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生微實事項目補齊民生短板 提升居民獲得感

2020-12-12 SZNEWS


深圳新聞網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李慧 通訊員 陳琦)「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堅持以基層民生需求為導向,創新社區治理模式和民生工作方式,打通服務轄區群眾「最後一公裡」,快速解決社區居民身邊的小事、急事、難事,全面提升了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黃貝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首浪漫的婚禮進行曲,一襲隆重的婚紗、一套筆挺的西裝,組成了一場暮年回首往日的長者集體婚禮。不久前,黃貝街道怡景社區為轄區12對老年夫婦舉辦了集體婚禮,圓了他們的婚禮夢。「當時結婚沒有條件穿婚紗,辦婚禮,現在終於彌補了這個遺憾。」居民周祖民說道。

這是黃貝街道通過民生微項目補齊民生建設短板、為市民提供喜聞樂見文體活動的一個縮影。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黃貝街道將民生微事實項目持續向基層延伸,充分聽取轄區居民聲音,第一時間處理市民生活中遇到的要緊事,逐步改善社區、街道的生活環境,並不斷滿足轄區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寫下了生動註腳。

精準匹配需求民微項目居民「點單」

刺繡、烙畫、跳舞……生活在羅湖區黃貝街道的居民,每天的生活都有著豐富的節目,下班時間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開啟了放鬆時刻。「我的老姐妹們都很羨慕我住在這裡,還說也要搬來我們這裡住。」社區居民趙阿姨說道。

這便是黃貝街道民生微實事為居民帶來的感受。據黃貝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民生微實事的項目更加貼近群眾和居民,黃貝街道廣泛徵集,精準問需,通過社區宣傳欄、羅湖區電子政務網、社區家園網等平臺,並結合黨代表、人大代表進社區、街道領導幹部掛點聯繫群眾等活動多途徑宣傳發動,有效激發轄區居民、物業管理處、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參與項目提議,利用專業數據分析工具對採集的群眾需求信息進行科學分析,精確掌握不同群體、不同層次居民需求。

同時推行「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為引導優秀項目與居民需求精準對接,提高服務類項目實施成效。今年以來,黃貝街道先後舉辦2場「民生微實事」項目對接會,邀請經過專家評審層層把關篩選出來的優秀項目方可參加活動。其中,3月27日在東湖公園開展的「心繫民生,幸福黃貝」項目對接會,更是首次在室外舉行,社區居民代表通過現場設置的展示區、體驗區和洽談區全方位、近距離、多維度了解優秀項目內容,有效地推動38項社會組織優秀項目落地社區。

例如,在怡景社區,刺繡、烙畫項目就受到了社區居民的歡迎。據該社區工作站站長蘇敏君介紹,社區很多女性為全職寶寶,日常生活圍繞著孩子,也沒有經濟收入。刺繡項目不僅讓他們充實了業餘生活,還能夠通過作品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緩解生活壓力。「烙畫也是如此,我們社區有很多幫助子女帶小孩的叔叔阿姨,開始的時候鄰裡相互不夠熟悉,業餘生活比較單一。後來他們和社區反映了,我們在民生微實事引進了烙畫項目,他們都很喜歡,並且找到了玩伴,有時候課程結束了都不想離開。」

一組組數據也驗證了這一說法:截至2019年9月19日,黃貝街道召開社區居民議事會(含黨群聯席會議)共48次,通過終審的項目共計134個,涉及金額1095.97萬元,其中工程類項目30個,金額為651.58萬元;服務類項目103個,金額為430.49萬元,實物類1個,金額13.9萬元。服務類項目與工程類項目落地率均為100%,全區第一。服務類項目開展活動287場,直接受益居民10420人次。

直擊民生痛點用實用準資金獲市民「點讚」

黃貝街道是羅湖區最早成立的街道,轄區老舊住宅小區眾多,普遍面臨基礎配套設施老化和不足的問題,街道黨工委一直堅持民生微實事資金向老舊住宅小區傾斜,七成民微資金用於改善老舊小區和無物業小區的環境和安全問題,街道在廣泛徵集意見的基礎上,優先選取居民關注度強、惠普面廣、熱切盼望實施的19個民生微實事工程類項目,投入資金443萬元全面整治轄區老舊小區安全隱患,修整小巷道路修整、提升環境衛生水平。

走在怡景地鐵站B出口連接的峰景臺大廈前的馬路上,人流不斷穿梭,周邊還有散步休閒區,好不熱鬧。散步的人群也由此經過。住在該大廈的朱先生告訴記者,在幾個月前,腳踏的這條路還不是這般模樣。「這條路因為地鐵施工,加上惡劣天氣,復原的效果不理想,有很多坑坑窪窪的地方,這附近還有學校、菜市場,老人和小孩特別多,人來人往很容易出現意外。」

怡景社區了解情況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利用民生微實事項目實施了品質提升工程,整個小區環境得到大幅提高,居民代表專門來到街道送上感謝錦旗。「這是我們的一塊心病,街道很快幫我們解決了,很感謝政府能夠想我們之所想,關注到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困難,為他們點讚。」

這樣的工程,今年以來黃貝街道在持續開展:為加強消防安全工作,通過實物類項目已為21個老舊住宅區和無物業管理小區購置4KG滅火器2600餘個共13.9萬元;為加強老舊小區管理,通過服務類項目下半年擬為16個合格小區提供扶持獎勵金56萬元;另外,今年已竣工驗收的電視臺小區圍欄修繕、新秀村路燈改造等一批民生工程普遍得到老百姓的高度讚揚。

消除安全隱患把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解決好

另一方面,黃貝街道將解決民生問題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體教育活動的出發點,緊跟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拿出破解問題的實招硬招,把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解決好,把主題教育的成效體現在群眾得實惠上。這一舉動被轄區居民點讚,紛紛表示感受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例如,街道對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市容環境問題,街道持續加大重點區域的整治力量,累計整治六亂一超問題900餘宗,並通過加強與區職能部門的聯合執法,拆除深港花園廣場、怡景花園洗車場、鳳凰街58號等多處二十多年的「居民怨聲大、反覆投訴多、棘手問題雜、思想工作難」的歷史遺留違法建築,將城市環境黑點問題一一拔除。

據黃貝街道新誼社區黨委書記楊守權介紹,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經三路雅迪花藝店是一處違建,經營者稱約20年前,其與小區物業管理處達成協議,由其負責管理小區部分綠化,並使用該場地搭建和經營花店。工作人員多次與經營者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既做好經營者心理安撫工作,又講好新政策新法規,最終,在取得花店經營者的同意下,順利將該違建花店全面拆除完畢。

同時,社區工作人員還發現,鳳凰街56號還有一處危牆,由於危牆上的幾棵大樹根系發達穿透牆體,牆體出現了滲水現象。「這周邊有一所學校,一旦出現危險,後果不堪設想。儘管日常出現惡劣天氣就會立刻拉起警戒線,但一日不拆除重建還是我們的一塊心病。如今通過民生微實事項目,這一問題得到解決,預計12月底前能夠完工。」楊守權說道。

周邊的居民以及學校的老師們也對這一舉動連連稱讚。「每天都要走這條路,但常常膽戰心驚,尤其是人多的時候,不得不靠近危牆,那時候更擔心。如今要拆除了,我們不知道多高興。」居民孔小姐說道。

在螺嶺外國語實驗學校黨委書記賴冬華看來,這是一件解燃眉之急的好事。「我們學校一、二年級的學生多,一到上下學時間,人流量平均在4000人左右。危牆是危害安全的心腹大患。如今拆除了,師生安全得到保障了,政府在腳踏實地地為人民服務。」

像鳳凰街58號一樣,黃貝街道的違建,正在逐步被消除:深港花園和華裕花園廣場2處「佇立」多年的歷史遺留違法建築與深南東路精緻有序的環境面貌格格不入,還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問題。街道多次與小區管理處和違建當事人耐心溝通、細心講解,堅持拆「外建築」必須先除「內心牆」,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終於做通相關當事人的思想工作,得以順利拆除,將城市文明「毒瘤」徹底拔除。


相關焦點

  • 補齊民生短板,立足居民訴求,增強社區幸福感
    為增進民生福祉,過去一年,東曉街道以民生微實事為抓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堅持「民主決策,程序公開,共建共享」原則,秉承「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政於民」宗旨,公開徵集民生微實事項目,廣泛徵詢居民密切關注的民生問題,充分做到了「群眾點菜,政府買單」,大力推動了一批重點工程類和服務類項目實施,在微事辦實的過程中提升了轄區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民生微實事怎麼辦?社區群眾提意見
    寶安日報訊(記者 吳春華 通訊員 柯遵群/文 記者 陳建華/圖)民生微實事怎麼辦?邀請轄區群眾代表提意見。8月18日晚上,觀瀾辦事處新瀾社區召開居民議事會,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及居民代表,共同商議和探討社區民生微實事建設及落實情況。
  • 泰興市虹橋鎮:解決民生問題短板 提升群眾獲得感
    (記者 王國青 通訊員 孫紀剛)人民滿意,是黨委政府做好民生工作的標準。虹橋鎮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精神,主動回應民生關切,切實補齊民生短板,讓發展的成果更多更好更充分惠及全鎮人民。在虹橋醫院,發熱門診和核酸檢測實驗室正在加快建設。
  • 改造提升!長安上角社區月底將完成兩個民生微實事項目
    民生再小的事也是政府心頭事,長安以試點開展「民生大莞家」服務項目為契機,推進「民生微實事」試點項目落地實施。今年長安選取的7件「民生微實事」項目已經全面鋪開,有的項目準備本月底完工。上角銅鼓山公園正在進行公園入口園林升級工程,入口已經推平原有的草地和樹木,這是長安民生大莞家民生微實事的其中一個項目。據了解,上角社區有兩個項目被列入今年長安的「民生微實事」項目,分別是銅鼓山公園入口升級改造工程和瑩光公園園林改造工程。
  • 墾利街道勝興社區民生微實事溫暖居民心
    區委辦—增設小區垃圾桶  大眾網東營11月25日訊(通訊員 劉吉蘭)墾利街道勝興社區活動室來活動的居民很多,可健身器材太少;老年人太極拳劍比賽就要開始了,表演的服裝是個難題;小區廣場無垃圾桶,來活動居民扔垃圾不太方便……因為有了「民生微實事」,有了共建單位的大力支持,這些老百姓急需解決的小事、急事、難事,都順利地得到了解決。
  • 南山區「智惠民生」微實事大賽 「聲活APP」兩項目奪冠
    通過南山區「智惠民生」微實事大賽,讓科技企業、社會組織和高校都有機會參與到民生領域中,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讓居民獲得更多的幸福感。      除大賽獎金外,南山區政府還安排了億元專項資金用於支持民生微實事項目實施,為南山區乃至深圳市的科技企業走進社區、服務居民開闢一條最佳「通道」。
  • 居民「點菜」,政府「做菜」!南灣114項社區民生大盆菜道道「誘人」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潘文婷 通訊員 江仕平今年來,龍崗區南灣街道把積極推進社區民生大盆菜工作為己任,補齊民生短板,著力解決了一大批民生問題。今年,該街道完成了114項社區民生大盆菜,民生福祉不斷改善。今年以來,南灣街道充分發揚實幹精神,大力地推進民生幸福建設,點菜問需於民,「配餐」精心製作,突出居民迫切需求的「小、急、難」項目,全面開展社區民生大盆菜建設,包括綠化提升、翻新修繕路面、建設休閒活動場所、安裝照明設施及服務類項目等,著重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設施,著力解決了一大批民生問題。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丨平潭:補齊民生短板 奔向美好生活
    近年來,實驗區始終依託保障民生補齊短板工程,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教育、養老、醫療等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惠民腳步。據統計,2020年實驗區深化保障民生補齊短板工程涉及32個攻堅項目,計劃投資9.52億元,目前完成工程量約5.1億元。
  • 光明區人大代表入戶走訪 助力辦好民生微實事
    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22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謝燕麗 通訊員 黃俊珊 李玉婷)5月21日下午,光明區白花社區人大代表社區聯絡站開展入戶走訪徵集選民意見活動,光明區人大代表陳奕頻、白花社區黨委相關負責人走訪了轄區四位群眾代表,共同為民生微實事服務項目出主意。
  • 佛山三水以「民生微實事」為載體探索惠民路徑
    2020年初,蘆苞鎮上塘村10名黨員將收集的村民意見反映給村黨支部,村黨支部書記隨即召開黨支部會議,商定將這條道路改造作為「民生微實事」立項。2020年4月初,該項目通過三水區評委團審議,獲得23萬元專項激勵資金,問題得以迅速解決。
  • 龍城街道十佳「民生菜」新鮮出爐 社區居民幸福感提升
    深圳市社區建設促進會秘書長孫飛作為評委,連續3年參加龍城街道「社區民生大盆菜」的評審工作。孫飛說:「每個項目認真地聽下來感觸深刻,龍城街道『社區民生大盆菜』管理越來越規範,形式越來越豐富,服務越來越精準。希望龍城街道開展『社區民生大盆菜』的經驗能在各街道推廣,讓更多的民生微實事落到實處,給社區居民帶去實惠。」
  • 沙河街道光華街社區民生微實事 為居民進行腫瘤風險早篩查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為提升社區居民健康意識以及腫瘤防範意識,2020年10月22日,沙河街道光華街社區黨委主辦開展民生微實事項目—南山居民健康管理之腫瘤風險早篩預防計劃在光華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舉辦,本次活動共吸引200名社區居民踴躍參與進行腫瘤風險檢測。
  • 南京江寧東山街道開展民生微實事項目讓群眾受益
    今年以來,南京市江寧區東山街道落實江寧區委「三微」工作部署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申報了一批群眾關注度高、參與度大、獲得感強的民生微實事項目,制定了街道「三微」實施方案並有序推進。東山街道「三微」工作邊推進邊宣傳,充分利用微刊、戶外電子屏、宣傳欄、宣傳冊,以及通過發動網格員、志願者、社會鄉賢、群眾「幫手」等,營造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如邵聖社區在「天地新城新江寧人之家」項目初期,做了550份上門問卷調查,群眾知曉率較高,該項目今年組織的36場活動,小區居民保持了較高的參與度。
  • 看看民生微實事百姓口碑榜(附榜單)
    ;還有一大批接地氣、可持續發展的優質項目,切切實實解決居民日常生活中『痛點』問題,得到百姓的一致好評。」深圳市社區建設促進會會長陳賢德表示,作為深圳市民生微實事領域最具影響力和專業性的權威行業組織,深圳市社區建設促進會創新研發了一套項目管理的標準化體系,為推動深圳市民微公共服務政策組織實施做出了積極貢獻。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正在開發民微工作的信息化大數據平臺,預計在今年9月份上線。
  • 南灣街道為居民送上114項社區民生「大盆菜」 道道「可口」!
    ,不遺餘力補齊民生短板,著力解決了一批民生問題。今年,南灣街道完成了114項社區民生大盆菜,民生福祉不斷改善。南灣街道丹竹頭社區康正路以前一直是「有路無燈」,周邊企業員工、居民夜間出行帶來不便。今年11月,社區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急居民之所急,積極聯繫街道不到一個月就裝上了新路燈。居民凌先生稱讚道:社區聽民意、解民憂,這個亮燈工程,不僅點亮了居民的心,也讓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來自黨和政府對民生的關懷和重視。
  • 花山街道全年民生實事項目圓滿收官
    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胡心德 肖曉琴)12月8日,在街道黨政主要領導的安排部署下,婁星區花山街道紀工委對下轄10個社區上報的民生實事工程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驗收。年初,花山下轄10個社區經精心挑選向黨工委行政呈報本年度民生實事項目49件,並在本社區內公開發布接受群眾監督。經過驗收檢查,除個別項目因規劃紅線變更無法實施外,其他都已建設完成並發揮功能作用為老百姓解決不少身邊急難愁盼的問題。
  • 高效高質推進項目 紮實辦好民生實事
    昨天下午,區委副書記、區長趙如浪專題督查區政府十件民生實事工程推進情況。他在督查中強調,辦好民生實事是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民生實事貼近群眾、惠及百姓,各級各部門要守初心、擔使命,緊盯年末節點衝刺,搶抓工程進度質量,確保圓滿完成2020年民生實事任務,全力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孫彥參加現場督查。
  • 南頭街道舉行民生微實事 為居民進行腫瘤風險早篩查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曹文麗)為提升社區居民健康意識以及腫瘤防範意識,南頭街道黨委開展民生微實事項目—南山居民健康管理之腫瘤風險早篩預防計劃近日在南頭街道開展,本次活動共吸引2000餘名社區居民踴躍參與進行腫瘤風險檢測。
  • 裕華區人大常委會對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進行集體視察
    12月17日,裕華區人大常委會對我區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完成情況開展了集體視察。 視察組先後到區醫保中心、康居東苑小區、國大全城菜市場、槐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地,視察了特困居民醫療救助、老舊小區改造、便民市場建設以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提檔升級工作。
  •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紀工委:三舉措助力民生微實事落地見效
    為推進民生微實事工程項目高效、安全、廉潔運行,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紀工委在上級紀委和街道黨工委的堅強領導下,結合自身職責,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從做好紀檢監督、審計建議、項目推進三個方面的工作,助力社區民生微實事落地見效,讓民生微實事順民意、達民心。紀檢監督嚴格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