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在農村這是真的嗎?
一些農村俗語總是包含著更深奧的道理,就拿起床來說吧,也是有很多俗語的。比如「富人是條狗,天不亮就走;窮人是條龍,睡到太陽紅。」除此之外,還有「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早起的人有飯吃」等等。不僅是我們老祖宗的俗語,還是外國的一些諺語,對人們的起床都有合理的解釋。那麼這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呢,在農村這是真的嗎?李子來回答。
農村俗語「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是什麼意思呢?
俗話說「天有三寶日月星,地有三寶水火風,人有三寶精氣神」,所以來說,在這方面,老祖宗們比我們講究多了。而他們總是按照「早睡早起」的方法來養生,而只有這種方法,才讓我們的精氣更加充沛,在一天裡幹更多的事情。因此我們來研究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
「早起三光」是什麼意思?
這早起三光也是有幾種解釋的,一種是「床光,頭髮光,臉上光」的意思,而另一種是能看到「日光、月光、和星光」意思。無論是怎麼說,都是表示起床起的早。那麼起床早了有什麼好處呢?筆者認為: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而起床早了對人的身體是有很大的好處的。而早起床不僅使人感到精力充沛,而且對皮膚也好,還會減少肥胖,並減少憂鬱症的發生,所以來說早起床的好處還是很多的。
而一些中醫認為:「早睡早起,與雞俱興」不僅順應陽氣的收斂,而且也使得夜晚中的肺氣得以舒展,對人的健康也是有很大好處。所以來說這農村俗語「早起三光」也是這樣的由來。
「晚起三慌」又是什麼意思呢?
這和「早起三光」自然有一個鮮明的對此,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晚起的話會出現「臉慌,身體慌,手慌」的情況,其意思是晚起了什麼東西、食物都沒有,而導致的心裡發黃和身體發慌,餓了能不心慌嘛!
那麼晚起來會有什麼壞處呢?老祖宗認為,由於一年有四季,四時各不同。而人的起床時間也會隨著四季的變化而變化。他們認為,一般在春夏季節早晚睡早起,秋冬季節要早睡早起,一切順應天意才行。如果起床比較晚的話,人的陽氣就沒有升起來,有陽氣被憋成火氣,則會出現一些脾氣大,出現乏力的情況。這就起為什麼人越睡的久,反而越累,脾氣越大,心裡越慌張的原因。而一些老闆的脾氣大也是這麼來的。
綜上所述:
其實老祖宗很早就教導我們,「早睡早起精神好」,所以來說,這句話在農村裡還是有一些依據的。不僅如此,一些科學家也證實了早起床的好處,他們認為在早上7點20分後起床較好,其他的一些時間起床,相對於這個時間來說,其狀態是很差的。除了早起對精神狀態好以外,當然還暗示了另一層意思是,只有早起勤勞,才能致富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