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吉祥物和妖怪能打敗COVID-19嗎?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荷子青 語言與安全

作者Shunsuke Sataka

日本真是一個熱愛出品吉祥物的國家。近年來,隨著日本yuru-kyara文化的崛起,各種吉祥物愈加流行。yuru是指鬆散或寬鬆,而kyara是指字符。Yuru-kyara這兩個詞連在一起,成為描述古怪吉祥物的完美方式。

目前,日本各行各業都加入了yuru-kyara文化狂潮。除了博物館和學校,日本的陸海空三軍也有時髦的吉祥物為其代言。

日本民眾對吉祥物的痴迷已經使得日本政府嚴重超支。事實上,日本政府已經開始嚴厲控制吉祥物,這一舉動也在本國引起了熱議。

2019年末,日本發布了官方檢疫吉祥物 Quaran。儘管這個吉祥物是在covid-19爆發之前就已經有了,但也許現在才是它應該擁有的真正的高光時刻。

圖片sup.go.jp

Quaran的整體形狀類似於字母「Q」。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促進衛生、勞動和福利部轄下的檢疫信息工作。圖中,Quaran的護目鏡可幫助發現傳染病,禁止進口食物和其他違法行為,而盾牌是為保護日本公民免受危險物而製成的。

此外,隨著全球疫情的蔓延,日本人也沒有忘記向保護它們的古代吉祥物求助。這個吉祥物的名字叫 "Amabie"。

Amabile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Amabie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世紀,首次出現在江戶時代(1603-1868年)木刻印刷的新聞報導中。Amabie是三足美人魚或長尾巴的人魚,屬於日本文化中超自然的怪物,據說是在熊本附近的水域出現的。

神話傳說中,Amabie這種覆蓋著鱗片的生物從海中走出來,可以預言即將到來的收成和疾病的潛在破壞性。在流行病的情況下,傳說人們應該繪製Amabie並將其與生病的所有人分享。

烹飪書中帶有Amabie的餐盒,作者Kei Okuda

2020年2月下旬,一位名叫Hide Shiokoka的漫畫家在推特上發布了該生物的插圖,標題為 「新冠狀病毒對策」,並附上了井號#Amabie。

3月初,許多Amabie已被轉發了數萬次。轉發用戶當然也包括日本以外其他國家的粉絲。顯然,新媒體時代,Amabie這個擁有了數百年歷史的生物,又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Amabie發音為「a-ma-bee-ay」。其實它並非神靈,而是一種所謂的 yokai(妖怪)。儘管「妖怪」(yokai) 有時常常被理解成「鬼魂」,但這兩個概念並不能完全重疊。許多妖怪確實確實長得像鬼怪,且顯得可怕,但並非所有妖怪都是惡意的。在日本文化中,有些妖怪是頑皮的,甚至有益於世界的。

妖怪(yokai)源自於日本多神論的世界觀。據說日本的島嶼是「八百萬神」的家園。透過日本的民間故事、歷史和文學,妖怪代表著不可解釋的事件或怪異現象背後的眾多面孔。

有些妖怪(yokai)是類人動物,有些則是植物或礦物質。許多妖怪是有感覺的物品,例如鬧鬼的涼鞋、紙燈籠和和服等。這些東西在被不慎丟棄後變成不可思議的超自然形式。傳說,妖怪中還有蒲團被褥和我們生活中很熟悉的物品,比如kappamaki壽司卷。

Amabie, Creature的藝術品

江戶時代跨越17至19世紀,是傳統日本的最末期。妖怪(yokai)在18世紀和19世紀流行,是日本最早的大眾傳媒人物之一。

彼時的幕府限制了大眾出版,但是重大事件和自然災害的新聞,以及超自然的故事仍然通過稱為kawaraban的印刷品得以傳播。Kawaraban又被稱為瓦版。17世紀時,瓦版是在日本東京街頭出現類似報紙的出版物。這種單面新聞印刷品用黏土做成瓦坯,在上面雕以文圖,經燒制定型後,印在紙上而成,故稱「瓦版」。

在此期間,瓦版上的妖怪(yokai)首次進入民間傳說,自那時以來一直是日本流行文化的重要部分。

東京(直到1868年都被稱為江戶)是當時繁華的出版業故鄉,出版大量的插圖提供給當時的城市居民。才華橫溢的藝術家Toriyama Sekien和他的弟子Kitagawa Utamaro,以及偉大的Hokusai都經常根據民間傳說或文學作品來製作「 妖怪」。

這些藝術家一方面通過這些插圖來吸引讀者,另一方面,他們也把當時的迷信轉化為諷刺,利用精靈的形式,巧妙地批評當時的政治和時事。

此外,在十八世紀六十年代的一場流行病中,有大量的印刷品被稱為Hashika-e,字面意思是「麻疹圖片」,是防止麻疹的護身符。它的功能是使用妖怪代表該病毒,或與該病毒的其他擬人化作鬥爭。

Hashika-e,即防止天花的護身符;作者Yoshikatsu

二十世紀初,隨著日本現代化進程,妖怪文化逐漸過時了。但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期,妖怪們又隨著一個備受歡迎的兒童漫畫和動漫系列復興起來。這個系列就是「GeGeGe noKitarō」(墓場鬼太郎系列)。已故藝術家水木茂(Shigeru Mizuki)通過這個系列向人們展示了早已被人們遺忘的妖怪。

已故漫畫家水木茂(Shigeru Mizuki)的「Amabie」

現代的日本,幾乎沒人會相信分享Amabie的圖片可以避開covid-19。只有衛生和隔離才是正確的日常。

但是,分享Amabie的同時,人們也是在分享快樂。正如經營著一家位於京都的妖怪藝術團體的 Junya Kono 說,「毫無疑問,藝術對病毒無能為力,但是通過分享Amabie,人們可以在孤島中,彼此建立起聯繫。」

從這個意義上講,Amabie是不是也實現了它所蘊含的預言呢?

文獻:

1.https://www.fluentu.com/blog/japanese/japanese-culture-mascots/

2.https://english.kyodonews.net/news/2020/04/853e0dad96b6-japan-legendary-monster-goes-viral-on-hopes-for

原標題:《日本的吉祥物和妖怪能打敗COVID-19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日本的吉祥物,除了熊本熊,你還知道這些奇奇怪怪的吉祥物嗎?
    以二次元文化滲透全世界的日本,大家對吉祥物可能都不陌生,日本47個都道府縣幾乎都有自己擬人化的吉祥物。那除了火遍全球的熊本熊,你還知道這些有特色的吉祥物嗎?六.京都嵐山—渡月橋君就是以京都嵐山下這座橋梁為原型而成的吉祥物。在人間遊蕩了一千多年 喜歡賞月和拍照。如果去京都嵐山旅遊,很大機率能碰到他。他平時使用4隻「腳」走路,但也可直立行走。
  • 病毒退散:日本19世紀「抗瘟惡魔」再度上線成抗疫吉祥物
    據外媒報導,日本公司、運動隊和政府部門似乎都非常傾向於使用吉祥物來宣傳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現如今,新冠病毒肆虐,日本民間傳說中的19世紀「抗瘟惡魔」作為抗擊新冠病毒的吉祥物再度出現在大眾視線中。它甚至還被用來幫助銷售一種富含維生素C的新健康甜點。
  • 經濟學人精讀|Covid-19 in 2020
    Covid-19 in 2020The plague yearThis will be remembered as a moment when everything changed.normalcy 指「正常狀態,常態」,形容詞是normalhorror 意思是名詞「恐懼」Roaring Twenties 指「咆哮的二十年代」,是指北美地區(含美國和加拿大)20世紀20年代這一時期。十年間,它所涵蓋的激動人心的事件數不勝數,因之有人稱這是「歷史上最為多彩的年代」。
  • 日本吉祥物,能整點「陽間」的東西不…親眼看到害怕嚇暈系列...
    日本兵庫縣福崎町為了振興當地的旅遊觀光行業,推出了河童吉祥物——河太郎、河次郎。河太郎作為哥哥,先出來(嚇死)震懾你。
  • 日本妖怪三部曲:妖怪造型簡直了
    日本是個地貌豐富的國家,長長的海岸線、閉塞的高山,遍地的河澤,更有頻繁而毀滅性的火山地震災害。在古代,當人類無法預知和解釋一些現象時,神和妖就產生了。在這一點上,人類的心理和情感是相通的。日本自詡為中國的門生,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妖怪文化也同樣不例外。據稱日本有600多種妖怪,其中50%來自中國。日本的妖怪文化盛行,在古代有陰陽師這樣的重要職業,在江戶時代有專業的妖怪畫師鳥山石燕,他創作的《百鬼夜行》把妖怪具體化形象化。
  • 羥氯喹治療covid-19需吸氧患者療效不顯著
    羥氯喹治療covid-19需吸氧患者療效不顯著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15 15:37:05 法國巴黎東方大學Matthieu Mahévas課題組探討了羥氯喹治療需供氧的covid-19患者的療效。
  • 夜叉姬:桔梗幫助夜叉姬打敗妖怪,永遠和剎那爆發強大技能
    按照編劇的想法,夜叉姬有三個,怎麼能欺負兩個妖怪呢?必須把其中一個踢出去。可憐的諸葉就被踢走了——被毒蛟一招幹翻,爬都爬不起來。可是前幾集好幾次的三打一怎麼又公平了呢?為了雙胞胎的主角地位,編劇真是對諸葉下得去狠手。
  • 日本美女被臺灣吉祥物嚇哭,當地人卻覺得很可愛,嫌美女矯情!
    日本美女被臺灣吉祥物嚇哭,當地人卻覺得很可愛,嫌美女矯情!人們在去旅遊的時候,不僅是自然山水能當成風景,還有很多的建築物,古街古巷都能成為景點,就像重慶的紀念碑,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廣州塔、烏鎮、周莊古鎮、錦裡街、菸袋斜街等,這些地方都受到海內外遊客的歡迎。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2016年,網易上線了手遊《陰陽師》,立即便在我國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同時,《陰陽師》背後的各種日本妖怪文化也在玩家中流行起來,隨即日本的「妖怪文化熱潮」藉助遊戲橫掃日本甚至世界。其實,日本的妖怪文化早就已通過《夏目友人帳》、《犬夜叉》、《千與千尋》等動漫傳播到全世界,就是很多中國小朋友都能輕鬆地說出一些典型的日式妖怪名字。
  • 陰陽師妖怪屋:熊本熊攜手妖怪屋!「萌」在一起!
    《陰陽師》衍生新作休閒養成手遊《陰陽師:妖怪屋》全平臺火爆公測中!為了熱烈慶祝家主們入駐庭院,熊本熊部長大人特意前來為玩家祝賀,一同前行的還有各種精彩豐厚活動福利。9月17日10:00-9月29日12:00,《陰陽師:妖怪屋》攜手熊本熊一起,夢幻聯動,速速來妖怪屋查詢最新資訊吧!
  • 盤點日本那些「失敗」的吉祥物
    日本吉祥物文化歷來已久。萌熊部長KUMAMON、跳高高手船梨精等「知名」吉祥物都為當地旅遊文化產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不過,日本也有一些吉祥物因為設計者腦洞太大而顯得有些奇怪,甚至嚇哭小朋友。一起來盤點一下日本那些「失敗」的吉祥物們。
  • 柳葉刀: COVID-19 疫苗試驗應尋求有價值的效力
    比較COVID-19疫苗和安慰劑的初步試驗不僅應為疫苗效力,更應為有價值的疫苗效力尋求可靠的證據。全球需要對多種COVID-19候選疫苗進行有效、快速和可靠的評估。我們面臨著一種危險——要求COVID-19疫苗迅速投入使用的政治和經濟壓力可能會導致我們廣泛部署的疫苗實際上成為一種弱效疫苗(例如,僅能將COVID-19發病率降低10-20%),其原因可能是一項檢驗功效不足的試驗產生了具有誤導性的喜人結果。
  • 臺灣溪頭妖怪村出任務 帶「妖怪」赴日本遊行
    原標題:臺灣溪頭妖怪村出任務 帶「妖怪」赴日本遊行   中新網10月31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電,臺灣溪頭最熱門景點妖怪村揚名海外,妖怪村的山妖阿傻、布魯近日赴日本參與當地的「百鬼夜行」大遊行。   明山森林會館總經理林志穎說,今年初溪頭妖怪村與日本京都「大將軍商店街」,藉由妖怪之名搭起友誼的橋梁,暑期舉行「魔神祭─妖怪嘉年華」時,就邀請來自京都「百鬼夜行」的妖怪們參與盛會。   溪頭妖怪村團隊,日前受邀前往日本京都,參加當地年度盛事,由「大將軍商店街振興組合」與「百妖箱」舉行的「百鬼夜行」。妖怪村派出山妖阿傻、布魯出馬,在遊行隊伍中,吸引遊客圍觀,合照留念。
  • 這是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會的吉祥物形象!原來是他設計的?
    2020年日本東京奧運會吉祥物投票從2017年12月開始,在大約3個月的時間裡,日本全國有一半以上的小學和特別支援學校以及海外的日本人學校參加了投票。   除《七龍珠》的孫悟空之外   還有《妖怪手錶》的地縛貓   《海賊王》的路飛、《火影忍者》的鳴人   《光之美少女》、《美少女戰士》的水冰月   《蠟筆小新》的小新、《鐵臂阿童木》的阿童木等等。
  • 【11區真有料】徘徊於北海道沿線,這些吉祥物都是妖怪嗎?
    當然是各市的吉祥物們啊!只是它們的畫風和其它地方的完全不一樣,幾乎都是妖魔鬼怪……今天的「日本風情巡迴」就來領略下它們的「風採」好了!首先我們來到新開通的北海道「新函館北鬥站」,當地北鬥市的公認吉祥物是一隻有生命的壽司ずーしーほっきー(壽司北寄貝、北寄貝壽司君)……由於北鬥市被選為北海道新幹線初步開通的路線終點,因此早就積極參與宣傳,只是許多日本網友吐槽走出車站看到這貨很恐怖好嗎
  • 中國妖怪VS日本妖怪 姑獲鳥、天狗和九尾狐的傳說
    《妖怪大全》作者:(日)水木茂 譯者:王維幸 版本:南海出版公司 2016年12月 日本鬼怪漫畫之父水木茂查閱大量文獻和古代繪畫作品後完成的作品,收錄了764種妖怪、112種神明,講述了19個在日本流傳的與陰間有關的傳說。
  • 聊聊《仁王2》中三大妖怪與平等院的故事,日本妖怪戰國風又起
    就從日本的三大妖怪開始吧。提起這日本三大妖怪,其實說法並不統一。在民間,很多人對三大妖怪的說法是玉藻前,酒吞童子和大天狗,這三個妖怪,法力足夠強大,入選倒並沒有什麼不妥。不過,日本妖怪研究家多田克己,卻提出了不同的聲音。他認為,日本的三大妖怪,應該是鬼,河童與天狗,其中鬼就比較泛泛一些,而河童因為其實在太過流行而入選。
  • 你知道熊本熊 但你知道最醜的日本吉祥物是哪一個嗎?
    對於日本的吉祥物,我們能叫出名字的似乎只有一個熊本熊,但實際上幾乎每個縣都有自己專屬的吉祥物,可見日本人在這方面有一種近乎瘋狂的痴迷。這些吉祥物如果樣子可愛固然很好,但要是設計感實在是太前衛或是與眾不同,如果不能成為賣點那就只能讓人傻眼了。
  • 日本熊本縣吉祥物 正式更名「熊本熊」
    日本熊本縣政府7日宣布,已經申請註冊新的中文商標,從本月19日起,當地官方吉祥物「酷MA萌」正式更名「熊本熊」。這一吉祥物日文名在當地方言中意為「熊本縣人」,形象近似黑熊,因而以「熊本熊」名號在中國走紅好幾年。實際上,它的官方中文名為「酷MA萌」,與日語發音相似,有帥氣和可愛的含義。熊本縣位於日本西北部,2011年推出這一吉祥物,以推動旅遊。吉祥物受到訪日遊客,特別是中國遊客喜愛,極大推動熊本縣的國際人氣和旅遊經濟。在中華文化圈,「熊本熊」作為「非官方中文名」迅速流行。
  • 為何日本的實體店能打敗電商,而中國的實體店卻被電商打敗?
    不過和中國不一樣的是,日本的實體店卻能夠打敗電商,這是為何? 日本實體店打敗電商的原因 世界各國都有電商行業,比如中國有阿里,京東。美國有亞馬遜,日本也有Zozo Town、Wowma等等。 和我國不同,日本電商行業反而沒有實體店受歡迎。按理說電商購物快捷方便,足不出戶就能下單。那麼日本實體店打敗電商的原因都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