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數量逼近兩萬 國內三大酒店集團瘋狂擴張還能持續多久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商報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國內三大酒店集團又一次上演了「跑馬圈地」的爭奪戰。4月21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華住、首旅如家、錦江發布的2019年財報發現,這三大酒店集團旗下酒店突破18000家,同時新開酒店數超過4000家,再次創新歷史新高。不過,這些酒店集團出租率等經營數據持續下降,也意味著競爭仍在加劇。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門店數量激增,但不容否認的是,如今市場上優質物業越來越難尋,也加大了酒店運營的難度。此外,由於今年的疫情,業內預計酒店業擴張速度將有所放緩,同時加上OYO、H等酒店的「退出」,行業將有望回歸理性化發展。

門店逼近兩萬大關

過去一年,國內三大酒店集團掀起了新一輪「跑馬圈地」。4月20日,根據首旅如家發布的2019年財報指出,截止2019年12月31日,該酒店集團新開業829家酒店,增淨開業401家酒店,整個集團已開業酒店數量達到4450家,創該公司歷史新高。與此同時,首旅如家已籤約未開業和正在籤約店達到660家,大有進一步擴張之勢。

實際上,不僅僅是首旅如家,作為國內三大酒店集團的另外兩大集團華住和錦江,也分別在已開業酒店數量和新增酒店數量上達到歷史高位狀態。北京商報記者從華住酒店集團和錦江股份發布的2019年財報中發現,華住和錦江旗下已開業酒店數量分別為5618和8514家,新開業酒店酒店數量為1715家和1617家,去除開業後退出的酒店,兩家酒店集團分別淨增加1388家和1071家酒店。對比2018年,華住和錦江淨增開業酒店僅為484家和749家。至此,國內三大酒店集團旗下酒店總數達到18582家,逼近20000家大關。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還了解到,華住和錦江目前還有大量在建和已籤約未開業的酒店,這些酒店數量超過2000家,如以計算,國內三大酒店集團旗下酒店數量突破20000家大關已指日可待。

對於國內三大酒店集團的持續擴張,國內一家酒店集團高管曾指出,各大酒店集團加速「跑馬圈地」,一方面原因是因為中高端酒店的需求不斷增長,另一方面,不斷擴張加盟店數量也讓這些酒店集團能夠迅速獲利。此外,像OYO、H等酒店集團不斷爭搶單體酒店,也從側面加速了三大酒店集團擴張的步伐。不過,隨著加盟提速,這些酒店集團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背後顯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

擴張後的隱憂

伴隨酒店數量的增加,國內酒店集團的經營壓力也日益凸顯。根據國內三大酒店集團財報還顯示,華住、首旅如家、錦江入住率均出現下降,分別下降3、2.6、3.7個百分點,此外,在另一經營數據RevPAR(租出客房產生的平均實際營業收入)方面,首旅如家和錦江均下降2.4%和0.71%,雖然華住在這方面略有增加,但也僅微增0.1%。

一家酒店集團的加盟商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相比幾年前,連鎖酒店市場越來越難做。一方面是物業成本、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另一方面,面對酒店周邊不斷出現的新酒店,競爭也在加大。該加盟商還表示,新酒店不斷開業,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客源的分流,由此導致入住率下降,如果老酒店降低房價去爭奪客源,又會犧牲房價。「近年來連鎖酒店數量的不斷增加,讓同區域內競爭加劇,新開的酒店從硬體條件來看更好,如果老加盟店為了應對競爭,去重新裝修酒店,勢必又是一筆成本,得不償失。」上述加盟商進一步表示。

事實上,由於加盟酒店數量不斷增加,由此導致的近距離開店在行業內已不新鮮。此前,安徽省格林豪泰就有多名加盟商曾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原本口頭承諾不會近距離開店的品牌方,卻在3公裡範圍內授權、新開了多家店面,食言之舉不僅損害原有酒店的利益,由此還引發加盟店的「內鬥」。

「此外,快速擴張後,酒店服務人才緊缺,一些酒店人員培訓不到位便上崗,由此還造成整個行業人員素質不高等問題出現。」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科學學院院長谷慧敏指出。

疫情加速市場回歸理性

然而正在加速跑的酒店業在今年遇到了疫情,似乎一夜之間迎來了洗牌期,伴隨一些單體酒店集團的「落幕」,酒店業也正在向理性回歸。

華美顧問集團首席知識官趙煥焱表示,疫情之下,無論是連鎖酒店還是單體酒店,入住率都大幅下降,現金流吃緊,在此情況下,一些原本想要改造的酒店因缺乏現金只能將此項工作延期,由此可能導致酒店集團驗收的物業速度出現放緩。此外,還有部分酒店因為經營問題或將關閉,如此也將影響到國內酒店集團的擴張節奏。

根據華住發布的財報指出,考慮疫情影響,2020年,華住預計將有1600-1800家酒店開業,但與此同同時,預計還將關閉350-450家酒店,其中包括計劃關閉的300-350家酒店和因為疫情的特殊情況關閉的50-100家酒店。

另有業內人士指出,除了因為疫情導致酒店經營出現問題而關閉,一些單體酒店集團的退出,也讓酒店行業不再浮躁。據了解,今年3月9日,華住集團正式宣布旗下怡萊品牌與H(你好)酒店合併,合併之後,華住將採用怡萊軟品牌的加盟方式拓展中小酒店市場。上述業內人士還進一步表示,自疫情發生以來,包括千嶼酒店、H(你好)酒店等單體酒店「玩家」紛紛退出市場,而曾經的單體酒店巨頭OYO也飽受欠薪和加盟商解約的困擾,酒店業內也逐漸意識到,降低門檻換取加盟的方式在行業內行不通,而酒店加盟又逐漸回到有門檻的「跑道」上來。

谷慧敏還表示,隨著消費觀念的不斷變化,除了性價比外,顧客對酒店服務,環境衛生的要求也日漸上升。未來各家酒店集團不應該只看重酒店數量,更應該回歸到比拼服務質量上來。

北京商報記者 關子辰

圖片來源:華住酒店集團官網

相關焦點

  • 特許加盟比例上升 國內三大酒店集團跑馬圈地提速
    6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從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最新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飯店集團60強」 排名中梳理發現,錦江、華住、首旅如家依然位列前三名,三大酒店(港股00045)集團新增酒店數量超過1500家,新增客房數量超10萬間,超過了2017年新增酒店數量。
  • 逐利加盟費 國內酒店集團競速開新店
    國內連鎖酒店市場並沒有因為經濟增速放緩而放慢「跑馬圈地」的步伐。近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國內多家酒店集團統計數據發現,華住、首旅如家今年上半年新增酒店數量均超過去年同期,此外,尚未開業正在籌備的酒店數量也創下新高,這似乎預示著新一輪酒店市場將再次上演「跑馬圈地」的大戲。
  • 和頤酒店女生遇襲:如家瘋狂擴張後遺症?
    (原標題:和頤酒店女生遇襲:如家瘋狂擴張後遺症?)遇襲事件4月5日,關於「和頤酒店女生遇襲」的信息在網絡上迅速傳播,網友「彎彎」在網絡上發布了文章和視頻,其中顯示其在4月3日晚間入住如家酒店旗下和頤酒店798店,遭不明男子暴力劫持。根據「彎彎」的描述,整個過程持續了五六分鐘,其大聲呼喊引來了酒店保潔人員。保潔人員以為是小兩口吵架,沒有強烈制止。
  • 去年開店數量不減反升 外資酒店巨頭在華提速擴張能否持續
    北京商報訊(記者 關子辰)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外資酒店巨頭們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放慢擴張的腳步。1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多家酒店集團了解到,去年,洲際集團新開近60家酒店,希爾頓集團擴張了數十家高端酒店,而作為最大酒店集團的萬豪也在華開業了36家酒店。
  • 入住率持續下滑仍加速擴張 連鎖酒店"飲鴆止渴"?
    但各酒店集團均依靠快速擴張保證了酒店集團淨營業收入的增長。業內認為,目前連鎖酒店擴張旨在開發三四線市場,但靠擴張保營收並非長久之計。  入住率持續下滑  市場連續疲軟,不僅五星級酒店日子不好過,連位於需求金字塔底部的經濟型酒店也不能倖免,下滑趨勢依舊。
  • OYO中國還能撐多久?過萬員工僅剩千人,每月丟900家酒店
    作為一家印度酒店連鎖品牌,OYO曾一度攪動中國的單體酒店市場,高峰期收攏1.9萬家酒店,但很快因數據造假、瘋狂燒錢、戰略失誤等陷入困境。 今年9月末,華住創始人季琦公開指出OYO在中國僅剩1567家酒店,而2019年底,這個數字是10354家。這相當於10個月折損84%,每個月丟掉近900家酒店。
  • 三大酒店集團「決戰」中端市場
    三大酒店集團「決戰」中端市場  首旅如家、華住集團、錦江股份通過自建、併購、戰略合作等方式,積極布局國內中端酒店市場全季酒店  經歷近6年高速發展後,國內中端酒店發展卻出現了放緩的跡象。報告指出,預計到2021年,中端酒店總增幅將會為負值,中國第二階段的中端品牌化擴張結束。
  • 國內三大酒店集團增長背後的數字趨勢
    本報記者 徐維維 上海報導  導讀  業內認為,中端酒店同樣存在供求關係的問題,中端酒店供應上升後,勢必對經營狀況產生影響。  國內三大酒店集團華住、首旅如家、錦江股份近日相繼發布2018年二季度或半年報。從上半年財務數據來看,儘管三大酒店集團整體淨利增長勢頭良好,但酒店經營數據則顯示了一定的疲軟。
  • 高端酒店加快擴張步伐 搶灘二線城市
    今年以來,萬豪、洲際、希爾頓等大型酒店集團紛紛加快了在華擴張的腳步。   對於高端國際酒店品牌集團而言,中國市場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今年以來,萬豪、洲際、希爾頓等大型酒店集團紛紛加快了在華擴張的腳步。  本土企業也不甘落後。
  • 和頤事件牽奇葩酒店江湖:急速擴張難逃管理困境(1)
    4月5日晚,北京望京798和頤酒店發生顧客遇襲事件。和頤酒店是國內知名酒店連鎖品牌,如家酒店集團旗下的高端商務品牌。隨後的一周內,這一看似孤立的事件經過輿論聲討、警方介入、酒店道歉等多輪發酵,引發了消費者對國內連鎖酒店管理亂象的大討論。而在事件背後則反映出,近年來在資本推動下急劇擴張的國內經濟型酒店的普遍困境。
  • 瑰麗酒店集團全球擴張加速 亞洲再添4家酒店新成員
    此新增四家酒店,將品牌拓張足跡延伸至亞太地區最負盛名的目的地,對瑰麗酒店集團全球業務擴張意義非凡。瑰麗酒店集團的擴張,以其強大摩登的獨特品牌定位而獨樹一幟,注重設計和創新,並致力於提供特別定製和私人化的服務和待客之道。
  • 溫德姆酒店集團2017在華酒店數量突破1380家
    溫德姆酒店集團2017在華酒店數量突破1380家 -- 全球8,100家酒店 用創新為酒店行業賦能 上海2017年12月28日電  /美通社/ -- 作為酒店行業巨頭,溫德姆酒店集團擁有遍布全球78個國家20個酒店品牌,8,100家酒店。
  • 連鎖酒店龍頭加速展店,國內酒店行業仍是優質賽道
    核心要點:酒店龍頭輕資產加盟擴張已延續40年以上,門店數量增多+龍頭議價力提升+酒店產品升級+國際化拓展,EPS及股價成長穿越周期。復盤美國酒店龍頭萬豪和精選2000年至今發展,可以發現酒店龍頭的股價僅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美國GDP增速由07年的+1.9%大幅放緩至09年的-2.5%時EPS和股價會受到一定影響,但在2011~18年3次美國經濟增速小幅放緩期間依靠酒店龍頭高市佔率下對RevPAR持續提升的議價能力、輕資產加盟擴張、產品結構持續升級以及海外本土的擴張,均能實現EPS的持續成長並推動股價穿越周期長期趨勢上行
  • 連鎖「吃香」 外資酒店逆勢擴張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外資酒店巨頭們並沒有因為疫情而放慢擴張的腳步。1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多家酒店集團了解到,去年,洲際集團新開近60家酒店,希爾頓集團擴張了數十家高端酒店,而作為最大酒店集團的萬豪也在華開業了36家酒店。
  • 洲際酒店集團:擴張盛宴的背後
    【品橙旅遊】1984年,洲際酒店集團(IHG,以下簡稱「洲際」)在華第一家酒店——北京麗都假日酒店開業,35年後,洲際在珠海慶祝其在大中華區開業酒店突破第400家。近年來,洲際酒店集團在華的發展進入了加速跑。
  • 國內規模最大酒店集團,客房數量近100萬間,說不定你還入住過
    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國內規模最大酒店集團,客房數量近100萬間,說不定你還入住過。而這個酒店集團其實就是——錦江國際集團,它的總部在中國上海,錦江國際集團以酒店,餐飲服務以及旅遊客運業為核心產業。當然也有在發展其他的行業,不過重心還是在這些上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錦江國際集團目前的房間數量已經接近100萬間。
  • 萬豪國際集團擴張全球獨立酒店版圖
    自2016年收購喜達屋酒店及度假村國際集團後,萬豪國際現擁有240多家獨立酒店,分屬旗下三個特色鮮明的精選酒店品牌 -- 豪華精選(The Luxury Collection)、傲途格精選酒店(Autograph Collection Hotels)和臻品之選酒店(Tribute Portfolio)。預計到2019年,這三大精選酒店品牌的酒店數量將增長近50%。
  • 「雙品牌」運營,酒店集團瘋狂獲客的首席秘方!
    ,酒店集團瘋狂獲客的首席秘方!而回顧雙品牌酒店組合在中國的發展歷程,走在行業前列的品牌隊列中,萬豪、希爾頓等大型酒店集團之外,國內酒店集團的身影也不曾缺席:• 2017年,凱悅在中國西北地區首個雙品牌酒店揭幕,銀川大閱城凱悅嘉軒/嘉寓飯店;• 2019年1月5日,君瀾酒店與阜陽交投籤約,君瀾大酒店和景瀾酒店進駐阜陽;• 2019年12月16日,上海機場與洲際酒店籤署合作協議,攜手打造浦東機場航站樓綜合體項目旅客過夜用房板塊
  • 收購日本酒店 華住為何急於出海?|經濟型|錦江|雅高集團_網易財經
    1月5日,針對「華住將與香港券商華盛證券一起設立『華盛華住酒店獨立組合基金』,專門用來收購日本的酒店業務」一事,華住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並未否認,僅回復「尚未有進一步消息披露」。這是華住完成收購德意志酒店集團後,又一次把目光瞄向境外。不過業內人士認為,2019年以來,華住開始在海外「瘋狂」布局,一方面與中國遊客不斷增長的出境遊有關,另一方面,也由於國內酒店市場競爭過於激烈。
  • 再下九城 綠地酒店旅遊集團加速品牌輸出
    但在多數酒店企業營收同比增速普遍為負的同時,綠地集團酒店業務板塊卻在逆勢擴張,加快自主品牌輸出管理步伐:繼今年4月21日揭牌海外運營中心、加強在海外輸出品牌之後,6月19日,綠地酒店旅遊集團又與國內9個城市的10家酒店項目達成品牌管理輸出合作協議,加速擴張國內品牌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