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遊埃及的中國人拿清涼油當小費

2020-12-11 環球網

美國《華爾街日報》10月10日文章,原題:遊埃及的中國人,有一種獨特的給小費方式中國遊客葉三石(音)遊覽凱爾奈克的古廟群時迷失了方向。一名埃及嚮導給他指了路。為表示感謝,葉先生給了對方一個硬幣大小的紅色小盒。盒內裝的是一種能產生涼意、散發薄荷味的油膏,此物已成為遊埃及中國人的一種貨幣。葉先生帶了50盒,在他6天的埃及之遊中,把它當做小費給人。

25歲的葉先生說:「來埃及前,旅行社多次叮囑我帶上清涼油,以便當禮物送人,這會讓旅行更輕鬆些。」從吉薩金字塔到紅海,中國遊客習慣送這種油膏。他們不給現金小費,許多人都收到過,既有酒店員工,也有裝飾品小販,還有海關人員和持AK-47的警察。

一種油膏何以成為拉近兩個古代文明關係的東西,這是個小小的謎團。埃及資深導遊瓦利德·克裡姆認為,該做法始於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外交使團。當時,中國還窮,代表本國文化的東西就被當做禮品贈送。中國東北師範大學研究古埃及的學者李曉東(音)認為,中國遊客最初帶清涼油是自用,後來發現埃及人也喜歡。「埃及很熱,他們喜歡清涼油也在情理之中。」

葉先生的埃及遊快結束時,所帶的清涼油分完了。在胡爾加達機場,又有一名安檢員索要清涼油。葉先生說:「我沒有了,全給你們的人了。」但這名安檢員一邊嘴裡不停地說「清涼油」,一邊在他的背包裡尋找安檢機顯示屏上的那個圓盒子。結果讓安檢員懊惱的是,那是一個裝眼藥水的小瓶。(作者李培[音]、竇伊凡,喬恆譯)

相關焦點

  • 美媒:中國遊客在埃及送清涼油當小費 有人一次帶幾十盒
    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導 美媒稱,中國遊客葉三石(音)在埃及凱爾奈克的古廟群遊覽時迷了路。一名埃及導遊幫助了他。為了表達謝意,葉先生送給恩人一個硬幣大小的紅色小盒子。盒子裡裝的是被稱為清涼油的薄荷油。對於在埃及旅行的中國遊客來說,清涼油已經成為一種通貨。
  • 清涼油當小費玩轉埃及 還有哪些國貨更好使?
    導語:埃及是一個擁有「小費文化」的國家。去埃及旅行的時候,除了準備一些埃磅零錢,很多導遊還會提醒你帶一樣中國特產——清涼油。據說,這款來自東方的「神奇藥膏」已經成為當地人十分喜愛的小費替代品。清涼油究竟有多「火」?為什麼「火」?還有哪些讓老外著迷的國貨呢?
  • 去埃及旅遊,千萬不要再拿清涼油做小費了!
    前幾天看到報導說:中國遊客埃及旅遊送清涼油當小費,在短短6天的旅途裡,葉先生送出去50瓶清涼油,清涼油已經成為中國人在埃及旅行的「通行貨幣」。就連美國《華爾街日報》也報導,中國遊客只要到埃及旅遊都會用清涼油當小費,到埃及旅遊的中國遊客必定會帶上硬幣大小的紅色錫盒,裡面裝著提神醒腦、止癢止痛的清涼油,中國遊客埃及清涼油當小費隨手送給當地的服務人員。在參觀卡納克神廟時,中國遊客葉三石(音譯)在複雜的神殿裡迷路了。
  • 中國遊客埃及行清涼油當小費 成「通行貨幣」
    你或許難以理解,但是,中國產的清涼油已經成為埃及人趨之若鶩的「小費」。>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到埃及旅遊的中國遊客必定會帶上硬幣大小的紅色錫盒,裡面裝著提神醒腦、止癢止痛的清涼油,作為小費隨手送給當地的服務人員。
  • 清涼油也能當小費?出國遊,小費到底該怎麼給?
    不同國家,小費的收取狀況和金額不同。有些國家風景美如畫、小費多如麻,有些國家付小費反而會引起反感。要想出國遊,先來看看當地小費到底該怎麼給。 ★北非埃及:清涼油當小費小費在埃及的服務行業十分盛行。
  • 中國人去埃及旅遊要帶幾十罐清涼油當小費嗎?
    (來源·窮遊網)當你在國外的時候,是不是被問過很多奇怪的問題  你們中國人都會功夫嗎  你們中國人數學都非常好嗎  你們中國人每天都吃宮保雞丁嗎  。。。。。。  因為不了解,所以會有誤會的產生  不止是對中國  全世界各國之間都有各種搞笑的誤會  中國人去埃及旅遊要帶幾十罐清涼油嗎?  前幾天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很多中國遊客去埃及旅遊時都會帶上幾十罐的「清涼油」。有的埃及導遊說自己多年來收到的清涼油數量都上萬了,不明白為什麼其他國家的遊客都給現金,而中國遊客喜歡給清涼油。
  • 清涼油:中國人去埃及旅行必帶的「硬通貨」
    如果你沒有去過埃及,很難想像埃及人對中國清涼油的熱愛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有著大氣磅礴的各色建築,竟對這樣一個硬幣大小的紅色小物件感興趣,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在埃及旅遊,大家都知道金字塔景區裡騙子多。
  • 中國人去埃及旅遊都要帶幾十罐清涼油當小費嗎?
    你們中國人每天都吃宮保雞丁嗎。。。。。。因為不了解,所以會有誤會的產生不止是對中國全世界各國之間都有各種搞笑的誤會↓↓↓|| 中國人去埃及旅遊要帶幾十罐清涼油嗎?前幾天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很多中國遊客去埃及旅遊時都會帶上幾十罐的「清涼油」。
  • 埃及記4|清涼油與埃及婚禮
    寫於2008年8月埃及人對中國人非常熱情,除了中國人和阿拉伯世界的一慣友好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埃及人都愛中國清涼油!埃及是一個收取服務小費的國家,你受到服務,他們就會問你要小費,而中國人去到埃及則例外
  • 中國遊客去埃及各種狂送清涼油,現在埃及人收清涼油都收得有點懵逼了
    當小費!據說比直接給錢還管用...中國人去埃及旅遊要帶清涼油...這似乎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就連有時候過檢查站,警察不用走上大巴數車上坐了幾個中國人,只要看看車裡有幾包清涼油就知道了...其實,有些埃及人也同樣懵逼:「咋個中國人就這麼愛送清涼油咧?」
  • 埃及人真的喜歡清涼油嗎?
    似乎他翻包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討些小費,或是我們這些中國遊客手中的國產清涼油。圖:埃及吉薩金字塔你也許沒到過埃及,但你一定或多或少聽說過埃及人對清涼油的狂熱,據網上的說法,在遊客密集的地方,服務人員會向普通外國遊客討要現金作為小費,而面對中國遊客時他們能熟練用中文喊出「清涼油」這三個字。
  • 埃及旅遊經驗總結:要帶兩個錢包,帶幾十個清涼油
    這是為了大家著想,因為到了埃及,其實會看到貧富差距比較大的一面。在那裡有的富人很有錢,但是你也會看到一些生活很貧困的人們。在埃及接受了別人的服務,是需要給小費的,哪怕你去問一個路,也需要給小費。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小錢包,否則你拿大鈔票出來,別人是不會找零的。出門在外,錢財不能讓別人看到。大錢包平時藏好,在一些機場或者國際商場購物的時候,才把大錢包拿出來。
  • 前往埃及旅遊時,為什麼有的網友說要帶清涼油呢,是有什麼作用嗎
    當地超市裡也沒有特別厚的被子賣,我們最後拿了一堆毯子將就過的。也說不好是特殊情況,反正亞歷山大是很冷。其次,別帶什麼清涼油。帶點零錢比你帶點清涼油好用多了。當時比例很友好,幾乎1:2吧,物價還沒來得及漲,埃鎊就跌了。不知道現在怎麼樣。還有,別對埃及商販的信用抱有太高期望。收了整錢最後不給你零錢這種事兒我們也遇到過,當然最後還是要回來了。
  • 風油精和清涼油,才是非洲大陸上的硬通貨-虎嗅網
    ,清涼油要經過中國人的手才最有效。「在開羅機場過安檢的時候,有個地服非常熱情的跑來幫我拿行李,按常理應該給小費,結果這貨問我要清涼油。」而在2016年華爾街日報報導了這種騷操作之後,很多埃及人收清涼油收的都已經麻木了。在一定範圍內,造成了中國人認為埃及人原來喜歡清涼油,部分埃及人納悶為什麼中國人愛送清涼油的詭異局面。
  • 五一小長假要來了 出國旅行怎麼給小費
    據環球雜誌官微延伸閱讀清涼油還能當小費嗎?此前,《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埃及人對中國藥膏清涼油情有獨鍾。中國遊客遊埃及,清涼油當小費,6天旅行送出50瓶。最後沒有要到小圓盒的安檢人員,滿臉失望。中國遊客葉三石(音)在埃及凱爾奈克的古廟群遊覽時迷了路。
  • 帶著「清涼油」遊埃及——看各國人民出遊必帶的「奇葩物品」
    前幾年,小編還是嫩小編的時候,赴埃及採風,埃及人們熱情地跟我打過招呼後,畫風通常就變成這樣:中國人?清涼油……留下我獨自在風中凌亂。同行的老大哥教育我,小菜鳥一隻吧?出門沒帶清涼油麼?「我……」感情這除了治蚊蟲叮咬,清涼油還架起了中埃人們的友誼橋梁。據說,不知道哪位中國遊人帶著清涼油去了埃及,還送了埃及朋友。埃及人們發現:這好東西啊,又清涼又止癢。然後又發現,中國人好像都用這個啊。於是紛紛向去埃及的中國人討要。
  • 中國家家必備的「小物件」,卻意外走紅該國,還能代替小費使用?
    就比如小費問題就是一個讓很多國人遊客都十分苦惱的一件事情,該如何給,該給多少往往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世界上擁有不少的小費國家,特別是一些旅遊業發展快速的國家就更有這樣的傳統,一般來說小費給多少大概都是與當地的物價消費直接掛鈎,就比如在泰國你可以給得比較少一些,但是在歐美則需要多一點點,才不會顯得小氣。
  • 中國很普通的東西,卻遭到外國人哄搶,甚至可以替代貨幣當小費
    中國很普通的東西,卻遭到外國人哄搶,甚至可以替代貨幣當小費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於是中國的很多文化習俗、美食以及其他用品,很多外國人都感到稀奇。也於是很多東西在我國看來很尋常,可到了其他國家,卻變得很稀奇,甚至受到異常的歡迎。
  • 去埃及要注意什麼,那是個伊斯蘭國家,去之前要做好準備
    去埃及要注意什麼,那是個伊斯蘭國家,去之前要做好準備。到了埃及一定要尊重當地的風俗,這個出發之前一定要詳細查閱清楚,不要隨便和當地人開玩笑,路上見到人一定要面帶微笑,微笑不是壞事,保持微笑給自己帶來一個好心情,給埃及人一個好印象。
  • 國內不起眼的小玩意竟是埃及人的眼中寶:你肯定知道它!
    當小費!據說比直接給錢還管用...直接是硬通貨!一個埃及導遊給他指路,為了表示感謝,葉先生送他一個硬幣大小的紅色錫盒,裡面裝著提神醒腦、止癢止痛的清涼油。中國產的清涼油已經成為中國人在埃及旅行的「通行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