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與LGD爭液晶模組與整機一體化方案

2020-12-14 中關村在線

    在南海奇美、廣州LGD、深圳「中華映管」、惠州TCL等多個液晶模組項目相繼落戶之後,廣東已成為

液晶電視

模組集聚的基地。廣東省信息產業廳副廳長彭平昨天(22日)在「2008奇美電子中國高清數字

電視

論壇」上說,今年廣東還將爭取引進更上遊的液晶面板項目。彭平說,廣東會提供資金、土地,支持有條件的地方上馬液晶面板項目,以支持CRT產業向平板產業轉型。

  儘管目前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對液晶面板的海外投資均有產業限制政策,但是,彭平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卻認為,限制政策不是問題,關鍵是效率,要讓廠家到廣東來生產面板「有錢賺」。因此,廣東正不斷完善平板產業鏈,以創造更好的產業環境。

  其實,「深超」已在深圳上馬了液晶面板的第五代生產線,在背後支持的便是臺灣的鴻海,不過鴻海是通過它在香港的公司來投資的。

  對於將液晶面板轉移到中國大陸生產,拓圤產業研究所旗下亞研信息諮詢(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光平認為,臺灣企業比較有機會捷足先登。但也有彩電企業的高層向本報記者透露,不排除韓資企業搶先一步的可能。

  據國家2005年的相關政策,引進平板電視的關鍵部件和裝備,2010年前免進口關稅。彭平則強調說,2010很快就要到期。 王如晨

  鴻海集團的光電事業或許真正在大陸廈門開花。昨天,廈門市政府一位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透露:「有關項目常委會都通過了,規劃投資額很大。」

  「T項目」

  但上述人士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包括落腳地及其相關布局,僅表示,廈門方面非常重視這一項目的推進。

  此前香港已有消息稱,鴻海該項投資案保密甚嚴,代號為「T項目」。

  消息稱,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有意在廈門海滄區新陽工業園第一農場徵地6平方公裡,巨資打造光電王國。其中,一期工程用地規模大約80萬平方米,初期招收工人4萬名,僅廈門市所做的配套投入預計就將達10億元人民幣,項目加周圍配套的投資可能要超過幾百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鴻海旗下光電業務核心企業群創早有消息透露出來。該公司發言人許嘉成3月已對臺灣媒體表示,為配合六代廠TFT前段產能擴充,群創決定在廈門設置液晶模塊新廠,規劃在2009年上半年投產。並提及廈門市的地理區位、稅收優勢,以及當地政府積極發展光電產業的信心。

  此外,為就近服務華東客戶,公司也將隨著集團布局浙江嘉善,規劃顯示器與液晶電視組裝業務。

  大陸液晶模組布局漸熱

  「那應該是一座液晶模組廠。」著名調研機構Isuppli一位人士對記者說,之前,奇美、友達光電均已經在華東華南完成初步布局。

  而且,大陸整機企業海信、TCL也正向這一領域持續邁進。去年,TCL曾將非公開發行股票獲得的13.96億元資金投向液晶電視模組項目。而海信電器的模組業務已擴展至二期,今年7月,將正式開工投產,屆時年產將達150萬片。

  從現有眾多廠家投資區域來看,配套環境最好的華南依舊是核心區域。此前,奇美已經多次增資佛山,而今年初,友達光電也再次擴充了生產線。

  而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鴻海在光電領域布局已久,這也是它的6C戰略的核心環節之一。

    經過將液晶模組與電視整機中

電源

主板

、機構件的整合,液晶電視的整機成本可以降低10%。這對於利潤率一般在5%~6%的彩電廠而言已相當可觀。

  面對外資平板的猛烈進攻,海信、創維、康佳、TCL、長虹、海爾、廈華等國內彩電廠家的代表昨天齊集「2008奇美電子中國高清數位電視論壇」,研討液晶模組與電視整機一體化方案,以推出更具成本競爭力的液晶電視。

  奇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電視面板技術應用開發處處長陳政嶸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經過將液晶模組與電視整機中電源、主板、機構件的整合,液晶電視的整機成本可以降低10%。這對於利潤率一般在5%~6%的彩電廠而言已相當可觀。

  競爭

  廣東是全球最大的彩電生產基地,2007年10月奇美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投產液晶模組工廠,那是奇美全球最大的液晶模組工廠。今年該廠二期工程已經動工,2009年年底其液晶模組的月產能將達到200萬片。

  不過,奇美如今卻遭到另一個面板巨頭LG Display公司(下稱「LGD」,其前身為LG-飛利浦)的有力挑戰。LGD的廣州液晶模組工廠今年4月9日竣工,預計今年年底月產量可超150萬片;其二期工程明年開建,2010年年末該廠可年產4000萬片液晶模組。

  據了解,去年中國市場平板電視的銷量約800萬臺,中國本土彩電企業佔有其中50%的份額,而奇美和LGD佔中國本土彩電液晶屏供應量的八成份額。

  機會

  今年,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供應商三星、索尼通過低價策略大力提升其市場佔有率。不過,中國企業並不是沒有機會。奇美電子電視面板事業總處處長陳立宜認為,北美、歐洲、中國佔了全球液晶電視80%的需求,這其中中國佔了三分之一。就中國市場而言,中國彩電企業在銷售網絡、消費者了解方面較有優勢。

  陳政嶸也指出,全球21英寸以下的小尺寸電視市場一年有7000萬臺的容量,不過現在無論是CRT(顯像管)還是LCD(液晶)在小尺寸領域的銷量都是下降的,因此這一市場仍有較大增長潛力。而華南的彩電廠一年小尺寸彩電的供貨量達到3500萬臺。

  「如何通過一體化設計,令液晶電視價格大幅下降,搶佔這一空間,正是機會所在。」陳政榮估計,今年22英寸液晶電視的售價有可能降至1500元以下。

  一體化

  LGD也同樣看到了一體化的力量。因而,LGD廣州工廠已經將創維吸引至其對面建立一座液晶電視整機工廠,雙方還將合資建立聯合研發公司,優化模組與整機一體化方案。

  陳政嶸透露,奇美推出的「第二代南海機型」經過將液晶模組與電視整機重疊部件的整合,使機構件、電源、主板的成本都分別下降了50%。

  LGD深圳有限公司TV營銷部副總經理奇鉉珉也說,液晶模組與電視整機之間還有很大整合空間,比如,兩者一旦一體化生產,液晶模組後面的貼板就可以省去,從而節省成本。

  今年,創維、康佳、TCL等紛紛涉足上遊液晶模組。陳政嶸認為,彩電整機廠向模組整合是必然趨勢,但會碰到三個問題,即需要有一定的經濟規模、技術積累和設計能力。而一體化合作,將為整機廠了解模組技術提供捷徑。

  全球液晶產能的急劇擴張,也促使LGD、奇美力推一體化方案。去年下半年液晶面板供不應求的局面,今年下半年隨著多條生產線的投產將有可能發生逆轉。目前,奇美已向海信的模組項目提供液晶面板(CELL)。

相關焦點

  • 廣東南海攜手臺灣奇美 共建大陸液晶產業基地
    與會領導就南海液晶電視產業園區建設、廣東省對園區的政策和技術扶持等情況進行了介紹,投資方奇美電子也就其戰略部署及對上下遊關聯合作夥伴的發展戰略以及CRT轉LCD所提供的技術支持服務等議題進行了宣講;會議吸引了國內外眾多電視整機和零部件配套企業參加。此次大會的召開,標誌著南海液晶電視產業專區的建設已經全面提速,大陸液晶電視產業在其發展道路上又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 奇美搶佔小尺寸電視面板市場 欲設立液晶模組工廠
    奇美搶佔小尺寸電視面板市場 欲設立液晶模組工廠 2008年12月19日 09:40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在第二輪家電下鄉招標中,100%的26英寸液晶機型、60%的22英寸液晶機型,都採用了奇美電子的液晶屏,在國內三、四級市場的佔有率超過90%。」昨天全球第四大液晶面板巨頭奇美電子電視面板事業總處長陳立宜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此前,該公司雖進入大陸近10年,在華東、華南建立起液晶面板模組工廠,但作為上遊廠商一直躲在幕後。此次出手與金融危機有關。
  • 華星光電在惠州投資TCL 集團模組整機一體化的智能製造產業基地
    根據 TCL 集團在日前所發出的公告指出,目前計劃在廣州惠州市投資建設 TCL 集團模組整機一體化的智能製造產業基地 — 華星光電新世代模組計劃。估計,總投資約為人民幣 96 億元。在該計劃於 2021 年完成 2 期的建設之後,將可以達到年產各尺寸液晶面板 6,000 萬片的產能,為面板市場投下震撼彈。
  • 奇美百人團跳槽TCL全球液晶面板地震
    表面上看,這個由政府和企業共同投資的液晶面板8.5代線項目,與同一個月在大陸投資的其他TFT-LCD生產線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如果將它與隨之而來的另外一件事聯繫起來,則令人吃驚。  11月14日,奇美電子與鴻海旗下群創科技宣布以1:2.05的比例換股合併,群創科技更名為奇美電子。此舉意味著,臺灣面板界奇美、友達、群創三足鼎立的狀況將被新奇美和友達兩家獨大局面所取代。
  • 奇美21.5寸全新霧面工業液晶屏|M215H1-L02液晶模組屏
    M215H1-L02奇美顯示屏是鄭州恆信達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採用a-Si TFT-LCD技術的21.5吋液晶模組產品,它裝配有CCFL背光,無背光碟機動,無觸摸。奇美21.5寸M215H1-L02基本信息參數:
  • 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順利投產 夯實TCL半導體顯示垂直一體化優勢
    2018年6月12日,歷經13個月的艱苦奮戰,TCL集團旗下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項目順利投產,投產儀式在惠州市仲愷區TCL集團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製造產業園舉行。  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項目投產增強半導體顯示產業一體化優勢  作為全球最高世代模組產線項目,高世代模組項目是深圳華星光電G11及G8.5配套工廠,同時也是TCL集團主動優化產業結構、實現液晶顯示行業上下遊一體共同發展的重要舉措。
  • 富士康奇美現狀:海外市場被重罰 大陸市場尷尬
    從合縱連橫的格局看,創維選擇與LGD結盟,力圖獲得穩定的面板供應;TCL自己主導華星光電面板項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實現自產自銷;長虹有自己的等離子面板工廠,在模組項目上則與友達合作;康佳在崑山的液晶模組項目與友達合作,崑山龍飛面板項目的背後大佬也是友達。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大陸市場留給奇美操作的空間已經不大。當然,奇美也不是一點機會沒有。
  • 臺灣面板企業奇美攜自有品牌搶灘大陸
    臺灣面板企業奇美攜自有品牌搶灘大陸 2008年09月26日 09:09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發表評論   就在中國大陸電視廠家不斷布局上遊液晶模組之際
  • 玩遊戲絕配大屏液晶 奇美 24LH顯示器
    奇美 光羽翼 L系列液晶顯示器是奇美為中高端電腦用戶量身打造的精品顯示器,目前共有20LD(20寸屏幕)、22LD(21.5寸屏幕)、23LH(23寸屏幕)、24LH(23.6寸屏幕)四款,24LH是其中屏幕尺寸最大的,和您的PS3、XBOX360或是PC搭配著玩遊戲,絕配!
  • TCL 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惠州二期主廠房封頂,2021 年完成建設:可年...
    IT之家4月10日消息 今天,TCL華星高世代模組二期項目主廠房封頂儀式,在惠州仲愷高新區TCL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製造產業園順利舉行。併力求確保2020年8月設備順利搬入。官方介紹,TCL華星高世代模組項目是全球最高世代G11項目及G8.5的模組生產線,包含高端模組研發中心及智能製造創新實踐培訓基地,同時也是TCL主動優化產業結構、實現液晶顯示行業上下遊一體共同發展的重要舉措。
  • 史上頭一遭,液晶千元找,999元奇美16寸寬屏
    高解析度低功耗,尺寸適中質量相當,產品本身優勢頗多,良好的市場反應對於奇美CMV633A更是實至名歸。作為一款「CRT終結者」的產品,已然引領了新一輪的液晶普及之風。    全球首款16英寸寬屏液晶        奇美CMV633A是16英寸寬屏的經典之作。產品具有許多特點。
  • 友達VS奇美 兩款臺灣屏液晶上演PK之戰
    【IT168 導購】隨著液晶電視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廠商為了在價格戰中不至於落敗,只有盡力把生產成本不斷地壓縮,而液晶屏佔整機成本70%左右,因此液晶屏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一款產品最終的成本。
  • 奇美18.5寸霧面全新工業液晶顯示屏M185BGE-L23
    M185BGE-L23奇美顯示屏是鄭州恆信達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18.5英寸a-Si TFT-LCD液晶模組產品,它裝配有WLED背光,無背光碟機動,無觸摸。此產品工作溫度為 0 ~ 50°C,存儲溫度為 -20 ~ 60°C。
  • TCL開始在越南平陽省建設整機一體化製造基地
    越南平陽省2019年2月23日電/美通社/--作為全球三大著名的電視機製造品牌和領先的消費電子公司,TCL越南公司整機一體化製造基地在越南平陽省越南新加坡工業園正式開工建設。建成投產後,該基地的建成將成為中國電視品牌在東南亞自建工廠的投資中,生產鏈條最完整、數位化和規模最大的製造基地。
  • 奇美電50寸3D直下式LED面板獲獎
    奇美電協理韋忠光表示,因應全球液晶顯示器立體顯示趨勢,奇美電從2007年就致力於3D立體顯示技術的研究開發,並且導入量產。這次領先同業推出的50寸高解析度液晶面板,系於7.5代廠生產,玻璃利用率可達96%,並結合自行研發設計的直下式LED背光模組及整合式3D訊號控制設計,價格僅與46寸相當,頗具競爭力、獲客戶青睞。
  • 奇美搶攻全球液晶電視領先群
    在奇美電子2月4日召開的2003年第四季度法人說明會上,業務副總許春華指出,日本液晶電視(LCDTV)發展成熟,2004年日本市場將成為奇美的主力戰場,且將在第二季度開花結果。此外,由於奇美五代廠合格率領先日、韓,因此,對於搶攻全球液晶電視市場,奇美深具信心。
  • 奇美聯合冠捷、唯冠自有品牌布局大陸
    奇美從2004年開始生產自有品牌的液晶電視,到2007年已成為臺灣第二大液晶電視品牌,全球出貨量超過35萬臺,然而與冠捷的400萬臺、瑞軒的500萬臺相比,奇美自有品牌的產能規劃仍很小,於是進軍大陸市場成為了奇美今年第二季度對自有品牌提出的新目標。  按奇美最初的想法,其自有品牌進軍大陸市場的第一年仍以布局為主,銷售目標僅設定為3萬至4萬臺。
  • 奇美電主打小尺寸液晶電視市場
    奇美電錶示,將全力協助大陸二線電視品牌與國際級一線大廠競爭,在奇美電供應鏈體系發酵下,鎖定21.6寸、26寸較小尺寸的液晶電視產品,有機會在國際一線大廠佔液晶電視市場比重愈來愈高的局勢中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