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4年投資入籍計劃(Citizenship by Investment,簡稱CBI)產生開始,它就被賦予了多重矛盾性。這些項目往往為富豪們提供多重身份,加快人才的全球流動,同時為缺錢國家帶去價值不菲的投資款。但另一方面,常常有批評人士指出,這些為有錢人提供身份的計劃,實際上是滋生全球貪腐的溫床。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的《專業財富管理》雜誌(PWM)發布了一份特別報告。他們研究全球現有的CBI項目,根據最低投資額、申請處理難度、和流動便利性等指標,製作了一份排名。
其中,加勒比國家多米尼克的投資移民項目被排到榜首位置。該國上榜的原因是,它的投資入籍項目在審核時間、程序處理,投資門檻三項指標上表現突出,且盡職調查的框架也較為成熟穩健。
報告發現,雖然全球經濟政治局面頗為緊張,但這倒成為這些投資入籍計劃發展的推動力,因為富人們尋求避險的需求直線上升。
目前全球設立CBI項目的國家主要有13個,包括安地卡及巴布達、奧地利、保加利亞、柬埔寨、賽普勒斯、多米尼克、格瑞那達、約旦、馬爾他、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土耳其和萬那杜。其中,加勒比國家居多,而且大多數經濟情況頗令人堪憂。這些國家設立CBI項目的目的,也是希望出讓公民權利,以換來海外富豪手中的熱錢。
感興趣的投資者主要集中在俄羅斯、中東和中國。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勒比國家公布的申請數據顯示,CBI項目近一半的客戶來自中國,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都被視作最誘人的市場。
在2017年,投資入籍計劃在全球吸引的總投資額達到22.29億美元。資金大多用於各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或房地產開發等。在CBI項目經營較為成熟的地區,投資款項的運用也日趨規範。在多米尼加,每一筆投資款項都會上報給財務部門進行審計。
這是該機構對CBI評選的第二年,相較去年,投資門檻降低和問責機制的加強是兩大主要變化。在13個國家的項目中,最低投資門檻可以達到10萬美元,由多米尼加和聖基茨包攬。
從不同指標來看,各國入籍項目的表現各有不同。CBI Index的七大指標分別為:盡職調查、流動便利性、生活水平、最低投資額、處理難度、耗時和移民監。
值得一提的是,歐洲地區除了賽普勒斯和馬爾他之外,保加利亞和奧地利顯得深藏不露,這兩個國家也設立了CBI項目。不過,這些項目依據的法規頗有些模糊,比如奧地利僅在1985年的國籍法案中有提到,對該國有特殊貢獻的外籍人士可以被授予公民身份。顯然,投資幾百萬歐元的富豪們也屬於「特殊貢獻者」。
在流動便利性和生活水平兩項指標上,歐洲國家的入籍項目表現出優勢。奧地利和馬爾他兩國拿下了兩類標準的最高分。加勒比國家由於經濟水平低,自然不佔優勢,但它們在移民監長度、申請處理複雜度和時長上要更好。
當然,各國CBI項目要想發展得好,僅僅是給申請人提供便捷的流程和服務還不夠,因為「太便利」也容易被不法分子鑽漏洞。盡職調查的質量和水平成為影響各國CBI項目聲譽的關鍵指標。該報告認為,不少加勒比國家在盡職調查上,變現得還是相當規矩的。
儘管報告對未來全球CBI項目的發展仍然持樂觀的態度,但質疑聲一直不斷。在歐洲,賽普勒斯就常常被指責,稱一些被指控有腐敗行為的俄羅斯寡頭和烏克蘭精英通過該計劃而獲得保護。而加勒比國家安巴在近日也聲譽受損,印度方面稱,該國的入籍計劃為印度珠寶商Mehul Choksi提供便利,而該富豪與兩名銀行僱員勾結,欺騙印度第二大國有銀行旁遮普國家銀行(PNB)接近約20億美元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