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

2021-01-20 海疆在線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發表講話,在兩岸關係上拋出所謂「四不」——「承諾不變、善意不變、不在壓力下屈服、不走對抗老路」。

然而,媒體一針見血地指出,蔡英文沒有善意的行動,何談所謂的「兩岸互動新模式」?不認「一中」,無助於化解僵局。

島內媒體大失所望

蔡英文的講話內容讓島內媒體大失所望。臺灣《中國時報》11日發表評論指出,蔡英文向大陸「喊話」,甚至自稱「上任以來已盡了最大善意」,但善意不能只是說說而已,蔡英文當局必須要拿出實際行動。臺媒呼籲蔡英文,應表達出類似「不會獨立」的主張。

臺媒認為,這一年多來「去中國化」事件不斷上演。蔡英文的論調已經陷於泥淖,她自己提出的「新問卷」,自己也寫不出答案。

對於蔡英文的講話,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0日回應指出,「我們注意到有關講話重複了以往的一些說法。我們已多次就兩岸關係表明立場和態度,臺灣當局不論提出什麼模式、主張,關鍵是要說清楚兩岸關係的性質這一根本性問題,確認臺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認知。」

馬曉光指出,今年是兩岸開啟交流30年。30年來兩岸交流成果來之不易,啟示彌足珍貴。其中最重要的啟示就是,只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兩岸關係才能和平穩定發展,兩岸交流合作才能順利推進,兩岸同胞福祉才能不斷增進。

美國務院前發言人容安瀾日前告誡蔡英文,應表明「臺灣獨立」不在她的選項上,甚至正面表示「一中」,兩岸關係才會邁向新步伐。容安瀾稱,蔡英文口頭上「善意」不斷,但實際上行動不足,「兩岸很可能從冷和演變成熱對抗。」

來自「靠山」的警告

自2016年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她一直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日益緊張。環球網報導指出,多個 「邦交國」與臺灣「斷交」,就連臺當局背後的「靠山」美國近來也不時發出警告。

依照慣例,美國新一屆政府上任,各政府機構官方網站都會改版。臺灣媒體9月30日紛紛從美國傳來「美國務院官網改版,『中華民國國旗』消失」的新聞,而且白宮網站也有改變。

臺灣媒體認為,這是「美國政府對臺當局極為不滿的表現」。有網民還發現,不光是「國旗」沒了,在介紹中國的頁面上明顯把臺灣劃入中國版圖。此舉被島內認為是美方對蔡當局的「略予薄懲」。

「美國的懲罰,直撲蔡政府。」臺灣《風傳媒》刊載「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教授陳一新的文章稱,自從「國旗」在美國務院官網「下架」後,蔡英文立刻責成臺「國安團隊」了解原因,但連續多日一直不得要領,令蔡極為不滿。

「撤旗」在島內政壇引發強烈反應。國民黨發言人洪孟楷批評,蔡英文當局先是讓兩岸關係陷入冷凍期,現在又讓美國官方對臺灣態度疏遠。

環球網文章指出,實際上,島內對這一「個案」如此關注,更多是希望摸清美方對臺當局近來兩岸政策的態度。《中國時報》9日稱,「美國在臺協會」主席莫健日前用外交語言表示:「臺灣既需要加強『國防』,也需要與中國大陸進行建設性對話。」

報導稱,透過莫健的談話,美方的立場或警告已呼之欲出:蔡英文必須尋求與大陸進行建設性對話,否則美國可能會配合大陸針對臺灣的部分要求。

「臺獨」言論誤判大陸決心

蔡英文上臺以來推動「柔性臺獨」,可謂「作妖」不斷。國臺辦前副主任、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將其做法概括為16個字:「擺脫大陸,投靠美日,穩定現狀,徐圖獨立」。

蔡英文公開表示「維持兩岸關係現狀」,淡化「臺獨」色彩,不求一步到位,先慢慢地推動「去中國化」,例如進一步修改教科書,廢除孫中山遺像,將「中華民國」改稱「臺灣」,強化閩南語的地位,用「切香腸」的方法,慢慢地推動「臺獨」。

王在希指出,與陳水扁相比,蔡英文的手法更具有欺騙性,容易讓人產生幻想,因此也更具有危險性。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競爭力論壇理事長龐建國說,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一直採取兩面手法處理兩岸關係,說一套,做一套,一方面口頭上不斷重申願意「維持兩岸現狀」,另一方面行動上卻不斷推出「去中國化」的「文化臺獨」作為。但是,兩岸實力消長的情勢很清楚地告訴世人,這是擋不住兩岸經濟融合的大潮流的。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曾表示,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也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國家。大陸方面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言行,決不允許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搞「臺獨」分裂必將自食惡果。

臺灣《聯合報》社論認為,臺當局領導人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大陸已不抱希望,兩岸僵滯待變。《中國時報》則警告稱,「臺獨」言論顯然是誤判了已經很嚴峻的兩岸情勢,以及大陸的反「獨」決心。

臺當局如果加快「臺獨」步伐,反而會加速兩岸統一。王在希說,「『臺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

綜合:新華社、人民網、環球網

相關焦點

  • 國臺辦原副主任王在希:「天然獨」是刻意誤導 臺獨之路走到盡頭就...
    首先,兩岸客觀上分離時間太久,從1895年被「割讓」給日本算起已經122年,其中1945年臺灣光復到1949年國民黨去臺這4年,形式上統一實質上處於內戰狀態。長期的分離必然產生分離意識。第二是國民黨長期反共宣傳教育,讓臺灣年輕一代從小對大陸有著負面印象。第三,「臺獨」勢力通過修改教科書,對臺灣青少年從小灌輸「臺獨」教育,毒害至深。
  • 蔡英文「以拖待變」走到盡頭/蘇 虹
    三月六日,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參加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團全體會議後,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臺獨」之路走到盡頭就是統一。張志軍這句話實際上給蔡英文傳達了明白無誤的資訊,可惜蔡當局並沒有完全看懂,相反,綠營又開始出現「反彈」、打起了「嘴仗」。其實,蔡英文當局應當靜下心來認真地想想,在目前的世界局勢和兩岸形勢下,兩岸離「武統」還有多遠?
  • 民進黨的「反中」之路已走到盡頭
    無論川普如何反撲,拜登明年就職美國總統已無法逆轉,從最近包括RCEP等一連串大事,可以窺見,民進黨的以疫「反中」、仗著川普挑釁大陸之路已經走到盡頭,現在對民進黨而言,終須到了要跟大陸不得不談和的地步,反倒是大陸愈來愈沒有跟臺灣談的必要,民進黨的「反中」之路,終於走到盡頭。
  • 切香腸能成「臺獨」的終極戰略?
    面對大陸高調反「獨」,切香腸式的「臺獨」能是臺灣「獨立建國」的終極戰略?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習近平總書記去年11月11日於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大會講話,連續用六個任何強調: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
  • 臺灣政黨「顏色牢籠」阻攔統一之路
    原標題:黨報刊文:臺灣政黨「顏色牢籠」阻攔統一之路 唐朝詩人李白曾嘆息:「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今天的兩岸,如從1949年算起,隔海分治已65年,統一之日仍遙遙無期,堪比李白講的蜀道之難了。臺灣政壇的政黨雖多,現主要的是執政的國民黨和在野的民進黨,各自都有一個阻攔統一之路的「顏色牢籠」。 一是國民黨的「藍色牢籠」。
  • "臺獨"時間表也是統一時間表
    11月20日出版的國際先驅導報發表文章《「臺獨」時間表也是統一的時間表——從網絡臺海戰爭小說透視大陸反分裂決心》作者 趙穆 韓軒而這其中最大的標誌就是祖國的和平統一。在變革社會中,高層社會的期望和普通社會的期望能夠結合得如此一致,是非常完美的。
  • 泰國「和統會」:立法遏制「臺獨」促統一
    中新社曼谷五月十九日電 (記者 羅欽文)泰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十九日上午在此間舉行了一個擁護「五·一七聲明」的座談會,並發表聲明倡議「加快立法遏制『臺獨』和「促統一」。  中國駐泰大使館潘廣學公使、謝福根參贊、泰國中華總商會主席鄭明如博士、「和統會」會長王志民以及該會近五十名會員與會,就當前兩岸局勢進行座談。
  • 黃智賢:若統一,「臺獨」將連夜繡紅旗
    導讀:日前,臺灣知名媒體人黃智賢在接受採訪時道出幾個大陸民眾很關心的話題,黃智賢坦言,不管「臺獨」分子多麼猖狂,如果兩岸統一了,他們也都會在家縫製五星紅旗。不擔心被打壓黃智賢堅持站隊「一個中國」,她希望兩岸能夠早日實現統一,這是她作為一個臺灣人的真實心聲,因為這對於臺灣和大陸均是好事。
  • 《國家統一法》一旦推出,意味將用法律規範統一之路
    我們將採取各種必要措施,堅定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堅決地粉碎任何「臺獨」分裂圖謀,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回答記者提問 而有分析稱,《國家統一法》在國臺辦記者會上被提出,不排除是個訊號,說明兩岸已來到要以法律規範統一之路的階段了。
  • 臺海局勢隧道的盡頭很可能就是軍事攤牌!
    然而臺海地區的戰略牌則已經被大陸抓走了,那就是臺海地區的力量對比不斷朝大陸方面傾斜,臺灣問題最終以什麼方式解決,是逼降臺當局,還是武力統一臺灣島,大陸說了算。華盛頓搞出《臺灣旅行法》,「臺獨」勢力搞出尺度更大的激進行動,總的來看都是面對臺海力量格局變化的焦慮表現。華盛頓想要以此展示影響臺灣的能力,牽制北京。「臺獨」那一邊,則幾乎可以用「垂死掙扎」來定義了。
  • 黃智賢:兩岸統一,「臺獨」家中都會插上五星紅旗
    導讀:從近段時間的新聞來看,「臺獨」分子清單一事成了海峽兩岸比較熱門的話題。目前,有不少人猜測,「臺獨」頑固分子蘇貞昌很有可能會出現在名單上。近日,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對相關信息做出了表示,他認為民進黨當局蔡英文才是臺灣目前「臺獨」分子的頭目,危害程度甚至超越了蘇貞昌,當之無愧的最大「臺獨「分子。對於吳心伯的言論,臺灣資深媒體黃智賢表示,如果將來真的兵臨城下,那這些「頑固」分子還會頑固嗎?
  • 當你走到世界的盡頭——烏斯懷亞
    這個「世界的盡頭」,就是阿根廷烏斯懷亞,有人類居住的最南端的城市,出了烏斯懷亞港口1000海裡,就是渺無人煙的茫茫冰河南極洲。
  • 葡萄牙統促會和僑界舉行反臺獨促統一座談會
    新華網裡斯本5月13日電(記者趙曉鍾)葡萄牙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和葡萄牙華僑華人總會13日在波爾圖市聯合舉行「反對臺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座談會」,嚴正聲討臺獨分子策劃所謂「臺灣正名運動」,譴責臺獨分子企圖分裂祖國的罪惡行徑
  • 第七屆「大江論壇」呼籲促進和平統一、反對「臺獨」分裂
    近200位兩岸各界嘉賓圍繞「促進和平統一、反對『臺獨』分裂」主題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出席論壇開幕式並會見臺灣嘉賓代表,暢敘鄉情。她鼓勵鄉親們抓住祖國大陸發展的歷史機遇,實現自身更好發展。
  • 羅卡角,走到歐洲大陸的盡頭
    走到歐洲的「天涯海角」羅卡角冰城馨子在即將結束西葡之行的時候,同行的友人問我:「西班牙和葡萄牙之行,你最喜歡哪個國家?」雖然遊覽葡萄牙的時間只有兩天,但美麗幽靜的裡斯本,古樸浪漫的波爾圖,特別是走到歐洲的天涯海角羅卡角感受的神秘色彩,令人感慨和難忘。有人這樣描述羅卡角:「葡萄牙國土猶如停泊在歐洲大陸邊緣的一艘泊船,而羅卡角就是其美麗的舷窗。」這個舷窗的美,是一份遼闊凜然的風姿,最重要的是,它所承載的歷史意義。
  • 新聞評述:搞「臺灣正名運動」旨在謀「臺獨」
    而臺灣問題迄今不能解決﹐有美國等西方反華勢力長期插手﹑幹擾統一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因李登輝﹑陳水扁等背離一個中國原則﹐拒絕就和平統一進行談判﹐企圖將臺灣從中國的版圖中分割出去所造成的。因此﹐事實與法理都證明﹐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一個中國原則不容歪曲﹑更不容否定。
  • 臺海觀瀾 建「臺獨」公園、拆統一基地、關花蓮縣長,蔡當局的三...
    王義偉從9月21日開始,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蔡英文當局幹了3件大事:啟用了一座「臺獨」公園,拆除了一處統一基地,關押了一位花蓮縣長。落成啟用儀式,是一次「獨」派的大集合,除了臺「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及其他蔡當局代表,前「臺獨」聯盟主席張燦鍙也來了。現場擺放著整齊的花籃,致賀者涵蓋了臺灣以及海外各地的「臺獨」組織。低調而嚴肅的啟用儀式後,公園管理者也透露了自己的擔憂。
  • 一定要走到沙灘盡頭哦
    還沒開發的一個網紅景區,我們可以騎電動車通過一個長壩直達灣邊;沒走進前,有個潮汐表,最好是在漲潮的時候去,基本十幾二十分鐘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漲潮…在這期間遊走一遍,壯觀滿足ps:一定要走到沙灘盡頭哦;唯一感覺不大好的是長壩沒有護欄,起騎著車要讓進出行人,有點很害怕啦
  • 這一次 請以蔡英文為首的「臺獨」分子準備好!
    在蔡英文的影響下,如今的臺灣地區充滿了「臺獨」分子的囂張氣焰。  如今的蔡英文和以往的「臺獨領袖」有所不同。當時,李登輝雖然也是「臺獨」分子,但是他走的一直是「隱形臺獨」路線。而陳水扁走的則是「模糊臺獨」的 「漸進式臺獨」之路。如今,「漸進式臺獨」路線也已經成為民進黨當局兩岸政策的核心。那麼何為「漸進式臺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