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劇院昨迎開業十周年 10小時線上直播慶生

2021-01-20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全球150位藝術家「雲聚薈」

  今年是廣州大劇院開業十周年。9日上午10時,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中演院線、人民視頻、廣州大劇院主辦的全球藝術家網上馬拉松式直播活動準時開始。在長達10小時的直播中,全球近150位藝術家進行 「雲聚薈」。據悉,此次直播在新花城、廣州日報APP、酷狗直播、酷狗音樂、騰訊視頻等80多個平臺進行,超過7400萬人次在線觀看。

  當天上午,為直播活動拉開序幕的,是國樂藝術家方錦龍和原創音樂人方頌平帶來的戰「疫」新曲、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的《照亮》。在這個作品的「世界樂器」版本中,方錦龍一共使用了9種中外樂器演奏,多種樂器在作品中形成合奏,既音色豐富,又非常和諧。方錦龍表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用不同國家的樂器來演繹這個作品,也是寓意全球攜手戰勝疫情。」

  10小時線上直播從歌劇、音樂會、戲劇、舞蹈以及神秘連線活動五大版塊出發,來自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150位藝術家逐一亮相,共同展現藝術之光。

  本次直播多現場舉行,「主場作戰」的廣州粵劇院、廣東省木偶劇團、廣東現代舞團、廣州歌舞劇院、廣州雜技團、鱒魚歌劇團帶來了精彩的現場演出,以梅花獎得主黎駿聲、陳韻紅為代表的廣州藝術家展現了廣州文藝風採。

  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設置的分會場,男高音歌唱家王凱、男中音歌唱家洪之光、女高音歌唱家周曉琳分別帶來原創歌劇《馬可·波羅》的詠嘆調。《馬可·波羅》劇組演員也實現 「雲聚首」,劉彬濠在廣州直播現場獻唱,指揮大師湯沐海、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馬頭琴演奏家烏日根、深圳歌劇舞劇院分別在上海、香港、內蒙古、廣東「隔空」合作,重現《馬可·波羅》第三幕元大都的場景。

  此次直播活動,藝術家們參與的形式各異,除了現場演出,還有表演視頻、問候祝福等。歌唱家廖昌永攜弟子戴宸為觀眾帶來《我和我的祖國》,崑曲表演藝術家張軍獻上為廣州大劇院「量身定做」的《水磨新調》,音樂劇《劇院魅影》的「千場王者」布萊德·裡特爾帶來全新錄製的抗疫歌曲《讓我們在一起》,芝加哥交響樂團木管五重奏、日本國寶級太鼓樂團「鼓童」、巴黎納伊男童合唱團等曾赴廣州演出的藝術團體也精心錄製了演出片段……

  此外,濮存昕、王蒙、郎朗、鄭雲龍、張國勇、閻維文、戴玉強、麼紅、呂思清、雷佳、卡斯帕·霍爾騰、于魁智、李勝素、楊麗萍、鄭宗龍、林奕華、達姆嬈等藝術大咖帶來線上祝福。

  數讀十年「高光時刻」 票紙連起來長度近856個廣州塔

  廣州大劇院十年舞臺的「高光時刻」也在直播中通過影像逐一回顧。10年來,先後有1300多個中外藝術團體、32000多名藝術家登上廣州大劇院的舞臺,帶來歌劇、舞蹈、音樂、戲曲、戲劇、音樂劇等4000多場精彩表演和1800多場藝術活動。多次登上廣州大劇院舞臺的著名鋼琴家郎朗在「雲聚薈」的祝福視頻中表示:「廣州大劇院這十年給我們的藝術生活帶來了質的飛躍。」

  一組有趣的「數讀十年」記錄了相識「藝」場中「你我」的身影:十年間廣州大劇院共迎來藝術家32000多人,其中年齡最大90歲、最小5歲;共舉辦演出4038場、1900多場藝術活動,累計吸引了500萬市民走進劇院;在所有演出中佔比最高的是音樂類演出,達到22%;韋伯經典原版音樂劇《劇院魅影》、廣州大劇院2017年度歌劇威爾第《阿依達》、西蒙·拉特爾與柏林愛樂樂團交響音樂會位居廣州大劇院最受歡迎十大演出前三;2019年的劇場最為繁忙,歌劇廳使用率到達90%;十年票房出票總數253萬張,將所有票紙連接起來長度相當於856個廣州塔的高度;劇場服務人員為藝術家獻上鮮花5870束;藝術家最愛的能量補給是咖啡,十年共飲用7.3萬杯……每一個瞬間,都凝聚成屬於這座城市的藝術印記。

  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 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範例

  5月9日下午,在廣州市第104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拾光的力量」廣州大劇院十周年院慶專場)上,廣州大劇院總經理何鷹發布了記錄著廣州大劇院十年曆程的電子紀念畫冊《拾·載》。畫冊從時代的十年、城市的十年、舞臺的十年、你我的十年和未來的十年五大板塊展現廣州大劇院的發展,記載了這座新時代下、廣州亞運年誕生的城市文化地標,從無到有的建設歷程和其在中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道路上積極探索。

  發布會上,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擎表示:「在我看來,廣州國際化的飛躍,從2010年開始。亞運會的舉行、廣州大劇院的開業,給廣州打開了真正國際化的窗口。」他說:「十年來,廣州大劇院的演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國際項目。廣州成為名團名家來中國演出必須『打卡』的一站。」

  隨著以廣州大劇院為代表的各類文化設施的精心培育,廣州人文底蘊深厚的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日漸成為人們心中粵港澳大灣區乃至華南的文化聚集區。十年來,廣州一大批文藝精品創作新成果不斷湧現,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重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加快,廣州美術館、廣州文化館、廣州粵劇院建成在即,「博物館之城」「圖書館之城」建設紮實推進,「廣州藝術節」「中國國際兒童電影展」「廣州文交會」「廣州演交會」等城市文化品牌不斷擦亮。可以說,作為全球十大劇院之一的廣州大劇院不僅是廣州的城市文化地標,代表著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精神,更是十年來廣州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典型範例。

相關焦點

  • 2020廣州大劇院十周年特別活動(時間+直播入口)
    2020廣州大劇院十周年特別活動  時間:5月9日 10:00-20:00  直播入口id=8072166  在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下,由中演院線、人民視頻、廣州大劇院主辦的全球藝術家馬拉松式直播活動將從5月9日10:00開始,國樂大師方錦龍父子舞臺首秀戰「疫」新曲、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的《照亮》,為活動拉開序幕。
  • 856個廣州塔那麼高!廣州大劇院十周年慶典傳出消息……
    5月9日,廣州市舉辦第104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這是以「拾光的力量」為題的廣州大劇院十周年院慶專場。名團名家「打卡地,廣州城市「會客廳」 2010年4月,廣州大劇院正式竣工落成。據了解,從2010年《圖蘭朵》開始,廣州大劇院堅持以每年引進或製作一部以上大型歌劇的速度,力圖向廣州觀眾普及真正意義上的歌劇《託斯卡》《蝴蝶夫人》《茶花女》《卡門》……「大家已習慣性地將觀看世界歌劇的期待放在廣州。」中國戲劇家協會秘書長崔偉如此評價。
  • 廣州大劇院十年!百位藝術家10小時「雲聚薈」
    5月9日10:00一場名為「藝術照亮生活,感知拾光力量——全球藝術家X中演院線·廣州大劇院10小時『雲聚薈』」網絡直播活動,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近150位藝術家逐一亮相,長達10小時不間斷、馬拉松式的網絡直播,慶祝廣州大劇院開業十周年。
  • 2020廣州大劇院十周年特別活動有哪些看點?
    2020廣州大劇院十周年特別活動  時間:5月9日 10:00-20:00  在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指導下,由中演院線、人民視頻、廣州大劇院主辦的全球藝術家馬拉松式直播活動將從5月9日10:00開始,國樂大師方錦龍父子舞臺首秀戰「疫」新曲、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出品的《照亮》,為活動拉開序幕。
  • 國家大劇院13周年線上藝術節連續12小時直播精彩不斷
    與往年不同的是,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也順應人們工作生活向線上轉變的新常態,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從創新策劃、嘉賓邀請,到流程銜接、技術保障、平臺展示,經過近一個月的積極準備,通過5G傳輸技術,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線上藝術節」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央視網等共計30餘家網絡平臺高清呈現。22日上午10時,直播準時開始。
  • 全球藝術大咖來給ta「慶生」!你想劇院了嗎?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文浩)自今年1月底因疫情原因暫停演出的廣州大劇院,9日在「雲上」迎來了十周年院慶。一場長達十小時的網絡直播從今天早上10:00開始,來自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近150位藝術家逐一亮相為大劇院慶生,廣州大劇院十年舞臺的「高光時刻」也在直播中通過影像逐一回顧。
  • 12小時直播!國家大劇院十三周年線上藝術節,呂思清等大咖帶您觀展...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帶您在線看展;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親自煎牛排,聊藝術,再拉上一曲英國作曲家埃爾加的名曲《愛的致意》……昨天,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與往年不同的是,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也順應人們工作生活向線上轉變的新常態,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
  • 國家大劇院十三周年線上藝術節12小時精彩不斷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帶您在線看展;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親自煎牛排,聊藝術,再拉上一曲英國作曲家埃爾加的名曲《愛的致意》……昨天,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與往年不同的是,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也順應人們工作生活向線上轉變的新常態,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開啟線上藝術節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開啟線上藝術節 大劇院供圖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高凱)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與以往有所不同的是,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劇院的「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採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舉辦。通過5G傳輸技術,12小時「線上藝術節」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央視網等共計30餘家網絡平臺高清呈現。
  • 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 12小時「線上藝術節」精彩不斷
    中國網北京12月23日訊(記者 秦金月) 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採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舉辦「線上藝術節」,讓來自五湖四海的觀眾共享藝術盛宴。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 12小時直播「感覺像過年」
    賞音樂、觀展覽、品西餐、逛文創、聊藝術、探幕後……12月22日,在建院十三周年之際,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搬到了線上,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為五湖四海的觀眾帶來了一場藝術盛宴。通過5G傳輸技術,12小時「線上藝術節」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央視網等共計30餘家網絡平臺高清呈現,與此同時還有眾多海外平臺同步直播。12小時藝術盛宴像「過年」直播於上午10:00準時開始,在國家大劇院十三周年宣傳片播放過後,著名主持人剛強和春妮在裝飾一新的西餐廳向觀眾問好。
  • 國家大劇院建院13周年 藝術節線上舉辦
    昨天(12月22日)是國家大劇院的建院13周年紀念日。今年國家大劇院的「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採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舉辦,並且通過5G傳輸技術,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央視網等36個網絡平臺高清呈現。
  • 國家大劇院建院13周年線上藝術節12小時精彩不間斷
    中宏網12月23日電 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今年,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採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舉辦「線上藝術節」,讓五湖四海的觀眾共享藝術盛宴。
  • 12小時線上藝術節+12天好戲連臺 國家大劇院將迎13歲「生日」
    在12月22日「生日」當天特別策劃的12小時不斷線「線上藝術節」更是一場線上藝術狂歡,將節日的氛圍推向高潮,給全國網友帶來美妙的藝術享受。國家大劇院副院長朱敬表示:「大劇院開幕運營十三周年,我們與所有藝術家、觀眾一同並肩經歷了歡笑,更攜手經歷了風雨。在今年,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和觀眾、受眾隔空,卻仍然時刻保持著最密切的聯繫。
  • 國家大劇院舉辦12小時線上藝術節,呂思清、歐陽娜娜等亮相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12月22日,國家大劇院迎來建院十三周年。與往年舉辦「開放日」有所不同的是,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也順應人們工作生活向線上轉變的新常態,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採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舉辦「線上藝術節」,通過5G傳輸技術,12小時「線上藝術節」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等共計30餘家網絡平臺高清呈現。
  • 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首次遷徙線上,12小時直播不斷線
    從2007年12月22日開幕運營開始,國家大劇院即將陪伴人們走過十三年光陰,而自2009年起,12月22日成為「公眾開放日」,每年的這一天,國家大劇院都會敞開懷抱迎接各方觀眾。今年受疫情防控的影響,「公眾開放日」將首次從線下遷徙到線上,取消線下參觀。
  • 5G智慧劇院來了!廣州大劇院攜手華為掀「雲上風暴」
    開幕十周年的廣州大劇院攜手華為,正在掀起一場「雲上風暴」。9月25日,廣州大劇院總經理何鷹與華為中國運營商大視頻業務部部長袁立作為籤約代表,正式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打造的「5G智慧劇院」向全球首發。據悉,合作將促進廣州大劇院的線下體驗與華為的線上技術相結合,開啟「雲劇院」加速模式,使傳統的舞臺藝術形式在新科技的賦能下煥發出新的生機。
  • 廣州大劇院發布2020演出季
    新華網廣州1月11日電(記者鄧瑞璇)廣州大劇院10日發布2020演出季,介紹劇院年度重點項目。  2020年,廣州大劇院迎來開業10周年。據統計,10年來有1300多個中外藝術團體和近32000多名藝術家先後登上廣州大劇院的舞臺,帶來3900多場表演和1800多場藝術活動。
  • 《馬可·波羅》復演提振市場信心,廣州大劇院回歸市民文藝生活
    在線下限定坐席數量遠遠無法滿足觀眾需求的情況下,廣州大劇院打造「雲劇場」,以線上無限流量的直播方式讓觀眾回歸「劇場」。據悉,未來廣州大劇院多個演出將增設線上直播觀演方式,其中包括歌劇《馬可·波羅》6月25日首演場,觀眾可以在廣州大劇院「雲劇場」以及優酷、愛奇藝等平臺付費觀看,甚至還可以體驗VR模式。
  • 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線上藝術節」即將開幕[圖]
    為了回饋廣大觀眾朋友十三年來的支持與厚愛,在國家大劇院建院十三周年之際,大劇院精心策劃了主題為「藝生相伴 溫暖同行」的建院十三周年系列活動,從12月11日起至12月22日,在12天裡,20餘場豐富精彩的線上線下演出將極大滿足觀眾的觀演需求;特別策劃的12小時不斷線「線上藝術節」更是一場線上藝術狂歡,將節日的氛圍推向高潮,給全國網友帶來美妙的藝術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