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會發生什麼不良反應?

2020-12-12 百家號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見過很多的輸血案例,看似非常簡單,實則複雜,輸血不僅僅可以救命,還可以發生輸血反應,威脅著人的生命。

1、溶血性輸血反應:是由於輸血導致紅細胞破壞增加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或實驗室檢查結果。分為: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遲髮型溶血性輸血反應、遲髮型血清學輸血反應。

2、非溶血性發熱反應,發熱時最常見的非溶血輸血反應,發生率約佔40%。且有的僅僅表現為寒戰,並無發熱。

3、過敏反應,多發生於輸血過程中或輸血後,表現為蕁麻疹、全身皮疹、支氣管痙攣、休剋死亡等。減慢甚至停止輸血,抗過敏、解痙、抗休克治療後可好轉。因此,血液製品過敏者禁用。

4、輸血相關低血壓,特徵表現為低血壓。多發生於輸血期間或輸血後,一般收縮壓降低大於30mmHg,且收縮壓小於80mmHg,支持治療或停止輸血後可迅速改善。

5、輸血相關急性肺損傷,輸血期間發生急性肺損傷,伴低氧血症,胸片示雙肺浸潤影,不存在左心房壓力增高。

6、疾病傳播,病毒和細菌可經血液途徑傳播。傳播的病毒包括:EB病毒,巨細胞病毒,肝炎(主要是B肝和C肝)病毒,HIV,人類T細胞白血病等。細菌包括:布氏桿菌。其他包括梅毒、瘧疾等均可通過血液傳播。

相關焦點

  • 得知這麼多輸血不良反應後,他猶豫了……
    老王因為消化道大出血,(我們平時所說的胃出血,腸出血等),吐血吐了半臉盆,現在臉色蒼白,奄奄一息躺在搶救室內,醫生又建議老王兒子行輸血治療,同時告訴他一大串的輸血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老王兒子猶豫了,到底是籤字同意還是拒絕呢?
  • 常見的輸血反應有哪些?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輸血反應是指在輸血過程中或結束後,因輸入血液或其製品或所用輸注用具而產生的不良反應。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輸血反應。1、發熱反應。發熱反應是輸血中最常見的反應,多在輸血中或輸血後1至2小時內發生,有畏寒或寒戰、發熱,體溫可達40℃,伴有皮膚潮紅、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持續1-2小時後緩解。反應輕者,減慢滴數即可使症狀減輕。嚴重者應停止輸血,密切觀察生命體徵,給予對症處理,並通知醫生。必要時服用按醫囑給予解熱鎮痛藥和抗過敏藥,如異丙嗪或腎上腺皮質激素等。2、過敏反應。
  • 如果不慎輸錯血,會出現怎樣的結果?是時候走出輸血的舒適區了
    當然也會看到患者急需用血,親屬急切為其輸血的做法。其實輸血是一種治療方法,常用於出血量過多的病人,或者手術中。在輸血前我們首先要驗血型,包括日常獻血的也要先驗血型,以免發生輸血事故,這也就是我們所認知的異體輸血。不少人都有過獻血史或者輸血史,但是我們獻出的血是不能直接拿去給患者使用的,一般需要分離。
  • 溫故而知新——術中輸血護理操作
    (6)靜脈通道觀察:保持血液輸注通暢,防止輸血管道扭曲、受壓;當出現針頭脫落、移位或阻塞時應及時處理。 (7)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 (8)輸血完畢後,醫護人員應對血液輸注進行記錄和籤字,並將輸血記錄單(交叉配血報告單)放在病歷中。
  • 福建護理學基礎知識:靜脈輸血前的注意事項
    靜脈輸血是我們基礎護理學中相對比較重要的知識點,在考試中出題率也是比較高的。今天小編就來和同學們聊一聊靜脈輸血前的一些注意事項。大家不要小看這個輸血前的小知識點,很多同學可能在複習的時候只注重操作中的注意事項和不良反應,而忽略掉了操作前的一些考點。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一下吧。
  • 若吞入大量牙膏身體會發生什麼反應?
    不過,建議4歲前兒童不能使用帶氟牙膏,原因很簡單,擔心吞食引起不良反應。那麼假若吞入大量牙膏身體會發生什麼反應呢?一般來說出現這種症狀的情況包括胃痛、噁心、嘔吐和頭痛。而對於大多數含氟化物的牙膏,氟化物將成為達到危及生命毒性的首選。一般氟化物可能為牙膏重量的0.15至1 %,致死劑量在50mg / Kg左右(儘管急性中毒症狀開始發生在該劑量的十分之一左右)。
  • 最全的輸血相關知識
    輸血前後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衝洗輸血管道。連續輸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前一袋血輸盡後,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衝洗輸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繼續輸注。輸血過程中應先慢後快,再根據病情和年齡調整輸注速度,並嚴密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輸血並更換管路,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護靜脈通路,及時報告上級醫師,積極治療搶救。
  • 輸血前,你還在給患者用地塞米松和異丙嗪嗎?
    臨床實踐中為了避免患者因輸血出現發熱及蕁麻疹,傳統上會在輸血前給予患者異丙嗪 25 mg i.m. 或地塞米松 5 mg i.v.。 儘管如此我們依然會碰見患者在輸紅細胞過程中出現畏寒和發熱,查看患者生命體徵穩定,遂予以停止輸血,不久後患者發熱緩解。
  • 護士牢記:六種成分血輸血操作注意事項!
    輸入要求:一般情況下輸血速度為每分鐘5~10毫升,不論是什麼情況,一袋血須在4小時之內輸完。  六、白細胞  儲存方法:室溫下放置不超過半小時。  輸入要求:一般情況下輸血速度為每分鐘5~10毫升,不論是什麼情況,一袋血須在4小時之內輸完。  ★採集配血用的血標本的注意事項  1.採集血標本之前應認真核對受血者身份,防止找錯人。  2.採血後必須在離開床邊之前在試管上貼上標籤。
  • 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輸血?關於輸血的常見「雷區」,還有這3個
    電視劇上常常會出現直系親屬為病人輸血的情節,因此誤導了一大部分人,認為直系親屬間輸血是最好的。然而直系親屬即使是血型相同的也不能互相輸血,不然會帶來致命危機。直系親屬能不能輸血?首先確切的說直系親屬間不能互相輸血,輸血其本質上是移植,常常伴有一系列的免疫反應,最可怕的是移植物抗宿主病,這是嚴重的輸血併發症之一,其死亡率高達90%以上。供血的人身體中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細胞,會在患者身體中遷移和增殖,從而攻擊被輸血者的免疫系統,患者可出現口腔潰瘍、身上起皮疹、肝功能受到嚴重損傷以及腹瀉,血緣越親,輸血的風險就越高。
  • 藥物不良反應不等於副作用?醫生是這麼回答的
    經常吃藥的人,都會在藥品說明書上看到密密麻麻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的介紹。好多人看了之後都非常的害怕,都覺得萬一自己吃了產生不良反應,會不會有生命危險?其實有這種疑問也是正常的,今天我們就重點的說一下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大家有興趣可以了解一下,看了之後你就會明白兩者的區別,知道出現了這些情況該怎麼辦。其實不良反應與副作用確實很難區分,因為藥品說明書寫的太複雜了,我們一般的病人想要了解清楚難度非常的大,所以經常會混淆。事實上,兩者的定義不同,嚴重程度也不同。
  • 中醫在身邊|淋巴瘤化療出現不良反應?中醫調理顯功效!
    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結和結外淋巴組織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其發生大多與機體免疫應答過程中淋巴細胞增殖分化產生的某種免疫細胞惡性轉變有關。這是一種全身性的疾病,可以使用化療、放療、手術治療、靶向治療等多種治療方法,但目前臨床上主要的治療方式是以化療為綜合治療的根基。
  • 西藏人到內地後,會出現什麼樣的不良反應?遊客:居然醉氧了!
    高原反應是一種,去西藏旅遊的時候,或者是到一些高海拔地段之中,所出現的不良狀況,高原反應,很多人都是束手無策的,經過了導遊或者是專業人員們的指導之後,我們才能夠勉強的適應這種症狀。然而就算是去西藏旅遊的時候,面對著這樣的不良狀況,也仍然每年都會有數以萬計的,遊客們前去遊玩!
  • 輝瑞疫苗接種後報告4393起不良反應事件,我國疫苗不良反應平穩
    (不良反應率約為0.2%),其中包括21起過敏反應。 根據CDC報告,目前尚未發現有集中的疫苗不良批次,也就是說發生不良反應的人使用的不都是同一批次的疫苗。CDC強調,對輝瑞和Moderna疫苗成分(包括聚山梨酸酯和聚乙二醇)等已知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的人不應該接種;在接種首劑後出現有過敏反應的人不應該接種第二劑。
  • 新冠疫苗什麼人不能接種?有什麼不良反應?答案來了!
    以及我國依法依規在自願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經開展的近百萬人次的疫苗緊急接種,都充分顯示了我國新冠疫苗非常安全,有一些不良反應,但沒有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王華慶表示,因為一般考慮到能不能同時接種的時候,就要考慮兩個因素,一個因素就是同時接種會不會影響到這些疫苗的免疫效果。第二,如果要是同時接種,會不會引起不良反應發生,所以基於這兩點目前沒有研究數據,不建議同時來接種這兩種疫苗。
  • 食品藥品監管局公布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
    答:根據藥品不良反應與藥理作用的關係,藥品不良反應一般分為兩類:A型反應和B型反應。A型反應為藥品本身藥理作用的加強或延長,一般發生率較高、容易預測、死亡率也低,如阿託品引起的口乾等。而B型反應與藥品本身的藥理作用無關,一般發生率較低但死亡率較高,在具體病人身上誰會發生、誰不會發生難以預測,有時皮膚試驗陰性也會發生,如青黴素的過敏反應等。
  • 隆回召開全縣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工作推進會
    邵陽新聞網12月16日訊(通訊員 肖莉紅 周又生)12月15日,隆回縣召開全縣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監測工作推進會。全縣各縣級醫療機構、鄉鎮衛生院、民營醫院、各藥品經營企業重點監測單位等共70餘人參加。
  •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臨床醫學基本知識:輸血的注意事項
    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臨床醫學基本知識:輸血的注意事項 2020年山東醫療衛生人才招聘備考正在緊張進行中,山東中公衛生人才網為大家準備了2020山東醫療招聘考試臨床醫學基本知識:輸血的注意事項,各位準備報考2020年醫院招聘考試的小夥伴們趕快練習起來吧
  • 網紅神藥「白兔止痛片」遭質疑 使用或發生不良反應
    不過值得痛經患者注意的是,已經有多個藥師大V發文質疑其成分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並提醒國內患者:不管是中國的藥品,還是外國的藥品,如果沒有合理使用,都會有傷害身體的隱患。  其中,丙戊醯脲這一成分,在很多國家都已被淘汰,原因就是它的不良反應大,會使患者血小板大量減少。藥劑專家也指出,丙戊醯脲目前在我國並未使用,相關副作用研究也為空白,安全性無法保證。醫藥大V冀連梅藥師曾於今年4月份發文章證實,丙戊醯脲是美國早在30年代就因為副作用而淘汰了的一個成分。該文還指出,其實很多時候,單一成分的布洛芬就可以解決痛經的問題,真沒必要海淘這款連說明書都看不懂的多種成分複方止痛藥。
  • 黃山市ADR中心舉辦藥品嚴重不良反應監測座談培訓會
    近日,黃山市藥品嚴重不良反應監測座談培訓會在屯溪舉辦。黃山市ADR中心、縣(區)市場監管局、市一級重點監測醫療機構相關監測工作負責人及臨床醫師共計40餘人參加此次會議。會議對2020年全市藥品嚴重不良反應報告上報情況進行總結通報,並對全市今年以來上報的228份嚴重病例報告開展分析評估。會議邀請了黃山市人民醫院副教授朱中華從臨床醫學和藥學專業監測方面對藥品嚴重不良反應典型病例報告做專題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