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吳梅 • 2017年07月25日23:12 • 速途網
近日,第三方數據研究機構QuestMobile發布了《QuestMobile
移動網際網路2017年Q2夏季報告》。其中,教育語言類App的月活呈下降趨勢。2017年上半年,語言類App的月活保持在2400萬至3200萬之間,每月的同比增長率則平均下跌了近四分之一。
作為語言學習APP典型代表之一的滬江開心詞場,是滬江旗下的背詞練習工具,自上線以來,開心詞場進行了多次更新。雖然此類APP月活有明顯的下滑趨勢,但是市場競爭依舊紅火。那麼,滬江開心詞場是怎麼實現變現的?其發展至今的瓶頸在哪?
六月用戶規模位列第二,生態流量產品矩陣較大
與其他語言類APP相比,滬江開心詞場以學習、測試、複習的遊戲化闖關模式,趣味性的互動方式「寓教於樂」。在社交屬性方面,用戶可通過「PK競技場」向微信及QQ好友,發起實時挑戰,好友可以在不下載APP的情況下及時應戰。
據QuestMobile報告顯示,在2017年6月語言學習APP用戶規模TOP.10榜單上,滬江開心詞場位列第二,月用戶規模達410萬,同比增長率-20.8%
月度人均時長54分鐘 中高水平消費用戶佔比70.3%。與扇貝單詞、英語趣配音等其它 App 拉開較大差距。
滬江旗下擁有許多語言學習APP,大部分移動端產品被定位為流量入口。即,以使用頻次高的產品向後端課程產品導流。從上圖可以看出,滬江開心詞場生態流量產品矩陣較大。從這個角度來看,開心詞場可能是滬江最重要的「生態布局」產品。
開心詞場作為入口級產品引流
值得注意的是,百詞斬和英語流利說都已開始了變現的嘗試。百詞斬的變現方式是「賣周邊」,基於APP的內容,推出衍生產品,如單詞書、便利貼、文具等;英語流利說的變現方式是「開課」,其此前推出的流利學院,就是基於APP的服務,開設相關的課程。
一般來說,目前市場上工具類產品的變現方式包括包月、開課、賣周邊三種。而滬江開心詞場是作為入口級產品存在的,其通過創新記憶算法和遊戲產品模式吸引用戶,提升用戶黏性。
用戶量意味著流量和數據,這些不僅意味著可以變現,還能為進一步的產品研發和創新帶來諸多可能。也就是說,背單詞只是語言學習的基礎,由此延伸出的服務還有口語學習、聽力訓練、專業考試的報考服務等。
開心詞場作為入口,可以將精準用戶再次輸出到滬江旗下的其他服務和產品中,進而讓用戶留在整個滬江生態中。
此外,QuestMobile的數據還顯示,滬江開心詞場的用戶多集中在二線城市,佔比37.3%;其次是四線城市及以下,佔比25.7%。事實上,二線城市是大多數語言學習App用戶最集中的地區。而在消費能力上,語言App用戶大多處於200-1000元。
語言類APP內容與技術需同步發力
不過,語言類APP也存在諸多問題,其發展至今,最大的一個瓶頸大概就是變現問題。雖然不少APP已經開始嘗試變現,可尚處於不成熟階段。「死而復生」的拓詞最初雖擁有大量用戶,但仍存在著日活偏低、商業化乏力的問題。
拓詞創始人兼CEO薛淡曾發表公開信《絕不放棄,死磕到底》,表示「2015年5月,拓詞資金基本耗盡,空有近千萬用戶,無數感謝,卻還是無法實現商業化,哪怕只是養活不到十個人的團隊都很困難。」所以,如何找到合適的變現方式,是工具類APP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
其次,對於語言教育類APP來說,課程的設計還需更多的技術支持,比如發音的在線糾正,以及結合語音識別技術的語法糾正等。「如何說」一直是英語學習者的短板,若缺少互動的練習,有可能會讓用戶失去持續使用平臺的動力。
媒體評論員王剛告訴速途教育,「就我自己的經歷,付費使用過滬江的日語課程,覺得課程設計還是過於簡單了,『視頻+少量習題+自發社區討論』這種方式很難保護自己的內容,所以滬江的新編日語教程除了自發社區討論外,都可以在各大網盤找到盜版資源。」也就是說,語言類APP在內容版權的保護上也存在一定問題。
藍象資本高級投資經理王凱峰在接受速途教育採訪時表示,「語言教育類APP不僅是一個提供單詞的工具,它還包含督學、安排計劃、監督進度等相關服務,我們稱之為「督學服務」,督學服務是目前語言類、內容類、工具類等學習軟體新的變現方式。切合了現今碎片化的消費和知識經濟的發展。」
對於此類APP未來的發展,王凱峰表示將持觀望態度,「看一下它能否達到用戶的滿意度,能否真正幫助學生完成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