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澤:我所認識的臺灣|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2019年1月20日至1月27日,由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中國文化院、鳳凰網、臺灣中時媒體集團、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在臺灣地區舉行。

本期體驗營以「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為主題,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金門大學、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浪漫臺三線、鹿港民俗文化館、埔裡桃米社區等地,一窺臺灣的社區營造文化。

體驗營共遴選大學生營員30名,大陸和臺灣各15名,分別由鳳凰網和臺灣《旺報》通過前期徵稿和面試從兩岸高校中遴選。本文為兩岸大學生的報名徵稿選發。

劉遠澤,北京師範大學

很小就知道我家有臺灣的親戚,但那時的我對臺灣完全沒有概念,只知道那是很遠的地方,以及別人時不時地會因此而向我投來歆羨的目光。

後來年紀稍大,在課堂上學習了歷史,又從父輩和祖父輩口中了解到家族的故事,我開始懂得為丘逢甲、林少貓等英雄的悲劇而傷慟,也為我曾外祖父在戰火與離亂中飄零的一生而扼腕。這是我作為一個普通的大陸青年,在教育中認識的臺灣。

再後來,到了2014年,我正是一個憤世嫉俗的高中生。通過發達的現代媒體,我了解到了海峽另一側年輕人正在主導的一場「大事件」,那段時期,我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了一些很刺眼的圖片與文字,內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我開始關注臺灣的各種新聞資料,一路下來,竟也目睹了臺灣的兩次大選的全程,體會到了風雲變幻,人物沉浮,對臺島的認識也不斷深入。這期間我經歷了成人,對臺灣的情感態度也在時間的沉澱中變得冷靜起來。

進入大學後,為了更好地了解臺灣,我加入了我們學校的對臺交流社團,結識到了許許多多的臺灣同學;也有機會去到臺灣的多所大學和社會機構進行交流、訪問;更終於見到了我在臺灣的親人們。如果說,兩岸關係真的是一個太複雜、太沉重的問題,學者們、政要們、網友們,都將在一段時期內對此不斷繼續地爭論下去,那我想,我們不妨可以回到一些輕鬆而同樣重要的話題,因為兩岸的交流互動,最終要落到一個個普通的人身上,人與人在日常生活、舉手投足之間的交流,或許是兩岸互認互信最直觀的途徑與基礎。因此我想來記一記我所認識到的臺灣人。

我的臺灣同學們

我所在的社團(BNU兩岸青協)在每個寒暑假為來校交換學習的港澳臺同學匹配一位學伴,幫助他們適應在北京的學習和生活。作為協會的一員,我很榮幸連續三個學期成為了學伴,結識到了不少臺灣的同學。還記得去年9月我去機場迎接他們的時候,在回學校的車上,有一位同學男同學望著窗外的街景,不由得戴上了口罩,還一面問我北京空氣真的很差嗎(他感覺那天還好)。我看出了他的擔憂,也很誠懇地回答他:「現在是還好,可是到了冬天你現在帶的這種口罩恐怕就還不夠用哦!」我又向他介紹了北京這邊常戴的帶有過濾層的口罩,還提到前一年冬天甚至有人真的戴上了防毒面具,他還不相信地反問:「你確定不是在說cosplay嗎?」很快我就和這位K同學聊開了,後來的日子裡我們也常常約在一起遊玩和吃飯,我儘量用坦誠客觀的態度將我認識的大陸社會介紹給他,他也十分尊重我們的觀點態度。更多時候,兩種不同環境中形成的認知差異會突然在想不到的地方迸發出來,譬如,我們在王府井書店看到那些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宣傳畫時,他會下意識地直呼「好恐怖」,我陪他在北京西站去火車票時,他全程自稱「臺灣同胞」,讓我都覺得有點沒有必要……總的來說,因為有彼此的平等與尊重,即使會有很多不了解,也並沒有因此妨礙彼此的友好相處。

帶臺灣同學們在北京遊玩

後來,我又認識了一位臺灣同學,這一次可能會比較遺憾一點,我們還沒有見面,就因為一些偏見而爭執了起來,雖然大家都堅持用道理來論辯,但總歸在兩人間升起了濃濃的火藥氣,見面後,我依舊像之前一樣帶領這位同學在北京城內遊覽,但我們之間的那道心坎,卻始終沒能再跨過去。

當我在臺灣時

2017年初的寒假,有幸參加北京大學臺研社的假期調研去到臺灣,那次寶貴的經歷,也讓我對臺灣和臺灣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在我們的調研行程中,不斷有人詢問我們是從哪裡來的,在臺大鹿鳴堂旁的7-11內,在新竹交大的T型教室裡,在臺南延平老街的行動攤位前……當我說出我們是來自大陸的大學生時,他們都表現得非常友好與親切,交大裡的那位老奶奶甚至悄悄地走到教室後面坐下來,認真聽完了我們的整場調研報告會。

與北大以及成功大學同學們在臺南

臺灣,也的確是一個有人情味的社會。在臺科大的食堂裡,坐在我身邊的臺灣方面的接待同學一直都在聊他家裡的小妹妹,言辭中透露出做哥哥的幸福和溫馨;在101大廈下,一群健身愛好者從我們身邊跑過,每個人都熱情地同素昧平生的我們打招呼;在象山腳下的一家超商裡,收銀的年輕男店員不僅問我們從哪裡來,還主動向我們分享自己的旅行經歷……

當然,臺灣也帶給我很多思考與感動。廣闊的嘉南平原上,我臺灣的小姑婆在汽車上向我講述了兩岸親人交流的點滴往事;在嘉義的老房子裡,曾外祖父時雖已屆95歲高齡,仍親切地拉著我的手,用濃厚的家鄉話向我詢問家族子嗣的近況;在臺北繁華的信義街頭,大姑婆告訴我當年那裡還是一片稻田,是曾外祖父和那些赴臺官兵的辛勤建設,才有了後來的城市;在臺南,告別的晚上,我臺灣的曾外祖母,一個和藹可親的平埔族老人,將一個新春的紅包遞給我,我再三推辭,她仍語重心長地說:「這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澤兒你要好好讀書,為你們家增光啊!」……這些往事,即使現在想來,也依舊暖在心頭。

與臺灣親人在臺北

我所認識的臺灣人,形形色色,有時候,我也會感覺彼此之間有太多的不了解,甚至由此造成隔閡與衝突。但更多時候,我覺得我們並沒有什麼不同,我們本應該走得更近,我們亦還將繼續攜手走下去。

相關焦點

  • 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高雄佛光山結營
    2019年1月26日,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在高雄佛光山舉行結業儀式,為此次「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畫上圓滿的句號。結業儀式由《旺報》社長室主任慶正主持,《中國時報》發行人兼《旺報》社長黃清龍、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朱小健、鳳凰網文化中心原創主編徐鵬遠等活動聯合主辦方代表出席結業儀式並為營員頒髮結業證書。
  • 第十期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去哪些地方?
    「社區營造文化之旅」——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將於1月20日-1月27日在臺灣地區舉行。營員們將從金門出發,途徑金門、臺北、三峽、臺中、鹿港、埔裡、佛光山等地,體驗當地的社區營造文化。點擊圖片可進入本期活動專題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是一個兩岸青年體驗式文化交流活動,每年寒暑假分別在臺灣、大陸舉辦。
  • 臺灣大學生溼地文化體驗營暨實習特訓營在江蘇鹽城開營
    臺灣大學生溼地文化體驗營暨實習特訓營在江蘇鹽城開營 2019年07月11日 07:3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11日鹽城訊 7月8日上午,「相約鶴鄉·築夢鹽城」——臺灣大學生溼地文化體驗營暨實習特訓營開營儀式在鹽舉行。
  • 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 開始招募啦!
    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即將迎來第十期,本期活動在臺灣舉辦,主題為「社區營造文化之旅」,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
  • 第十期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招募!
    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即將迎來第十期,本期活動在臺灣舉辦,主題為「社區營造文化之旅」,將在金門開營,擬參訪瓊林社區、燕南書院、臺北社區大學、三峽老街
  • 2018蘇臺大學生交流體驗營在崑山開營
    新華社南京7月25日電(記者何磊靜)2018「青春鄉約創未來」蘇臺大學生交流體驗營24日在江蘇崑山開營,31位在臺灣就讀的江蘇籍大學生和58位臺灣大學生將攜手走進知名企業、文化景點、當地家庭等,感受臺資高地江蘇的發展活力,增進兩岸青年學生間的友誼。
  • 山東科技大學交流團赴臺參加兩岸大學生研習營
    華夏經緯網10月3日訊:根據山東科技大學與臺灣「中央大學」達成的交流合作協議,應臺灣「中央大學」管理學院王存國院長的邀請,山東科技大學交流團於10月13日上午離開青島赴臺參加由臺灣「中央大學」﹑山東科技大學聯合主辦﹑臺灣有關高校參與的第六屆新世紀成功有約兩岸大學生研習營活動。
  • 第三屆臺灣大學生敦煌文化研習營活動圓滿結束
    第三屆臺灣大學生敦煌文化研習營活動圓滿結束 2019年09月11日 10:5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9月11日訊 日前,由甘肅省臺辦組織實施的「臺灣大學生敦煌文化研習營」活動在蘭州圓滿結束。
  • 2007海峽兩岸大學生夏令營開營
    2007海峽兩岸大學生夏令營開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1日 20:0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長春7月11日電(記者馬揚)2007海峽兩岸大學生夏令營11日在東北師範大學正式開營。
  • 「兩岸青年大運河文化體驗營」在江蘇淮安開營
    大運河文化是中華名族特有的精神記憶,是兩岸同胞的寶貴財富。12月9日下午,「兩岸青年大運河文化體驗營」在江蘇淮安正式開營,來自寶島臺灣的50餘名青年及大學生代表,與江蘇省內青年代表共100餘人相聚淮安,共同探尋運河文化,共話淮臺青年合作新未來。
  • 臺灣大學生敦煌文化研習營結營 共話舞蹈藝術創作
    中新網甘肅新聞9月14日電 據西北師範大學披露,9月11日,2018臺灣大學生敦煌文化研習營在西北師範大學舉行結營儀式。甘肅省臺辦主任孫志中、西北師範大學副校長李萬紅出席儀式並為體驗營師生頒髮結業證書。相關部門負責人、50餘名兩岸師生參加活動。  「以前聽老師說敦煌美,完全無感,這次體驗感覺真的很完美,講不出來的感動。」
  • 臺灣青年大學生研習營」在馬鞍山市成功舉辦
    日上午,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主辦,馬鞍山市臺辦、市經濟開發區和安徽工業大學承辦的「臺灣青年大學生研習營」在馬鞍山正式拉開帷幕。來自臺灣世新大學、臺北大學、龍華科技大學、長庚大學和嘉南藥理大學的近50名師生與安徽工業大學及馬鞍山市優秀青年大學生代表濟濟一堂,共襄活動盛舉。  此次研習營活動為期8天,安徽工業大學近50名師生「東道主」攜手臺灣青年大學生將一同在馬鞍山考察學習、相互交流。
  • 70名臺灣大學生登劉公島感受歷史文化
    中國臺灣網9月6日威海訊 9月3日上午,來山東威海參加第十屆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的70名臺灣大學生,赴劉公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研習,感受歷史文化。海協會聯絡部主任張娟、威海市臺辦副主任劉新亭陪同研習。
  • 兩岸大學生體驗福州油紙傘製作技藝
    兩岸大學生體驗福州油紙傘製作技藝 2019-01-29 16:1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一把小小油紙傘,牽起兩岸大學生的文化情緣
  • 國寶大熊貓萌翻臺灣大學生 兩岸青年一同為大熊貓做窩窩頭(組圖)
    悠哉吃著胡蘿蔔的大熊貓 鄒家驊 攝   人民網福州8月11日電(鄒家驊)10日上午,第五屆海峽青年節·兩岸大學生海峽(福州)熊貓世界體驗營在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27名師生參與此次體驗營活動。
  • 2018臺灣大學生大陸科技園區夏季見習營活動園滿結束
    為期一個月的2018臺灣大學生大陸科技園區夏季見習營活動8月22日在北京舉行結業儀式。參與見習活動的臺灣學子紛紛表示,活動讓他們了解了大陸企業的運行模式,體會到大陸企業的活力和創新能力,增強了對大陸的認識,加深了對大陸的理解。
  • 2019海峽兩岸青年閩南文化研習營在福建漳州開營
    活動期間,營員們將走訪考察漳州、廈門、泉州等閩南區域的文化古蹟、人文景點及專題展館,體驗茶藝、扎染等傳統文化,開展小組討論、座談交流、專題講座等活動,領略豐富多彩的閩南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  漳州是臺灣同胞主要祖籍地、臺商投資密集區,也是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的核心區域,是開展兩岸閩南文化傳承與交流的重要基地。
  • 「兩岸一家親 天河夢工場」2018年臺灣大學生實習營活動圓滿結束
    「兩岸一家親 天河夢工場」2018年臺灣大學生實習營活動圓滿結束 2018年09月18日 13:5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結業典禮上播放了臺灣大學生實習回顧短片,天河區臺辦主任袁曉文作實習總結,主辦方向暨南大學、實習企業頒發了感謝狀,向臺灣學生頒發了實習證書,學生代表和企業代表紛紛發表感言。來自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的黃子桓表示,這趟實習旅程中,讓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起實習的夥伴和共同的實習經歷。
  • 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在山大(威海)研習
    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在山大(威海)研習 2018年01月23日 15:3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月23日威海訊 1月18日,第17屆臺灣大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40位師生在山東大學(威海)參訪、研習。
  • 「兩岸交流30年」臺灣高校社團幹部體驗營活動在廈門啟動
    (孟斌 攝)  華廣網11月11日訊(記者 孟斌)今天上午,「兩岸交流30年」臺灣高校社團幹部體驗營活動在廈門正式拉開序幕。此次活動以「深化兩岸交流,共享發展機遇」為主題,來自臺灣世新大學、銘傳大學等10所臺灣院校的20餘位社團骨幹將通過實地走訪和互動交流,親身體驗和感受兩岸交流30年來大陸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尋求未來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