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叢婕 通訊員 王鈺琳 威海報導
擁有一個獨立的小房間,一張學習桌,一張小床,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在多數人看來也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卻是一些孩子夢寐以求的奢望……「以前孩子只能在炕上吃飯的飯桌上寫字,現在有了嶄新的書桌,他最近非常高興,明顯更熱愛學習啦,非常感謝團市委和成山集團。」在榮成市崖西鎮北新莊村70歲的老人於大爺開心地說到,他的外孫目前就讀於榮成三十一中,因家庭困難,孩子很早就有個「書房夢」卻一直未能實現。
據了解,早在幾年前孩子一直就有一個心願,希望自己也能像城裡的孩子一樣,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不再是堆滿雜物、光線昏暗,哪怕只是一張屬於自己的書桌,但是由於家庭條件的限制,心願也一直未能如願。「孩子母親常年有病,父親也不在身邊,我有腿疾,不能走路,老伴腰不好,需要常年靠藥物維持,現在收入只能靠幾畝地,孩子跟著我們老兩口生活,想實現他的心願對於我們來說太難了。」近日,當家具、書籍送到榮成市崖西鎮北新莊村新裝修的「希望小屋」時,他們一家簡直不敢相信,平常話不多的他們,一直笑個不停。
在山東榮成市,像於同學這樣擁有或即將擁有屬於他們自己「希望小屋」的少年兒童還有23個,目前已經被成山集團全部認領,正在建設中。了解到這些孩子的具體情況後,成山集團第一時間對希望小屋進行了認領,在廣泛徵求孩子本人意願的基礎上進行施工,目前第1間「成山希望小屋」已經全面建成。
共青團榮成市委副書記林茂蓉介紹說,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榮成團市委通過項目化運作,探索團組織牽頭主導、社會資源充分整合、志願服務精準開展的困難青少年群體關愛工作新理念、新模式,把「希望小屋」作為「希望工程」的重要延伸和轉型升級的突破方向,將其打造成為政府民生服務和扶貧工作的有益補充,在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展現青春擔當。在「希望小屋」的建設中,團市委採取學校推薦、鎮街摸底、團市委核實三個步驟,把急需幫助的貧困兒童摸排出來,廣泛動員和凝聚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社會組織參與到希望小屋建設中來。
為保障該活動的延續性,團市委還專門編制了《「成山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工作執行手冊》,從項目定位、工作內容、建設任務、對象篩選、資金募集、小屋建設、後續服務、宣傳及風險防控、管理督導等9個方面進行分析管控,確保「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做穩做實,切實幫扶貧困青少年擁有獨立學習空間,打造書香青春。
一間希望小屋就是一個逐夢空間,更是孩子成長的希望,「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主要針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無獨立居住和學習環境的8至14歲兒童,依託原有住房打造獨立學習空間,邀請專業人士進行規劃、設計、裝修,配備必要家具和學習生活用品,建成「希望小屋」,改善生活與學習環境。籌集到的項目資金將全部用於希望小屋建設及家具、學習、生活等基本用品的購買,並由上級團委及相關公益平臺實時監督。
下一步,榮成共青團還將不斷完善工作思路,精準對接所需人群,從青年志願者、扶貧專幹、鄉村好青年等群體當中為其精心匹配服務志願者,明確「作業輔導、生活照料、榜樣引導」工作職責,組織青年志願者帶領貧困學生開展心願達成、心理疏導、學業輔導、親情陪伴、感受城市等志願服務活動,引導他們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