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遊學:旅遊是載體 學習是本質

2020-12-25 洛陽網

再過一段時間,孩子們心心念念的暑假生活就要拉開序幕。送孩子一場既能放鬆身心,又能增長見識的旅行,是不少家長早已籌劃,或正在考慮的事情。正因此,不少旅行社和教育培訓機構都順勢推出了不少遊學產品。

  再過一段時間,孩子們心心念念的暑假生活就要拉開序幕。送孩子一場既能放鬆身心,又能增長見識的旅行,是不少家長早已籌劃,或正在考慮的事情。正因此,不少旅行社和教育培訓機構都順勢推出了不少遊學產品。

  面對讓人眼花繚亂、動輒上萬元的遊學產品,家長該怎樣選擇?多大的孩子適合遊學?在挑選產品時,是該以遊為主,還是以學為主?圍繞相關問題,記者走訪了我市部分旅行社、教育培訓機構及學校。

  遊學市場

  學生家長熱情高,出國產品受關注

  澳大利亞16天遊學營、美國14天遊學營……在攜程旅遊洛陽英才店,暑期遊學產品的簡介被張貼在店內最顯眼的位置。在洛陽新東方學校,「2018全球優質教育資源暑期項目」已經出版成冊,其中詳細介紹了該校推出的5大項目、25種暑期遊學產品……記者走訪發現,隨著暑期臨近,遊學產品已經成為一些旅行社和教育培訓機構的「主角」。

  「我們從年後就啟動了暑期遊學招生工作,目前已經完成招生任務的75%。」洛陽新東方學校國際遊學總監任義恆說,從近幾年的報名情況來看,洛陽學生和家長的熱情高漲,最終報名的以小學四年級到初二年級的學生居多。

  「來諮詢的多是孩子有出國意向的,或是覺得常規旅遊產品已經滿足不了帶孩子出遊需求的家長。」攜程旅遊洛陽英才店負責人周婷介紹,目前市面上推出的針對學生一族的旅遊產品,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國內的夏令營,一類是國外的遊學產品。其中,國外遊學產品的行程時間不等,目的地多為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英語類國家,費用基本都在2萬元以上,一個團不超過30人,跟團老師和學生的比例大約是1∶10。

  遊學產品

  以學為主,以遊為輔

  「遊學」一詞,以前指到外地或外國求學,意同「留學」。如今我們常說的「遊學」,則多指學生到外地特別是國外,深入當地學校和課堂學習,寄宿在當地學生家庭裡體驗生活,參觀當地的名勝景點等,實現遊與學的有機結合,有遊有學。

  「根據遊學目的地的不同,為學生安排的學習內容也不同。另外,根據學生的不同年齡,『遊』和『學』所佔的比例也不同。」周婷說,面向小學生的遊學產品多數以「遊」為主;到了初中,「遊」和「學」大概各佔一半。

  任義恆表示,專業遊學機構推出的遊學產品都是「以學為主,以遊為輔」:因為要「學」的東西多,需要更多國外的優質教育資源,所以遊學所需的費用也更高。

  在洛陽師範學院附屬中學校長李毅看來,所謂「遊學」即「遊歷+學習」,遊是手段,是載體,學是目的,是本質。「遊學應該是有主題和主線的,要與學習目的相匹配,要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有所提升。」李毅說,遊學關鍵要把握好「遊」和「學」的度,沒有明確的教育目標和設計的遊學產品,只能稱之為旅遊產品。

  遊學體驗

  體驗當地生活,重新認識自己

  那麼,遊學究竟是怎樣一種體驗呢?有過遊學經歷的學生這樣說。

  初二那年暑假,菲菲通過學校報名參加了美國的遊學項目。「我們先後去了華盛頓、西雅圖、聖地牙哥等城市,然後又飛到美國東部城市紐約,在美國生活了半個月時間。」菲菲回憶說,除了遊覽名校和景點,他們還在當地的學校上了課,「不過,與其說是上課,感覺更像是交流」。

  這次遊學,讓菲菲重新認識了自己,意識到自己的英語還差很遠,回來後她加強了英語學習,特別是口語練習。如今的菲菲已經是一名赴美留學的大學生了。

  同樣有著遊學經歷的小旭,五年級時,在父母的提議下,參加了某遊學機構的澳洲遊學項目。

  小旭很喜歡喝牛奶,才小學五年級的他已經擁有1.78米的身高。出發前,父母還囑託老師,麻煩澳洲負責接待小旭的家庭多準備一些牛奶。

  在澳洲家庭吃第一頓早餐時,小旭一口氣喝完了一杯牛奶。對方家庭趕忙問要不要再來一杯,小旭不好意思,違心地搖頭拒絕。對方說:「你可以再來一杯的!」小旭這才點頭表示「再來一杯」。

  小旭說,跟外國朋友接觸過程中有一個感受,就是應當坦率、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挑選產品

  針對孩子特點,理性做出選擇

  對於遊學的「高投入」,家長和學生也都期待「高回報」。那麼,如何在遊學過程中實現最大程度的「學」呢?

  任義恆建議,首先要選擇與孩子相匹配的遊學產品。為了確保遊學效果,一般建議小學四年級以上的孩子參與遊學為好。在進行產品選擇時,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學業成績、性格特點、未來規劃,以及家庭經濟能力等綜合因素,理性做出選擇。比如,若孩子喜歡文科,就可以選擇在課程設置上偏文的產品。有些遊學機構還有專門的遊學規劃師,家長可以將孩子的詳細情況與老師進行溝通,由老師幫忙進行推薦。

  其次,從決定遊學的那一刻起,所有的事情都儘量讓孩子獨立完成,因為整個遊學的過程都是由孩子獨立參與完成的,即便有老師,也只是引導和協助。其間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自然發生的,孩子只需放平心態,自然面對。

  對此,洛陽外國語學校國際部主任孫金花認為:「遊學的收穫不是顯性的,無法用分數來衡量,無論是激發孩子學習語言的興趣,還是開闊孩子的國際視野,每一種體驗都會讓孩子有所收穫,每一個孩子收穫的內容也不一樣。」(洛陽晚報記者 劉一)

相關焦點

  • 出國遊學,有哪些注意事項?
    出國遊學,寓教於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我國從古就有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只不過當時的孔子是去各國講學,而如今的遊學是指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到另一個全新的環境裡進行學習和遊玩,在學習之中體驗人生,在體驗當中學習。
  • 父母一擲千金 中學生出國遊學真正收穫在哪裡
    而兩者在實際的線路規劃、吃住上並沒有什麼很大的區別,只不過被貼上了「遊學」的標籤,價格就高了很多。   對於像顏女士這樣的家長來說,金錢上的投入是其次,他們最關心的就是能否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汲取更多的知識,更多地提升交流溝通能力。第一次單獨出國的孩子自理能力會有所提高,但真正能提高多少卻是個問題,真的如廣告上所說的,半個月的出國遊學就能讓孩子各方面突飛猛進嗎?
  • 如何免費出國遊學學習英語?菲律賓語言學校實習生活公開
    菲律賓語言學校一般是指為英語非母語的學生提供學習英語的環境,外教都是菲律賓人(菲律賓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學生不僅限於中國學生,還有來自日本、韓國、巴西、越南以及義大利的學生,所以校園都是國際環境,只能用英語交流。
  • 出國遊學套路深 家長選擇需冷靜
    但隨著遊學人數迅速增加,遊學中出現的問題也不斷增加,管理不善、安全事故、行程安排不合理等時有發生。價格不菲的出國遊學到底含金量幾何?面對鋪天蓋地的遊學項目,家長還需冷靜選擇。項目有良莠 體驗各自異出國遊學通常是在寒暑假期,學生到海外參加兩到六周的參觀遊覽、短期語言學習等活動。
  • 三分之一大學生計劃暑期出國遊學
    朋友很熱情,經常在周末帶我出去旅遊。」這個暑假來到德國遊學的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學生小方,在博客裡對朋友介紹她的德國遊學之旅,「朋友的家人給我做導遊,口語聽力水平提高得很快喲!」   《中國青年報》近日聯合新浪網進行了一項關於大學生暑期遊學的調查,截至8月3日,參與調查人數超過1200人。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者中32.35%的人打算今年暑假出國遊學,94.44%的人會藉此機會旅遊。
  • 出國遊學十幾天,花費三萬元
    她並不提倡孩子在假期裡一味地學習,每年假期都會安排他外出旅遊,去年孩子參加了去韓國的夏令營。  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去年給孩子報了為期十九天的美國遊學夏令營,價格也在三萬元左右,「孩子在旅行中感受到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也參觀了世界名校,交到了新朋友,我認為對孩子的成長還是有幫助的。」
  • 一項調查顯示 32.35%的大學生計劃出國遊學
    時尚學習新方式    「我已經到了德國。我住在德國朋友的家裡。朋友很熱情,經常在周末帶我出去旅遊。」這個暑假來到德國遊學的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學生小方,在博客裡對朋友介紹她的德國遊學之旅:「朋友的家人給我做導遊,口語聽力水平提高得很快喲!」
  • 天津西班牙遊學項目,藍鯨海外遊學專業經驗
    遊學小知識什麼是留學「留學」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而是建立在了解學生個性特點、留學需求、留學國家特點和自身發展方向的基礎上的。父母送孩子出國,實際上就是想感受國內應試教育以外的個性化國際教育,挖掘孩子的性格特點,融合多元文化,優質全面的發展。
  • 寒假出國遊學是交「智商稅」嗎?|關注
    面對價格高昂的遊學產品,孩子們究竟有多少收穫,性價比高不高呢?家長們給出了不同的說法。胡女士的孩子暑假去了澳大利亞遊學,她說道:「這次遊學對孩子來說是一次很美好的經歷,孩子回來後一直很興奮地跟我講關於遊學路上遇到的麻煩事、趣事等等。孩子也比以前更加活潑了,學英語非常積極。」
  • 廣州掀起中學生「出國遊學」熱
    廣州掀起中學生「出國遊學」熱 專家提醒家長理性對待   據新華社廣州1月2日電(謝苗楓 鄭天虹) 新年第一天,記者在廣州一些英語培訓學校、旅行社發現,儘管「出國遊學」價格不菲,但仍成為家長們的熱選,特別是在一些知名培訓學校前還排起了長龍
  • 出國遊學變購物?孩子出國接清單成家長"小代購"
    出國遊學變成出國購物?昨天,記者進行了採訪。現象孩子出國前接家長清單「卸妝水、面膜、精華液,還有兩個包包。」小呂(化姓)今年高二,前段時間剛去美國遊學回來,她告訴記者,臨行前,她就接到媽媽的「任務」,讓幫忙帶下化妝品和包包。「結果,我自己的箱子太小,又專門買了一個箱子裝東西。」
  • 出國遊學前期需要準備什麼?
    出國遊學前期需要準備什麼?大 2015-09-09 16:39 來源:東北新聞網 我要評論() 近年來,出國遊學市場持續升溫
  • 中小學生暑假出國遊學不可盲目攀比
    近日,杭州的孫女士花了三個月工資,送六年級的兒子參加學習組織的英國遊學。每年寒暑假,孫女士都會陪兒子在國內旅遊,但出於時間和經濟考慮,沒去過國外。「我是被逼急了,現在才知道,小學6年,全班只有兒子一個沒出過國。」孫女士說,每次開學,同學都會交流假期生活,分享出國經歷,兒子插不上話。
  • 暑期到,出國遊學去還是不去?利弊透徹分析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出國遊學營的利和弊。出國遊學最大的弊端是費用高,被認為是一種奢侈的活動。遊學的學習過程是進入旅行社提前聯繫好的培訓機構,進行一個小範圍的培訓,從頭到尾仍然是中國學生和中國學生在一起培訓,充其量多幾個外國的老師,這也是它的弊端,硬傷所在。再次,出國遊學和出國旅遊完全是不一樣的,不過有部分是重合的。這一點利弊參半。
  • 中學生出國遊學花費大 鍛鍊獨立意識成首要目標
    而兩者在實際的線路規劃、吃住上並沒有什麼很大的區別,只不過被貼上了「遊學」的標籤,價格就高了很多。對於像顏女士這樣的家長來說,金錢上的投入是其次,他們最關心的就是能否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汲取更多的知識,更多地提升交流溝通能力。第一次單獨出國的孩子自理能力會有所提高,但真正能提高多少卻是個問題,真的如廣告上所說的,半個月的出國遊學就能讓孩子各方面突飛猛進嗎?
  • 零基礎出國遊學,你怕了嗎?
    這篇文章分享給即將要出國遊學或者想要出國遊學卻猶豫的朋友們,你有的問題他們也曾面對過。Q1:我英語不好可以出國遊學嗎?英語很差沒問題,我就屬於是英語四級及格線的水平。我在出國遊學之前買了好多小零食,在班裡發給同學吃,我在班裡人氣還不錯。——曼徹斯特校友Oliver出國遊學想要快速融入當地生活,多參與一些活動,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交流機會,一開始去不用太擔心,我的想法一開始就算是跟著去"混"也要去,多混幾次大家就混熟了。當然,也要適當考慮自己的經濟情況,不然混到後面只能天天吃土了。
  • 帶你了解出國遊學英語
    出國遊學學英語,立思辰遊學有其獨創的學習方法,具有快節奏、高強度的特色教學特點。這種方法對提高英語口語有很大的益處。出國遊學的話,一般提供廣泛的課程,以滿足家庭友好家庭的學習需求,並開發有針對性的英語語言課程和親子住宿。同時學校分為兩個校區:海濱公園和IT公園。
  • 中小學生出國研學 「教育旅遊」如何遊學兼得?
    有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現有K12階段(即幼兒園-12年級)學生在1.8億,遊學、夏令營參與比例預計在5%左右,近1000萬人次。這其中,越來越多中國家庭青睞去國外參加遊學、營地類旅遊,市場潛力巨大。中國赴海外研學的主力軍以青少年為主,且研學風潮正日益低齡化。  長期在美國工作生活的周博,目前就是研學項目「美國天才營」(talent pier) 的合伙人。
  • 學費好幾萬 出國遊學含金量有多高?
    從廣泛意義上講,除了去往國內外名校進行參觀、學習的遊學之外,許多NGO(非政府組織)組織的海外大學生志願實習也可歸類於此。最開始,寒暑期遊學是部分高中生、大學生出國留學前的準備工作,現如今,卻已逐漸開始向中小學甚至幼兒園蔓延。有些形式的遊學,甚至遊而不學、價格虛高,逐漸變成了組織、機構斂財牟取暴利的手段。
  • 學生出國遊學成假期潮流 費用不菲值不值
    這個暑期孫女士花費三個月的工資,將讀小學六年級的兒子送去英國遊學。該事經媒體報導後,引發廣泛熱議。  近日,南國都市報調查發現,近年來海口學生出國遊學漸成潮流。面對動輒近萬,甚至數十萬的費用,家長雖然心疼卻依然咬牙送孩子出國遊學。對此,專家表示,送孩子出國切勿盲目攀比,要綜合考量實際承受能力。同時,提醒家長選擇國外遊學項目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