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畢業季,同學們都會舉行畢業聚餐。畢竟四年大學時間,在一起讀書,一起奮鬥,在這段光陰裡,有回憶,有失落。
畢業就意味著分離,儘管留下了各種聯繫方式,但畢業以後再想相見也是不容易的。
一般來說,答辯結束同學都會聚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相信每個讀過大學的同學都有過這樣的經歷。
那麼問題來了!
1、畢業聚餐該不該飲酒?
基本上說,畢業聚餐離不開酒的,不管能喝的或者不能喝的,男生還是女生,或多或少都會端起杯子。
到了這個時候,酒就變成了一個催化劑,它讓同學之間的友情更深厚,讓聚會的場面更熱烈,讓平時憋在心裡的話借著酒勁說出來。
但是,酒卻是一把雙刃劍。每逢畢業季,我們經常會看到因畢業聚餐喝醉酒的同學被送到醫院或者爛醉如泥,洋象百出。
也有因醉酒失去理智做出危險或後悔的行為,嚴重的時候還會威脅到生命。
所以,在畢業聚餐上,能喝多少酒,要不要喝酒,自己還要掂量。
2、畢業聚餐,要不要請老師?
對於這個問題,一般有兩方觀點:
一方面認為應該請老師的同學,他們覺得在大學四年,老師見證了自己的成長,臨別之際畢業聚餐的時候請上班主任,輔導員,表達自己的心意,這並沒有毛病。
但是另一方同學認為,請老師來場面會比較尷尬,喝酒不會盡興,說話也不能隨意,還要給老師敬酒,場面比較拘束。
其實這一點對老師來說,會不會參加畢業聚餐,也是對同學們情誼的一份認可。
畢竟,作為老師來說,不會差一頓飯,能夠來參加其實也要看和同學們的關係。一般對學生充滿感情的班主任,輔導員才會選擇參加畢業聚餐。
當然老師來的好處,還能起到比較好的引導和監督作用,可以把控場面掌控節奏,把不安全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這也是老師順利站好最後一班崗,平安送走每一位同學的表現。
3、畢業聚餐怎麼結帳?
畢業聚餐最合適的結帳方式是AA制,這裡的AA,包括請到的老師。
畢業聚餐,重要的不是吃什麼,而是看跟誰吃。大家都是學生,都沒有收入,選擇AA方式結帳誰也不會虧欠誰。
即使是請來的老師,老師也要主動AA制出錢。因為教師紅七條規定,老師不能接受學生的宴請,但因為這一條拒絕參加畢業聚餐又顯得沒有人情味,所以,主動AA制就很好的避免了這個尷尬。
畢業聚餐,是大家離別校園前最後一次團聚,班級組織一次就好,不必多次組織給大家增加經濟上的負擔。
而文明的畢業聚餐最值得懷念,畢竟每個人的大學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