱作為「黑車」,日本的叫法正好相反,叫做「白車」。今年一年,至少有10名在日本開「白車」到機場接人的中國人駕駛員遭到日本警方的逮捕。
看到這裡,一定會有讀者朋友問:滴滴不是在日本已開了公司,它的叫車軟體不是也可以用嗎?這一點沒錯,滴滴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已經在日本的12個城市開展了叫車服務業務,但是,滴滴在日本絕對是遵紀守法的,他籤約的車輛都是日本的計程車,沒有一輛是日本的私家車。滴滴再牛,也不敢在日本去碰觸法律的紅線。
因為日本法律禁止私家車從事計程車業務,因此,日本有網約車平臺,但是沒有網約私家車,所有你通過網約平臺打車,打的只能是正規的計程車,而不會有私家車開過來。這樣一來,日本的計程車市場保證了良好的發展秩序,沒有出現中國式的網約私家車圍剿計程車的現象。同時,網約平臺又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叫車的便捷。
日本管理計程車市場與網約車平臺的做法,值得我們中國參考。中國需要在計程車與網約車之間找到一個市場與價格的平衡點,而不是相互排擠甚至相互殘殺。只有這樣,才能給大家提供更安全更規範更便捷的出行服務。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