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古代過年,年夜飯吃什麼?

2020-12-12 騰訊網

農曆正月初一,在古代稱為「元旦」,民國建立後改為「春節」。在春節前的這一晚,中國人還要過除夕,全家一起吃年夜飯。現在的年夜飯越來越豐富,但要是在古代,中國人在年夜飯上能吃到些什麼呢?

唐朝出現餃子,宋朝出現湯圓,孔孟先聖的過年主食只有「粗糧」

先秦時吃「麥飯」,唐朝以後米、面才普及

無論年夜飯上有什麼山珍海味,人們也少不了要吃主食。米飯、饅頭、麵條成為今天中國人最重要的主食,走過了一段漫長的道路。先秦時期,中國人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所謂「五穀」中的粟、黍、稷,第一個對應的可能是「小米」,後兩個則可能是「黃米」。中國是小麥的原產地之一,但長期不被重視,吃的話,也只是用麥粒煮飯,製作「麥飯」。要到兩漢時期,穀物制粉技術才逐步推廣開來,出現了饅頭、餅、麵條等食品。這意味著,孔子、孟子們要是吃年夜飯的話,主食只有「粗糧」。

中國人的糧食結構在唐代發生歷史性改變,粟、大麥、小麥在北方,水稻在南方成為主要糧食作物。這個時候,在較少種植水稻的北方地區,大米的價格超過粟米和麵粉很多,通常只有富人才吃得起,屬於糧食中的奢侈品。①在南方,麥類種植範圍則很小,直到金人南侵,大批北方人逃往江南,麥類需求大增的情況下,種植面積才逐漸擴大。臨安城(杭州)中麵食店隨處可見,飲食上「無南北之分」了。

餃子、湯圓都有美好寓意,因此成為過年必吃食品

說起中國人過年必吃的東西,餃子在唐朝時已出現雛形,在宋朝稱為「角子」,在元朝被叫做「扁食」(來自蒙古語或回回語,在一些地區沿用至今),後來也有「水點心」、「煮餑餑」等名字。因其形如元寶,被賦予「招財進寶」的含義,同時又便於人們把各種象徵吉祥銅錢、糖果等包在餡裡,久而久之,到了明朝,餃子成為北方人過年的必備食品。②

南方過年的「標配」湯圓起源略晚,前身是北宋上元節(元宵節)吃的「圓子鼓豉」,南宋已有「乳糖圓子」、「山藥圓子」、「金桔水團」等不同餡料的做法。明朝時,北方在正月初九後吃「元宵」,製作方法是「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白糖、玫瑰為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稱湯圓也。」這顯然已經和今天沒什麼區別了。湯圓因其形狀,被賦予「團團圓圓」的意思,過年時吃確實吉祥、應景。③因此理論上,如果我們回到明朝過年,我們在北方就能吃上餃子,在南方就可以享受湯圓了。

現代的「農家小米」

羊肉統治餐桌上千年,豬肉到南宋才翻身;唐朝文化圈流行生魚片

魏晉至唐宋,羊肉長期統治餐桌;野味豐富,鹿肉曾是「大眾食品」

過年餐桌上當然少不了肉。現在中國人吃豬肉最多,牛肉和羊肉次之。但是在魏晉直至唐宋這段時間裡,由於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下,養羊區域擴大,羊肉超過豬肉,成為中國人餐桌上最主要的肉食。在唐人韋巨源《燒尾宴食單》記錄的58種菜品中,有16種是羊肉或奶酪做的菜。宋朝更有「御廚止用羊肉」的規定,以至宋真宗時,宮中一年要殺數萬頭羊。在這種示範作用下,老百姓不免爭相食羊。金朝佔領北方後,江南羊肉產量不足,豬肉的地位上升很快。臨安城內肉鋪眾多,在過年前後,每家能賣出數十頭生豬。④

當時數量依舊龐大的野生動物群,成為人們的「天然食庫」。現代人很難想像,周武王一次狩獵,就能捕獲麋鹿5000多頭、犀牛12頭,以及大量的虎、豹、熊等「珍稀動物」。⑤因此要在古代過年,年夜飯中的野味將極為豐富,甚至孔雀肉、老虎肉、狐狸肉無不是人們的盤中餐。其中鹿肉尤其常見,鹿尾、鹿舌都是有名的下酒菜。

不過古代因要用牛耕田,歷代政府大都禁止殺牛,違反者會被施以重刑。過年時,大家如果要吃燉牛肉,只能冒險到黑市上去買「非法牛肉」。這裡多說一句,在宋朝賣牛肉那是真正的暴利行業,因為買一頭活牛5—7貫(1貫通常合1000錢),而牛肉一斤100錢,那麼一頭兩三百斤牛能輕易賣出20—30貫了。

唐朝禁止吃鯉魚,生魚片是古代文人最愛

過年餐桌上當然也少不了「天上飛的」和「水裡遊的」。古代養雞業很發達,人們也習慣吃雞肉,孟浩然就有「故人具雞黍,約我至田家」的名句。河中的魚那是捕撈不盡,價格相當便宜。只是唐朝時候,皇帝的姓「李」和「鯉」同音,於是禁止吃鯉魚。愛吃糖醋鯉魚的朋友們,要是到了唐朝,怕是要「戒魚」了。

魚在古代有一種特殊的吃法,即所謂「膾」,也就是生魚片,唐宋時期頗為盛行。唐人在大量食用後,總結出「膾莫先於鯽魚,鯿、魴、鯛、鱸次之」的經驗。李白詩中「呼兒拂幾霜刃揮,紅肌花落白雪霏」,說的正是「膾」的具體做法。我們要是在唐朝過年,吃上一盤鮮美的鯽魚膾,也稱得上別具風味了。⑥

到了明清時期,人們的飲食習慣已趨同於現代。如乾隆舉辦除夕宴,他桌上的肉食大都屬於常見之列,包括豬肉65斤,肥鴨1隻,菜鴨3隻,肥雞3隻,菜雞7隻,豬肘子3個,豬肚2個,小肚子8個,膳子15根,野豬肉25斤,關東鵝5隻,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雞6隻,魚20斤,鹿尾4個,大小豬腸各3根等。⑦

現在生魚片主要流行於日本

宋朝有溫室種植反季節蔬菜,開始流行快炒;涼菜五辛盤口味很重

古人吃菜的種類、方法,同現代人有很大區別

由於科技的發展,現在過年時,各個地方、各個季節的蔬菜,在市場上都能找到。但是在古代冬季,尤其是北方,能吃到的蔬菜實在少之又少。普通老百姓為了在冬天有菜吃,需要提前醃製鹹菜。⑧沒錯,年夜飯也只能吃這個。貴族的情況會好一些,唐朝時在長安附近,利用溫泉產生的地熱栽培反季節蔬菜,供皇室享用。到了宋朝溫室技術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利用糞土發酵供熱,栽培蔬菜的技術,讓更多北方人的年夜飯中有了「綠色」。

如果你生在古代南方,過年時有蔬菜吃,那很可能吃到牛蒡(東洋參)、紫蘇、白蘘荷這些現代人已經不太知道的蔬菜,而作為調味品的姜,也會作為一種菜餚,出現在餐桌上。愛吃辣椒的話,那只能生在清朝了。辣椒在明末從美洲傳入中國後,起先是被當作觀賞花卉,後來才成為一種調味品。⑨至此,中國飲食中才真正有了「辣」這一味。

快炒很晚才普及,在古代有菜的話,通常也只能煮羮或生吃

有了好的食材,還要配合恰當的烹飪方法,才能做出美味的菜餚。我們知道,中國菜在全世界都很有名,講究色香味俱全,但是現在最常見的烹飪方法「快炒」,南北朝時才出現,相對普及,更要遲至宋朝。這意味著,你要是在唐朝以前的時代過年,年夜飯上只能吃到烤的肉、煮的羮,或者前面所說生吃的「膾」。

除了炒的熱菜外,中國人還習慣吃涼菜,有名的如夫妻肺片、皮蛋豆腐等。最有意思的是,大約從晉朝開始,古人過年都會吃一種很重口的涼菜——五辛盤,通常為大蒜、小蒜(山蒜)、韭菜、芸苔(油菜)、胡荽(香菜)五種辛味食物的拼盤,因有時也會放胡椒、花椒等,故又稱「椒盤」。宋詞中「節物映椒盤,柏酒香浮白玉船」等句子說的就是春節吃五辛盤的風俗。⑩

說了這麼多,回頭來看,要是真的在古代,尤其是唐宋以前吃一頓年夜飯,即便你我腰纏萬貫,想破腦袋,可供選擇的東西也依舊寥寥可數。好好過年,吃一頓豐盛的年夜飯,真算是現代人的一項特權了。

愛吃辣的話,最多只能穿越到清朝

注釋:

①王利華:《中古華北飲食文化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80頁;②③王仁興:《中國年節食俗》,北京旅遊出版社1987年,第36—48頁;④王曉民:《宋代肉食品消費研究》,陝西師範大學2013年;⑤林乃燊:《中國古代飲食文化》,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第105頁;⑥劉樸兵:《唐宋飲食文化比較研究——以中原地區為考察中心》,華中師範大學2007年;⑦清宮膳食檔案所記,《除夕夜乾隆桌上有嘛菜》,《城市快報》2015年2月14日;⑧吳濤:《北宋東京的飲食生活》,《史學月刊》1994年第2期;⑨王子輝:《明代引進的農作物對中國飲食的影響》,《中國烹飪研究》1997年第3期;⑩王偉勇:《兩宋立春、除夕、元旦詞中所見之飲食文化》,《文史知識》2010年第6期。

——————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短史記」(微信id:tengxun_lishi),或在微信中搜索「短史記」,可以獲取更多靠譜的歷史資訊。

◎近期推送文章(進入公眾號首頁,點擊右上角,選擇「查看歷史文章」):

◆大清神總結:鴉片戰爭慘敗是因為帶路黨猖獗◆音頻:汪精衛漢奸演講◆夜鶯島為何歸了越南◆十三則真實的「林彪筆記」◆學生上街請願被槍殺,民國元首對著屍體下跪?◆音頻:晚年蔣介石發表「重要講話」◆江青寫給毛澤東的第一封情書◆殘暴的太平天國,造成了多少百姓死亡?◆宋美齡:我愛的男人已經結婚◆喪心病狂的中國專家,曾推廣「大糞餵豬」◆康有為移植猴子睪丸◆林彪如何評價黃永勝的私生活糜爛?◆房子70年產權,怎麼定的◆羋月的性生活為何那麼開放?

相關焦點

  • 回到古代,年夜飯都吃什麼?
    來源 | 人民論壇VIP轉載請註明來源在春節前的這一晚,是中國的除夕,是全家一起吃年夜飯的時候。現在的年夜飯越來越豐富,但要是在古代,中國人在年夜飯上能吃到些什麼呢?跟思響哥一起來看!生魚片是古代文人最愛過年餐桌上當然也少不了「天上飛的」和「水裡遊的」。古代養雞業很發達,人們也習慣吃雞肉,孟浩然就有「故人具雞黍,約我至田家」的名句。河中的魚那是捕撈不盡,價格相當便宜。只是唐朝時候,皇帝的姓「李」和「鯉」同音,於是禁止吃鯉魚。
  • 過年時為什麼要吃年夜飯? 揭秘年夜飯來歷
    過年時為什麼要吃年夜飯? 揭秘年夜飯來歷時間:2016-02-13 22:52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過年時為什麼要吃年夜飯? 揭秘年夜飯來歷 2016年2月13日訊,對於華人來說,一年當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就是年夜飯。那麼年夜飯來歷到底是什麼呢。
  • 中國過年吃年夜飯,越南吃什麼?為什麼靠海卻不吃海鮮?答案亮了
    還有幾天就要過春節了,我們知道在中國春節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節日,在鍋春節的時候,我們會準備非常豐盛的年夜飯,而且一家人在一起非常熱鬧,那我們隔壁的越南之前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他們是怎麼過春節的呢?中國過年吃年夜飯,越南吃什麼?為什麼靠海卻不吃海鮮?答案亮了。
  • 古代年夜飯都吃什麼?雞、羊、野味是主力,宋朝之前都吃不到炒菜
    在大年三十晚上,全家一起吃年夜飯乃是傳承千年的習俗。現在的年夜飯越來越豐盛,甚至在初一之後的每頓飯也是各位豐富。酒足飯飽之後不得不好奇,在古代,我們的祖先們能在年夜飯吃到什麼?古代中國是小麥的原產地之一,但人們並未掌握穀物制粉技術,因此只是偶爾用麥粒做成「麥飯」。至於水稻也同樣不被重視,因為古代經濟文化中心都在黃河流域,屬於北方,水稻種植規模實在極為有限。這意味著倘若王公貴族和孔孟先哲們要吃年夜飯的話,主食只有難以下咽的粗糧。
  • 你家的年夜飯都在吃什麼
    還有就是之前做什麼都是一鍋黑糊糊的我,第一次成功做了大盤雞,開心!北 京K:我家是典型的南北融合的年夜飯,老北京加老長沙,所以辣的不辣的都要有,雞鴨魚肉需全齊。包容並蓄,和諧統一。最後,清蒸帝王蟹用來壓桌。
  • 古代春節過年有什麼風俗
    古代的春節是一年中的大節,到春節的時侯一切都要停工,就算要打戰,也會在春節休戰,那古代人在古代春節過節都有些什麼風俗?古代春節為一年中的大節日,一般一進去臘月裡就要開始準備過年的物資了,臘月到就要開始舂米,給小孩子準備縫紉新衣服了臘月二十三:做糖瓜和麵條供給灶王爺,然後焚香燒掉灶王爺的舊畫像,送灶王爺上天臘月二十四:掃房、打掃房間衛生;男人剃頭,女人洗頭洗澡,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
  • 南北方年夜飯吃什麼?2018年各地年夜飯菜譜大全
    2018年夜飯什麼時候吃  年夜飯在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的時候吃。  農曆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天,這天晚上的最後一頓飯就被叫做年夜飯,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飯,又稱「團圓飯」、「團年」或「合家歡」,這頓飯意味著告別舊歲迎來新歲。
  • 年夜飯吃什麼?全國各地的過年「硬菜」熱乎出鍋嘍!
    除了四熱和四冷,還得有四肉菜,四湯菜,北京人吃的就是全面。上海上海人過年置辦年夜飯的菜式雖然不盡相同,但有8道菜是誰家飯桌上都不會少的。山東人過年,第一件事就是蒸饅頭。一到下午,各家的煙筒煙霧繚繞。開桌第一道菜就是雞肉,寓意吃雞起家。為了圖個年年有餘的好彩頭,魚肉是一定要有的。
  • 年夜飯吃什麼?大江南北、全國各地的過年「硬菜」熱乎出鍋嘍!
    糖蓮藕、糖冬瓜、年糕、瑤柱、乾魚、臘腸、大橘等是澳門年夜飯的必備食品,澳門人過年從臘月二十八開始,臘月二十八在粵語中的諧音是「易發」,老闆這天請員工吃「團圓飯」以示財運亨通。廣東人喜歡吃海鮮,蝦在過年都會是一個吉祥菜式,因為蝦寓意著每天都笑哈哈。
  • 南昌人過年吃些什麼?來看老南昌的年夜飯菜譜
    現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家庭都改在酒店裡吃年夜飯,它成為一家人在春節裡必不可少的團圓聚餐。以前,家家都做年夜飯,在那個時候孩子們的記憶裡,年夜飯就是一年當中最豐盛的晚餐,雞鴨魚肉,應有盡有。現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家庭都改在酒店裡吃年夜飯,它成為一家人在春節裡必不可少的團圓聚餐。隨著年夜飯走進各大酒店,沒有了一家人親手做一頓年夜大餐,那些中國人做年夜飯的傳統習俗和文化,也漸漸被人淡忘,更被年輕一代所陌生。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越來越感嘆過年沒有「年味」了。
  • 年夜飯的由來?年夜飯的禁忌是什麼?吃年夜飯有什麼講究?
    什麼是年夜飯?年夜飯特指農曆除夕晚餐。也是一年年末最重要的一頓晚餐。一年一次的團圓飯充分的表現出中華民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事實上隨著時代的進步,這種古老的傳統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眾多迫於生活壓力不得不選擇過年不回家這也讓年夜飯成為了空談。年夜飯的由來?辭年,就是在除夕吃豐盛的晚餐,俗話叫做「年夜飯」,也有的地方叫做「團年飯」、「合家歡」、「分歲酒」、「守歲酒」、「辭歲酒」。辭歲之風自晉朝以來就很盛行,當夜骨肉團聚,兒孫繞膝,燈紅酒綠,共話團圓。接著就是守歲。
  • 在故宮吃年夜飯是什麼感覺?一頓故宮年夜飯有這些需要!
    過年要吃年夜飯是我們中國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這個傳統已經有了上百年的歷史了,每次過年小朋友們最期待的就是換上新衣服、等著長輩的壓歲錢了,在外的遊子們最期待的是踏上回家的車的那一刻,而在家的老人們則在期盼中有度過了一年終於又能等到孩子們都回家了這頓年夜飯是這一年來吃得最開心、最有家的感覺的。
  • 中國過年最重要的一餐,同樣是年夜飯,南方和北方有什麼差別?
    即使家庭經濟條件再差,在年夜飯這一天可不馬虎,吃的喝的都比平時要好,很多農村裡的人甚至提前大半個月來準備年夜飯的食材。 一說到北方的吃,腦海中就會浮現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景象,所以北方的年夜飯,基本都是以肉類為主,像豬爪、肘子都是必備,所以每回過年都要胖5斤。
  • 在德國過年,你的年夜飯吃什麼?(含德超好物推薦)
    在現代社會,春節的過節方式已經和古代有了非常大的區別。一來是因為傳統民俗形式的漸漸沒落,由電視、電腦、手機、網絡等衍生出來的各種跨年晚會或活動替代了以往的廟會,另一方面,也是由於現代生活的忙碌和對傳統節日的執念逐漸淡化,讓人們不再像以往那樣遵循舊例去數著日子過節。現代社會可以慶祝、可以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話雖如此,春節依然是中國目前最重要的節日。
  • 什麼食物讓你一吃就感覺像在過年?聊一聊年夜飯餐桌上都有什麼
    大家好,隨著春節腳步的來臨,年的味道越來越濃,準備一餐年夜飯成為大江南北的家庭主婦們都要做的功課,也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的頭等大事兒。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聊什麼食物讓你一吃就感覺像在過年?能在年夜飯上佔據一席之地的,和南北雙方中國人的年夜飯餐桌上都有什麼,讓我們來提前預熱一下年夜飯的餐桌。年味兒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越來越淡了,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好吃的東西隨時都可以吃到就再不像小時候那樣日日盼著過年。但是總是也那麼些食物是讓你一吃到就感覺年到了,似乎一下子就體會到了年。
  • 大年三十年夜飯最強菜單!在大連過年,就得這樣吃!
    大連的親們,馬上就要過年啦!從小年開始,人們就開始忙忙碌碌起來。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一張大連人的典型年夜飯菜單,看著就好期待過年了呀。餃子過年必須吃餃子,大連銀的餃子餡實在是太多了,一般過年的餃子都韭菜或者白菜,有些大連銀包鮁魚大肉餡餃
  • 過年吃什麼?中國人過年飲食習俗解讀
    過年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年吃什麼是非常重視的,那麼中國人過年習俗吃什麼呢?編輯總結了中國各地過年的飲食習俗,讓我們看看吧。    北方人過年吃什麼  我國北方人春節第一餐吃餃子,餃子頗似元寶,寓有進寶之意。
  • 曬曬我在婆家的年夜飯,中午吃飯晚上餃子,有多少人家過年這樣吃
    不知道別人在婆家過春節都是什麼感受,反正我如今是覺得一年也回不來幾次,既然不能改變,就入鄉隨俗好了。朋友們都在曬除夕的年夜飯,我也來曬曬吧!嫁出去的女兒最思家,尤其是過年的時候,想家想媽媽!四、家常帶魚帶魚是提前炸好的,是我親媽炸的,我帶到婆婆家的,炸帶魚是我媽媽每年過年必備的一道菜,麵糊裹著帶魚段炸熟,天氣冷可以放一段時間都不會壞,吃的時候鍋裡熗鍋燒湯放上炸帶魚段燉入味,再收汁即可。年夜飯裡怎麼能沒有魚呢,我自己做自己吃也不錯。
  • 人民日報:年夜飯,吃什麼不吃什麼都有說頭
    可以說,年夜飯是一年中最可口,最香甜,有時也是最昂貴的佳餚。30多年前,人們盼著過年,某種角度上,是盼著這頓「大餐」。特別是孩子,進了「臘月」門,扳著指頭數著過。記得小時候,大院裡的鄰居大都生活拮据,平時吃肉吃魚的機會本來就少,更不要說那些有名堂的炒菜,有花樣的麵食了。小夥伴們湊在一起說到吃好東西,都盼著過年,尤其是年夜飯。年夜飯的菜餚,是一年中最多的,葷的素的,涼的熱的都有。
  • 過年一定會吃的年夜飯菜是什麼?
    除夕夜是團圓之夜,家家戶戶都會圍著一桌其樂融融地吃年夜飯,一起看春晚。年夜飯大概是最先把人拉回家人身邊的寄託了,在你還沒回家之前,爸媽就已經在問你回家想吃什麼了,但總有一些菜是過年必不可少的,那是記憶中的味道,是過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