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夥伴昨天一定
聽到或看到這條新聞了吧?
鎌倉旅遊局稱是因為人流過大嚴重影響了交通,不僅禁止了遊客在人多的地方拍照,也禁止遊客邊走邊吃。
很多人熟悉鎌倉,
是因為《灌籃高手》。
海邊騎車的流川楓,
櫻木花道與晴子
在「命運的路口」第一次相遇,
上演了一場世紀凝望,
也定格了許多人的青春。
每年,
有2000萬人前來鎌倉打卡朝聖,
不少遊客都會到著名的
鎌倉高校前鐵道上拍照留念,
包括劉昊然、鹿晗、關曉彤都在此留張照片。
而隨著日本旅行不斷升溫,
鎌倉高校前成為了每天都擁擠不堪的路口。
一些旅遊者為了拍到一張滿意的照片,
在有機動車正常行駛的馬路中間
來回行走擺Pose。
所有人都是想盡辦法拍出好看的照片。
當然,什麼規章制度,會不會打擾到別人,
他們似乎都毫不關心的樣子,
甚至是自己這麼做是否危險都顯得不重要。
舉著手機,貼著江之電小火車錄拍
直接跑進鐵軌上
手機幾乎就要貼上電車了
各種接機抓拍,「我就擋道怎麼了?」的感覺撲面而來。
很多人可能都是覺得「難得來,拍照怎麼了?」
重點其實根本就並不在這兒。
而是你「貼電車那麼近」,「站在鐵軌裡拍」,
「為了好看完全不考慮其它」,
如果照片好看,那麼貼著電車的站近鐵軌的人,
會越來越多,很明顯的就是錯誤的示範。
於是,天長日久,
這個路口的機動車司機,
周邊的居民都多次投訴
安全隱患及噪音汙染。
那這次出臺的新聞是真的禁止在這個名場面拍照了嗎?
有日本旅遊博主在第一時間出來解讀:
@日本神奈川縣觀光局 也發微博說: 這種「禁止」,其實是為了大家有更好的旅行體驗,也保障了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擁有一顆為別人著想溫柔的心,才是旅途中最大的收穫。這個禁止並「沒有法律效力」,而是一種文明約束。
所以,大家以後還是可以放心的把鎌倉高校前加入自己的旅行願望單,只是在當地要注意遵守當地規定,做個負責任的旅行者。
那麼除此之外
鎌倉還有哪些地方值得一去?
01 鎌倉文學館
前身是作為加賀擁有百萬石的藩主而知名的舊前田侯爵家的別邸。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從陽臺上遠眺伊豆大島的美麗風景。
如果你也被三島由紀夫的《豐饒之海·春雪》打動過,一定要來鎌倉文學館,看這座和洋兼具的建築,如今是否依然有綾倉家和松枝家的愛情悲歌。
館內展出的各種珍貴手稿,原版書籍也值得文學愛好者們一探究竟。像她一樣文藝喜歡觀展喜歡看畫的女生一定要來這裡走上一走,手挽著自己的戀人。
02 明月院
月院是屬臨濟宗建長寺派的一個寺廟,院內種植了許多紫陽花。
因此也被稱為「紫陽花寺院」作為鎌倉幕府第八代攝政者北條時宗所興建的禪興寺的塔頭,在室町時代所創建。
在關東說起紫陽花,很多人都能想到這裡,院內上千株紫陽花競相開放。
因為太過有名,這裡還被稱之為「紫陽花寺」,梅雨時節到這裡賞紫陽花別有一番意境。
院內設有方丈和宗猷堂(開山堂),在山腳之處挖掘修建的明月院土窟是鎌倉時代最大的規模。
這裡最著名的紫陽花的開花季節為6月,到時在參道兩旁盛開的紫陽花形成一道道花牆,院內的青·紫·白色的紫陽花爭相露出美麗的花色。
院內還種植了許多山茶花、梅花、玉蘭花和胡枝子以及方丈內院裡的花菖蒲等花卉,
因此除了紫陽花之外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賞到各種花卉。
03 高德院
鎌倉素以著名的大佛而為眾所知。
所謂「大佛」,即為巨大佛像之意,其正式名稱為阿彌陀如來坐像。該大佛建於1252年。
包含臺座共高達13.35公尺,總重121公噸。其巨大的外型,加上妥善保存當時的姿態,是一相當精緻的彫刻藝術。
最初是將大佛安置於建築之內,然而15世紀末期,建築本身為海嘯所衝逝,便改如現狀將大佛置於室外。雖說需另支付額外費用,但若有機會,不妨進入大佛內部深入參觀(費用20日元)。
04 圓覺寺
圓覺寺寺名來自於大乘經《圓覺經》,是鎌倉五大名剎之一,供奉的本尊為寶冠釋迦如來。
建於13世紀末,以來自中國南宋的禪師無學祖元為開山祖師,啟建者是當時的主政者北條時宗,其父親北條時賴也是虔誠的佛教徒,鎌倉佛教能在歷史上得到很好的發展,與該對父子有很大關係。
另外,在20世紀成功將日本禪推向西方的鈴木大拙,年輕時也在此學禪。
05 若宮大路
是將軍源賴朝(1147-1199)仿效京都所建之道路,其綿延至海邊共約長1,800公尺。鎌倉整體的都市建設是以該道路為中心而逐漸發展成形。
車站至八幡宮的途中,有一段稱之為「段葛」,以石頭堆積而成的參拜道路,春季時尤其要來,櫻花、杜鵑綻放,美不勝收。
鎌倉的市內交通比較發達,
坐電車基本上都可以到,
想要細細體會鎌倉的美,
建議安排一泊兩天的旅行,
去海邊看看夕陽和日出,
別有一番情調。
江之電會在城市
建築之間、民居之間、
主幹道和海邊軌道運行,
一路場景,繁花盛開,
隨手拍的照片,
都能讓你文藝範兒十足~
本文所使用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開放平臺,如有圖片版權問題,請版權方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感謝您的理解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