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人:群英鐵三 ordman)有位朋友告訴我喜歡看我的賽後感,我告訴她,生命不息就馬不停蹄,馬不停蹄就筆耕不輟!這次廈門之行後,我脆弱的免疫系統一直在與膝傷、感冒做鬥爭,身體基本上進入「大修」狀態,但思維卻一刻都沒有偷懶。一方面想用文字和照片記錄自己每次參賽的心路歷程,同時也是分享、感召身邊的每一位親朋好友,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大家:Don't say I can't!
【一】做夢 2014年開始恢復停下了十幾年的跑步,也是這一年,知道「鐵人三項」並不是禽獸們的專利。同一年,完成了兩個半馬、一個全馬、一個半程標鐵,半程標鐵竟獲年齡組第三,拿到了一個獎盃��。雖然下半年因過度訓練、盲目訓練,被傷病折磨的死去活來,但還是找到了夢想啟航的方向。從此,泳往直前、一騎紅塵、馬不停蹄,正式踏上靈魂的朝聖之路!
5歲多的時候,因為在村子裡的池塘邊玩耍落水,後被村裡人撈上來,差點被淹死。後來上了學,老師和家長都會在腳脖子上面用墨汁給劃條線,線沒了或者模糊了,就得挨揍����……土窩子裡長大的泥腿子,哪曾想會有一天能到大海裡與全世界的「鐵人」一起劈波斬浪!從小吃著解熱止痛片、土黴素,注射著大量青黴素、病毒靈、雙黃連、頭孢黴素,甚至常年咳嗽一度至炸肺(氣胸)的我,哪曾想已近不惑之年之際,還能在鐵人三項和馬拉松賽場馳騁!難道人生的春天才剛剛開始?!
這兩年,先後完成9次鐵三,特別是今年參加了4個全馬,4個鐵三,4個全馬中的3個在330以內,1個是331,達到了業餘精英選手水平,4個鐵三3個是標鐵(1.5公裡遊泳+40公裡自行車+10公裡跑步),1個ironman70.3(70.3是指70.3英裡,大鐵的一半)。自從我知道有個東西叫「ironman」(國內俗稱「大鐵」),就是要在17個小時內連續完成遊泳3.8公裡+騎行180公裡+跑步42.195公裡的比賽。從小飽受體弱多病折磨、已完成過多次馬拉松和標鐵的我,太想通過這樣一場令世人仰目的賽事來證明自己了!太想在跑過ironman比賽終點時仰天長嘯、聽一聲「*** YOU ! ARE ! AN ! IRONMAN !」了。
過去,一直羨慕身邊那些能夠出國參加比賽朋友。結合比賽,全家一起到國外休個假,這是多麼令人羨慕的休閒方式。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對我都是奢望。可喜的是,去年萬達集團買下WTC,ironman回歸中國大陸,才讓我等鐵粉的70.3和226逐夢之旅成為可能。
【二】蓄夢 備戰鐵人三項絕對不是有毅力就可以的,因為我們都是吃五穀雜糧的凡夫俗子,有工作、有家庭、有老人、有妻女,需要合理規劃人生,統籌使用時間。去年冬天報名廈門ironman70.3之後,三項訓練更加系統。我遊泳基礎差、天賦差,所以付出的也最多,基本上每天中午遊1個小時,周末遊一個長距離。以前都是每次遊1500或1000米計時,有時候周末會悶頭遊個3.8,遊了大半年技術和成績幾乎沒有什麼進步。今年以來,有幾位朋友教練都告訴我,打腿太差了,必須練分解,必須加強打腿訓練,否則這樣遊下去很難有提高!於是我下決心開始練打腿,記得高陽教練讓我用蛙泳手換氣的方式完成第一次50米打腿的時候,在遊到30米時感覺都要溺水了,哪裡還叫打水,叫踩水還差不多,整個下半身都浮不起來,在水下沉沉的拖著,基本上是靠蛙泳手在往前刨。那時候,真想不明白打腿有何用。由於對遊泳理論和實踐的雙重空白,我只好篤信:不懂的就先照著做!所以,不問為什麼,下水悶頭就一個字:幹!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每次下水至少保證300米打腿,從蛙泳手到只抬頭不劃手,從不劃手到扶板抬頭換氣,從300米到500米,從斷續保證打完到連續計時打………半年後,自由式終於有了質的提高!我也實實在在體會到:在不能靠打腿輕鬆浮起下半身之前,根本無法完成一個理想的劃臂閉環(至少我做不到)!!所以,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沉重的下半身能夠輕鬆浮在水面上前進了!這個時候,我才能夠像跑馬拉松一樣,在享受遊泳的同時思考技術問題,才能夠用腦子指揮我的手臂:抓水、折臂、高肘抱水、不過中線、近體划水、推水至大腿側、提肘、腋下打開、掌心略向外展斜插入水、前交叉、身體沿縱軸滾轉、臀部發力、鞭壯打腿…………單位遊泳館開館以來,只要不出差基本上每天中午都去,絕對是貢獻最大的顧客之一!終於理解為什麼一本自由式教材會有那麼厚,終於知道為什麼遊泳界也有教授和博士!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作為一個悟性差又有想法的人,我體會:不要什麼都等想明白了再去做,有些事當不理解、想不明白的時候,不妨做個乖孩子,聽話、照著做!否則永遠都是「理論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就像小時候,老師讓我們背英語和語文課文,那時我tm真想不明白,考試又不考課文,浪費時間背那個幹啥?長大後才理解,課文就是最好的作文,裡面有最好短語、詞彙和語法,沒有死記硬背就談不上融會貫通!我們的肌肉何嘗不是這樣,誰剛開始打腿的時候腿不是硬如木棍?誰能一下水就能打出漂亮的鞭狀腿?
我記憶猶新的是,今年6月18日三夫比賽的時候,我的雙腿還沉在水下,到8月27日蟠龍湖比賽的時候,腿竟能浮在水面上了,公開水域的成績也由38′提高到了34′。與此同時,我在訂閱號裡關注了好幾個遊泳的公眾號,視頻、技術、力量訓練…幾乎一個都不放過!每位老師講都仔細思考和體會,有時候去上班的路上邊走邊琢磨,下意識做起了划水動作,後面人看見笑我是不是「魔怔」了,不知道的人以為我肩周炎犯病了呢��!就是靠這種笨蛋辦法,去年這時候看見我遊泳的大院高手和悅、韓澈,以及教練朋友都說:你的自由式看上去真像自由式了!������此外,比賽前我遊了一個2100米,用時49分鐘,配速由上半年1500米平均232提高到了222,大概提高了10″,雖然依舊是菜鳥級選手,但仍可用海明威的話聊以慰藉:真正的高貴,不是優於別人,而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騎車。說心裡話,三項中,我在自行車上投入是最少的。到現在,群裡的朋友討論自行車,有很多術語都聽不懂,從沒有上過騎行臺,這次去廈門是我第一次拆裝自行車。從玩鐵三的角度看,應該說自行車是我接觸最早的,2012年買了一輛低端碳架子的公路車,每年夏天出來騎騎,但僅限騎遊而已,至今也談不上什麼訓練。一般情況下,每年五一節開始騎車,利用夏天的晚上刷刷昆玉河和長安街,前兩年最虐不過是妙峰山了,每年10月份之後就徹底掛車了。從去年開始,跟著俱樂部騎過永寧、黑絲姐,跟著捷少和張哥騎過一次虐人心肺的白河堡水庫(162公裡,爬山2700+),這條線路是群英裡大神們定點訓練路線,我們騎了8個多小時才騎完,真是虐死人不償命,我發誓以後再也不騎了。去年跟著眾神騎了一年,今年沒再去,一是因為實在不願意早晨提前一個半小時起床驅車50公裡到十三陵水庫,二是因為到那裡也是大神見首不見尾,不過是跟群英諸神們合個影而已,一粗發就不見人影了,還是得一個人在路上苦熬,連一起吃火勺的機會都木有。等我回來,人家都已經水庫「泡完澡」,準備返程了。還有,早晨起個大早,再騎上四五個小時的車,返城路上非常困,安全駕駛都成問題,而且路上稍微堵車,一天時間就沒了,所以今年放棄了去十三陵訓練。改騎潭王路,一般6:00從家裡出發,沿蓮石路騎到門頭溝,上潭柘寺奔潭王路,一圈下來106公裡,爬升近1000米,毛時間大概430以內,途中消耗3根香蕉、2-3粒鹽丸和bcaa、1壺清水和2-3瓶飲料,回來還可以陪孩子玩大半天。今年就這樣練了一夏天,雖然道路風景差點,但出城後基本上沒車了,能夠保證安全,對我來說訓練量也夠了,再加上平時每周2-3次的昆玉河、長安街,保證輕鬆完成標鐵是絕對夠了。可悲的是,今年9月下旬北鐵之後,受天氣等因素影響,我只騎過一次潭王路,直到此次廈門之行前,再沒碰過車,之前累積的那點底兒,基本上都還回去了。很多朋友,在天氣差的時候還會用騎行臺保持,但我條件不具備,只能這樣打醬油了。
跑步,原本的跑步基礎還是不錯的,也是我三項中的強項,在ironman當中,也有很多選手是靠強大的跑步絕地反擊的。但是,但是!這次跑步準備也實在悲催!本來去年積累了一定的跑步功底,但8.7靈山50公裡越野導致左腿膝關節滑囊炎,讓我自廢武功,毀掉了我小半年的跑步。從那以後,連一次像樣的長距離(20以上)都沒有跑過,中間穿插了2次標鐵和一個北馬,讓本來漸以康復的我再次墜入傷痛陰影下。比賽前三周的時候,我按照530的配速慢跑了一個15公裡,沒有發現傷痛,竊喜!接下來一個周末,我又打算以430的配速跑17公裡,心肺和肌肉力量感覺非常好,但在13公裡處,膝傷再次出現,這次傷痛徹底擊潰了我廈門之行的信心,接下來的一周基本上沒敢再跑步。就這樣,帶著膝傷和凌亂的訓練儲備,踏上了前往廈門的逐夢之旅! 我夢想的成績是遊泳45-50分鐘,自行車3小時,跑步1小時40分,加上換項,累積5小時35分至6小時完賽!
【三】圓夢 11日早晨,我乘坐提前一個月訂好的3折航班飛赴廈門。在北京工作7年多了,不記得多少次往返首都機場,乘飛機已像乘車一樣平淡。但唯獨這次,飛機騰空而起的瞬間,一種使命感目標感責任感竟油然而生,說好了享受比賽的,怎麼心情竟有些莫名的沉重?是緊張嗎?不知道!或許有一點! 抵達後,第一件事是跟已在那邊的朋友到日航酒店的海鮮自助海吃一頓。為了不影響晚上睡眠,中午沒有休息,快速裝好自行車,去展覽館報到了。
第一次近距離看見所謂的「鐵人村」,親眼目睹了給王健林打工那些生意人,看見了價格不菲的豪車,對於車我不懂也基本上不看,只買了一件騎行褲、2件騎行服,一個ironman的空頂帽和體恤衫。我的一套騎行服、騎行褲和鎖鞋,已經跟我走過了5年的風風雨雨,是該換換了。空頂帽也排上用場了,替我遮擋了跑步階段刺眼的陽光,緩解了我中暑的症狀。
第二天,我們群英在群主黨版的號召下,相約9:30在下水點集合照相、試水,提前感受激情澎湃的大海!在這裡遇到了我們同事哥們兒海波和雅冀,還見到了曾獲帕運會遊泳冠軍偶像王家超小兄弟。下水前,我穿了膠衣,但感覺水溫不是傳說和想像中那麼低,跟北鐵時差不多,所以糾結了好一陣子是否次日穿膠衣參賽。
雅冀、海波三兄弟,此時的張哥還在灰機上,遺憾的是自始至終沒見到斷臂鐵人����+騎行專家捷少的身影。還有少校韓澈,不知跟誰玩去了。
穿膠衣試水,著名演員+健身教練+帥鍋+男神意外入鏡。
下午,按時間把自行車交到換項區,按要求把其他參賽物品放進2個換項包,仔細地一遍遍的檢查,千萬別出現錯忘漏。按照規定,要麼把鐵三鞋固定在車上,要麼放進換項包。我沒有專門的鐵三鞋,就用別針和皮筋兒把鞋子固定在車上,還是第一次這樣幹,起水後光腳跑,總比穿鎖鞋跑省點時間。
T1換項區。打鐵三年,還是第一次這麼個玩法!
T2換項區,跑鞋、空頂帽放在這裡。
13日,考慮到潮汐的因素,比賽下水時間定在了9:30。7:30到9:00這段時間,我再次檢查了參賽物品、自行車。天氣太熱了,雖說省點打腿的力量,但本人脫膠衣水平差,關鍵是感覺穿上膠衣划水時送肩困難,所以決定不再穿膠衣。幸虧沒穿啊,等下水前,很多穿的人熱的已近中暑。9:00多,隨著人流走到下水點,開始熱身,見到了魏教授、徐老師等幾位清華的學霸男神朋友,大家平時在北京工作、打鐵,現在又一同廈門赴鐵三盛宴,頓感無比親切。
下水前,最後檢查裝備。以前所有的比賽,我全是玩人品,從不帶備胎和工具。那天報到時,有個哥們兒說,還是備上吧,畢竟交了一千多的報名費吶!想想也是,大老遠第一次ironman70.3,不能讓輪胎給廢掉了啊,所以臨時買了條備胎和液體二氧化碳充氣瓶。
熱身——的時候,我還如夢中一般!這是我嗎?我怎麼可能出現在「鐵人」的隊伍裡?
2000多人齊聚在海灘上,一起觀看pro們先下水,等我下水的時候,他們已經用時25分鐘遊完了1.9公裡,陸續起水了。我知道,對我來說這是永遠仰望不可企及的目標,但是我已學會欣賞奔向目標途中的風景。
考慮到越往後越熱,人會堆的越多,我還是按照標鐵的做法,儘量擠到前面下水。不過這次我不再像北鐵和蟠龍湖一樣下去就拼搶,而是儘量避開人堆兒,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慢把技術遊出來。已經習慣了一路上不斷有人超越我,我也超了一部分人,與標鐵不同的是,遊蛙泳的確實不多。在經過第一個折返點的時候,感覺身邊的人突然多了起來,前有阻擋,後有追兵,有好幾次我在抓水的時候抓住了前面人的腳丫子或勾住別人的腰,同時也被後面的人撓腳,我已隨時做好被人騎在胯下的準備了,但發現大家都還是很友好的,沒有人故意使壞,也可能高手早就跑前面去了,大家水平都是半斤八兩。這時候,我就儘可能讓開主路,往邊上躲一躲。這心態和生活中的我一樣,自己能力不濟的時候,就不要阻擋別人的去路,海面那麼寬,總有一條路是自己的。路,越讓越寬,越搶越窄!(盜圖,此圖非我)
全程自由式,雖然偶爾往嘴裡灌過幾口水,但最終沒有嗆水,也沒有喝到肚子裡,輕鬆愉快地遊完,用時50分鐘,2100多運動員中排名975,完全在計劃之中。
起水後,雖然成績不咋滴,但按照之前看過的一篇文章說的,先不要急於摘眼鏡,記得嘚瑟一下,擺個poss,因為御用攝影師就在身邊��!
找到自己的換項包,幸虧帶了條毛巾,但後悔沒帶瓶水,腳上的沙子很難清理乾淨,我是寧可多浪費幾分鐘,也不想襪子裡帶著沙子去跑21公裡,或者騎車到半道再停下來倒沙子。吃了根香蕉,找到自行車,跑出T1,開始騎車。
一開始,我還是像標鐵一樣,全力以赴騎,根本不懂按照功率的%多少去騎,按照3小時的目標,必須配速在2′以內,剛開始配速130或者140、150還比較輕鬆,但遇到坡或者在返回逆風時就降到了2′多,特別是後半程,配速一直在2′多,甚至到了240+,感覺進3小時無望了,只好默默的盡力騎,初次參加這樣的長距離,也不知道自己的消耗,不懂補給,就是憑著感覺補,大概吃了3—4個能量膠,1粒鹽丸和1粒bcaa,喝了2瓶運動飲料和1瓶水。
騎的時候,看到那些拉風的豪車配上大碳刀或封閉輪,騎的呼呼直響,感覺真帶勁!好羨慕那些拉風的豪車!不過,他們當中也不乏菜腿,被我這公路車+小鋁輪超越的也大有人在!當然,也有的是比我車還差,騎普通捷安特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就如錢多房子大未必幸福一樣,即便是騎山地車參加比賽的,幸福感也未必差,就看以什麼樣的心態參加比賽了!大眾性比賽,核心是比心態,比誰的心態更陽光、更積極、更健康,其次才是比成績!比賽的目的不是為了徵服別人,而是為了捍衛夢想、戰勝一度質疑的自己!
3小時!由於今年一夏天潭王路訓練,我真的是高估了自己實力,訓練和比賽完全是兩回事兒。感覺這次自行車非常像馬拉松,能讓我邊騎邊靜下來思考什麼,雖然時間很短,畢竟還是要考慮安全。不同的是,經常聽說馬拉松有人跑死,還沒聽說誰騎車累死(意外事故除外),所以我才拼命騎車,而馬拉松從沒有這麼賣力過。曾有很少的時間,我能平心靜氣的考慮踏頻和節奏的事情,但稍有遺力,我就全力以赴,大有被榨乾的感覺。參加40公裡的標鐵,不愛出汗的我基本上都感覺不到出汗就完了,也不考慮後面跑步的事兒,因為幾次比賽都是全力騎車,跑步一二公裡後,腿上就感覺不到騎車的任何影響了。但這次,汗順著眼鏡片往下流,快趕上我騎妙峰山的感覺了。3個小時,換成馬拉松,我已經跑過了36+公裡!真是不易,第一次感受到騎行比賽如此的艱苦!
騎行結束,把自行車放下,穿著鎖鞋往T2跑,才發現騎行和遊泳中隱隱約約的膝傷,已導致左腿脛骨外側整個肌肉都僵硬了,疼的不要不要的,沒法跑!看到別人把鎖鞋脫下來光腳跑,我才想起來脫掉鎖鞋,但脫下來跑還是疼!當時心想,不會人生的首場ironman70.3就此收場吧?!����我的強項跑步還沒開始呢!
這時,剛好遇到群英的叢偉,他說慢跑一下應該就沒事兒了。這大神騎車用了240,比我快了20分鐘��!我倆一起換好跑步鞋,相互安慰著慢慢跑了一段,果然小腿肌肉不疼了,但膝傷依然存在,配速進6′都困難。我知道,為了更長久的打鐵下去,為了還能挽救半個冬訓,我必須把傷痛控制在可忍受的範圍內,決不能胡來。
到了第一個醫療點,我向醫務人員要了一瓶藥,跑一段停下來噴一噴,有時候也給其他呲牙咧嘴的小夥伴們噴幾下,感覺那玩意兒就是個心理作用吧。不很疼的時候,就儘可能縮小步幅,提高步頻,但這樣最快配速也就是530那樣,根本跑不出我賽前預想中的440的配速。制約我跑不起來的主要原因,還不是腿傷,而是心率!心率!心率!我怎麼也想不明白,跑過幾公裡之後,就感覺心率高,手錶沒調好,看不到是多少,但就感覺心口堵的慌,又憋又有些噁心!甚至有一段真的不得不停下來走了幾十米,這在我兩年多的跑馬打鐵生涯中從未有過。我到現在也沒搞明白,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是天熱中暑?不應該,我向來比一般人耐熱!是補給出了問題?但跑步開始我就吃了一粒鹽丸和一粒bcaa,還補充了香蕉和能量膠,不斷的補充運動飲料。很可能是騎車透支體力?但我跑到十六七公裡之前,腿上一點兒都不累,感覺肌肉力量非常充足,若不是心率和腿傷,440的配速肯定能跑出來!所以,至今不知哪裡出了問題,讓我以214完成21公裡跑步,成就了我最慢的半馬!
後來聽說,跑步階段很多人都完蛋了,特別是我們這些北方人,剛剛進入冬訓的轉換期,夏季耐熱訓練已經結束,正式冬訓又沒有拉開帷幕,一下子又回到30多度的溫度下開幹,很多人都不適應,特別是看到我們群英諸多大神級人物都啟動走馬模式後,我便能理解和接受我這「小排量」的結局了。跑步最熱的時候,我先是把冰水海綿塞進前胸和後背,感覺效果不好,我又抓起冰塊塞進前胸後背,塞進腋窩下,含在嘴裡,抓在兩隻手裡(在北京這大冬天裡寫這個,躺在被窩裡都打哆嗦����)……心想這哪裡是享受比賽,不成作賤自己了嗎?����
遊泳和騎車階段,都看不到打鐵人的痛苦,一個是在海裡,一個是速度太快,但跑步階段就不一樣了。賽道設置非常好,採用折返三圈的方式,而且是同一條路往返,這樣大家都能相互看到,與朋友或擊掌、或伸��、或擁抱、或傳遞鼓勵的眼神,大家互相鼓勵著前進!賽道上,有的人比我跑的快而輕鬆,有的人比我更艱難,有身高近2米的老外,有體態臃腫的肥胖者,甚至有顯然身體殘疾、一瘸一拐的「鐵人」!這些人,每一個都讓我肅然起敬!跑到這一刻,很多人都要克服比我多得多困難,我有什麼理由不堅持!
不管怎樣,在膝傷困擾、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算是跑著而不是走著完成了比賽,沒有辜負兩年來犧牲的陪伴孩子的那些時間。快要跑到終點的時候,我一直在觀看前後有沒有人,我知道我花錢聘請的攝影師在終點等我,我不希望這時的鏡頭裡有別人,我要給他們我最經典的poss!前面的人我不再追趕,給他們留夠享受勝利的空間和時間,回頭看後面的朋友,也很「懂事兒」的不往前趕,而是把終點留給我自己!這就是打鐵人的默契,純正的革命友誼!對於很多「鐵人」來說,他們在意的不只是一分一秒的成績,還有生命和生活中每一個精彩的瞬間!激勵他們到達終點的,不只是對ironman的嚮往、對戰勝自我的期待,還有比獎牌和勝利更重要的獎勵——終點處,翹首以待自己平安歸來的她/他/兒/女,以及那個再熟悉不過的擁抱!全世界的ironman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6小時19分!遠遠超出我530-600完賽的預估。跑過終點後,我的汗水幾度從淚腺裡流出來,兩年來第二次比賽終點汗水充滿了眼眶,但沒流下來,鼻子酸酸的!這滴汗,一定會流出來,等到我成為真正的ironman! 不再酸不溜丟的描述波濤澎湃的內心了,跑馬的、打鐵的…很多人都懂,不懂的說了也不懂!
比賽結束,好大一陣子氣短咳嗽,胸口依然感覺噁心,先做拉伸,很快感覺身上就冷了,趕緊穿上保暖的衣服。想去吃點東西,但王健林大人在這方面實在忒扣,照著北鐵和三夫差遠了,就給準備了我最不愛吃的披薩,連點水果、熱粥和全麥麵包片都沒有,我要了一塊披薩,咬了一口但咽不下去,趕緊取了自行車和換項包回酒店了。
酒店沒找到冰塊,就用冷熱水反覆衝膝關節以下,加快恢復速度。晚上跟著黨版,和群英的一幫弟兄姊妹再次去日航酒店吃海鮮自助,開始還是噁心吃不下,但一碗熱蔬菜下肚後就緩過來了,開始狂吃,起碼吃了我平時2倍的東西!
再次回到酒店,裝車收拾好行李,依依不捨的洗掉臂貼,才發現北方人已經退去的事業線又出來了��!
已經11:00多了,早晨5:00就要去機場,想美美噠睡一覺,但腦子卻無比亢奮怎麼也睡不著,大腦在雲端,身體在地獄。乾脆把雙腳抬高,打開手機玩,一直到了3:00多才昏昏沉沉的睡著,睡了一個多小時。 十分感謝小秦兄弟一大早接我奔赴機場,早班航班也出奇的順利,飛機沒起飛就睡著了,睡得踏實啊!更為驚喜的是,本來為了省錢定好的經停濟南的航班,卻因濟南大霧無法降落而直奔北京了,這些年這種好事兒還是第一次遇到����。 再見,廈門! 敬禮,6倍於運動員的志願者們!
【四】續夢 回顧報名後這一年多的準備,其實每一步訓練都是奔著最高殿堂ironman來的,不然我不會遊3.8,騎100+,當然馬拉松是個例外。對我來說,這次收穫的絕不僅是這枚沉甸甸的70.3獎牌。在去年這時候,我開始陪著孩子學古箏,每周四陪她上古箏課,每天晚上陪她練1小時,等8:30她睡覺了我再出去跑上一小時,或者做一小時的核心練習。一年多來,我幾乎沒有為學習古箏批評過她,用耐心、鼓勵、大拇指、掌聲,讓她喜歡上了古箏。前段時間,代表學校參加海澱區演奏比賽,她是唯一一個一年級的小豆包。這一年,我還陪著她學會了蛙泳和自由式,我小時候差點淹死也到了初中才在魚塘裡偷偷學會狗刨,再想想現在打鐵遊泳之艱辛,我發誓要讓活潑開朗女兒練好童子功,找教練手把手教她學遊泳。目前,10節課的自由式已經結束,我還讓她跟著教練走長訓,每周一次,主要是雕琢自由式技術細節,鞏固技術功底,為她將來可能的打鐵之路奠奠基。這才是我2016年的最大收穫!(插一張今年三夫的照片)
另外,我常騎車帶著她到處玩,經常見我帶著她搖車,在她5歲多的時候就能騎著她的小自行車搖車了,雖然姿勢有問題,但上大坡的時候站起來使勁兒蹬的小樣兒,讓我看到了我爬妙峰山、蠍子石、高崖口的樣子,看到了不久後我賽場上的小夥伴������!若干年後,如果看到賽場上的禿頂老頭兒帶著「小情人」一起打鐵,親們不要吃驚,多給咔嚓幾張照片就可以了。所以,最近我常想,孩子這個年齡段,陪伴她成長才是工作之餘的第一要務,打鐵跑馬要退而求其次!打鐵損失一些,以後還有的是機會,但錯過了陪伴,等她再大點兒就不跟我玩了!當然,這兩件事對我來說,每一件都是工作勞頓後的享受!都是永遠在路上的夢想!
這次比賽前受傷+感冒頭疼,比賽再次把身體掏空,相當於做了個大保健,免疫力也降到最低,直到今天咳嗽還沒有完全康復。我們群英裡的大神們,比賽結束當晚還能到KTV嗨到天亮,我這糟糕身體,真是給跪了!我是奧拓,人家就是奧迪Q7,小弟和哥沒法比啊����!
打鐵的夢想還將順著這條路延續,但文章總有結束的時候,擠不出美麗結尾,盜用童話大王鄭淵潔最近在烏鎮在世界老大們面前的一段演講結束此次分享:有一年,我們的鄭氏兄弟鴿舍誕生了一隻腿有殘疾的信鴿。大家知道,高速飛機在起飛後為了保證速度,要將起落架收回到機身裡。各種鳥在飛行時也要將腿回收到腹下。而我們這隻瘸鴿由於一隻腿有殘疾不能收回到腹下只能懸吊,因此它無法飛直線。作為信鴿,我們認為它已經沒有價值,我們決定採用一種仁義的方式放棄它,送它參加一次一千公裡的超長距離競翔大賽。一千公裡的競翔大賽,別說拿名次,能歸巢的鴿子都屬於鳳毛麟角。童話都不敢這麼寫的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這隻瘸鴿獲得了冠軍!我現在也想不明白它是怎麼飛回來的,但我知道,它是用生命證明給我們看:它行。(全場掌聲雷鳴)2005年4月30日,我帶這隻瘸鴿做客中央電視臺《百科探秘》節目,一隻瘸鴿都能如此勵志,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我就是這隻瘸鴿! 將繼續沿著翼下的賽道,飛翔! 2016.11.26 北京
本文系群英鐵三 ordman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