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313位山東籍志願軍烈士尋找家人(附烈士名單)

2020-12-15 生活幫

昨天我們播出了《313位山東籍志願軍烈士 他們的家人在哪裡?》的節目,「又到一年清明時,思親祭祖敬先靈。」我們在祭奠逝去親友的同時,也不能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英烈。

清明節來臨之際,一名叫做王鋒的志願者提供給了幫辦一份名單,她所在的「志願軍烈士尋親服務團」統計了313位安葬在朝鮮的山東籍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在已查明烈士墓所在位置的情況下,希望為他們尋找在山東的親人。這313位志願軍烈士目前是已知具體安葬地點,經過志願者的信息比對,大部分能查得到籍貫。

這份名單看似信息簡單,但卻來之不易,需要志願者付出極大的毅力、耐心,並且需要掌握抗美援朝戰爭的諸多背景知識。

王鋒的家鄉在臨沂蒙陰,她的爺爺就犧牲在了朝鮮,多年來父親一直想要尋找爺爺的下落,後來年齡大了,王鋒就承擔起了代父尋親的責任。

2015年國家出資修繕了部分在朝鮮的志願軍烈士陵園,隨著逐步開放,王鋒終於在2018年清明節踏上了朝鮮的尋親之旅,但讓人遺憾的是,他並沒有找到爺爺。不過那次旅行讓她結識了很多志願者,同樣的家世,同樣的情感,「志願軍烈士尋親服務團」從此成了王鋒的精神寄託。

「志願軍烈士尋親服務團」的志願者遍布全國,負責晉冀魯豫地區的聯繫人徐中珍介紹,目前朝鮮在冊的志願軍陵園有七十座,開放的有六座,另外還有很多尚未統計。

據相關資料了解,全國犧牲在朝鮮的志願軍及支前民工共有197653人,其中山東籍烈士19766人,是犧牲人數第二多的省份,絕大部分烈士遺體安葬在了朝鮮。而能成為埋骨他鄉的烈士與國內親屬連接的紐帶,將是尋親團志願者一如既往的使命。

今年因為疫情,「尋親服務團」暫停了前往朝鮮掃墓的計劃,而是選擇在網上祭奠,但是一有機會,他們仍會再次踏上旅程。對於他們掌握的烈士信息,畢竟烈士人數眾多而志願者人數有限,不能一一去實地核實,所以才通過媒體進行公布。那麼現有的這313位山東籍志願軍烈士名單,能否根據上面的線索找到烈士家人呢?

整合線索 尋訪徂徠山下三烈士

根據名單上提供的線索,幫辦選擇了楊篤芝、羅文田、盧方財三位籍貫相近的志願軍烈士,他們的信息相對完整,都隸屬於中國人民志願軍第63軍,登記的都是新泰天寶鎮,不過現在這裡的行政區劃已變更為泰安市高新區天寶鎮。我們找到了鎮民政辦公室主任、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陳呈濤。

天寶鎮位於徂徠山腳下,自抗戰時期就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地方,著名的徂徠山起義、獨秀峰戰鬥都發生在這裡。為了進一步落實三位烈士的家人,我們前往所在村莊尋找。楊篤芝烈士的家鄉在小官莊村,在村幹部的指引下我們找到了他的家。

楊篤銀老人今年83歲,是楊篤芝烈士的弟弟,家裡至今還保存著烈士證,上面顯示1952年7月6日犧牲於朝鮮。

根據「志願軍烈士尋親服務團」提供給我們的信息,楊篤芝烈士現在安葬在朝鮮開城志願軍烈士陵園的7號墓,陪伴他的是15236名戰友。

得知了哥哥身後的下落,楊篤銀老人終於放下了心裡的牽掛,也給逝去父親有了交代。楊篤銀的老伴給我們搬出一個小風箱,她說,這就是近七十年來一家人的寄託。

(楊篤銀老人)哥哥當兵時留下的遺物,囑咐我平時給父親燒點水。

三位烈士 同樣來自「鐵一樣」的63軍

對於確認了的烈士家庭,幫辦會將烈士證、烈士家裡的情況等信息反饋給「志願軍烈士尋親服務團」的志願者,如果以後再次去朝鮮掃墓,烈屬可以委託他們祭奠。在西峪村,盧方財烈士的家裡同樣設立了衣冠冢,他的弟弟盧方學今年71歲,哥哥去朝鮮的時候18歲,他當時只有1歲。

盧方財烈士同樣出自鐵一樣的63軍。1951年6月初,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9兵團63軍臨危受命,死守鐵原,在敵人的狂轟亂炸下,由於志願軍戰術得當,將士用命,最終成功遏制住了聯合國軍進攻勢頭,史稱「鐵原阻擊戰」。

盧方財烈士現在安葬在朝鮮志願軍烈士陵園的七號墓,他是187師的戰士,另外一位189師的烈士羅文田也在這座墓中,我們前往年家峪村尋找他的家人,不過遺憾的是,羅文田的父母兄弟均已不在,唯一見過他的就還有86歲的弟妹楚正英健在。

羅文田犧牲的時候,楚正英還沒嫁到羅家,只是每年清明掃墓的時候,丈夫會一起祭奠這位大伯哥,現在丈夫走了,他的兒子羅勝祥繼續這個傳統。

羅勝祥今年67歲,儘管沒見過這位伯父,但是看到烈士墓的照片,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希望更多烈士找到家人

在與天寶鎮民政辦公室主任、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陳呈濤的交流中得知,在當地還有不少像三位烈士一樣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不知身後下落的烈士,他希望在以後,能讓更多的烈屬放下心裡的牽掛。

素未謀面,但是得知烈士下落仍然難掩情緒,這就是血脈相連的親情,希望更多的烈士回家。下面我們再次把烈士名單發布出來,大家可以轉告傳達去查詢,希望更多的烈士找到家人。

相關焦點

  • 313位山東籍志願軍烈士 他們的家人在哪裡?
    清明節來臨之際,一名叫做王鋒的志願者提供給了幫辦一份名單,她所在的「志願軍烈士尋親服務團」統計了313位安葬在朝鮮的山東籍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在已查明烈士墓所在位置的情況下,希望為他們尋找在山東的親人。據了解,2011年國務院發布實施《烈士褒揚條例》,首次規定境外中國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由國務院民政部門會同外交部等有關部門辦理」。
  • 長眠朝鮮的87位洛陽籍志願軍烈士 他們中有您的親人嗎 ?
    近日,一份名為「為洛陽籍志願軍烈士尋親」的烈士名單,在微信朋友圈中熱傳。昨日,《洛陽晚報》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上了發布這份名單的志願者,同時也是烈士後代的徐中珍,請她講述這份名單背後的故事。  為了讓更多英靈踏上回家的路,我們將這份名單與之前發布過的還沒有找到親人的志願軍烈士名單一起公布。
  • 117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 駐韓大使為志願軍烈士棺槨覆蓋國旗
    117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 駐韓大使為志願軍烈士棺槨覆蓋國旗 2020-09-27 09:42:56  來源:人民日報
  • 幫幫尋找 :長眠朝鮮的建甌籍志願軍「羅德榮」烈士 家屬你們在哪?
    每逢清明,烈士親屬只能在心裡弔唁緬懷而烈士墓前則是年復一年的孤寂……《我的中國心》 青山處處埋忠骨 尋訪志願軍烈士墓地日前,一寧波網友在整理葬在朝鮮的抗美援朝烈士名錄時這位網友希望通過南平團市委的幫助尋找烈士後人,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父輩現在安葬在何處。2日,寧波網友@貓小喵滴兔子通過微博@南平團市委,說朝鮮境內只有3座烈士陵園對中國人民開放,有位烈士後人赴朝鮮開城志願軍烈士陵園祭拜時,將碑文上的名單用相機拍了回來,在整理名錄時,通過「中華英烈網」查到有兩名閩北籍烈士。
  • 尋找阿里昆沙無名烈士的親人(附名單及資料,判)
    2020年7月1日,在新疆退役軍人事務廳、西藏退役軍人事務廳、阿里地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和新疆軍區阿里分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找到了西藏阿里地區昆沙無名烈士墓園的一些珍貴資料,包括一份烈士名單及烈士基本資料。2020年7月23日,聯繫到了薛根定烈士(判)的家人。相關資料和烈士名單整理在下文。
  • 志願者為烈士尋後人追蹤 18名烈士後人找到了
    2月23日,本報以《志願者義務為志願軍烈士尋後人》為題,刊發了32名確認安葬在朝鮮安州開城志願軍烈士陵園的石家莊籍、辛集籍烈士名單後,義務尋親志願者的電話一直處於熱線中,截至昨日,有18名烈士的後人已經找到,他們中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親人的安葬地在哪兒,幾十年來苦苦尋找,如今終於情有所託。
  • 一別多年,歸來已是忠魂——6位歸國志願軍烈士的家國故事
    此刻,我們來追憶6位志願軍烈士,周少武,侯永信,冉緒碧,陳曾吉,許玉忠,方洪有。去年,有關部門在599位歸國志願軍烈士的上千件遺物中,以24枚刻有個人名字的印章為線索,通過查找檔案,發動社會力量,進行DNA檢測等方式,最終確認了這6位烈士的身份,得以讓他們在闊別半個多世紀後,與家人「團聚」。只是,時光,已經過去70年。
  • 福建籍志願軍烈士的親人,找到了
    昨天,幫志願軍烈士尋親的消息牽動著很多人的心。其中,烈士林水實的籍貫是漳浦縣,消息傳開後,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媒體和熱心讀者,迅速行動起來在昨晚聯繫上烈士的親屬,從中了解到這位烈士的生平點滴。烈士的遺物中發現的印章,是確定烈士身份的重要線索。據漳浦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介紹,當年很多志願軍官兵都有自己的印章,那是因為當時很多人識字不多,在與家人通信時大多請人代筆,最後蓋上的這枚印章則是他們和家人之間的信物。
  • 志願軍烈士馬世賢生前所在部隊為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
    志願軍烈士馬世賢生前部隊找到了……9月27日第7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其中,烈士馬世賢生前部隊為北部戰區陸軍某邊防旅前身隨後,他迅速從網上查證發現,烈士馬世賢入伍所在「志願軍200師570團」存在信息有誤。志願軍200師下轄應為598團、599團和600團,並非570團,而570團隸屬志願軍64軍190師。同時,他從部隊史料中查證,該部於1951年2月16日出國作戰,與兩個月後犧牲的馬世賢資料吻合。「如果真是這樣,我們就要幫烈士找到『家』。」
  • 最大的31歲最小的19歲,講述6位志願軍烈士的家國故事
    【來源:中國軍網】不滅光輝不朽身——6位志願軍烈士的家國故事 70年前,志願軍將士告別親人,遠赴抗美援朝戰場,將青春刻進烽火,用赤子之心保和平衛祖國,19.7萬烈骨忠魂從此長眠在了異國他鄉。2014年以來,我國先後迎回6批599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安葬於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去年清明節期間,退役軍人事務部與多個部門共同發起一場浩大的「尋找英雄」媒體行動。在社會各界的不懈努力下,通過DNA檢測等方式,6位烈士的身份得以確認,迎來了與親屬闊別半個多世紀的「團聚」。
  • 洛陽晚報聯合「尋親使者」幫助安葬在朝鮮的62位抗美援朝烈士尋親
    抗美援朝烈士紀念碑(張紅琢供圖)  「是《洛陽晚報》記者嗎?!謝謝你們和張紅琢老師,65年了,我終於知道老父親安葬在朝鮮什麼地方了!」  22日,《洛陽晚報》官方微信以《尋跡!62位洛陽抗美援朝烈士葬在朝鮮兩個陵園……》為題,推送了一份長長的名單,上面刊載了62位洛陽籍抗美援朝志願軍犧牲後被安葬在陵園的信息。
  • 尋找懷化籍(沅陵三人)抗美援朝志願軍烈士親人,讓英魂回家!
    沅陵籍志願軍烈士尋親人 志願軍烈士後代尋親團在朝鮮掃墓期間,發現湖南懷化籍烈士墓地,希望大家幫忙轉發,幫助以下烈士找到親屬,以下是烈士資料信息:申明:《志願軍烈士尋親服務團》是義務免費為志願軍烈士尋親。
  • 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棺槨覆蓋國旗,三位志願軍烈士親屬均已確認
    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棺槨覆蓋國旗今天,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歸國。中國駐韓大使為志願軍烈士遺骸棺槨覆蓋國旗,我國禮兵託起棺槨登上專機。青山忠骨,英雄歸來,祖國接你們回家!此次共交接117具烈士遺骸和1368件相關遺物,是韓國軍隊2019年3月至11月在非軍事區等地發掘的。這是除2014年韓國首次向中國移交400多名志願軍遺骸外,近年來向中方移交遺骸數量最多的一次。
  • 一別多年,歸來已是忠魂——6位歸國志願軍烈士的家國故事
    此刻,我們來追憶6位志願軍烈士,周少武,侯永信,冉緒碧,陳曾吉,許玉忠,方洪有。去年,有關部門在599位歸國志願軍烈士的上千件遺物中,以24枚刻有個人名字的印章為線索,通過查找檔案,發動社會力量,進行DNA檢測等方式,最終確認了這6位烈士的身份,得以讓他們在闊別半個多世紀後,與家人「團聚」。只是,時光,已經過去70年。
  • 貴州籍抗美援朝志願軍烈士尋親人
    志願軍烈士後代在朝鮮志願軍烈士陵園掃墓期間發現以下烈士陵墓:1、易成保 64軍190師568團3連2、譚代喜
  • 【緬懷英烈】長眠於朝鮮的建甌籍志願軍羅德榮烈士 家屬,「幫幫團」來尋找
    當南平團市委發出尋找志願軍烈士親屬消息後,建甌籍烈士羅德榮的家人在那兒?牽動著社會各界。接到建甌市委文明辦尋找羅德榮烈士家屬的委託,「建甌市幫幫團」公眾號積極響應,並向「志願軍烈士尋親服務團」微號求助,獲得朝鮮烈士碑名、部隊番號、職務等更祥細信息。
  • 一封封「尋親信」 讓400多位烈士魂歸故裡
    歷時13年 給400多位烈士「找到」家人 在遼寧省鞍山市臺安縣,有一位名叫楊寧的志願者,從2007年開始,他義務尋找在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烈士親人和家屬,十三年間在他的幫助下,已經累計有400多位烈士魂歸故裡,找到了親屬。
  • 「親人抱著烈士墓碑號啕大哭的情景,我一輩子也不會忘」
    王春婕和同事們通過網絡雲祭掃的形式,給每位烈士掃墓、獻花,並把祭掃過程通過網絡直播給烈士的親屬們。「每個細節都要想到,有的親屬給烈士寫了信,我們就一起到烈士墓前,把信念給他聽。」王春婕說,有一位山東籍烈士的親屬寫了來信,她特意找到一位會說山東方言的同事,用方言為烈士讀信。「戰士們為國犧牲了,我們就應該儘自己最大努力,守護好他們。」
  • 「神筆警探」為志願軍烈士畫像
    他們從北京專程趕來,感謝林宇輝為他們精心繪製叔叔的畫像。他們的叔叔是戎冠秀的三兒子李蘭金,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犧牲在朝鮮戰場上。  在林宇輝家中,他告訴記者,今年5月,在一個志願軍烈士後代群裡,李秀玲和他取得了聯繫,請他給自己的叔叔畫像,林宇輝欣然答應。他兩年前立下一個目標,要為100位志願軍烈士免費畫像,到現在已經完成了30多幅。
  • 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後人赴朝鮮祭掃烈士陵園
    新華社平壤4月1日電(記者程大雨 朱龍川)清明節前夕,一批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後人1日來到朝鮮祭掃志願軍烈士陵園,表達對先烈的哀思。  1日中午,位於平壤以北70公裡的平安南道安州市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迎來16位志願軍烈士家屬和志願軍親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