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仇英《漢宮春曉圖》

2020-12-17 小孫老師的美術課堂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讀的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明代畫家仇英的《漢宮春曉圖》,它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亦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漢宮春曉圖》全貌

首先,我們先解釋一下什麼是重彩畫。重彩畫在中國繪畫早期階段佔有重要地位,「丹青」是古人對於中國畫的稱謂。其中「丹」是指硃砂,「青」是指石青和石綠,這兩種顏色都屬於礦物質,所以在繪畫中加入礦物質,使畫面呈現用色重、渲染方式重、整體效果重這三大特點的繪畫我們稱之為重彩畫。

其次,要想讀懂畫,我們肯定要先去了解一下畫家的從藝生涯。仇英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並稱「明四家」。仇英的一生是努力的一生,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屌絲」完美逆襲的一生。那仇英是如何從一名普通的油漆工逆襲成與三大文豪齊名的大畫家呢?我認為主要是這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仇英個人的品質,第二是貴人的賞識與幫助,第三是歷史的公平性,概括起來也正是我們常說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仇英畫像

仇英傳世的作品不多,主要收藏在中國和世界各大博物館中,市場上流傳的真跡可謂寥寥無幾。代表作品的主要有《漢宮春曉圖》、《清明上河圖》、《職貢圖》、《文姬歸漢圖》等。

《清明上河圖》全貌
《清明上河圖》局部

值得一提的是仇英的《清明上河圖》比母版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還要長一倍,畫作中也加入了他那個時代清明節的節俗。

《職貢圖》局部
《文姬歸漢圖》全貌
《文姬歸漢圖》局部

【一】國寶的前世今生

《漢宮春曉圖》大約於嘉靖十九年至二十三年期間創作完成。雖一度流傳出宮被私人收藏,但經歷輾轉又回到宮廷後錄《石渠寶笈》,現被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

臺北故宮博物院

【二】如果國寶會說話

前段時間看了一段視頻,引發了我的共鳴。大致意思是,我們當真看不懂藝術品嗎?我對此始終持否定態度,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和我的學生常滲透的思想是,我們是懂藝術的,並且能感受到藝術,只是在求學和成長過程中,我們敏銳的感覺被遮蔽了,或者是被隱匿了,而我作為一名義教段的美術老師,我的使命就是喚醒!因為今年的疫情我線上教學後,我發現我可以用網絡去更廣泛的傳播和喚醒,所以儘管工作繁忙,但我也願意都去做一些事情,讓自己的生命更充實(小感慨下,大家見諒)!通過這個事例和我感受,我想表達的是其實我們骨子裡是懂藝術的!

《漢宮春曉圖》以人物長卷畫,以春日晨光裡的漢代宮殿為主題,生動地再現了漢代宮女的生活情景。其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極勾描渲敷之能事,體現了作者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人文思想,亦表達了他對宮廷浮華美好生活的讚美。

畫中后妃、宮娥、皇子、太監、畫師凡一百一十五人,個個衣著鮮麗,姿態各異,既無所事事又忙忙碌碌。

我們走入畫中,發現仇英的作品基本只有作者的提拔,沒有文人的信筆揮灑和以書入畫,可這樣的作品中卻處處洋溢著文人畫的氣質,濃濃的書卷氣和富麗的金石氣結合的恰到好處,沉靜在這樣的氛圍中讓我們觀畫者可以更加專注於繪畫本身。畫家一生勤勉,畫技精湛,又對自己有非常精準的定位,這也是最難能可貴的地方,也讓他可以成功上位「明四家」,在繪畫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關焦點

  • 傳世名畫 第2幅|仇英·《漢宮春曉圖》
    而他的「青綠」技法,就被他完美地運用到了《漢宮春曉圖》長卷人物場景中,這幅畫不僅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同時也入選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仇英出生在明代社會尚奢風氣的形成和發展期,他早年接觸和浸染在這樣的世俗文化之中,直接影響了他的藝術創作,《漢宮春曉圖》就是在這樣的藝術背景下產生。
  • 【名畫賞析】仇英-《漢宮春曉圖》
    希望美術 希望說- 教育|藝術|生活|少兒 有一畫作,令《柯雪齋集》的作者袁中道「縱潭一夜不得眠」。這就是仇英的《漢宮春曉圖》,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漢宮春曉圖》凸顯古人畫技
    《漢宮春曉圖》 寫像局部仇英,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稱「吳門四家」。這裡重點討論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仇英《漢宮春曉圖》卷。仇英《漢宮春曉圖 》局部建築的描繪在畫卷的上半部分,明代畫家已經開始注意對象的透視問題,仇英的《漢宮春曉圖》屋簷和梁柱形成了成角透視,宮苑的屋簷、梁柱、迴廊、帷幔、石橋等皆描繪的真實細緻
  • 「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漢宮春曉圖》
    說起我國的傳世名畫,最為人熟知的要屬《清明上河圖》和《富春山居圖》了,但如果了解過我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位列其中的《漢宮春曉圖》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 中國十大經典名畫——《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絹本重彩,尺幅很大,37.2cm×2038.5cm,作為裝飾性繪畫來說屬於巨製。漢宮春曉是中國人物畫的傳統題材,主要描繪宮中繽妃生活。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 中國美術史的豐碑 , 每一幅都是無價之寶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是: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裡江山圖。東晉一顧愷之《洛神賦圖》《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的畫作,原《洛神賦圖》卷為設色絹本。是由多個故事情節組成的類似連環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現已失。
  • 趣說「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下)
    上篇說到,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關於「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的考證和講解多深奧。於是,小編就試著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對這十幅畫做趣味解說。畢竟,「八卦」才是傳播的硬道理。後文將提到的明代「模仿小能手」仇英,就比照畫了 「蘇州城」版的《清明上河圖》,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既然說到《千裡江山圖》和《清明上河圖》這兩幅傳世名畫,就不得不提一提宋徽宗趙佶。
  • 趣說「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下)
    上篇說到,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關於「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的考證和講解繁多深奧。於是,小編就試著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對這十幅畫做趣味解說。畢竟,「八卦」才是傳播的硬道理。》明代仇英的《漢宮春曉圖》畫的是漢朝鼎盛時期,後宮女子的生活百態,畫卷長574.1釐米,被譽為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
  • 乾隆最愛的《漢宮春曉圖》,放大20倍後,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
    乾隆最愛的《漢宮春曉圖》,放大20倍後,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漢宮春曉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主要描繪宮中嬪妃的生活。圖中人物髮型服裝皆為漢代式樣,但宮室、家具的形制皆是明朝的。除卻美女群像之外,復融入琴棋書畫、鑑古、蒔花等文人式的休閒活動,誠為仇英歷史故事畫中的精彩之作。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放大20倍之後的《漢宮春曉圖》吧。乾隆,愛新覺羅·弘曆,大家十分熟悉的一位清朝皇帝,他在位六十年,退休後還做了三年太上皇,文治武功非常突出,堪稱勤政識體有作為的一代帝王。藉由最近大熱的清宮劇《延禧攻略》,乾隆帝又火了一把。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排到第二,第一當之無愧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精彩絕倫的名畫,這些名畫是中國歷史上藝術的豐碑,更是無數前輩先人璀璨的藝術結晶。《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則是這歷史長河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歷經磨難代代流傳,是歷代以來的無上珍寶,經歷亂世之後被四散開來,至今保存在各大博物館內。Top 1 《洛神賦圖》這幅圖是東晉的顧愷之所作(宋摹),是顧愷之最為精湛的傳世作品,現保存在故宮博物院內。
  • 十大傳世名畫,分別收藏在哪?
    說到傳世名畫,家喻戶曉的應該是《清明上河圖》,較高認知度的有《富春山居圖》,其它,還有哪些?一般認為,我國有這十大傳世名畫:洛神賦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裡江山圖。
  • 中國歷史上十大傳世名畫
    中國畫在古代被稱為「丹青」,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捲軸畫。漢族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這種畫種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中國畫主要分為人物、花鳥、山水等三大類,而之所以分為這三大類,其實是由藝術升華的哲學思考,三者之合構成了宇宙的整體,相得益彰,是藝術之為藝術的真諦所在。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中國的十大傳世名畫。
  • 中國傳世十大名畫,最後都去哪了?
    在中國美術史上,有傳世十大名畫之說。這十大名畫是中國繪畫史上的偉大作品,代表了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最高水準。然而,走過歷史的長河,他們飽受戰亂,歷經改朝換代,如今,都去哪了呢?1.《洛神賦圖》》是全世界範圍內唯一認定的唐代仕女畫傳世孤本。
  • 中國10大傳世名畫,價格無法估量,都是無價之寶
    洛神賦圖、步輦圖、唐宮仕女圖、五牛圖、韓熙載夜宴圖、千裡江山圖、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漢宮春曉圖、百駿圖被譽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它代表著中國美術史的裡程碑,代表了這個擁有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的藝術價值,它是歷史長河裡一抹獨特的色彩。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十大名畫,豈止是震撼!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創作的紙本繪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景物繁多,氣象萬千,構圖於疏密之中講求變化,氣勢連貫,以披麻與斧劈皴相合,表現山石的肌理脈絡和明暗變化;設色勻淨清麗,於青綠中間以赭色,富有變化和裝飾性。作品意境雄渾壯闊,氣勢恢宏,充分表現了自然山水的秀麗壯美。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個個都是鎮館之寶
    中國的繪畫種類繁多,優秀的作品也不少,但真正能傳世和代表中國繪畫的也不多。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看看他們為什麼能成為國寶,能代表中國繪畫的最高水平。 四、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的作品,仇英是明代著名的畫家
  • 賞仇英《漢宮春曉圖》,看古代建築及人物服飾的演變過程
    明 仇英《漢宮春曉圖》全卷絹本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絹本設色,縱30.6釐米、橫574.1釐米,此長卷描繪後宮佳麗百態;畫中后妃《漢宮春曉圖》局部 鬥栱從隋文帝楊堅統一中國(581-618)至唐末(618-907),中國書畫史經歷了四次慘痛的浩劫。致使唐以前流傳下來的書畫少之又少。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個個都是鎮館之寶、價值連城
    中國的繪畫種類繁多,優秀的作品也不少,但真正能傳世和代表中國繪畫的也不多。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中國十大傳世名畫,看看他們為什麼能成為國寶,能代表中國繪畫的最高水平。04四、漢宮春曉圖《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的作品,仇英是明代著名的畫家,和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寅齊名。
  • 中國十大名畫中,竟然沒有它們?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中國古代十大名畫有哪些?1、洛神賦圖東晉·顧愷之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該畫於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為兩段,前半卷定名為《剩山圖》,被譽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富春山居圖》是「元四家」之首黃公望晚年的傑作,也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筆。這卷名畫在此後的數百年間輾轉多難,歷盡滄桑。幾經周折,被明代吳洪裕收藏,吳臨終之際,囑人將此畫投入火中,焚以為殉。
  • 2020雲南三支一扶公基備考人文知識:中國十大傳世名畫賞析
    今天玉溪中公教育老師為大家介紹的是:2020三支一扶考試內容公基備考人文知識:中國十大傳世名畫賞析。下面我們來學習一下吧! 一、東晉·顧愷之《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絹本,設色,縱27.1釐米,橫572.8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