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二維碼,然後把船舶生活垃圾接口連接到岸上的智能一體化接收裝置,5分鐘後,船上86升生活汙水全被抽乾了。12月9日下午,「蘇翔輝貨988號」船主陳樹明在紹興越城區單家漊錨泊服務區體驗了一把水上服務區的智慧便捷。
位于越城區東湖街道的單家漊錨泊服務區,是全市首個建成的水上服務區。大家對高速公路服務區都不陌生,那麼,水上服務區長什麼樣?有哪些功能?
記者在現場看到,和高速服務區一樣,水上服務內也設有加油站、超市、休息區。略有不同的是,水上服務區還配備了專門接收船舶生活汙水的智能化一體接收裝置、用於船隻充電的岸電樁以及船舶維修室、應急設備儲藏室。
「船舶智能化一體接收裝置使用十分方便。」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航道養護科科長陳衛剛告訴記者,船員只要用手機掃一掃設備上的二維碼,系統就可自動識別、採集船舶的身份信息、汙染物送交時間地點數量等數據。接下來,再接到專用的管道上,就可以把船上的汙水抽吸到岸上的汙水儲存池中,解決了船舶生活汙水排放問題。
這一「生活汙水一鍵接收」功能,大受「船老大」們的好評。「平常我們跑船一出去就是好幾天,吃喝拉撒全在船上。」陳樹明說,對「船老大」來說,一艘貨船就是一戶水上人家,船上既有廚房,又有衛生間。雖然船上的生活設施越來越完善,但是生活汙水卻不能像岸上人家一樣可直接排放至汙水管道,只能等靠岸後到指定的收納點排放。以往,為圖方便,有的船隻常常偷偷將汙水直接排到河中。「現在水上服務區提供了這項服務,既方便又環保,我們肯定積極配合!」他說。
此外,位於單家漊錨泊服務區的4隻低壓岸電充電樁,也解決了停靠船舶用電難問題。記者了解到,以往船上的生活用電主要靠柴油發電機供應,既不環保又很費錢,現在船員刷卡就能充電,使用岸電樁充電一個小時收費也就兩元錢左右。
據了解,單家漊錨泊服務區是全市3個省定內河水上服務區提升項目之一,在原錨泊區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於12月8日通過工程驗收。後續,單家漊服務區還將圍繞船戶基本生產生活需求,配備豐巢快遞箱、無線網絡等便民設備,完善基本服務功能。其餘兩個水上服務區也將於今年年底前建設完成。「紹興是著名的水鄉,水運資源豐富,接下來,我們將陸續建設此類功能齊全的水上服務區。」陳衛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