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廟裡的佛菩薩,有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很多人去寺廟拜佛時,見到各種各樣的佛菩薩,都不知該如何選擇,到底應該拜哪一尊菩薩?
如果你也不知道應該拜哪一尊佛菩薩,去寺廟拜佛時,可以拜一拜這四尊菩薩,這四尊菩薩是佛教的四大菩薩,經常拜這四尊菩薩,好運不請自來。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薩一般指上求無上菩提,下化一切眾生,修諸波羅密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菩薩並不是佛,但菩薩是未來的佛。
第一、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的道場在五臺山,文殊菩薩是我們一定要拜的一尊菩薩,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
因為文殊菩薩代表了智慧,所以我們一定要拜,智慧可以幫助我們獲得解脫,我們學佛其實就是在學習佛菩薩的智慧,因為只有智慧才能破除無明,才能斷除貪嗔痴,我們要想離苦得樂,最需要的就是智慧。
第二、觀音菩薩。
只有智慧還不夠,我們去寺廟拜菩薩時,一定要拜一拜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觀音菩薩又稱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
觀音菩薩的道場在普陀山,觀音菩薩以大悲顯現、拔除一切有情苦難為本願,循聲救苦,不稍停息。這也是很多信仰佛教的人,經常拜觀音菩薩的原因,因為觀音菩薩能夠救苦救難。
我們拜觀音菩薩的目的,是為了學習觀音菩薩的慈悲為懷,一個人要想招來好運,離苦得樂,缺不了慈悲和智慧。
第三、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代表菩薩行願,普賢菩薩又稱三曼多跋陀羅,意思是具足無量行願,示現於一切諸佛剎土。我們去拜佛時,這一尊菩薩也一定要拜。
普賢菩薩的道場在四川峨眉山,我們要想獲得好運,除了需要智慧和慈悲以外,還需要你的行動,只有發願並行動,你才能真正從佛法當中受益,佛經上說:「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得飽。」
第四、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又稱地藏王菩薩,因悲願持重「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佛教徒常稱之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地藏王菩薩在佛教中還代表了孝道,我們去寺廟拜佛時,不僅要心系蒼生,還要感恩父母,只有做一個孝順父母、依教奉行之人,才能種下善因,收穫善果。
我們拜佛菩薩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向菩薩學習,而不是為了菩薩保佑自己,只有我們自己向普賢菩薩一樣,依教奉行,向觀音菩薩一樣,慈悲待人,向地藏王菩薩一樣,發下誓願,孝順父母,向文殊菩薩一樣,證得佛的智慧,好運才會不請自來。感恩閱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