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陝西,五千年看山西。回顧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山西說第二,誰也不敢說第一。太原是山西省的省會,有4700多年的歷史,簡稱並,別稱并州,古代稱晉陽。這片水土,自古有「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之稱,至今還保留著不少美麗的古村落,今天就為您介紹一下店頭村吧。
位於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的店頭村,這裡有淳樸厚重的文化底蘊,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這裡千年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從春秋戰國到宋朝,這裡已經發生過許多次重大戰爭。直到宋太宗趙光義,燒水毀了晉陽城,西晉時期劉琨建造的軍事要塞才逐漸失落,逐漸變成鄉野。
進入村莊,四百多個石砌窯洞錯落而成,一窯一窯、一套一洞、上下左右通暢,猶如迷宮。但是這個村莊的景色也超出了每個遊客的想像,許多房屋已經倒塌。村裡幾乎空蕩蕩的,除了空蕩蕩的殘垣斷壁。所有的窯洞都是石制的,石料是在附近取得。很多窯洞內都有暗道,並與其他窯洞相連接,錯綜複雜,曲折迂迴,一直通向原野,形成四通八達的地下暗道群,莫非「地道戰」早在千年前就有了。
第一次來時,有些失望,感覺像一群破舊的窯洞,也沒什麼稀奇。等你進去看看,會發現其中的奧妙。內部窯洞和窯洞之間有暗道相通,或臺階或木梯,有的僅能容身材輕巧之人勉強通過,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此外,通氣孔、瞭望哨、射窗等軍事設施也一應俱全。漫步其中,感受著探險的刺激。推薦一定要帶一隻手電筒,古堡裡的光線比較暗,雖然有聲控燈光,但是有些地方地勢起伏,光照得不太清楚。
事實上,早在一千多年前,這裡就是唐代北都晉陽至婁煩的重要驛道,當時貿易往來頻繁,日行肩夫、夜歇客、南來北往。至明清時期,由於晉商的出現,這裡更是人山人海,馬幫、駝鈴日夜不停。並因此為風峪溝第一村,人口及商鋪數亦居周邊之首,故稱為「店頭」。
古村落中央還有一座名為紫竹林寺的古寺;正對面有一座燈山,建於雍正年間;古村落東西南北各有一座文昌閣和真武廟;古村落南面南山腰上有一座山神廟、一個河神洞;最久的一座是在南北朝北魏或北齊時期鑿成的石灰巖洞穴;蒙山寨上還有北齊神武帝高歡世傳北漢帝劉薛王避暑宮遺址。
由於前幾年周邊煤礦開採,導致這裡的水資源枯竭,村民們大多為了生活而離開這裡。但是現在為了發展旅遊業,停止採煤,自然生態也逐漸恢復,水資源也得到了恢復,相繼有村民搬回。可惜,隨著歲月的流逝,風雨的衝刷,沒有適當的維修、保養,這裡幾百年的歷史遺存,也將更加破碎,更加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