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衛視文化旅遊節目《新疆是個好地方》,通過紀實性拍攝帶領觀眾欣賞壯美自然風光、獨特民俗風情與豐富人文歷史,讓廣大觀眾在足不出戶盡享美景的同時燃起對新疆旅遊的熱情與渴望,為新疆文化旅遊錦上添花。
「我們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場,戈壁沙灘變良田,積雪融化灌農莊;麥穗金黃稻花香啊,風吹草低見牛羊,葡萄瓜果甜又甜……」一首膾炙人口的經典民歌讓新疆甜美的瓜果、迷人的風景成為人們渴望卻又遙遠的夢想。
近期,新疆衛視推出文化旅遊節目《新疆是個好地方》,通過紀實性拍攝帶領觀眾欣賞空中草原那拉提、神秘變幻賽裡木、攝人心魄胡楊林等壯美自然風光,體驗「麥西來甫」獨特民俗風情和豐富人文歷史,反映近年來新疆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各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展示各族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場景,展現新疆團結穩定的大好局面,讓廣大觀眾在足不出戶盡享美景的同時,燃起對新疆旅遊的熱情與渴望,為新疆文化旅遊錦上添花。
《新疆是個好地方》關注火熱的現實生活,謳歌建設者,傾情講述軍墾戰士紮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動情故事。節目採用豐富的鏡頭語言展現新疆的舊貌新顏,以鮮明對比凸顯新疆翻天覆地的建設成就,進一步渲染了軍墾戰士堅韌不拔、建設者們紮根邊疆的奮鬥精神。
5月1日播出的《石河子之旅》,伴隨詩人艾青的詩「我們到過許多地方,數這個城市最年輕,它是這樣漂亮,令人一見傾心,不是瀚海蜃樓,不是蓬萊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帶領觀眾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市,這個昔日的戈壁荒灘靠著兵團戰士們的艱苦奮鬥一步步變成了如今高樓林立、綠樹環繞的戈壁明珠。在石河子軍墾博物館,演員張藍藝在田間實地體驗油葵收割的辛勤勞作後,為觀眾動情講述了鎮館之寶——一件有296處補丁的軍大衣的故事,它是老兵們發揚「全體官兵省一口,蓋起工廠建大樓,全體官兵省一件,建起工廠一大片」奉獻精神的見證,也是軍墾人建設家園信心與決心的最好詮釋。
三位嘉賓通過重返軍墾第一連,體驗用軍墾戰士當年的木杖犁開荒種地的艱辛,親身感受軍墾人開荒造田、艱苦創業的革命精神。一代又一代建設者的奮鬥故事不僅讓前來探訪的遊人了解城市建設的艱辛不易,更讓觀眾與嘉賓同為軍墾戰士紮根邊疆、屯墾戍邊的精神與家國情懷所感動。
在可可託海之旅中,「礦三代」嚮導老譚自豪地向嘉賓訴說可可託海三號礦坑的過往。挖礦不僅辛苦,而且極其危險,但我們的前輩沒有辜負這個寶庫,令其為我國核實驗、人造衛星等項目做出了重大貢獻。佇立在這座世界上最大的礦坑坑底,嘉賓們為前輩《向幸福出發,一起把山挖》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所感動。
塔河畔環繞胡楊林的小火車裡,在《鐵道兵之歌》「同志們你要問我們到哪裡去?我們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的懷舊歌聲中,仿佛時光倒流,人們又回到了八十年代南疆鐵路建設條件最艱苦的年代,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燃燒青春、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父輩們的胡楊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邊疆人民紮根於此、奉獻自我。
《新疆是個好地方》融歷史介紹、人文風情、特色遊玩、發展變化於一體,以活色生香的鏡頭語言生動展現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簡稱塔縣),三位嘉賓帶領觀眾了解了由塔吉克族非遺傳承人手工打磨傳統鷹笛的製作過程。這個用鷹的翅膀骨製成的看似簡單的三孔骨笛,在藝人口中可以吹奏出七個音節的樂曲。更為神奇的是,伴隨著高亢有力的鷹笛鳴聲,塔吉克族小夥跳起柔韌沉穩的鷹舞時,嘉賓們仿佛感受到了雄鷹在山間逆風翱翔。在觀看了塔縣獨特的騎犛牛叼羊比賽後,嘉賓們理解了諺語「摔跤見力氣,叼羊見勇氣」的真實含義。在塔縣迎親的篝火晚會上,習慣快節奏生活方式的人們得以有機會靜下心來慢慢體會生活,從而獲得感悟、收穫安寧。
鷹舞表演。
《地表最甜師徒行》拍攝地在火洲吐魯番,鏡頭下,《西遊記》師徒四人過火焰山的故事讓觀眾仿佛能隔空感受到火焰山的熾熱,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坎兒井水的清涼與甘甜,三位嘉賓在潺潺流水邊由衷地發出讚美。火洲的熱度還體現在高空達瓦孜表演,這項維吾爾族傳統技藝展現的不僅是平衡的技巧,更是非凡的勇氣和智慧,驚心動魄的表演源源不斷地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在吐魯番鄯善縣的三個橋桑皮紙製作廠,三位嘉賓在桑皮紙第十四帶傳承人沙塔爾大叔的帶領下,了解桑皮紙所經歷的浸泡、晾曬、蒸煮、捶搗、攪拌、發酵、過濾、澆入紙膜等複雜製作過程,切身感受中華造紙術在新疆的一脈傳承。
《新疆是個好地方》摒棄流於形式的介紹或走馬觀花的解說,活色生香再現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性、多樣性,以生動具象的文化體驗向觀眾展現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與鮮活內核。
每期《新疆是個好地方》都會邀請來自不同行業的三位朋友到新疆一處旅遊景點實地體驗,並在一位當地朋友的帶領下開啟旅程。
節目中,音樂創作人孫德佳和演員李寅飛、邢珊在新疆生態樣板路那拉提的盤龍古道採風,在新疆民歌《可愛的玫瑰花》的優美旋律中親近自然,在草原上放飛自我放聲高歌,在牧民的氈房裡學習哈薩克傳統奶疙瘩的製作手藝,體驗新疆非物質文化遺產哈薩克族手工皮革製作過程,感受哈薩克民族的古老智慧。雙胞胎相聲演員大虎小虎來到冰天雪地的烏魯木齊,在國際大巴扎裡「以帽換物」表演相聲絕學與店主互動,感受切糕店主的純樸、打饢小夥的熱情好客。戶外運動達人老雪在喀什古城內與當地小朋友以找門拍照打卡的形式,介紹古城居民把門塗成不同顏色的生活。
節目以第一人稱講述為貫穿全集的線索,形成多元化視角下的真人秀敘事模式,展示了嘉賓的真實視角與愉快體驗,每期節目接近尾聲,嘉賓都會情不自禁地說道,「新疆真是個好地方啊!」讓觀眾獲得良好的沉浸感和體驗感。
體驗式遊記,全景式展現新疆和諧發展與旅遊繁榮的景象
《新疆是個好地方》節目打破傳統旅遊類節目策劃思路,生動展現了新時代新疆在各領域闊步前進的喜人成果。在喀什,嘉賓們遊夜市,品嘗特色烤饢、切糕、烤包子等特色小吃,揭秘滷羊頭、缸子肉等特色美食製作過程。嘉賓們在百年老茶館圍桌而坐,嚮導介紹了喀什百姓待客上茶的禮儀規格,「既不能太燙、也不能太涼」的溫度講究象徵著主人對客人的歡迎,嘉賓與「古麗的家」中的居民一起高歌,在慕士塔格峰腳下感受靜穆與聖潔,並發自內心地親吻上億年的古老冰川,在慢節奏生活裡體味時光流淌……
節目記錄萍水相逢人群中的溫度與熱情,在嘉賓與當地居民的互動中自然展現城市改造、交通建設、商業發展、景區開發等新疆發展成果,凝聚情懷、彰顯擔當。「人生最美是清歡」,《新疆是個好地方》以美景吸引嘉賓、以嘉賓帶動觀眾,在平靜疏淡的生活中發現歡愉、傳遞熱愛,並通過鏡頭真實記錄新疆的旅遊紅利,為新疆旅遊業繁榮發展錦上添花。
《新疆是個好地方》自2019年10月在新疆衛視漢語頻道開播以來,新疆維吾爾語新聞綜合頻道、哈薩克語新聞綜合頻道跟播,多語種廣覆蓋,輻射全疆電視螢屏。節目在騰訊視頻同步更新,專輯總播放量過620萬,單集平均播放量逾30萬。
新疆廣播電視臺在抖音平臺以官方帳號「直播新疆」發布節目精彩片段,其中《世界唯一稀世珍寶竟是撿的》單條收穫點讚數4.4萬;在頭條號平臺以官方帳號「絲路視頻」開設#新疆是個好地方#頭條話題,截至2020年6月話題閱讀量突破688萬。通過與新媒體平臺內容互通,節目的影響力與感染力進一步提升。
《新疆是個好地方》用壯美奇雄的自然景觀和回味無窮的美食吸引觀眾,用獨特的文化視角呈現了新疆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的局面,向世人展示活色生香的風土人情,時光在「一帶一路」經濟帶的推進下穿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