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兩尊88歲銅獅重聚首

2020-12-13 騰訊網

東方明珠零米大廳,滙豐銀行兩尊銅獅齊亮相。 早報記者 魯海濤 圖

100年前民國臨時政府首屆總統候選人名單、80多年前滙豐銀行大樓的銅獅、130年前畫成的《豫園宴樂圖軸》……昨天,上海市歷史博物館與上海城市史歷史發展陳列館在東方明珠零米大廳聯袂推出「史海留珍」展,10件展品極為珍貴,有不少是首次向觀眾展覽。據悉,本次展覽從5月12日起持續至15日。

一對銅獅

10年來首次「團圓」

88年前,外灘滙豐銀行大樓前的銅獅,是上海金融業發展歷史的見證人。

據了解,那一對銅獅「出生」在1923年。當年,興建上海滙豐銀行大樓時,英商在英國訂購了兩尊青銅獅作為鎮獸。兩尊銅獅分別以當時滙豐香港總經理「史提芬」(Stephen)和上海分行總經理「施迪」(Stitt)命名,其中一個銅獅張嘴吼叫,另一個則閉嘴靜坐。

1966年這兩尊銅獅被上海市文管會移至上海滑稽劇團倉庫,80年代轉交上海博物館。

2001年,上海城市史歷史發展陳列館在東方明珠建好,張嘴銅獅就被放到這裡長期展出,而另一尊閉嘴銅獅卻一直藏在歷博的倉庫中。「這次展覽是兩尊銅獅10年來的首次團圓。」上海城市史歷史發展陳列館總經理助理彭駿說。

《豫園宴樂圖軸》

背後有故事

此次展出的10件展品中還有一件《豫園宴樂圖軸》,這是清末海派畫家吳友如在1880年奉命所繪的一幅紀實圖。畫面為上海道臺劉瑞芬在豫園仰山堂宴請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弟弟普魯士親王的情景,席間賓主共賞崑曲。

該圖不僅為珍貴畫作,而且對研究上海近代歷史有很高價值。據歷史博物館的有關專家考證,1878-1880年,普魯士親王環球旅行作為他海軍學習的必修課程。當他乘船到達吳淞港口後,在德國駐滬領事及水師軍官再三邀請之後,親王臨時決定登陸上海。

上海道臺劉瑞芬在豫園仰山堂進行了隆重而熱情的款待。從此畫可見在晚清上海崑曲又被賦予社交禮儀功能,氛圍高雅。

此次展出的10件館藏珍品中,還有1911年孫中山先生被選舉為臨時大總統的候選人名單抄件、民國初年上海漢口路湖北路口「文魁店」的「天曉得」招牌、《1880年上海縣城廂和租界全圖》、土山灣銅鐘等精選藏品。

相關焦點

  • 原(遠東)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一對銅獅子變遷真相(作者:盧銘安)
    直至今日,外灘所有優秀歷史建築中,滙豐銀行大樓乃是No one。【滙豐銀行大廈大廳內的壁畫】 滙豐銀行大樓被公認為是外灘建築群中最漂亮的建築,評為中國近代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的最高傑作,建築面積23415平方米,是遠東最大的銀行建築,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銀行建築。它的精雕細刻的外表美輪美奐,希臘式圓形穹頂直插雲霄,兩尊銅獅分踞大門外左右兩側,被稱為「鎮行之寶」。
  • 新加坡有多少尊魚尾獅?
    新加坡聖淘沙和布拉尼島總體規劃出爐,聖淘沙島上那尊宏偉的魚尾獅塔也即將走入歷史,將開放至下月20日後關閉並拆除,讓路給新旅遊設施,令許多人感到惋惜。魚尾獅,是一種虛構的魚身獅頭動物,是新加坡的標誌和象徵。
  • 吸睛,重達1.8噸的滙豐銅獅真身是怎樣「駕臨」港島的?
    吸睛,重達1.8噸的滙豐銅獅真身是怎樣「駕臨」港島的?運往香港的藏品中,「模子」最大、份量最重的展品,當數原上海滙豐銀行大樓門口的銅獅,也是現在香港滙豐銀行門口銅獅的母本,為上海歷史博物館所藏。為了增加展覽的亮點,我找上海歷史博物館商借,時任館長張嵐非常支持,熱忱相助,體現了滬上文博界團結協作的風尚。然而,重達1.8噸的大傢伙要出境,也是一樁撓頭皮的事情。
  • 滙豐銅獅:元旦日慘遭暴徒縱火塗汙,時隔10月重見天日!
    這對銅獅子在今年元旦示威期間,遭「示威者」噴漆和縱火焚燒破壞,其後一直由圍板圍封,進行修繕工程。 施穎茵向員工發信,指一對銅獅「史提芬」和「施迪」已完成首階段復修工作,並於昨日重新揭幕,但因外國專家受疫情影響未能到港,因此要留待他們能夠來港後,才可完成餘下部分。她提到基於正實施社交距離措施,因此重開儀式以簡單為主,公司稍後會將片段及圖片上載至集團的社交平臺。
  • 滙豐銀行和 「外灘最講究的建築」
    1874年,以白銀6萬兩在外灘買下海關大樓南面西人俱樂部的房屋和大草坪,改建成3層樓。1921年,又以每畝4000兩白銀的價格買下南邊11號的別發洋行和10號的美豐洋行的房產,將老房拆除後開始興建留存至今的新大樓。   滙豐銀行大樓被認為是中國近代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的最高傑作,設計者是著名的英資建築設計機構公和洋行建築師威爾遜,由德羅·可爾洋行承建。
  • 為支持同性戀群體 香港滙豐銀行加了一對彩虹色的獅子
    【觀察者網綜合】擺放在香港中環滙豐銀行的著名銅獅子已有80多年歷史。但該行門口12月開始擺上了另一對「彩虹」獅子,以示對同性戀及跨性別人士的支持。 據香港「01新聞網」12月5日報導,香港中環滙豐總行自12月開始在廣場擺放了一對彩虹獅子,引起網民熱議。 有人表示非常感動,許多人通過在社交媒體點讚和轉發的方式表達支持。
  • 滙豐銅獅躲過日本侵略者,卻難逃暴徒之手
    1月1日,滙豐總行門口銅獅被暴徒損毀 圖源:香港「東網」該媒體人認為,暴徒一直叫囂所謂「守護香港」,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卻是在毀掉香港,實在是最大的諷刺。「滙豐的銅獅子是香港的『神獸』,在香港無人不識。Stephen和1921年上海滙豐司理Gordon H. Stitt。從1935年第三代香港滙豐總行落成時,這對銅獅便被放在大門前,計算起來已經85歲高齡。」遭暴徒破壞後的銅獅 圖源:香港《文匯報》這對銅獅子還有一個歷劫重生的故事,媒體人講道,「1941年日軍攻佔香港後,一度將這對銅獅偷運到日本,打算熔掉用來製造武器。
  • 滙豐銅獅躲過日本侵略者,卻難逃香港暴徒之手
    (觀察者網訊)新年伊始,本來應該是普天同慶的日子,但暴徒卻沒有給香港片刻安寧,在元旦當天繼續用堵路、破壞、縱火、傷人等暴行破壞香港,滙豐銀行總行外的一對銅獅子都因此遭殃,被暴徒縱火塗汙。 香港《文匯報》3日報導稱,一位資深媒體人感嘆,這對銅獅子屹立香港已經80多年歷史,見證了香港的滄桑變化。
  • 滙豐銀行往事:東西逢源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託馬斯·蘇石蘭出生於蘇格蘭阿伯丁郡,18歲就開始在大英輪船公司當水手。精明能幹,又恰逢東亞地區業務又缺人手,他被總部派往香港,從小船員一路做到駐港監事。1863年香港黃埔船塢公司成立的時候,蘇石蘭被任命為第一屆主席。這一年,他才剛過29歲生日。雖然沒從事過金融,但蘇石蘭對生意有種天然的嗅覺。鴉片戰爭後,中國外債猛增,亟需一套完善的銀行體系。
  • 大型銅獅子雕塑的寓意
    我們都知道,銅獅子是常見的一種銅雕獅子,廣泛的應用在大門口、園林等地方,之所以得到如此的廣泛應用,這源於民間傳統文化。大型銅雕獅子銅獅子的種類有很多,下面我為大家介紹幾種大家常見的銅獅子雕塑。一、故宮獅故名思議就是在故宮門前擺放的銅獅子了。它代表的是一種威嚴,一般情況下,擺放銅獅子都是兩個擺放在一起的,不會出現擺放一個的情況。
  • 滙豐銅獅「重見天日」,10個月前曾遭暴徒焚燒潑漆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近10個月後,慘遭暴徒焚燒潑漆的滙豐銀行「門神」銅獅,終於在接受完第一階段的修復後重見天日。今天(10月22日),香港中環滙豐銀行總行外,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香港區行政總裁施穎茵等人為銅獅「解封」舉行了揭幕儀式。
  • 故宮乾清門前銅獅有什麼奇特之處?
    乾清門前的銅獅據文獻記載,乾清門前的兩座鎏金銅獅,挺立威武,螺髻罩頂,造型別致,跟普通的石獅、銅獅子相比,更為猙獰,如同神話裡穿了盔甲的「戰獅」一樣。是為明代鑄造。據觀察,這兩隻銅獅子的耳朵是耷拉著的,而故宮其他獅子,則都是立著耳朵。故宮專家指出,清朝皇家禁止臣子進入後宮,更嚴禁後宮幹預朝政,嚴禁女人走到朝前去。這兩座銅獅子的耳朵耷拉著,就是要警示後宮嬪妃和佳麗們,對於前朝的政事,要少聽、少議論。
  • 羅致光:對滙豐銅獅子被縱火感神傷縱火令社會更撕裂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網誌中表示,對滙豐銀行銅獅子被縱火感到神傷,又稱縱火行為會令社會更撕裂、更難以復和。羅致光表示,自己曾在滙豐銀行總行工作,在銅獅子被縱火後,他不禁「在口袋中取出紙幣,看看印在上面的獅子銅像。」
  • 聖淘沙魚尾獅
    雖然拆除魚尾獅是為了聖淘沙更好的發展,但許多網友還是表示惋惜,畢竟這裡承載了很多新加坡人童年的回憶。有很多朋友錯過了聖淘沙魚尾獅是不是很失落呢?不要著急,新加坡可不止這一座魚尾獅,其他的魚尾獅就不要再錯過啦!除了聖淘沙魚尾獅,新加坡目前還有六尊魚尾獅雕像,分布在四個地點。
  • 再見,聖淘沙魚尾獅
    魚尾獅這個名稱就是從這個傳說取得的靈感。除了聖淘沙魚尾獅,新加坡目前還有六尊魚尾獅雕像,分布在四個地點。魚尾獅公園(2尊)01魚尾獅公園裡有兩尊魚尾獅雕像,大魚尾獅高8.6米、重70噸,是新加坡的重要地標。這尊魚尾獅的背後,還有一尊高2米、重3噸的小魚尾獅。這兩尊魚尾獅雕像都是由新加坡雕塑家林浪新精雕細琢而成。
  • 最「難」見的三尊大佛,一個鑄銅660噸,一個耗資12億稱世界最大
    中國最「難」見的三尊大佛,一個鑄銅660噸,一個耗資12億稱世界最大中國是一個比較崇尚佛教的國家,佛教文化在中國的發展也有了很長的歷史了,雖然中國不是佛教的起源地,但是中國佛教事業的發展是穩定且成績輝煌的。
  • 一座寺院兩尊臥佛 北京臥佛寺的臥佛之謎
    然而,現在殿中供奉的已經不是唐代雕塑的香檀木臥佛,而是一尊巨大的銅臥佛。那麼,唐代的香檀木臥佛到哪裡去了?巨大的銅臥佛又是何時鑄造的呢? 一座寺院兩尊臥佛 臥佛寺花木扶疏,古樹參天,穿過琉璃牌坊、山門殿、天王殿、三世佛殿,就來到了臥佛殿。
  • 滙豐報告:88%的廣深客戶會使用APP訂餐 每周5.4次
    滙豐報告:88%的廣深客戶會使用APP訂餐 每周5.4次金羊網  作者:戴曼曼  2019-05-24 羊城晚報訊 記者戴曼曼報導:外資銀行也開始關注廣深兩地居民的「一日三餐」了
  • 您知道北京最早的古獅是哪個朝代的嗎?懸掌銅獅因何最特殊?
    上個月,本報刊發了《中軸線上尋古獅》一文,主要介紹了正陽門、金水橋、太和門等中軸線上年代較遠的古獅。其實,除了中軸線上的古獅,北京其他地方還保留著一些非常有特色的古獅。後來發展到用鐵、銅、玉、木、竹等材料製作神獸獅子,漸成各種造型的古獅系列,它包含了中華民族的高超工藝和藝術精粹,是中國古代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至今還有用北京古獅形象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之物。截至目前,已知的北京最早的古獅為閭城古獅。
  • 滙豐銀行香江往事
    滙豐銀行一度成為由英國人把持的中國總稅務司的御用銀行,日進鬥金。有歷史學家統計過,在1874年-1890年,清政府向各國借貸的26筆外債共計4136萬兩白銀中,有2897萬兩來自滙豐,超過了總額的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