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橋》——「獻給港珠澳大橋偉大建設者」

2020-12-18 中華網新聞

夢橋

《港珠澳大橋大型交響組曲主題歌》

「獻給港珠澳大橋偉大建設者」

詞:韋東慶/曲:方崬清

《夢橋》主題歌詞

夢橋

詞:韋東慶/曲:方崬清

你把橋放在夢中

我把夢放在橋上

你築一個有形的夢

我築一個無形的橋

你從天上來

我自海中過

相知港珠澳

同心圓夢橋

你讓橋上的夢美麗

我讓夢中的橋矗立

你在橋頭聽濤語

我在海中看天宇

天之驕,海之驕

相知港珠澳

海天共逍遙

《夢橋》主題歌曲譜

《夢橋》主題歌創作簡析

《夢橋》主題歌曲,是大型交響組曲《夢橋》的最後一個樂章的靈魂主題曲,也是整部交響樂作品的核心旋律。中國當代青年作曲家方崬清接到韋東慶先生《夢橋》的歌詞,被深深打動,為了創作出沁人心脾的高質量藝術作品,作曲家三次深入港珠澳大橋一線施工現場,深度參與建設者座談會,幾經沉澱與推敲,率先出爐《夢橋》大型交響組曲的主題歌部分。

引入:音樂以天籟般的童聲哼鳴引入,預示著一顆蘊含偉大夢想和美好希望的種子在漸漸發芽生長。

前奏:交響弦樂的情景式帶入,將一幅「海天一色」的音樂畫卷徐徐打開,溫暖的律動漸漸鋪開,開始講述這項舉世矚目的工程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主歌:「你把橋放在夢中,我把夢放在橋上」,自然流露的女聲開始向世人娓娓道來,講述偉大造橋者的故事。男聲磁性般的聲音,將這一故事的場景延續,變為現實。

主歌:「你把橋放在夢中,我把夢放在橋上」,自然流露的女聲向世人娓娓道來,講述偉大造橋者的夢想和希望,男聲厚重的聲音,將造橋者的故事延續,將夢想逐漸變為現實。

副歌:波瀾壯闊的大氣旋律,將音樂連綿不斷的向前推進,男女聲的對唱,預示著這一世紀超級工程即將成功騰飛!不斷擴充的旋律預示著將這項偉大事業的決策者與建設者的情感融合,升華。在克服了世人難以想像的種種壓力和困難,上天入海施工,最終實現了「心中無橋,我自橫渡」的偉大理想!

相關焦點

  • 「獻給港珠澳大橋偉大建設者」
    作曲家方崬清驕傲的說:「這座完全由中國獨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舉世矚目的跨海大橋,會刷新很多項世界橋梁史的記錄!也將改變中國「珠三角地區」經濟版圖。1983年,香港的建築師胡應湘最早提出了建造港珠澳大橋想法;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2016年9月2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預計2017年底具備通車能力。
  • 今天,把C位留給港珠澳大橋建設者!
    2016年底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的工地上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集體婚禮 四位新郎頭戴黃色頭盔,身穿工地制服;四位新娘溫婉地披上白色婚紗,在港珠澳大橋的見證下喜結連理。曹琰腳部被砸傷住院3個月,但直到出院,宋奎都沒能回去看她,曹琰甚至給他下了最後的通牒 「要麼在珠海跟大橋戀愛,要麼回長沙跟我戀愛。」 但2015年初曹琰也來到島隧項目部,夫妻共同成為大橋的建設者。2018年,他們的孩子出生了,「灣灣」是孩子的名字,以此來紀念為港珠澳大橋建設奮鬥的青春。
  • 「致敬中國橋梁建設者」——《夢橋》2021新年音樂會即將拉開大幕
    「音樂盛宴」《夢橋》——「致敬中國橋梁建設者」2021新年音樂會,將於2020年12月23日晚,在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拉開帷幕。   《夢橋》大型交響組曲BSCD唱片 大型交響組曲《夢橋》是1949年建國以來第一部專門體現中國橋梁建設的大型交響樂作品,由中國最具創作實力的當代青年作曲家方崬清歷時三年深入港珠澳大橋一線採風
  • ...建設者——餘隆領銜中國愛樂演繹方崬清《夢橋》 HD-HALL實況錄音
    向上滑動閱覽 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頭獎獲得者、「上海之春」國際作曲比賽第一名、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音樂家協會會員、亞洲愛樂樂團駐團作曲家、北京大學中樂學社駐團作曲家、美國TCU 國際大提琴藝術節特邀藝術家、廈門華僑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客座教授、《中國百年經典音樂典藏系列》入選作曲家、Leica Artist CN徠卡(中國)藝術家高級會員、港珠澳大橋官方特邀作曲家
  • 300名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大年初二的感動
    ,慰問300多名留在中鐵山橋集團港珠澳大橋橋梁主體工程CB-01標段建設工地的工人 石沁園 攝   中新網中山2月20日電 (鄧媛雯 陳彥儒 石沁園)「港珠澳的跨海長虹,要靠我們的雙手架起來……」20日是大年初二,珠海市女子室內中樂團慰問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巡迴演出團來到中山市,慰問300多名留在中鐵山橋集團港珠澳大橋橋梁主體工程CB-01標段建設工地的工人
  • 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獲獎 關注大橋背後的建設者
    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獲獎 關注大橋背後的建設者 原標題:   《中國橋——港珠澳大橋圓夢之路》以「心靈橋」作為軸線,歷時七年採訪而成。圖為港珠澳大橋。  昨日,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作品評選結果公布,其中特別獎13部,優秀作品獎60部。
  •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群體獲南粵楷模稱號
    金羊網訊 記者彭啟有報導: 11月3日,我省發布第十期「南粵楷模」,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群體榮獲「南粵楷模」稱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傅華出席活動。傅華在發布活動前會見朱永靈、蘇權科等港珠澳大橋建設者代表時指出,港珠澳大橋建設者群體在建設大橋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忠誠擔當,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敢闖敢試、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的開放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先鋒模範,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進典型。
  •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忙碌了十三年,終於等到這一天」
    逢山我開路 遇水我架橋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忙碌了十三年,終於等到這一天」  杜安娜 陳慶輝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對於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來說,時間定格在這一天,「忙碌了十三年,終於等到這一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林鳴難掩內心激動。
  • 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你們真了不起!
    中交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作為港珠澳大橋工程圖覆核專家,他讓荷蘭公司開出的天價諮詢費泡了湯,為大橋隧道順利建設保駕護航。徐偉說:「經過9年的努力,大橋終於開通,我感到非常高興和自豪,很有成就感。」
  • 號召全國廣大勞動者向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學習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是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傑出代表,他們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卓越的勞動創造、忘我的拼搏奉獻,為廣大建設者、勞動者樹立了學習的榜樣。學習宣傳港珠澳大橋建設者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對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具有重要意義。」日前,交通運輸部、國務院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發出《關於開展向港珠澳大橋建設者學習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 《虹起伶仃——逐夢港珠澳大橋》,帶您了解不一樣的港珠澳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被外媒稱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是我國綜合國力和民族志氣的體現。《虹起伶仃——逐夢港珠澳大橋》帶您了解不一樣的港珠澳大橋。  《虹起伶仃——逐夢港珠澳大橋》作者周強從新華社記者專業視角出發,全面記錄了港珠澳大橋從孕育到成長的全過程。
  • 港珠澳大橋今天正式通車運營!大橋上這部分與咱溫州有關……
    港珠澳大橋通車橋上這部分與樂清有關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堪稱交通工程界的「珠穆朗瑪峰」。其中,位於北白象鎮的萬控智造浙江電氣有限公司提供近800臺(套)電氣機櫃安裝在珠港澳大橋輸變電工程中,為港珠澳大橋全線亮燈保駕護航。
  •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保護中華白海豚的故事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餘烈說,對於港珠澳大橋來說,打造綠色環保示範工程,是同建設世界先進跨海通道同等重要的目標。在大橋建設同時保護好中華白海豚,實現「大橋通車、白海豚不搬家」,是大橋建設者的承諾。  「中交股份的業務足跡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港珠澳大橋是我們有史以來執行的最高環保標準。」港珠澳大橋工程島隧項目部副總工尹海卿說。幾年時間裡,他們結合設計階段的研究成果,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在施工過程中不斷創新開發新的施工工藝工法。
  • ...網絡主題活動】港珠澳大橋建設者:「世紀工程」記錄著我們的...
    這條全長55公裡,其中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裡,海底隧道長約6.75公裡的「世紀工程」氣勢恢宏,在其背後有著數量龐大的建設者。通車前夕,記者來到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近距離感受大橋建設者們的執著與付出。  餘烈是一名「60後」,湖南岳陽人,從2004年5月至今,他已與港珠澳大橋結緣14年。
  • 建設者說:港珠澳大橋是最自豪的回憶
    圖為本文作者譚國順在港珠澳大橋施工現場檢查工作。(資料圖片)我建了一輩子橋梁。以前建橋大部分在高空、海上現場露天作業,建設港珠澳大橋把建橋過程變成工廠化,由高空變成低空,由野外變成工廠,由露天變成車間,有效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環境。
  • 2018年港珠澳大橋交付驗收將至 港珠澳大橋通車時間確定
    「大橋建成後的模樣比我預想中還要好!」4日,在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景觀設計暨工程美學研討會上,工程項目業主方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如此評價後,贏得百餘名與會專家學者與嘉賓的掌聲。據悉,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將交付驗收。  當日上午,工程院院士、各界專家學者、大橋建設者等百餘名人員,先後參觀了東、西人工島和海底隧道。
  •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朱永靈:伶仃洋上「作畫」 大海深處「穿針」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朱永靈——伶仃洋上「作畫」 大海深處「穿針」(愛國情 奮鬥者)在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黨委書記朱永靈(見圖。丘文惠攝)看來,港珠澳大橋是有溫度、有生命的,他的使命就是和大橋共同成長。去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當時還是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的朱永靈激動萬分。10餘年,他與這座橋朝夕相伴,為之傾注了自己全部的愛。2004年3月,剛剛40歲出頭的朱永靈被粵港澳三方聘為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主任。
  •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群英薈萃、人才輩出,齊心協力建大橋
    在這一偉大工程的背後有著怎樣的一個建設團隊?這就不得不提到剛剛榮獲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集體稱號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的新年賀詞中特別提到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2018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臨珠海出席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在會見大橋建設者代表時,他代表黨中央向廣大建設者表示祝賀和感謝,對港珠澳大橋工程建設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肯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港珠澳大橋是國家工程、國之重器。
  •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走進長理 傳承工匠精神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與長理青年學子面對面活動成功舉行,長沙理工大學92級校友港珠澳大橋工程總監、教授級高工張勁文,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助理、教授級高工高星林,荷蘭隧道公司(TEC)中國首席代表李英博士作為主講嘉賓蒞臨活動現場,長沙理工大學副校長蔣昌波、劉揚,校黨委委員兼國際學院黨總支書記付嫦娥、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校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國際學院全體師生以及其他學院學生共計1500餘人聆聽了講座
  • 港珠澳大橋通車!大國工程背後的交大力量!
    助力港珠澳大橋保證120年的壽命,同時為大橋鋼梁架設技術提出了有益建議。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學院馬建林教授團隊主持了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梁工程施工圖設計大直徑鋼管複合樁試驗專題研究,助力港珠澳大橋穩穩「紮根」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