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類齊全,自成體系!威海高新區隨「疫」而動,防疫應急產業快速崛起

2020-12-10 騰訊網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威海高新區隨「疫」而動,快速反應,充分發揮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醫療器械)的資源優勢,第一時間組織轄區30多家企業或轉產擴能,或研發新產品,迅速打響一場醫療物資保障攻堅戰。短短時間內,形成了涵蓋熔噴布、口罩、平面口罩生產機、防護服、防霧面罩、消毒機、體外診斷試劑、紅外線測溫儀、生物疫苗等防疫物資生產的完整產業鏈,為抗擊疫情貢獻了國家級產業基地力量。

靠科技抗擊疫情,靠產業發展經濟。高新區精準施策,科學調度,抗擊疫情和經濟發展兩不誤,受到方方面面的高度讚譽:國務院應對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專門發來感謝信;山東省委經濟運行應急保障指揮部將「聚焦龍頭企業、產業鏈動、一體服務,推動實現產業鏈企業全線復工」的威海經驗,作為兩個典型之一,在全省刊文推廣;美國惠普總部兩次給山東省委省政府發來感謝信,對威海、高新區推動惠普產業鏈在中國最早復工而「付出的積極努力和高效舉措」一再表示感謝。

一封信!來自國務院的誠摯感謝

近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連發四封感謝信,對區內企業威海威高醫用材料有限公司和威海迪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山東5家企業表示誠摯感謝。信中誠摯表示,感謝企業識大體、顧大局、有責任、強擔當,自覺服從國務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的統籌調配,積極挖掘潛力擴能擴產,努力克服物流不暢等困難抓好原材料供應和生產組織,保質保量完成國家下達的調撥任務,為打好醫療物資保供戰做出了突出貢獻。

危情之下,龍頭企業威高集團和迪尚集團率先彰顯大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擔當。威高集團接到轉產醫用防護服的任務後,服從大局、不計代價,緊急叫停即將上馬的新項目,騰出淨化廠房,僅用十天時間即正式投產,體現出威高集團強大的組織力、執行力、落實力。迪尚集團2月9日連夜調度指揮配置醫用防護服生產線,積極組織技術人員,實施技術流程重構再造,同時緊急調配原材料、設備、工人,在高新區黨工委的高效組織下,從開始申報到迅速組建全新生產線僅用了24小時!截至目前,迪尚集團已出貨70萬件防護服,日產能達到3.5萬件,成為國家重點防護服生產基地之一。

迪尚集團防護服日產量3.5萬件,目前已生產70萬件,成為國家重點防護服生產基地之一。

30多家!科技企業隨「疫」而動

疫情面前,高新區黨工委、管委精準判斷,科學調度,30多家醫療科技企業紛紛響應,快速行動,疫情催生的應急產業鏈條快速成形——

在威海盛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乾淨無塵的車間內,從正月初八即開工的4條生產線正全力運行,60多名工人兩班倒,加緊趕製醫用外科口罩。每天生產的口罩數量上報山東省信息平臺,由省裡統一調撥。

正月初八,盛潔醫療即開始生產口罩,源源不斷輸送到戰疫一線。

不僅盛潔醫療,威海恆瑞新型包裝材料有限公司、威海錦富信諾精密塑膠有限公司、威高醫用材料、聯橋集團全面投入到口罩生產中,快速形成每天50多萬隻的產能,為抗疫提供最切實的保障。

高新區不僅有5家口罩生產企業,還有3家口罩機研發企業。哈工大創新創業園內的威海福瑞機器人有限公司,短時間內就完成了高速平面耳帶式全自動平面口罩機的設計、整個生產鏈條的搭建,口罩機已銷往韓國等地。威海龍升精密器械有限公司適時增設口罩機的研發項目,研發的有平面一拖二口罩機、KN95口罩機和KF94口罩機,最快的一款設備一分鐘可以生產500個口罩。威海信諾威電子設備有限公司專門投入人員研發口罩機,3月初,第一臺平面一拖二口罩機交付使用,目前已收到全國各地10餘臺訂單。

無論是疫情防治,還是企業復工復產,體溫檢測都是重要一環。威海晶合數字礦山技術有限公司,結合自己掌握的紅外熱成像和智能傳感等技術,快速研發生產了系列紅外測溫產品,已應用於學校、超市等人員密集場所。「截至目前,全國已有700多家單位在使用晶合數字出產的測溫產品。2月10日企業復工後,我們很快生產出樣機,到現在已經過5次迭代升級。」晶合數字總經理王日東說。

老牌電子企業北洋電氣集團集中技術力量,新研製開發了立式人臉測溫一體機。區別於普通的測溫設備,它可以在戴著口罩的情況下精準識別人臉,準確率高達95%。只要提前錄入員工信息,企業就可以全面掌握各個時段員工出入情況及體溫是否正常。

北洋電氣生產的立式人臉測溫一體機,戴著口罩也能精準識別人臉。

針對新冠病毒引發的炎症、心臟損傷所需檢測,威海紐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組織力量快速生產心梗三項、白介素-6、肌鈣蛋白、C反應蛋白、D-二聚體等體外診斷試劑,通過順豐快遞,不計成本,全力支援湖北。同時,該公司還加大研發,已研製出針對新冠病毒直接診斷試劑小樣,目前正在進行審批中。

防護面罩對防護醫務人員生命安全尤為重要。威海人合機電股份有限公司醫療事業部創新研發,研製出用於面部隔離的防護面罩,同時積極整合行業力量,實現產品量產。「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醫護人員築起一道安全屏障。」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阻擊疫情,防毒、消毒至關重要。各種智能消毒設備生產,高新區也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威海東興電子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雷尼根吊頂式空氣殺菌消毒器的生產線分外忙碌。這是我國第一款可全天候24小時進行循環消毒並帶照明功能的吊頂式空氣消毒產品。「目前,包括湖北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在內的全國各地30多家醫院啟用了該設備。」威海東興電子董事長徐兵介紹說。威海柏林聖康空氧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吊頂式空氣循環消毒器,在密閉空間消毒時可以實現人機共存,對人體沒有傷害。威海艾佳醫用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等離子空氣消毒機和消毒機器人,可以大大提高消毒防護效率。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哈工大威海創新創業園多家企業為疫情防控開發了新產品。威海天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突發事件時沿海島嶼物資補給海空協同無人應急系統》項目,可以解決特殊條件下沿海島嶼應急物資無人運輸補給問題,並杜絕不同地區人員的相互接觸,儘可能減少病毒傳播。威海天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了智能測溫無人車、智能送貨無人車和智能消毒無人車,目前正在進行部分產品的加工。

此外,威海恆瑞新型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的自滅菌衛生材料,威海恆普醫用材料有限公司的口罩包裝袋等已紛紛投產;威海少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醫用口罩,威海海格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喉科檢查治療即將投產;威海皓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口罩原材料熔噴布,優先保障區內口罩生產企業,攜手齊心全面助力疫情防控。

2月21日,威高集團投資100億元建設生物醫藥工業園,主要發展三個項目,其中的生物疫苗製藥項目主要發展一類新藥、創新型藥品和重組蛋白類藥物,擬生產4個疫苗產品、4個基因工程藥品和幹細胞治療藥品,項目將填補山東無疫苗生產企業的空白。

據統計,目前,高新區有30多家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從研發、材料、裝備、產品形成一條完整鏈條,防疫產品品類齊全,自成體系,產業鏈條內企業相互協作,合力為抗擊疫情貢獻高新力量。

作為威海醫療器械產業集群的核心區,高新區集中了全市95%以上的醫療器械企業,貢獻了全市25%左右的工業產值。其中,重點打造的醫療器械與生物醫藥產業園規劃面積18平方公裡,是醫療器械領域全國唯一的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2017年以來園區新引進40多個高端項目,總投資200多億元,主要生產醫用高分子材料、診斷試劑、骨科植入材料、醫療電子設備等8大系列高端醫療器械,是國內目前產值最大、技術水平最高、監管體系最規範的醫療器械產業聚集區。

24小時!一個嶄新企業呱呱誕生

在這場抗疫戰中,高新區黨工委、管委始終與企業風雨同舟,共克時艱,積極做好企業的「保姆」,助力企業順利快速復工復產。

早在1月24日山東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後,高新區即成立經濟運行應急保障小組,及時監測分析、有效應對疫情防控期間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困難問題,調度督導重點項目建設。同時,為了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問題,高新區將機關幹部派駐到企業中擔任駐廠員,一企一策,零距離服務,一對一為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從註冊到樣品生產,僅僅用了24個小時,迪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誕生演繹了令人驚嘆的速度傳奇。「企業能如此快速落地生產,離不開高新區各級各部門的鼎力幫助!」迪尚集團董事長朱立華由衷讚嘆。生產醫用防護服需要潔淨車間,短短兩個小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就騰出一處1500平米的廠房;在營業執照辦理過程中,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第一時間開啟審批「綠色通道」,窗口工作人員分工協作,為企業實行全程代辦,並實行容缺審批,兩個小時就辦好了營業執照;區市場監管局特事特辦,幫助迪尚集團準備申報材料、樣品送檢,與省藥監局聯繫,開闢綠色通道,申請醫療器械註冊證;區經發局靠前服務,協調電業部門為新公司提供電力保障,威海供電公司連夜組織技術人員現場勘查,凌晨時分順利完成送電。在高新區各部門全力幫助下,迪尚集團防護服生產線快速投產,目前已出貨70萬件,正源源不斷輸送到抗疫一線。

威海盛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原本只是小批量生產口罩,並沒有原料儲備。疫情發生後,為了恢復生產,公司第一時間從全國調集熔噴無紡布等口罩原材料,但各方反饋由於春節假期最快也要十多天來料。了解這一情況後,高新區積極聯絡市工信局、山東省工信廳,多方尋找原材料,最終幫助企業從外地調來物資。1日31日晚9點半,滿載著口罩生產原材料的貨車到廠,2月1日凌晨一點,經過緊張調試,盛潔公司的口罩生產線開始快速運轉。「區管委不僅幫我們協調原材料,還幫我們申請新型號口罩的生產資質,我們才能順利恢復生產,並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公司採購經理蘭英表示。

提供防疫物資、暢通物流通道、專車接返外地員工……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的過程中,高新區急企業之所急,想企業之所想,力所能及地為企業掃除一切障礙。為有效破解疫情帶來的資金難題,3月4日,高新區管委與威海市商業銀行共同舉行「抗疫情·金融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合作籤約儀式,攜手為區內30多家企業提供20億元復工復產專項融資,助力企業恢復產能和擴大生產。

高度讚譽! 省委發文推廣經驗、美國惠普寄信表揚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發展,高新區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在全市率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規模以上外資企業、省市級重點項目」三個100%復工復產:2月8日,惠普產業鏈30多家核心配套企業、1萬多名職工全面復工,是惠普在中國第一家復工復產的基地,美國惠普公司供應鏈全球總裁Antoine-Simonnet和惠普公司印表機供應鏈總裁布萊恩·卡吉爾專門向省、市、區發來熱情洋溢的感謝信;2月10日,全區146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面復工;2月20日,48個省市級重點項目全面復工。高新區「聚焦龍頭企業、產業鏈動、一體服務,推動實現產業鏈企業全線復工」的威海經驗,被山東省委經濟運行應急保障指揮部在全省刊發推廣。

4%!疫情之下的逆勢增長

目前,高新區呈現出企業加快發展、項目加快建設的良好局面。數據顯示,1—3月份,在嚴防死守疫情的前提下,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實現4%的增長。

眼下高新區正搶時間、趕進度,全力打贏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場「攻堅戰」,取得「雙勝利」,力爭圓滿完成全年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閃電新聞記者 肖夢凡 通訊員 豐淑秀 張麗華 劉思蘭 報導

相關焦點

  • 增顏值、提氣質,威海高新區這樣擦亮「精緻」名片
    今年以來,威海高新區狠抓重點工作攻堅突破,經濟發展貢獻度持續提高,雙招雙引實現重大突破,項目建設快速推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邁上新臺階。  「威海矽谷」孵出豐碩科技成果  走進哈工大威海創新創業園項目大樓,2.3萬平方米的孵化空間宛如一個「聚寶盆」,創業園成立了以院士和首席科學家為核心的產業技術研究院9家,招引泰山產業領軍人才6名,眾多優質資本、項目、技術和人才在「威海矽谷」集聚。
  • 濟南高新區對外貿易崛起成峰
    當齊魯製藥成為國際醫藥產業體系中的重要一員,即使面對美國,也仍然擁有話語權和主動權。截至目前,濟南高新區已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自主出口品牌和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轄區擁有外貿企業800家,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佔比超過80%,自主品牌產品出口佔比超過80%。轄區企業取得歐美日專利270個;境外註冊商標6091個;形成國際標準50項;質量體系認證數量1263個。
  • 增顏值、提氣質,威海高新區這樣擦亮「精緻」名片
    今年以來,威海高新區狠抓重點工作攻堅突破,經濟發展貢獻度持續提高,雙招雙引實現重大突破,項目建設快速推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邁上新臺階。36條道路實施罩面翻新工程、打造濱海步道24公裡,新建口袋公園7處、新建改建公廁30餘座……精緻城市建設,要讓精緻看得見、讓幸福摸得著。
  • 威海高新區首部志書!《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志》正式出版發行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6日訊 日前,由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威海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志》(以下簡稱《高區志》)由線裝書局出版發行,這是威海高新區首部志書。該志上限為1991年,下限至2013年,全面客觀地記述了高新區建區22年來,在政治、經濟、規劃建設、科學技術、高新產業、社會事業等方面的發展變化,再現了高新區的歷史變遷和輝煌成就。該志採用綱目體,分篇、章、節、目4個層次,卷首設序、凡例、概述、大事記,正文設21編,卷尾設人物、附錄、編後記,共計123萬字,圖照、插圖230餘幅。
  • 威海高新區交優秀答卷:項目建設威海市第一,連續五年蟬聯冠軍...
    12月9日至11日,威海市觀摩團來威海高新區實地觀摩了哈工大創新創業園、西文化小區、歐樂坊歐式風情街、迪尚防護服生產基地和捷普電子公司,對威海高新區精緻城市建設、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進行了全面檢閱。  今年以來,高新區狠抓重點工作攻堅突破,經濟發展對全市貢獻度持續提高,雙招雙引實現重大突破,項目建設快速推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邁上新臺階。
  • 精準施策推動我國應急產業快速發展
    我國應急產業從2003年之後開始快速發展,業已形成規模龐大、基礎比較夯實、門類比較齊全的產業格局。在社會重大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和緊急救助過程中,應急產業的發展實踐,亟須精準施策大力推動應急產業快速、健康和全面發展。
  • 邦正科技攜手高新區 打造應急裝備技術產業示範基地
    央廣網西安12月14日消息 近日,邦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邦正科技」)決定,攜手高新區,將投資最少3.6億元建設應急管理裝備研發生產基地,打造立足西安、服務全國的應急裝備技術產業示範基地。應急管理裝備研發生產基地將致力於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開發、製造適用於應急管理的軟體、硬體、裝備、平臺類專業產品,促進先進技術與應急管理業務深度融合,立足西安,助推陝西省乃至全國應急管理裝備技術產業結構、技術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優化,成為全國應急產業的創新基地和先進設備輸出高地,為構建與大國應急管理能力相適應的中國現代應急管理體系提供技術和產業支撐。
  • 威海高新區科技「創新花」結出豐碩「發展果」
    工信部威海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創新創業園等6家單位通過山東省新型研發機構備案,佔全市30%。萬豐鎂業獲批建設全市年內唯一一家「山東省鎂鋁合金材料及應用技術創新中心」。創新平臺提質增效實現新突破引導平臺運營主體面向產業企業需求,加大研發投入,聚攏專業人才,提升研發能力,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方面有效發揮助推作用,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 「威海智造」底氣何來?
    初春的威海,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企業智能生產車間燈火通明、加速生產,一個個重大項目落地生根,一條條高科技生產線開動運行……戰「疫」同時,技術改造、復工達產的集結號早已吹響,全市趕超跨越、爭相發展的勁頭十足,處處湧動著蓬勃的朝氣。
  • 濟南高新區對外貿易崛起成峰
    當齊魯製藥成為國際醫藥產業體系中的重要一員,即使面對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也仍然擁有話語權和主動權。截至目前,濟南高新區已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自主出口品牌和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轄區擁有外貿企業800家,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佔比超過80%,自主品牌產品出口佔比超過80%。
  • 濟南高新區對外貿易崛起成峰!出口產品八成擁有自主品牌
    中國製造掌握話語權近年來,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市場變化莫測,齊魯製藥對美出口卻呈現品種不斷擴大,發貨量持續增加,市場佔有率快速提高等特點。今年前兩個月,齊魯製藥對美國製劑出口較去年同期大增195%。當齊魯製藥成為國際醫藥產業體系中的重要一員,即使面對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也仍然擁有話語權和主動權。截至目前,濟南高新區已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自主出口品牌和外貿轉型升級示範基地。轄區擁有外貿企業800家,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佔比超過80%,自主品牌產品出口佔比超過80%。
  • 蘇州高新區建設自主可控產業體系抓創新
    「路之遙」憑藉持續數十年的技術積累,在行業內實現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蛻變,成為蘇州高新區打造自主可控的先進產業體系的生動案例。「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不僅是貫徹落實省委、市委要求的積極行動,更是蘇州高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修課。」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虎丘區委書記、區長吳新明說,今後高新區產業不能只看規模、體量,還要看控制力和競爭力。
  • 成都高新區應急局開展多災種綜合應急救援演練
    為進一步推進成都高新區應急體系和應急能力現代化建設,全方位、全流程、立體化的檢驗成都高新區在面對因自然災害並引發多災種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高新區於2020年12月3日開展多災種綜合應急演練。
  • 威海高新區:創新驅動 跑出「智造」加速度
    給產業加入網際網路「基因」,讓生產被精準計算,已成為威海高新區產業的「智造」新常態。目前,該區已形成以高端列印、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信息安全、智能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引領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智能化、數位化,是新舊動能轉換的題中之義。
  • 蒙牛「三位一體」應急物流倉儲管理體系如何協手武漢抗疫鋪出健康路?
    作為中國領先的乳製品供應商蒙牛創新性地提出乳企最優物流解決方案和應急管理體系:一方面捐建「中華慈善總會(蒙牛)疫情防控應急物資中心」,攜手藍天救援隊,三方協同有效解決武漢捐贈物資「最後一公裡」的難點問題。
  • 威海首屆中日科技創新合作大會在威海高新區舉行
    12月26號,由省科技廳、市政府、日本技術士會主辦,市科技局、高新區管委承辦的威海首屆中日科技創新合作大會在海悅建國飯店舉行,國際著名光化學科學家、諾貝爾獎提名者、光催化之父、日本東京理科大學原校長、2019中國政府友誼獎獲獎者藤島昭出席活動。
  • 奮發崛起勢如虹——長沙高新區推進產業項目建設綜述
    隨著項目的聚集,在長沙高新區,航空航天(含北鬥)產業鏈大勢初成。這並非偶然天成,而是有意為之。 此前,長沙高新區早有規劃:突出「兩主一特」產業發展定位,構建以先進裝備製造為主的智能製造示範區、以網際網路為主的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區和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特色區,航空航天、移動網際網路、增材製造等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形成多點支撐、多極發力的產業格局。
  • 高新區除雪用上新「武器」隨下隨清雪停路通
    為了保障道路通暢,確保行人、車輛安全出行,高新區按照「以雪為令、即清即運,雪中保暢通、雪後保乾淨」的工作目標,第一時間啟動除雪應急預案,全員堅守、積極應對此次降雪天氣。據高新區綜合行政執法與應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降雪後,市容市政科全體職工與市場化公司淄博中環潔城市環境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全員上路,按照「先重點、後一般」「先立交、後道路」的順序開始作業。通過人機配合的作業模式,有序開展清理道路除雪、積水工作。同時,根據路況信息進行實時反饋,車隊融雪劑、車輛、人員隨時準備開展融雪工作。
  • 中匈協作應急防疫物資到達匈牙利,匈牙利總理親自接機
    「一帶一路」中匈協作應急防疫物資虛擬應急物流產業基地介紹2020年1月,中國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突襲,面對快速爆發的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應急防控物資如何積極應對,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2020年2月12日,一帶一路 中匈協作應急防疫物資產業基地(英文名稱為CHINA-HUNGARY EMERGENCY EPIDEMIC PREVENTION MATERIALS INDUSTRIAL BASE,縮寫CHEE)由中國綠色能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授權江蘇現代氣候交易中心與匈牙利國家總理辦公室中歐對華地區事務專署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共同發起,總部設在中國蘇州。
  • 2020威海「英創會」|劉廣興:打通產業鏈條 推動威海醫療器械產業發展
    6月14日下午,紀念哈工大建校百年暨威海英創會分會場活動—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校地合作推進會在威海高新區舉行。當日合作推進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與威海高新區醫療器械產業園籤署了產學研合作協議,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與威高集團籤署了智慧醫療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