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教學的目的和任務是由社會需要決定的,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和任務則是由社會的需要決定的。我們要立足現實,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社會需求
面向現代化的需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是確立英語教學目的的大前提。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把祖國建設成為現代化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是確定英語教學目的和任務的總前提。
英語是一種交流工具,是學習文化、科學技術和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更好地提高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我們必須掌握這種交流工具。
我國社會主義教育的任務是培養學生在德、智力、體質和美等方面實現全面發展。英語教學的目的也應該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其最終目標是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外語人才。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
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有3.2億人使用他。他也是大英國協共同體30多個成員國的共同語言,也是聯合國五種正式工作語文之一。國際上和四分之三的科學報告和國際電子郵件的80%是用英語編寫的,世界上五分之三的國家通過英語廣播。大多數國家都開設外語課程。使用英語的人數幾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英語被認為是中學教學的三大主幹課程之一。
掌握聽、說、讀、寫的交際能力英語
中學生掌握英語和基本通過英語有兩種含義。一是能夠閱讀短文、短篇故事、日常生活短篇報導和文章,藉助字典等一般中級數學和技術主題,本次講座能聽懂英語的主要思想是用英語寫信,並就日常生活的主題進行簡單的對話,二是進入高校後,可以擺脫英語或去工作,藉助字典閱讀專業文獻。
中學英語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能力應達到以下水平
聽:能聽懂理解語言材料範圍內,生詞不超過1-2%,語速不低於每分鐘100字……說:能夠就日常生活話題進行即興對話和敘述,意思是連貫,60-100字組成的短文,語速不低於每分鐘70-100字。閱讀:能閱讀一般文章,生詞不超過1-3%,速度為每分鐘100-150字。寫作:能寫150字左右的短文和信件。連貫的意思在拼寫、語法、單詞、標點和格式上都是正確的。之前,智力的發展正處於新技術革命時代,單純追求知識的積累,忽視學生智力的開發,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完成英語教學任務。因此英語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智力。智力是指觀察、記憶、創造性思維和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觀察能力是發展智力的前提。觀察能力是指有計劃地感知語言的過程,他往往伴隨著積極的思維活動,即具有全面、深入和正確地認知語言特徵的能力。言語的直覺和物體、圖表和帶電材料是培養觀察能力的重要手段。
記憶能力是發展智力的基礎。記憶是過去語言材料的反映。在記憶的幫助下積累語言材料和掌握言語交流能力是必要的。提高記憶能力的關鍵是掌握語言的內在聯繫,掌握語音、詞彙、語法等語言要素的結構規律,能夠將語言知識運用到有意義的聽、說、讀、寫言語交際中。
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發展智力的核心。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一般的、間接的反映。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語言也是思維的物質外殼。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關鍵是教給學生學習和思考的方法。主動分析、綜合、比較、歸納語言知識的規律,聯想、類比和實際應用規律,舉一反三,達到類比的程度,是獲得語言知識、發展語言交際能力的根本保證。
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智力發展的集中表現。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毅力,有利於學生智力和智慧的發展,終身受益。自主學習能力包括按照語言規則拼寫和拼寫單詞的能力,通過閱讀音標檢查發音的正確性,朗讀課文的能力,藉助詞彙或詞典、課文注釋和語法知識,能夠解釋詞彙及其搭配、語法結構,進而閱讀、理解和總結課文的主要思想,並能在課堂上提出提問的難點。
思想教育英語教學與語文、數學等學科一樣,都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把學生培養成一個身體素質、智力、體格和美綜合發展的人才。英語教學既要遵循語言教學規律,充分考慮學生掌握英語的特點,又要培養學生愛國主義、國際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世界觀)、正確的學習動機、毅力和良好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英語教學不能只教英語,而不顧思想教育,也不能只選擇政治術語,給政治貼上標籤,喊出政治口號。思想教育與英語教學的整合。
英語教學要求
為了能基本了解文章在日常生活、社會政治、科學技術等方面的知識以及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中學英語教學要求學生掌握語音、詞彙和語法的基本知識。
發音:能讀懂字母、音標、拼音;能按發音規則拼寫單詞;能流暢地閱讀課文和對話;發音、語調、停頓、句重音、節奏基本正確。詞彙:學習3000個單詞,掌握2000個單詞。語法:掌握基本的語法和句法,能運用語法知識分析課文中的複雜句子,從而正確理解課文。課文:能正確、流利地閱讀課文;能對課文內容進行口頭和書面問答、對話、敘述和縮略語;能就熟悉的課文主題進行對話和複述。會寫文章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