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50位藝術家「雲聚薈」
今年是廣州大劇院開業十周年。9日上午10時,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中演院線、人民視頻、廣州大劇院主辦的全球藝術家網上馬拉松式直播活動準時開始。在長達10小時的直播中,全球近150位藝術家進行 「雲聚薈」。據悉,此次直播在新花城、廣州日報APP、酷狗直播、酷狗音樂、騰訊視頻等80多個平臺進行,超過7400萬人次在線觀看。
當天上午,為直播活動拉開序幕的,是國樂藝術家方錦龍和原創音樂人方頌平帶來的戰「疫」新曲、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的《照亮》。在這個作品的「世界樂器」版本中,方錦龍一共使用了9種中外樂器演奏,多種樂器在作品中形成合奏,既音色豐富,又非常和諧。方錦龍表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用不同國家的樂器來演繹這個作品,也是寓意全球攜手戰勝疫情。」
10小時線上直播從歌劇、音樂會、戲劇、舞蹈以及神秘連線活動五大版塊出發,來自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150位藝術家逐一亮相,共同展現藝術之光。
本次直播多現場舉行,「主場作戰」的廣州粵劇院、廣東省木偶劇團、廣東現代舞團、廣州歌舞劇院、廣州雜技團、鱒魚歌劇團帶來了精彩的現場演出,以梅花獎得主黎駿聲、陳韻紅為代表的廣州藝術家展現了廣州文藝風採。
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設置的分會場,男高音歌唱家王凱、男中音歌唱家洪之光、女高音歌唱家周曉琳分別帶來原創歌劇《馬可·波羅》的詠嘆調。《馬可·波羅》劇組演員也實現 「雲聚首」,劉彬濠在廣州直播現場獻唱,指揮大師湯沐海、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馬頭琴演奏家烏日根、深圳歌劇舞劇院分別在上海、香港、內蒙古、廣東「隔空」合作,重現《馬可·波羅》第三幕元大都的場景。
此次直播活動,藝術家們參與的形式各異,除了現場演出,還有表演視頻、問候祝福等。歌唱家廖昌永攜弟子戴宸為觀眾帶來《我和我的祖國》,崑曲表演藝術家張軍獻上為廣州大劇院「量身定做」的《水磨新調》,音樂劇《劇院魅影》的「千場王者」布萊德·裡特爾帶來全新錄製的抗疫歌曲《讓我們在一起》,芝加哥交響樂團木管五重奏、日本國寶級太鼓樂團「鼓童」、巴黎納伊男童合唱團等曾赴廣州演出的藝術團體也精心錄製了演出片段……
此外,濮存昕、王蒙、郎朗、鄭雲龍、張國勇、閻維文、戴玉強、麼紅、呂思清、雷佳、卡斯帕·霍爾騰、于魁智、李勝素、楊麗萍、鄭宗龍、林奕華、達姆嬈等藝術大咖帶來線上祝福。
數讀十年「高光時刻」 票紙連起來長度近856個廣州塔
廣州大劇院十年舞臺的「高光時刻」也在直播中通過影像逐一回顧。10年來,先後有1300多個中外藝術團體、32000多名藝術家登上廣州大劇院的舞臺,帶來歌劇、舞蹈、音樂、戲曲、戲劇、音樂劇等4000多場精彩表演和1800多場藝術活動。多次登上廣州大劇院舞臺的著名鋼琴家郎朗在「雲聚薈」的祝福視頻中表示:「廣州大劇院這十年給我們的藝術生活帶來了質的飛躍。」
一組有趣的「數讀十年」記錄了相識「藝」場中「你我」的身影:十年間廣州大劇院共迎來藝術家32000多人,其中年齡最大90歲、最小5歲;共舉辦演出4038場、1900多場藝術活動,累計吸引了500萬市民走進劇院;在所有演出中佔比最高的是音樂類演出,達到22%;韋伯經典原版音樂劇《劇院魅影》、廣州大劇院2017年度歌劇威爾第《阿依達》、西蒙·拉特爾與柏林愛樂樂團交響音樂會位居廣州大劇院最受歡迎十大演出前三;2019年的劇場最為繁忙,歌劇廳使用率到達90%;十年票房出票總數253萬張,將所有票紙連接起來長度相當於856個廣州塔的高度;劇場服務人員為藝術家獻上鮮花5870束;藝術家最愛的能量補給是咖啡,十年共飲用7.3萬杯……每一個瞬間,都凝聚成屬於這座城市的藝術印記。
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 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範例
5月9日下午,在廣州市第104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拾光的力量」廣州大劇院十周年院慶專場)上,廣州大劇院總經理何鷹發布了記錄著廣州大劇院十年曆程的電子紀念畫冊《拾·載》。畫冊從時代的十年、城市的十年、舞臺的十年、你我的十年和未來的十年五大板塊展現廣州大劇院的發展,記載了這座新時代下、廣州亞運年誕生的城市文化地標,從無到有的建設歷程和其在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道路上積極探索。
發布會上,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擎表示:「在我看來,廣州國際化的飛躍,從2010年開始。亞運會的舉行、廣州大劇院的開業,給廣州打開了真正國際化的窗口。」他說:「十年來,廣州大劇院的演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國際項目。廣州成為名團名家來中國演出必須『打卡』的一站。」
隨著以廣州大劇院為代表的各類文化設施的精心培育,廣州人文底蘊深厚的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日漸成為人們心中粵港澳大灣區乃至華南的文化聚集區。十年來,廣州一大批文藝精品創作新成果不斷湧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重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快,廣州美術館、廣州文化館、廣州粵劇院建成在即,「博物館之城」「圖書館之城」建設紮實推進,「廣州藝術節」「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廣州文交會」「廣州演交會」等城市文化品牌不斷擦亮。可以說,作為全球十大劇院之一的廣州大劇院不僅是廣州的城市文化地標,代表著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精神,更是十年來廣州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典型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