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踐行群眾路線 服務農民到田間地頭
中石化確定2000座定點加油站保供「三秋」
「三秋」是田間用油的高峰期,為保障成品油供應,確保秋糧豐收,中石化將靠近三秋一線的2000餘座加油站確定為「三秋」專供站,開展送油到田間地頭活動,減少農機手煩惱,確保不誤農時。
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說,9月份中石化供應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蘇等秋糧生產大省的成品油資源同比增長8%,達到318萬噸,10月份計劃安排成品油資源同比再增6%,並將視秋糧生產情況隨時增加資源供應,切實保障「三秋」農業用油需求。
柴油送田間,農機手可節約1000元
「送油到田間地頭」。這是中石化對三秋保供做出的承諾。這看起來不起眼的服務措施,卻能真真切切減少農民的麻煩。
「最怕收到半道沒油了!去加油站吧,一來一回折騰個把小時,折返跑廢油不說,至少少收3畝大豆。」來自江蘇泗水的農機手老高說。
當中石化合肥石油合蚌三站站長韋柱騎著電瓶車,把油送到肥東梁園鎮鄧崗村,加到正在稻田地裡收割稻穀的高師傅的收割機裡時,他高興地說:「不用跑加油站,少了路上這一個小時的時間,不僅節約了我到加油站加油的時間,還大大節約了加油過程中機子的耗油成本,『三秋』忙下來差不多節約1000元呢!」
在廣袤的皖北大地上,張貼著「支農惠農、服務三秋」和「中石化為農戶送油」的中石化油罐車,流動在田間地頭,形成了一條美麗的風景線。今年「三秋」,安徽石油抓住「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個契機,成立保供小分隊,利用現有的100多輛小額配送車,積極開展送油到田間地頭活動,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服務農民群眾。
「群眾路線、能源安全、保供油品」 大道理體現在田間地頭
河南駐馬店是農業大市,也是農機大市,素有「中原糧倉」之稱。今年,駐馬店市共組織各類農業機械80多萬臺(套)投入「三秋」生產,駐馬店市副市長戚存傑說:「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業機械化的跟進,更離不開中石化強有力的支持。」
安徽省今年「三秋」機收率在50%左右,大約有250萬臺(套)機具投入「三秋」生產。「不光是用油量的大幅增長,光是這250萬臺農機具到加油站來加油,就叫人吃不消」。針對此,中石化安徽石油增加柴油購進,向農業主產區投放近20萬噸的柴油,確保「三秋」農業用油供應充足。
同時,安徽石油要求下屬16個分公司及時調整國道、省道、鄉鎮網點營業時間,設立農機加油專供站700多座,開闢綠色通道1000多條,保障「三秋」期間農機加油隨到隨加,為農民朋友提供加油便利。
9月,張家口地區由北向南逐步進入秋收季節。中石化張家口石油根據春耕時建立的客戶檔案,提前到鄉村走訪、了解農戶用油需求,備足資源。
中石化襄陽石油針對農民早出晚歸的特點,調整上班時間,節假日不休息,還加油站開闢了「服務三農」綠色通道,儘量減少收割機排隊等待,把搶收糧食的時間留給農民。
中石化蚌埠石油制訂農用柴油應急預案,保證24小時有人、有車、有油,一個電話就能到達支農現場。
從北到南,中石化積極踐行群眾路線,服務農民到田間地頭。呂大鵬說:「群眾路線、能源安全、油品保供這些大道理就體現在田間地頭」。
提前調查客戶需求,柴油80%用於秋收
「王師傅你好,今年臍橙又要大豐收吧,又準備給果樹『加料』了,要準備多少柴油?」中石化富川縣加油站員工小胡熱心地向農民朋友了解用油需求。
富川臍橙、沙糖桔、水稻年生產規模超過150萬畝,一到秋收季節農民們對柴油的需求相對集中,量也比較大。
小胡介紹說:「今年我們和種果大戶們籤訂大客戶供油協議,將供油協議籤到了田間地頭。此外通過與農機部門聯繫,調查了解農機具、農用車輛數量,建立農用油客戶檔案,掌握春耕用油需求情況。」
「秋收生產備收前,鳳凰加油站就跟我聯繫,問村裡水稻收成如何,收割機有幾臺,今年用油量有沒有變化。」富川古城鎮大嶺村黨支部書記夏正東說。現在,富川縣加油站平均每天銷售油品在30噸左右,柴油80%是用於秋收的。
中石化銅陵石油商客部張寶森將柴油送到距離市區60多公裡外的天門鎮泉井農機專業合作社張剛的田頭,受到農民兄弟的稱讚。(袁之麗 吳金英攝)
中石化安山加油站的加油員王軍成和廖榮梅騎上摩託車,在山路間顛簸12公裡後來到了上南坑村,為田間地頭的收割機送上了「及時油」。(李文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