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60年代的香港什麼樣子?到處都是現代化建築極其壯觀

2020-12-12 小貓咪侃世界

老照片:60年代的香港什麼樣子?到處都是現代化建築極其壯觀

香港是中國最繁華的都市,在世界上的地位很高,尤其是金融業,與倫敦、紐約齊名。香港它被稱為不夜之城,它是自由的天堂,同時它也是西方的鏡子。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香港開始騰飛,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很多人都在電影中看到過8090年代的香港,但是5060年代的香港卻很少有人知道,那麼那時候的香港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小編就分享一組照片,帶大家一起回到5060年代的香港。

老照片:圖為60年代香港一處街頭,路兩邊的建築為唐樓。「唐樓」是由商鋪和住宅組成,它們是這座城市生活的縮影。同東南亞的店屋類似,這些歷史建築在構成上有一個特徵,地面一層是商鋪。樓上是住宅。

老照片:春節,對中國每個人來講都是相當重要的。你看到過六七十年代的春運嗎?六七十年代,每年春節即將到來的時候,屬於粵港之間的春運便又拉開了帷幕。

老照片:香港在清朝時,一直在對外通商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香港在地理上與廣州唇齒相依,而廣州是清朝對外開放的唯一商埠。

老照片:1950年代訪港的旅客不少是英美軍人,他們到岸後,只能入住招待外國人的旅館。照片拍攝於1955年。等待入住的外國士兵。

老照片:小孩的婦女還有綠皮的公交車,像不像五六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描述的一樣?

老照片:圖片中叫荃灣,是香港新界的一個城鎮,這裡是1961年的荃灣。

老照片:60年代的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號稱是當時世界的「三大夜景」之一。

老照片:圖為遠眺維多利亞灣,到處都是現代化建築,真的非常吸引眼球。

老照片:1970年代中期從明園西街口向西望英皇道,右上方有大可口可樂廣告。

相關焦點

  • 60年代的香港:到處都是現代化建築,維港夜景極其壯觀
    60年代的香港民生百態,令人感嘆的是,當時的香港現代化建築隨處可見,市民生活井然有序。圖為香港一家手電筒生產廠流水線上的女工,這些手電筒很大一部分都用於出口海外。香港跑馬地馬場。這裡原為一塊溼地,英國佔領香港後,將馬術引入香港,將跑馬地建成為全球少有的市區馬場。
  • 直擊60年代的香港:到處都是現代化建築,秩序井然,維港夜景壯觀
    (註:這是一組反映60年代的香港民生百態,令人感嘆的是,當時的香港現代化建築隨處可見,市民生活井然有序。)圖為遠眺維多利亞灣,現代化的建築吸引眼球。圖為香港一家手電筒生產廠流水線上的女工,這些手電筒很大一部分都用於出口海外。圖為香港跑馬地馬場。
  • 珍貴老照片:70年代的北京,70年代的上海,70年代的香港!
    珍貴老照片:70年代的北京,那時候的北京城遠沒有現在這麼多人,街上的小汽車也比較少,百姓的出行方式主要還是自行車。這一張是崇文門內大街的一個生活場景寫照,從照片中看去,行人、自行車、有軌電車這些都讓當時的街道充滿了生機!
  • 1972年的香港老照片:現代化建築隨處可見,圖9是當時的貧民區
    (這一組反映1972年香港的老照片,此時的香港處於英國統治期間。照片即使是拍攝於40多年前,但也能感受當時香港的繁榮。可能大家看完這組照片後,有這樣一種感受,跟內地一些三線城市的縣城有點類似。)圖:九龍街頭的人力車,這樣的人力車曾經行駛在香港的大街小巷。
  • 老照片:50年代的香港街拍,圖3原來香港60年前就有電動車了
    老照片:50年代的香港街拍,民國時期非常流行的旗袍裝,在香港盛行。街頭上的這名女子,旗袍配上墨鏡,已經再時尚不過了。老照片:50年代的香港街拍,穿著旗袍的婦女。旗袍在那時候的香港,是常備出行的服裝。老照片:50年代的香港街拍,照片距今有60多年的歷史。
  • 一組老照片,帶你穿越到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
    香港是全球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會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年至1997年間曾被英國強佔。二戰以後,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不僅躋身「亞洲四小龍」行列,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
  • 老照片:60年代的愛爾蘭都柏林,那時的這裡如此繁華
    這是一組上世紀60年代愛爾蘭都柏林的老照片,由約翰尼·沃恩拍攝。這組老照片記錄了當時都柏林的城市面貌。從這組老照片來看,那時的都柏林十分的繁榮發達,要說這些老照片是如今拍攝的恐怕也有人信。在上世紀90年代愛爾蘭經濟高速增長,所以愛爾蘭也被稱為「凱爾特之虎」。愛爾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因經濟發達贏得了「歐洲小虎」的美譽。從1169年開始遭到英格蘭入侵,1541年起英王成為愛爾蘭國王。1801年,愛爾蘭王國和大不列顛王國統一,愛爾蘭併入英國。
  • 民國時期的香港是什麼樣的?老照片再現上世紀40年代的香港
    香港素以優良治安、自由經濟、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而聞名於世,素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46年至1947年的香港。圖為當時香港銅鑼灣的鳥瞰照。圖為40年代香港鳥瞰照。
  • 珍貴老照片:七十年代的上海,七十年代的臺灣,七十年代的香港
    珍貴老照片:這一張照片是70年代末,上海南京路的抓拍照,從照片上看去當時的南京路已經是人來人往!珍貴老照片:這一張照片是七十年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的抓拍照,從照片中看去,當時的北京人出行基本上都是騎自行車,那時候的人生活簡單,人們也都十分樸實!
  • 老照片;九十年代的香港女明星李嘉欣
    #老照片#20世紀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最後一個黃金時代,更可喜的是香港電影人揚威國際,張曼玉、蕭芳芳、王家衛先後在柏林、坎城等國際影展中獲獎。香港是一個繁榮的商品社會,到處都有讓美女綻放光明的機制。(70年代初香港就開始流行喇叭褲。)(七十年代,香港女士流行穿著俗稱「熱褲」的短褲,腳踏松糕鞋或靴。)在香港只要長的美就有機會。
  • 老照片裡的臺灣:上世紀六十年代普通臺灣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儘管如此,有關老臺灣的老照片卻不多。三十歲出頭的美籍牧師薛培德先生1960年來到臺灣,進行傳教工作,協助物資救濟,兩年間走遍臺灣貧困的山區、農村和海邊,他個人喜歡攝影,四處拍照。他拍的這一組圖片是關於母親的。在子女眾多貧困年代,母親的雙肩上壓著不可承受之重。
  • 彩色老照片:直擊上世紀60年代的西貢,鏡頭下的越南小姐姐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上世紀60年代越南西貢的街拍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各位讀者朋友們都知道,在二戰結束之後,整個世界開始邁入高速重建,但有一些地方卻沒有走入和平,相反的是它們再度迎來了戰爭。
  • 老照片:60年代的昆明,最美的春城已經一去不返了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60年代的昆明,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看看半個多世紀之前的昆明吧。圖為60年代的滇池,那時的湖邊還有放牧的牛群。60年代碧波萬頃的滇池。滇池,也叫昆明湖、昆明池、滇海。位於昆明西南,是雲南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稱。滇池風光秀麗,風景如畫。60年代的昆明,滇池北岸的大觀樓,大觀樓建成於清康熙29年(公元1690年)。
  • 老照片:50年代的香港,那時已經開始繁榮,滿滿的時代感!
    50年代香港的老照片:尖沙咀漆鹹道的電臺。50年代香港的老照片:皇后大道中。人來人往,這裡非常熱鬧,黃包車的生意貌似也很好50年代香港的老照片:灣仔軒尼詩道。50年代香港的老照片:尖沙咀河內道,一對母子正在小汽車前觀看。
  • 老照片:80年代的舟山普陀山
    普陀山,位於杭州灣南緣、舟山群島東部海域,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1982年被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圖為80年代的普陀山,這些老照片只有那個年代人看到之後才會顯得親近吧!這裡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為道人修煉之寶地,圖為普陀山的一景,從照片上看顯得有些破敗,後經過修繕已經煥發新機,道路也都整修過了。普陀山景點眾多,每一處都是非常值得參觀的,現在大家看到的樣子和已經有所不同了,很多景點看著都很有現代化的氣息了,不過進到裡邊去看,還是保留了很多原汁原味的東西。
  • 老照片:1990年代的廣州,高速發展的大都市,繁華遠超北京和上海
    十年後的1990年代,廣州已經駛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下面的一組老照片展現的就是1990年代的廣州城市面貌,從照片裡可以看到,當時的廣州繁華的程度,甚至遠超北京和上海。圖為1990年代的廣州環市路,從照片中看,20多年前的廣州高樓林立,交通發達,已經有了現代化大都市的雛形。1990年代的廣州市容,各種現代化建築鱗次櫛比,城市景觀已經很壯觀了。
  • 老照片;五十年代美軍統治下的琉球
    #老照片#琉球群島位於中國東海的東部外圍,南北總長度達1000多公裡,呈東北西南向,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諸島、大島諸島、大東諸島和先島諸島,共有60餘個有名稱有人居住的島嶼和400多個無名小島 。
  • 別再被電視劇騙了,看看70年代的香港老照片,感受真實的香港
    看看70年代的香港老照片,感受真實的香港在柔軟的沙灘邊,四人麻將組,戴墨鏡的男子正在自摸牌,身後旁觀者漏出了赤裸的雙腳。另外三人專注於自己的牌數。繁忙的城鎮街道中,一對老夫婦齊心協力地拉著一車建築材料正在趕回家,可能忙著修繕自己家的房屋,旁邊戴眼鏡的奶奶正在看著他們,一個年輕男子雙手插兜正在等待這對夫婦經過。穿灰褂子的老人在專心致志地購買自己所需的東西。
  • 老照片 80年代香港 昔日的那些舊時光
    1982年,香港上海街的一家涼茶鋪,好有感覺的老照片。凱斯·麥克格雷格(Keith Macgregor)拍攝 這裡也是香港的一個縮影,80年代的香港,是聞名世界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經濟很是活躍。
  • 老照片:30年代上海馬路上奔馳汽車馳騁,40年代香港美麗街景
    1950年代,英國殖民時期的香港,高樓林立,商業區繁華,街道兩邊多為銀行。這是一組數碼修復上色的老照片。1940-1950年代,英國殖民時期的香港,商業街非常整潔,路邊停著各種品牌的進口汽車,馬路兩旁的商店招牌可以看得出當時香港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