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作品的中文譯名咱不太喜歡,所以直接叫原名《BECK》了。原作漫畫連載於1999年,動畫上映於2004年,豆瓣評分9分,絕對的優秀作品!
但是請注意!這部作品畫風並不美型!與現在流行的動漫畫風相去甚遠!按照豆瓣超高的評分來看,大家絕對想像不到這部作品的畫風有多……平凡!但事實就是那樣,這也是這部動漫冷門的緣由之一。
不過,其實在這部作品剛開始連載的那個年代所流行的除了肌肉派的之外,剩下就是這種簡潔的畫風了,比如《少年籃球夢》、《足球小將》、《奧運高手》、《寄生獸》等等……
大家回憶一下就能看出來,那時候的動漫與現在的動漫簡直好像生活在兩個不同的次元!所以這部作品的畫風大家也就能理解了。
但是,這部作品不但畫風簡潔,還由於製作經費特別緊張,造成動畫劇情急劇縮減,劇情細節上肯定不如原作漫畫。
且還是由於錢的問題,動畫中需要激情四射的表演場面全都留白了!不過這樣一來反而創作出了一種另類的美感,讓觀眾聽著歌曲和歡呼聲,可以自行暢想演奏現場的熱烈場景。
大家不用擔心演唱現場的畫面動感場面表現不足了,因為反正沒有!片頭給你看看就不錯了!哈哈哈~
那麼那些僅有的製作經費花到哪去了呢?當然是音樂製作上了!製作方再窮也是請了樂隊來演奏配樂的,所以這部動畫最值得稱道的就是歌曲!
看過的觀眾基本都給歌曲點了贊!這也是這部作品能夠獲得那麼高評分的緣由之一了。
另外一個重點緣由就是這部作品毫無商業氣息的寫實劇情,作品著重描繪了年輕人對現實生活學業與追逐夢想之間的衝突,劇中的幾個重要角色都不是什麼完人,大家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平常之人。
因為平常,他們才會懂得現實,因為普通,他們才渴望不同,因為苦痛,他們才會產生衝突……然後一切就如作品最後一集所演唱的那樣:
「我不知道什麼時候 我成了如此冷漠的人」
「我得溫暖這顆冰冷孤獨的心 使它融解」
「比起其它事情 毫無疑問我更渴望被溫暖包圍」
「我會讓我的未來充滿歡笑和快樂」
「我讓自己失望了 我比自己想像的更殘酷」
「最終我只是一個只關心著自己的廢材」
「我討厭悲傷 但它讓我感受知覺」
「悔恨教會我如何去做艱難的抉擇」
「和平一直在我身邊 只是我從來沒發覺」
「愛這個詞並不是只有甜蜜和浪漫」
「我很害怕 很害怕 怕得要死」
「然而到了最後 我會告訴自己 我很特別」
「回想 破裂 疼痛 哭泣 讓我堅定」
「然後我會承受一切 微笑著面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