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遞古鎮,位於安徽省黟縣東南部,村落面積12.96公頃。西遞和宏村相距二十公裡左右,從環境來說宏村所在的位置比較開闊,而西遞三面被山包圍。徽派精華建築的完整度和數量上比宏村更好一些,有多座保存完好又有歷史有故事的古民居和祠堂。
西遞這個名字的由來也挺有意思,村名叫西遞一個原因是因為村子的河水由東向西流,二是在古代西遞這個地方通常是向周圍其它地方傳遞信息的,所以就叫西遞了。村名有一塊兩百多年前刻的石碑,曾經還被用來鋪路,被一大戶人家的主人發現珍藏在家中,就是圖上這塊碑了,看著挺普通,現在也算是文物來。
西遞和宏村都是徽派建築的代表性古村落,這兩座古建築群經常被人們放在一起來說,兩座古村是同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建築風格也相近。很多人說去了一個另一個就不用去了,但是我建議既然已經到了,還是都去看一下吧。雖然都是徽派建築群,但是細節和風格上還是有一點區別的。
由於歷史上較少受到戰亂的侵襲,村落原始形態保存完好,始終保持著歷史發展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現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村口的胡文光刺史牌樓,這個牌樓可以說是西遞古村內的一個標誌性建築,從景區入口就能夠遠遠的看到這座十分氣派但是比較斑駁的牌樓。歷史上,西遞村頭曾建有13座牌坊,大都為旌表孝子和貞節的。現僅存的胡文光牌坊是最雄偉最精緻的,堪稱明代徽派石坊的代表作。
這一座建築修建於明朝萬曆年間,是當時的朝廷為了表彰胡文光修建而成。整座牌樓高達12米,底部的4根石柱上有許多精美的雕刻,頂部的飛簷上也有一些造型各異的雕塑,不得不佩服古代匠人的技藝。
說一下胡文光,他是西遞村人,於明代嘉靖三十四年、中舉,擔任過萬載縣的縣令,築城牆,修學校,做了不少利國利民的好事。後經巡撫推薦,擔任了膠州刺史兼理海運,官升至荊州王府長史。後明荊州王又授胡文光以奉直大夫、超列大夫的頭銜。
胡文光刺史坊不同於徽州各地「沖天柱式」的牌坊式樣,這座牌坊有5個層次分明的樓閣,叫"樓閣式",石雕古樸精湛,造型富麗堂皇。
正樓匾的上方雕的是"恩榮"二字,花板上雕有鹿、鶴、虎、豹等,兩旁盤有浮雕的雙龍,正樓東西兩面刻有"登嘉靖已卯科朝列大夫胡文光"和"登嘉靖乙卯科奉直大夫胡文光"字樣。雙龍圖下是文官和武將,喻為安邦定國。
胡文光刺史牌坊既是一座功能牌坊,也是一件雄偉挺秀、玲瓏剔透的工藝品,更是西遞村這個古老村落的歷史見證人。
跨過胡文光刺史牌坊,有一個面積不小的廣場,地上鋪就的石頭已經被磨得圓潤透亮,這地方也是不錯的打卡地點。
在明清時期古徽州有個傳統,經商致富後的徽州人回到故鄉修祠堂、建園第,而明清時期經濟的繁榮,也使徽派建築得到了全面的昌盛。據記載,西遞最繁榮時期曾建有1700多幢建築,後因清鹹豐同治年間的戰亂,僅存224幢,其中124幢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村落空間變化韻味有致,建築色調樸素淡雅,體現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環境營造方面的傑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西遞五重簷的馬頭牆外加白牆黛瓦,是典型的徽派建築的特點,在陰雨天更顯水墨剪影的溫柔。
來西遞古村就不能不去一趟追慕堂,這裡是西遞村胡氏族人祭拜先人的地方,也是西遞村古建築中的佼佼者。追慕堂建於公元一七九四年的清代甲寅年間。是西遞胡氏二十四世祖胡貫三為追念祖父丙培公、父親應海公的一生,追慕他們崇文尚義和樂善好施的傳統品德而建造。追慕堂裡祭著唐太宗李世民的牌位。據說此戶人家是李世民的後代,唐未為避戰亂,由胡姓保姆帶領來此隱居。
從追慕堂的大門走進去,讓過屏風就是追慕堂的天井,追慕堂的中心天井為正方形,簷口高約六七米,屋簷下是青石板鋪成的地面,排水溝成為正方形的圍合併內外分隔。地面中間有一圓形石水缸,寓意為「四水掃堂」。正廳面闊三間,前簷立柱移向山牆,使開間廣大。每根月梁上皆有橫匾,都是關於先人的功勳,後人應永世銘記。西遞人傳承祖訓,教子治學精神一直不變。
在徽州現存的大大小小几十座宗祠中,西遞的胡氏宗祠無疑最具代表性。它不僅歷史悠久分支明確,而且保存得最好規模也最大。
西遞古鎮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古建築為木結構、磚牆維護,木雕、石雕、磚雕豐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築布局相宜。行走在這樣的巷道,總有種時空穿越的感覺……
徽州三雕是當地傳統雕刻藝術,有木雕、石雕、磚雕三種。三雕歷史悠久,技藝精湛,世代相傳,有完整的工藝流程,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其精湛的雕刻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2006年5月20日,徽州三雕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徽居精美之處首舉當屬木雕,這樣的精美雕花在西遞的古建築中隨處可見。
這個石雕漏窗,也是「徽州三雕」中的代表作品,極為珍貴,聽說一位日本客人給了十萬美金,主人也不曾心動。
古村中院落內部布置有假山,假石,樹木以及各種盆景,讓人仿佛置身於蘇州園林之中,美麗而又奇妙。
古宅大門上方有許多精美的石雕以及磚雕,從這裡能夠看出古宅的主人是一位很有品味的人。
穿街走巷觀察古鎮原住民的生活、勞動及有趣的瞬間,細細品味古色古香古韻古意的西遞.......
東園建於清朝雍正年間(公元1724年),距今近300年,原為朝列大夫胡文照父親胡尚燾所建,現在為明經胡氏二十四祖胡貫三的後裔居住。大門不大,上有畫軸形胡星閣自題行書「東園」二字,門額上方有扇形漏窗,與左首屋牆上的秋葉形成漏窗相應,寓意「抬頭行善,落葉歸根。」
西遞古鎮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古建築為木結構、磚牆維護,木雕、石雕、磚雕豐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築布局相宜。
淡淡的商業味道,這點比宏村好上不少。
西遞高聳的馬頭牆,黑與白是徽派建築主要的兩種顏色,雖然有的建築因為歲月的侵蝕,對比已經不是很強烈,但是黑白相間的建築群在群山之中仍然非常的顯眼。村裡基本上都是徽派建築的老房子,大多數保存得都很完整。
西遞宏村,一個如畫般的江南秘境與世外桃源。雖然西遞已經成為了著名的景區,但在這青石磚瓦中,百姓們仍然在這裡過著有條不序生活。
爬上觀景臺,整個西遞古村盡收眼底。西遞村的布局為船型,這樣的風水與地形在徽州也是獨一無二的。
「世外桃源」西遞古村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充滿了鄉村氣息的生活畫卷,時間在這裡似乎也早已經忘記了過去和現在,只是隨著時光慢慢的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