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與炭」
這家烤肉在吃貨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不去改良,只當正統韓料的搬運工。特級雪花芝士排骨,都讓人記憶猶新。
走在玉林路的路口,坐在小酒館門口~~~~but,玉林路的美食可不止小酒館哦,那一帶挨到高升橋,可是啥子都有的哦~
「王媽手撕烤兔」
有五香味跟麻辣味,烤兔的酥香讓你記住了這家品牌。雖然兔兔很可愛,但他一樣很好吃哦。
油滷串串,一個幹碟一個油碟,花生米碎硬是香得很。特色是炸菌子,其他地方沒有的哦。
這家店好多人從小吃到大哦,一碗番茄煎蛋面,靠那股子清香和蛋香,就能留住許多人的胃,來碗宵夜或者當個小食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太古裡和晶融匯中間的一條小巷,周圍都是各種高大上的建築,獨獨這一片變成了鬼飲食的聚集地。
東糠市街的網紅店
「天然呆冰 の怪物」
這條街上當仁不讓的第一網紅當然是這個天然呆冰品,兩個大眼睛園溜溜的瞪著,無比呆萌,都捨不得下口了。有黑芝麻冰、抹茶冰、酸奶冰、榴槤冰,任君選擇。
「川調四味粉」
這家主要賣粉,而且賣的是紅薯粉,味道和臊子都很特別,暫時在別家還真沒吃到過這些搭配。而且店裡還能吃到一小時候吃過的那種油炸豌豆餅,巴適!
「Food Space」
名字取得只洋氣,其實就是賣滷菜的,味道都是油滷,又香又辣又入味,真的是小編發現的驚喜味道。
「箜(kong)馥(fu)食堂」
這家新疆米粉,被小編新疆的朋友稱讚過,炒米粉和新疆那邊吃起來幾乎是一模一樣!米粉用的是新疆運過來的粗粉,炒米粉用的也是新疆的辣椒醬。
可能你對王家巷並不太熟悉,提到和它交界的另一條路花牌坊,便覺得親切許多。走進王家巷,老成都的氣息撲面而來。有調調的茶園,成片低矮的瓦房,時光濃縮在了90年代的成都。
王家巷和花牌坊交界處修了個創意園區,工廠風格,有各種交錯的水泥管子,很多人專程跑來拍照,Z字型、延伸外露的樓梯,設計感很強。
「荒石公園」
紅牆巷的荒石公園遷至這裡後,打造得更精緻了,就像辦了一場關乎於大自然的小型展覽,植物在這裡瘋長。外間出售荒石的各種周邊,裡間是喝水吃點心的地方,還有個細長的戶外區,擺滿了綠植。
「新加坡媽媽烤包」
性價比很高的一家小店,麵包大多10-20元不等。原味烤麵包,外皮烤得酥酥脆脆的,帶著焦糖的咖啡香,裡面放涼了也超級軟。在等麵包的時候,還可以點一杯龍井拿鐵,茶香四溢特別舒服。
「彩.精緻料理」
店的裝修很像一間居酒屋,但店裡又充斥著討喜的二次元氛圍。主要是賣各類精緻的日本料理,三文魚芒果威化很驚喜,兩層脆脆的威化間夾了一片三文魚,還有一層是冰淇淋,面上蓋了片芒果。
「小娘惹私家菜」
主打東南亞菜系,業內也是小有名氣的,店內配色很鮮豔,讓人一坐下就能食慾大開。小編最喜歡的肉骨茶,藥膳煲的很養生。
西華門街,總是讓人想起紫禁城的西華門,雖然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成都的西華門街最早屬於蜀王皇城範圍,清末明初這裡曾是一片四合院落群。
這條街上還有一個平安橋天主教堂,讓整條街都變得有異域風情。聽說這裡還可以舉辦婚禮,去過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
「白果苑」
很多老成都人都不知道,西華門街還藏了這麼一個茶園,可以媲美鶴鳴茶社的地方,人均幾十吃喝玩樂全搞定。而且園子裡還有一大顆銀杏樹,秋天去真的是太美了。
「八棵樹」
這裡應該是成都唯一一家開在教堂裡的餐廳,主打西餐和新加坡,味道真的正宗。餐廳裡還有個100多年歷史的酒窖,值得去參觀。
「不遠樹下的院子」
院子的名字叫「不遠」,裡面種了棵大樹,遮了院落的半邊天,這就是「不遠樹下的院子」。麻布和木質地板,看書寫字品茶甚是合宜,可以說是鬧市裡難得的清淨之所,很多文藝青年必來此處打卡。
「淳香閣」
名字風雅的一家麵館,賣的都是經典的老成都小吃。素椒雜醬和雙椒牛肉是招牌,麵條是棍棍面。店裡也賣一小籠一小籠的粉蒸牛肉了,去晚了一般就沒有了。
這條街名字稍顯怪異,卻反而讓人因好奇而印象深刻,離春熙路1公裡,距太古裡700米,這條著名的成都老街就隱匿在繁華的市中心附近。
漫步在這條街上,你能看到最多的就是民國風情的海派建築,紅磚青石、鑄鐵欄杆、綠樹掩映,,安靜而閒適的氣質吸引了許多家日料店在這駐紮,精緻得賞心悅目。
钂鈀街的網紅店
「上善本味壽司」
傳說上善本味是钂鈀街的第一家日料店,店面有吧檯有榻榻米座位,位置寬敞且相對獨立。他們家是屬於平價又美味的日料,性價比很高,值得一試。
「馬三洋芋片」
钂鈀街上出了日料店,還有一些市井小店,每一家都賣著不一樣的食物。馬三洋芋片沒開多久就在成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店裡賣通渭路的洋芋片、甜胚子等等,都是資格的蘭州特色小吃。
這裡被稱作是成都最美的餐廳,一踏進去,空間和時間似乎都在這一刻靜止了,只剩下這個靜謐的庭院,矮樹、枝柳、蒲團,陽光下小坐真是感覺無比愜意。
「8日記咖啡館」
日記咖啡館也是街上有名的網紅,因為店裡有很多日記本,到店的客人都可以留下自己的故事。
在成都高新區南郊,藏了座鐵像寺,寬窄相濟,快慢相融。整條街以流水為脈絡,串聯著街巷院落,乍一看,有點像江南的「小烏鎮」。
但其實這裡有水岸荷塘,有亭臺軒榭,有回瀾塔,有戲臺牌坊。沏壺茶,圍爐涮肉,秋天在這裡變得很長很安靜。
「瓦庫」
成都有89家星巴克,卻只有一間瓦庫!中國著名室內設計師餘平先生,以瓦為主題打造出具有中國傳統建築特色的茶藝館。平日裡再普通不過的瓦片,當起主角來也沒有顯得那麼不堪,反而讓整個茶藝館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
「MID-LAN COFFEE」
這間「水上咖啡館」外觀是小烏鎮的感覺,做餐的大廚曾就職於上海知名的8 ½ Otto e Mezzo BOMBANA餐廳。與號稱白松露之王的頂級米其林3星主廚Bombana一同為客人烹製美味的米其林餐品。
「丼致火鍋」
一家嗲到會想把直男掰彎的火鍋店。每一個包間都是不一樣的風景,玻璃包圍很討喜,增加了空間感,很安靜的同時又能讓人隱約感受到外面吃火鍋的熱鬧。
「星巴克」
相比起太古裡那家星爸爸,小編其實更喜歡這裡,簡潔的設計師調性,但是建築線條明朗清晰。外場是小河,一半江南烏鎮,一半博物館既視感,中間還連了一座小拱橋。最重要的是告別了市區的人滿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