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夜市的夏天是不完整的!」一到周末,95後小金就開啟了歡快的杭州夜市「打卡」之旅。翻一翻她的朋友圈,活脫脫就是一本杭州夜市攻略:從老底子的吳山夜市、武林夜市、勝利河美食街到新晉網紅「湖上夜巷」以及各大商場主題夜市……最具煙火色的杭州夜畫被小金一一收集,「曬」在了社交平臺上。
夜市,不僅豐富著杭州人的夜生活,更顯露出不可小覷的「吸金力」。在這座城市夏夜的璀璨燈火下,一個又一個人聲鼎沸的夜市,正不斷地為這個城市注入消費活力,推動經濟復甦持續「升溫」。
透明袋中倒入奶茶,插上吸管打個結……這12元錢一份的「泰式奶茶」,看起來有些「隨意」,卻是最近武林夜市當紅「爆款」,每晚攤位前大排長龍,場場賣空。
攤主朱星辰沒有想到,自己花了一個月研製的配方,竟然在夜市這片競品林立的「紅海」脫穎而出。「這幾天每天準備的量都比前一天翻倍,但還是不夠賣。」
這樣的火爆,在武林夜市經理葉連忠看來,是夜經濟全面復甦的信號。「在遊客減少的情況下,我們夜市目前客流量幾乎已恢復到同期水平。現在夜市攤位很俏,不少人還得排隊等著入場呢。」
「一鋪難求」的背後,是傳統夜市積極應對疫情影響,以精細化管理及時捕捉和滿足市場需求變化,藉助直播等數位化方式線上引流,推動消費快速回暖。
4月份復市開工後,葉連忠所在的公司,一方面通過免租、提供免費盒飯、發放紅包等一系列安商穩商措施,吸引商戶回歸,幫助他們復工復產,一方面針對疫情特殊場景下人們消費需求的變化,對場內業態進行了及時調整。
「我們夜市以往圍繞旅遊業態,主營非遺文化產品、手工藝品、創意商品、文創產品等。但受疫情影響,旅遊按下『暫停鍵』,遊客大幅減少。在這種情況下,夜市最緊要的是要先『自救』,活下去。」葉連忠介紹,4月以來,武林夜市的攤位更換率在2%左右,比往年要高些,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美甲等生活服務類攤位多了,旅遊紀念品攤位少了,但是非遺手工等特色攤位仍保留著。「放大收益高的業態,調整受影響大的業態,同時通過減免補助等措施保持特色業態比例,這樣才能謀求長遠發展。」
「萬物皆可直播」時代,夜市也不例外。為了幫助商戶「吸粉帶貨」,武林夜市運營方把「直播間」搬進了市場裡,還請來平臺網紅,與商戶交流如何結合產品特色拍攝小視頻、做直播。同時,夜市還設置了獎勵機制,對漲粉快的直播商戶給予一定現金獎勵,提高商戶直播的積極性。
架上鎂光燈和手機,一邊忙不迭地招攬生意,一邊激情洋溢地互動直播……如今,這幾乎已為武林夜市商戶的「必備技能」。
「一套組合拳打下來,夜市商目前的平均營收不減反增,上漲了5%左右。」葉連忠對未來顯得信心十足,「隨著跨省旅遊開放,接下來遊客量將漸漸恢復,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們夜市的人氣一定會越來越旺。」
而在武林夜市不遠處的嘉裡中心,由上海安義夜巷團隊打造、融合杭州特色潮流文化元素的城中裡巷,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夜晚C位「出道」,刷屏朋友圈。
相較於傳統夜市的接地氣,「文藝範」「時尚潮」與跨界融合成為城中裡巷當仁不讓的關鍵詞。300米的夜巷區域內,入駐了包括美食、文創、農產品、花藝、娛樂互動、舞臺表演、手作體驗等60多個攤位,形成食、遊、購、娛、體、展、演等多元一體的夜間消費市場。
不止嘉裡中心,趁著夏季紅利發力夜市,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嵌入城市生活,成為消費復甦階段杭城眾多商場的選擇。
6月底,迎來開業三周年的杭州來福士中心,聯動皮爺咖啡、鍾薛高、MINI、西貝莜麵村等場內近20家品牌,以及NIO x Prée快閃和其他30餘家知名市集攤主,以一場限時遊園夜市熱鬧「慶生」。杭州來福士相關負責人表示,夜市舉辦期間,商場內各業態營業額環比均有所增長,目前正緊鑼密鼓地籌劃第二期活動。
而從7月起,龍湖杭州金沙、濱江、西溪、紫荊天街也紛紛開啟了「夜經濟+戶外經濟2.0」夏日狂歡季。如金沙天街啟動了「夜光市集」計劃,創造了一個屬於年輕人世界的創意市集;紫荊天街利用購物中心的公共區域,拓展出城市級超IN網紅打卡點——1009#天上街市,搭配多元化體驗活動,讓街市充滿互動感和娛樂性;濱江天街則聯合杭城最大的音樂愛好者根據地平臺——凡人樂社,推廣晚間音樂計劃理念,打造特色音樂客廳;而西溪天街通過原創IP與網紅IP聯動——自主IP西禧夜市與知名網紅「小黃鴨」聯名打造「B.DUCK趣遊Da派對小黃鴨主題遊樂園」,以各式各樣的趣味場景吸引消費者前往體驗。
好吃、好看、好玩、 好逛、有範,這些商場中開出的夜市,集齊了「網紅」要素,不僅成功佔據了消費者的相冊朋友圈,也讓他們心甘情願地亮出了支付二維碼。以西溪天街西嬉夜市第一期為例,集市周邊客流提升了20%,聯動品牌銷售額環比提升了30%,獲得自然曝光1092萬次。
商場與夜市的創新組合,碰撞出了不同玩法,激發了更多可能,正以雙向賦能激蕩出更強勁的消費力量。
夜市,濃縮著一個城市的夜生活,是一個地方經濟繁華的重要指標。
這種頗具歷史感的集市販賣方式,在當下正在經歷一輪全新的演變和升級:傳統夜市用上了現代規範化管理,撕掉「髒亂差」的標籤,成為一個城市經濟與文化的地標,並藉助數位化工具接軌網際網路消費的浪潮;新興夜市通過複合場景打造,以更前衛、創新、多元的業態融合方式注入新鮮感,觸發人們多重感官享受,豐滿著消費者的物質和精神獲得感。
而無論傳統與新興,它們演變的核心與邏輯是一致的,那就是消費升級的趨勢不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始終如一。
當華燈初上,熙攘人群湧向琳琅滿目的攤位,歡笑此起彼伏:這是一個城市日常又令人著迷的煙火氣,更是這個城市消費經濟不斷前行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