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讓日本侵略者聞風喪膽的「廣西狼兵」,究竟是一支怎樣的軍隊?

2020-12-16 方圓文史

明清時期,在我國西南地區活躍著一支精銳的地方軍隊,史書上將其稱之為「狼兵」,為當時重要的地方武裝。「狼兵」是由廣西土司組建的以「狼人」為主體的士兵,有著其獨特的編制系統,曾以英勇善戰著稱。

從明朝中期到清朝中期,狼兵曾奉命鎮壓廣西、廣東、江西等地瑤族、壯族和漢族的起義或反叛,還參加了東南沿海的抗倭戰爭,並在當時的桂東、粵西駐防屯墾,對維護明清兩代在當地統治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到了清朝後期,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狼兵逐漸變成了「狼民」,並被當地的壯、瑤、漢等民族所同化。在後來的抗日戰爭中,廣西出兵100萬人,按人口比例排到全國第一,為抗日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巨大努力。桂軍在抗日戰場上奮勇殺敵,所向披靡,一度讓日本人聞風喪膽。因此人們也將其稱之為「廣西狼兵」。

我們本文就來探究一下,這「廣西狼兵」究竟是一支怎樣的軍隊,為何能讓日本侵略者聞風喪膽?

狼兵的最早記載

「狼兵」之名,最早見於《明英宗實錄》正統二年十月。正統二年,山雲上言:

「潯州與大藤峽諸山相錯,瑤寇出沒,佔耕旁近田。左右兩江土官,所屬人多田少,其狼兵素勇,為賊所畏。若量撥田州土兵於近山屯種,分界耕守,斷賊出入,不過數年,賊必坐困。」

所以由此我們可以得知,「狼兵」作為一種地方性軍隊,在15世紀前已經形成。而關於「狼兵」的稱謂,在學術界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是「族稱」,有人則認為是「族落群體」,還有人認為這只是「官稱」,甚至有人認為是音譯。其實,關於狼兵的記載,實際上在原始文獻上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即「狼兵」與「狼人」有關。

而「狼人」是壯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廣西左右江地區。當地「諸土司以狼人為兵,稱為『狼兵』」。在一些史料上又稱為「土兵」或「目兵」。

在有明一代至清朝初期的時候,狼兵在廣西土兵數量比重中佔據很大,據記載有十餘萬之多。但嚴格來說,這一數量確實有點言過其實,不過它是明清時期西南地區重要的土兵之一則是不爭的事實。

「狼兵」抗擊倭寇

在明代中期的時候,廣西等地社會矛盾尖銳,地方割據勢力層出不窮,中央朝廷所在甚遠,難以發兵鎮壓,這個時候便為狼兵的崛起提供很好的機會。也正是從這個時候起,狼兵便受到了明王朝的重視。

根據《明史》記載,明朝從英宗正統年間開始調用狼兵。自此一直到清朝中期的時候,狼兵奉命參加了一系列的徵戰活動。其中抗擊倭寇便是典型的例子之一。

明朝嘉靖三十三年五月,倭寇大舉入侵,東南沿海百姓遭到倭寇大規模的襲擾掠奪,形勢危急。朝廷隨即便派遣張經總督江南、江北、浙江、山東、福建、湖廣諸軍。而張經認為:「宼強民弱,非藉狼兵不可,疏請於朝」。

同年七月,以原貴州總兵白泫及廣西都司都指揮鄒繼芳俱充遊擊將軍,與南京車駕司主事阮文中往調狼兵。次年三月,命狼兵抵達抗倭前線,才得以平息。

嘉靖三十四年四月,工部侍郎趙文華前往松江拜祭海神。當時地方上又出現倭寇作亂,百姓恐慌,但不久聽到狼兵將至的消息之後,人心才稍安。在當時,狼兵似乎就是倭寇的「終結者」,讓倭寇聞風喪膽。

抗日戰爭中的「廣西狼兵」

在抗日戰爭中,桂軍相繼參加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和棗宜會戰,桂南會戰、桂柳會戰和桂柳反攻作戰。 幾乎可以說,在抗日戰爭中的諸多重要戰役中皆有桂軍的身影。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國民政府在民國三十四年的統計,在八年抗戰期間,廣西徵募的士兵及勞工就高達450萬之多,當時廣西全省的人數不過也就1200萬人,足足佔到了總人口的40%,堪稱全國之最。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廣西抗日出兵就高達一百餘萬,人數排第二,按人口比例來看的話排到第一。

在與日本侵略者的一次次較量中,桂軍表現出了英勇無畏之精神,嚴厲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粉碎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陰謀。因此人們又將其稱之為是「廣西狼兵」。與幾百年前的抗倭戰爭一樣,「狼兵」皆英勇無敵,所向披靡,讓日本侵略者聞風喪膽!

小結

綜上所述便是我們對廣西狼兵做的一個簡單的介紹了。關於「狼兵」,實際上可以說的還有很多很多,而並非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因篇幅有限,我們就先暫時說到這裡了!

參考文獻:《明史》、《明英宗實錄》、《明清「狼兵」探析》

相關焦點

  • 侵略者遭惡報,廣西「狼兵」此舉令日寇膽戰心驚!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中日雙方不斷增兵,先後在上海投入一百萬兵力,其中就有中方號稱「狼兵」的廣西軍隊。 桂軍開赴上海前,蔣介石答應將桂軍擴充為第11、第21兩個集團軍,由李品仙和廖磊分別任總司令。
  • 「小諸葛」白崇禧率領的狼兵,負隅頑抗死戰不退,究竟為哪般?
    在這這場慘烈的戰鬥當中,號稱「小諸葛」的桂軍將軍白崇禧,率領著自己的廣西狼兵,硬是在上海和日軍死戰,要知道,當時的桂軍只有六萬人,而日軍投入戰場兵力已經達到二十萬人。在這場實力懸殊的戰鬥當中,桂軍為什麼負隅頑抗,這其中和白崇禧又有什麼聯繫呢?所謂的桂軍,就是廣西狼兵。
  • 戰力強悍卻軍紀奇差,明朝時震動天下的廣西「狼兵」是什麼部隊?
    對於廣西地區的軍隊,一直以來就有這麼一個很威風的名號——狼兵!「廣西狼兵」威名赫赫,一直到抗戰時期,戰力彪悍的廣西部隊都被國人敬稱為「狼兵」。不過「狼兵」實際上是一個歷史名詞,指的是廣西歷史上某支特殊的軍隊。那麼,歷史上的「狼兵」究竟是什麼樣的軍隊呢?
  • 戰力強悍卻軍紀奇差,明朝時震動天下的廣西「狼兵」是什麼部隊?
    對於廣西地區的軍隊,一直以來就有這麼一個很威風的名號——狼兵!「廣西狼兵」威名赫赫,一直到抗戰時期,戰力彪悍的廣西部隊都被國人敬稱為「狼兵」。不過「狼兵」實際上是一個歷史名詞,指的是廣西歷史上某支特殊的軍隊。那麼,歷史上的「狼兵」究竟是什麼樣的軍隊呢?
  • "小諸葛"白崇禧率領的狼兵, 負隅頑抗死戰不退, 究竟為哪般?
    在這這場慘烈的戰鬥當中,號稱「小諸葛」的桂軍將軍白崇禧,率領著自己的廣西狼兵,硬是在上海和日軍死戰,要知道,當時的桂軍只有六萬人,而日軍投入戰場兵力已經達到二十萬人。所謂的桂軍,就是廣西狼兵。之所謂稱之為「狼兵」,必有其深刻原因。廣西一帶的人民,由於地理、歷史等因素,常年來就是不安分的地區,所以這也導致廣西的人民能徵善戰,常年來的戰鬥讓廣西軍隊打出了「狼兵」的稱號。
  • 崗村寧次:要亡中國先亡廣西!廣西狼兵啥來歷?讓日本人如此敬畏!
    日本人是知道廣西難以徵服,所以才增兵,二次進攻。結果再次被擊退,中方廣西部隊兩萬損失5000-8000人,日方死喪3.2萬人。 「狼人」分布於廣西北部,是壯族人的一支。 據說,「狼」的名稱始於15世紀中葉,明以後日趨普遍,大概佔到廣西人的一半,瑤僮佔30%,其餘的佔20%,廣西人大部分是狼人。
  • 崗村寧次:要亡中國先亡廣西!廣西狼兵啥來歷?讓日本人如此敬畏!
    日本人是知道廣西難以徵服,所以才增兵,二次進攻。結果再次被擊退,中方廣西部隊兩萬損失5000-8000人,日方死喪3.2萬人。 「狼人」分布於廣西北部,是壯族人的一支。 據說,「狼」的名稱始於15世紀中葉,明以後日趨普遍,大概佔到廣西人的一半,瑤僮佔30%,其餘的佔20%,廣西人大部分是狼人。
  • 傳說中的廣西「狼兵」,曾經的抗日勁旅,最終為什麼灰飛煙滅?
    廣西「狼兵」,又叫「廣西猴兵」,指的是廣西籍士兵。首先要聲明一下,這個「狼」字、「猴」字沒有半點貶義,而是實實在在的褒義詞。大部分廣西人身材瘦小,身手敏捷、靈活如猴,兇猛如狼,因此而得名。桂系鋼七軍就是一支「狼兵」成群、戰力強悍的部隊,桂系實力有多強,「狼兵」的「狼性」怎麼樣,看看鋼七軍就知道了。
  • 傳說中的廣西「狼兵」,曾經的抗日勁旅,最終為什麼灰飛煙滅?
    廣西「狼兵」,又叫「廣西猴兵」,指的是廣西籍士兵。首先要聲明一下,這個「狼」字、「猴」字沒有半點貶義,而是實實在在的褒義詞。大部分廣西人身材瘦小,身手敏捷、靈活如猴,兇猛如狼,因此而得名。桂系鋼七軍就是一支「狼兵」成群、戰力強悍的部隊,桂系實力有多強,「狼兵」的「狼性」怎麼樣,看看鋼七軍就知道了。
  • 這的戰士曾讓世界聞風喪膽
    如果說散打強省,當屬陝西、河南、山東和廣東;要說民風彪悍,恐怕就要數廣西和雲南那一帶了。2020年1月28日,也就是大年初四,一帶一路句町拳王國際金腰帶爭霸賽將在廣南縣打響,這也是和當地政府合作的脫貧攻堅戰的收尾,格鬥迷將對這次比賽全程直播。
  • 廣西兵為何被稱為狼兵?日軍聽到廣西口音就膽寒,打仗比日軍還狠
    兵部尚書胡宗憲的幕僚鄭若曾在其所著的《籌海圖編》「卷十一·經略·客兵·附錄·狼兵」記載:「廣西狼兵於今海內尤悍……能以少擊眾,十齣而九勝!」。南明唐王政權的中書舍人鄺露在他的地理著作《赤雅》中也記載:「狼兵鷙悍,天下稱最。」
  • 成吉思汗曾令日本人聞風喪膽,而抗戰時期,他的後代表現怎樣?
    可以說是聞風喪膽,輝煌的曙光,讓這個朝代,被世界矚目。但是他的滅亡,像崛起一樣迅速,不到百年的時間,這個輝煌一世的朝代,沒落了,仿佛一瞬間,就回到了原點,蒙古再也沒有往日的雄風,而是安靜地在大草原生活。經歷了多個朝代,封建社會滅亡。日本狼子野心,對中國進行侵略。中國人民奮起反抗,而作為成吉思汗的後代,蒙古是如何抗日的呢?他們是怎樣看待,曾經對成吉思汗聞風喪膽的日本呢?
  • 廣西狼兵:明明是帶侮辱性稱謂,偏偏那麼多人交口稱讚?
    大家好,我是@廣西風物誌 的主筆,感謝如此優秀的你,還來看我寫的文字。@廣西風物誌 定位深度解讀與廣西相關的歷史、人物或風情。總是讀到一些有關廣西狼兵的作品。作品無外乎對狼兵津津樂道,一致好評。其實,這真的是一種深深的誤解。
  • 中國最厲害的一支軍隊,日軍最為懼怕,竟然稱「鋼軍」比俄軍可怕
    作者:月小妝在抗日戰爭中,出現了很多戰鬥力極強的隊伍,比如我們熟悉的川軍、湘軍等,但這兩支並不是最強的,也不是最令日本人害怕的。抗戰中,日軍流傳著一句口號:「欲平支那,先滅廣西」,廣西人是十分剽悍的,而且很團結,出其不意的就能弄死小日本,當然,這是日本人的看法。這支軍隊就是聲震日本的桂軍。
  • 歷史上的廣西:鐵血桂軍,猛如老虎惡如狼!
    廣西有彪悍的民風和英雄般的歷史,在秦朝時期,秦始皇派20W人駐守長城以拒匈 ;但是卻在南方部署30W兵力來對付廣西。明朝時候的「廣西狼兵雄於天下」稱號,狼兵,起源於明朝中葉,為由廣西、廣東一帶招募而來的軍隊,是明朝的精銳部隊。主要以壯族、瑤族成員為主,受土官節制。狼兵不在兵籍之內,原非正規軍隊,因為勇猛善戰,明朝多次將他們用於各地剿匪與對抗倭寇的戰爭之中。
  • 佔據廣西24年的李宗仁、白崇禧新桂系,究竟有多少軍隊?
    我們都知道,軍隊才是一支軍閥賴以生存乃至發展壯大的根本,那麼,這支存在20餘年、以廣西為根基、在中國擁有舉足輕重影響力和勢力的新桂系軍閥,究竟有多少兵力呢?首先,我們了解一下為什麼李宗仁、白崇禧的勢力會被稱為新桂系。桂系很簡單,廣西簡稱桂,桂系表明這個勢力以廣西為根基,為什麼又是「新」呢?
  • 【正義之勝】大會戰,中國軍隊硬碰硬重挫侵略者
    這場戰役就是臺兒莊大戰,此役是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英雄凱歌的第一聲軍號。1986年,電影《血戰臺兒莊》在香港首映,萬人爭看,轟動一時。這是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反映國民黨正面戰場抗戰的影片。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組織了一系列大仗,給日軍以沉重打擊。抗戰題材  電影選粹
  • 古代打仗最厲害的三個省,湖南省墊底,第一讓日軍聞風喪膽!
    比如有廣西人的強悍兇狠,湖南人的智勇雙全,山東人的自古尚武等等,在中華兒女都很優秀的前提下,如果從各地選出中國最會打仗的前三個省,下面三個毫無疑問會脫穎而出。第三名、湖南省湖南自古就是出強悍軍隊的地方,自古屬於楚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軍隊最強音說的也就是湖南。湖南兵以勇猛善戰,死戰不退為後世稱頌!
  • 一支流氓組成的軍隊,面對鬼子卻戰死不退:只因我是中國人!
    一支流氓組成的軍隊,面對鬼子卻戰死不退:只因我是中國人!正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國家危難之前,每個國人都有義務獻出自己的一份力。他們是一支流氓組成的軍隊,國難當頭卻做了一個中國人應該做的。這群土匪就是「鎮嵩軍」,一個殘害百姓,做盡壞事的土匪,使得日本人聞風喪膽的愛國英雄。在他們身上有著完全不同的標籤。抗日戰爭之前,他們是百姓厭惡的鎮嵩軍。這支部隊說白了就是一個流氓,土匪組成的武裝。他們土匪出身,但是力量不容小覷。等到這些土匪被收編以後,成了響噹噹的鎮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