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對扶桑樹有詳細描述,《海外東經》篇記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黑齒就是黑齒國,國人牙齒漆黑,既吃稻米也以蛇為食,再往下就是湯谷,湯谷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和「虞淵」相對,虞淵是太陽落下的地方。
據現代學者考證,湯谷就位於現在山東省東部沿海地區,遠古時期羲和族人在這裡祭祀太陽神。《山海經·海外東經》還記載:「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10個太陽在樹上休息,而且還有專門的站位,九下一上,非常講究。
而扶桑樹往往還跟三足金烏扯在一起,《山海經·大荒東經》中描述說:「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載於烏。」正常情況下,每天只有一個太陽出去工作,而載著太陽的就是烏鴉,扶桑是神樹,三足金烏是神鳥,它們都是因為太陽存在,10個太陽的傳說,又涉及到后羿射日。
扶桑樹生長在海外以東或大荒之東,總之繞不開「東」這個方位。太陽東升西落,而中華文明的源頭之一就是東夷(意為東方之人)文化,太陽是東夷部落的圖騰,東夷文化範圍包括現在的山東全境。按照這個邏輯去推論的話,扶桑神樹的原型,應該是生長在山東地區的。
但上個世紀考古學家卻在四川地區發現「盤龍神樹」,「神樹」出土的遺址大家也不陌生,正是大名鼎鼎的三星堆遺址。位於四川廣漢的三星堆古文化遺址其實1929年就被發現,但直到八九十年代才展開大規模的發掘保護工作,1986年,2號祭祀坑中清理出大量金玉青銅碎塊,青銅神樹就在其中,一共8棵。
據考證,這些青銅神樹所屬年代是商代(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但商朝屬於中原文明,疆域北到遼寧,南到湖北,西到陝西,東到海濱,青銅神樹代表的是長江流域文明,來自神秘的古蜀國,古蜀國從商代早期延續到公元前316年,最後被秦惠文王給滅了。
在青銅神樹出土前,「扶桑神樹」一直被認為只是中原東方的傳說而已,畢竟《山海經》本來就被當成荒誕不經的古籍,無據可考。但四川盆地在古代並不屬於中原,古蜀國為什麼也有扶桑樹崇拜?要知道,青銅神樹的外形,和神話中的扶桑樹是一模一樣的:
被精心修復的1號神樹是最大的一棵,高3.95米,因為掩埋之前被砸毀無法全部復原,專家估測的高度是5米,樹下面是圓形底座,樹幹上盤踞著一條身體倒垂的龍,基座像是三座山相連,主幹分三層樹枝也分三層,共9根樹枝,每根樹枝上都有神鳥,而鳥又對應不同果實,讓人猜測果實就代表了棲息的太陽。
不過在遠古神話中,太陽是金烏的化身,這些鳥每一隻看起來都像傳說中帶著炙熱能量的樣子,很可能就是神話裡的金烏。因此,青銅神樹被發現後,眾多專家學者都指出,這就是扶桑神木真實存在過的證據,《山海經》記載並不是信口胡編而是真有其事,只是那些文明距離我們太久遠,要考證還原比較慢。
其實科學家也懷疑,《山海經》中描述的那個「荒誕世界」並非想像,而是根據上古文明記述,涉及更高等的地心文明,神話傳說未必是傳說,也許只是人類還沒有找到更高等文明存在的證據。那些毀天滅地的故事,創世造人的神,奇形怪狀的異獸,都不過是還原遠古而已。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遵循原作者的版權聲明,如果原文沒有版權聲明,按照目前網際網路開放的原則,我們將在不通知作者的情況下,轉載文章;如果我們轉載的文章不符合作者的版權聲明或者作者不想讓我們轉載您的文章,煩請文章留言處告知,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