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花蓮縣:閩客權力分配 政黨界線分明

2020-12-12 搜狐網

  花蓮縣地處臺灣東部,面積4628平方公裡,人口只有35.3萬人(2001年底),為臺灣各縣市人口密度最低的縣。下設1市(花蓮市)2鎮(鳳林鎮與玉裡鎮)與10個鄉(秀林鄉、新城鄉、吉安鄉、壽豐鄉、萬榮鄉、光復鄉、豐濱鄉、瑞穗鄉、卓溪鄉、富裡鄉)。縣治設在花蓮市。在人口結構上,存在著典型的閩南、客家、外省與原住民四大群族,有著深厚的族群意識與省籍情結。其中原住民佔全縣人口的四分之一,是臺灣原住民聚居區高度密集的地方。就選舉區域選民結構而言,北區選民以公務人員與經商者為多,南區以務農為主。

  花蓮縣是一個經濟落後的農業縣,交通不便。礦產較為豐富,尤以礦石聞名遐爾,盛產大理石。同時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是臺灣觀光旅遊勝地。

  一、閩客權力分配與地方權力之爭

  花蓮縣地方派系比較特殊,主要由客家派與閩南派兩大族群勢力構成。客家派最初領導者為林茂盛與黃金鳳,主要勢力在縣農會、鳳榮區農會等,參與投資國泰化工、中華紙漿、臺灣農林等企業;閩南派最初領導者為楊仲鯨與黃福壽,主要勢力在縣農會、花蓮汽車客運公司、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及參與花蓮貨運、豐濱遊覽汽車等企業投資。

  在戰後花蓮縣政治發展史上,形成了不成文的由閩、客人士在政壇上輪流掌權的傳統,並進行權力平衡,閩南籍勢力略有優勢。第一屆縣長楊仲鯨是閩南籍,也是無黨籍;第二屆縣長是客籍的林茂盛,省議員則是閩籍的林永梁;第四、五屆縣長是閩南籍的柯丁選,省議員分別為客籍的馬有嶽與徐國輝;第六、七屆縣長是閩南派的黃福壽,省議員分別為客籍的黃金鳳與吳水雲等;第八、九屆縣長是客籍的吳水雲,省議員是閩籍的張俊雄;第十屆縣長閩籍的陳清水,省議員是客籍的吳國棟;第十屆縣長是客家籍的吳國棟,省議員是閩籍的張福興;第十二、十三屆縣長是閩南人王慶豐,省議員為閩籍的張福興。

  這種權力分配反映了花蓮縣社會結構的基本特徵。外省人與原住民均是相對少數,沒有力量問津地方權力;閩南人與客家人則是兩大基本社會力量,實力相差不大,誰也無法壟斷有限的權力大餅,利益也無法獨自佔有,只有進行輪流分配,才能維持相對穩定的社會與政治結構。

  花蓮縣縣長是權力爭奪的核心。權力之爭實際上是國民黨內各派系與勢力的爭奪。到2001年第十四屆縣長選舉為止總計14屆縣長選舉中,除第一屆民選縣長楊仲鯨是無黨籍外,其他歷任縣長都是國民黨籍,顯示了國民黨在經濟落後縣市有較大的優勢。

  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民進黨的成立,地方派系與政治權力競爭更加激烈,政治權力結構開始出現新的動向。在1985年第十屆縣長選舉中,同屬閩南籍的花蓮市長陳清水與縣議長王慶豐展開競爭,陳清水險勝,陳與王之間結下恩怨,閩南派分裂。在1989年的第十一屆縣長選舉中,客籍的省議員吳國棟擊敗尋求連任的閩籍陳清水當選縣長,閩籍的王慶豐再次當選省議員。吳國棟在任內發生選舉弊案而下臺,閩籍的省議員王慶豐當選縣長,同屬閩籍的張富興當選省議員。在1993年第十二屆縣長選舉中,國民黨提名王慶豐與民進黨提名的陳永興、原住民結合新黨的林榮輝展開角逐。儘管國民黨籍的陳清水為民進黨籍的候選人助選站臺(顯示國民黨在地方政治勢力開始離析),但基層民眾仍認同國民黨,加上國民黨內閩、客面臨民進黨競選壓力下實現了團結,客籍的吳水雲與吳國棟大力支持閩籍的王慶豐。結果,王慶豐以8.9萬票當選,陳永興也獲得4.5萬張選票。

  值得一提的是花蓮縣政治人物陳清水有較強的家族勢力。他的母親陳烏毛曾任五屆花蓮縣議員,總計長達20年,是花蓮縣政壇知名的女性人物。在母親的影響下,陳清水離開教壇參加第七屆花蓮市長選舉,並當選,開始了他的從政生涯。屆滿後,他出任花蓮縣農會總幹事,厚植地方實力,進而競選第九屆花蓮市長,以高票當選。在第十屆縣長選舉中,陳清水再度當選縣長,成為花蓮縣地方政壇的一支重要力量。在1994年初第十二屆花蓮市長選舉的最後關鍵時刻,退出國民黨的陳清水夫婦共同參選花蓮市長,以對抗國民黨提名的縣議員楊文值(民進黨尚未提名參選人)。結果,陳清水擊敗國民黨籍的候選人第三度當選花蓮市長(曾當選第七、九屆市長)。在卸任不到兩個月,陳清水因涉嫌「賣官」案而被起訴,並因不到案而被通緝,1991年11月被捕。就在被捕當晚,陳清水宣布參選花蓮縣第二屆「國大代表」選舉,引起政壇轟動。他在被交保後,仍以最高票當選「國大代表」,「陳清水旋風」再度震動花蓮縣。但從此開始,陳清水與國民黨的關係漸行漸遠。

  在1997年第十三屆縣長選舉中,政黨競爭取代閩客派系之爭成為選舉的重點。國民黨提名現任縣長王慶豐爭取連任,民進黨則徵召政治明星遊盈隆角逐。王慶豐的基本資源是行政系統與工商業組織系統,而且從政30餘年,曾任三屆縣議會議長,社會關係廣泛,在選舉中獲得當地知名人物的普遍支持,加上掌握龐大的行政資源,通過舉辦各項宣傳活動,爭取選民支持。遊盈隆是東吳大學教授,在短短時間內受民進黨徵召,投入選舉,以清新形象爭取選民支持。遊盈隆的基本資源是民進黨群眾,特定醫生群體,教師與環保團體等。經過激烈的爭奪,國民黨籍候選人、現任縣長王慶豐以7.2萬張選票再次當選。但遊盈隆獲得年青人的認同,也獲得5.5萬張選票。國民黨與民進黨雙方的得票率分別達56.8%與43.2%。就是說國民黨在經濟落後的花蓮縣雖有較強的實力,但民進黨已成為有力的挑戰者。

  民進黨於2000年上臺執政後,島內政局發生變化,政黨競爭更為激烈。在2001年縣長選舉中,有五人參選,主要是國民黨的張福興、親民黨的賴政雄與民進黨的遊盈隆之間的競爭。結果,國民黨提名的張福興當選。

  二、地方政治力量的轉化

  花蓮縣地方政壇仍是國民黨或者說屬泛藍陣營的勢力範圍,以民進黨為主的泛綠陣營發展有限。

  90年代以前,國民黨佔據了本縣「立法委員」與省議員的所有名額。在1992年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中,連任六屆的謝深山再次當選,民進黨首次獲1席(黃信介)。在第十屆省議員選舉的兩名省議員(其中包括一名原住民)均是國民黨人士當選。在1995年第三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外省籍的「榮民之家」主任張偉不滿國民黨提名官司纏身的吳國棟違紀參選,並在閩南人的支持下當選,顯示了外省人在花蓮縣有一定的群眾基層。在1998年第四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國民黨抱纜2名席次;在2001年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國民黨因兩人參選競爭,而未能當選,但同屬泛藍陣營的親民黨取得1席(付昆萁)。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的選舉中,泛藍軍(國民黨、宋楚瑜與新黨)獲得14.6萬張選票,得票率達78.2%,遠高於民進黨的得票率。

  在縣議會與基層權力結構中,國民黨或泛藍陣營佔有更大的優勢。在1998年縣議會選舉中,國民黨當選33席議員中的25席,較上屆少1席,在議會中佔了絕對多數,得票率從72.7%降為63.2%。在2002年縣議會選舉中,國民黨仍取得21席,親民黨獲得2席,泛藍陣營合計23席,佔總數的近70%。在1998年第十四屆鄉鎮市長選舉中,國民黨拿下13席中的11席,得票率高達84.3%;其他2席為無黨籍取得。在2002年第十五屆鄉鎮市選舉中,國民黨取得9席,佔69%;民進黨只獲1席,其他3席為無黨籍。

  民進黨在花連縣的力量也在不斷壯大。在以前的省及「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中,民進党進展雖不如其他縣市大,但仍有發展。在1992年「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前主席黃信介到花蓮縣參選,終於在2席「立法委員」中佔居1席,建立了民進黨在花蓮縣發展的基礎。在第三屆至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中,民進黨均獲得兩席中的1席,其中2001年最新一屆得票數與得票率分別為3.6萬張與30.4%。在2000年臺灣領導人選舉中,民進黨的陳水扁獲得4萬張選票,得票率為21.4%。在1998年第十四屆縣議會選舉中,取得4席,較上屆多2席,得票率僅從8.8%上升為13.1%;在2002年縣議會選舉中,民進黨獲得6席。在1998年鄉鎮市長選舉中,民進黨只有1人參選,沒有當選;在2002年的選舉中僅有1人當選。總體看,民進黨在花蓮縣重大選舉中有4萬票的實力,最高得票率可達30%,但較泛藍陣營相差較大。

  中國網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透視臺灣花蓮縣縣長選舉
    主持人:  8月2日下午,被稱為是明年大選前哨戰的臺灣花蓮縣縣長補選,最終以國親兩黨共推的候選人謝深山以七萬多票當選而告終,民進黨候選人遊盈隆以四萬多票敗選,那麼我們如何來看待這次花蓮縣長選舉的結果
  • 臺灣屏東縣:派系黑道盛行 政黨結構偏綠
    北部和東北部為高雄縣與臺東縣所包圍,東臨太平洋,南臨巴士海峽,西臨臺灣海峽。面積2775平方公裡,人口90.9萬人(2001年底)。隨著政治民主化的發展,政黨成為權力爭奪的中心,地方派系力量在弱化,但在基層仍具相當影響力。  一、地方派系與社會政治勢力  屏東縣社會結構具有顯著的特點,國黨內的地方派系力量、黨外及民進黨內的不同勢力與黑社會勢力構成屏東縣的地方權力分配特徵。
  • 臺灣多個政黨、政治團體將被廢,宋美齡創的臺灣「婦聯會」在其中
    4月27日是臺內務部門要求臺灣「婦聯會」轉型為政黨的最後期限,當天,臺內務部門發布聲明稿表示:將陸續辦理203個政黨廢止備案及42個政治團體廢止立案相關事宜,臺灣婦聯會也在其中。這意味著由宋美齡成立的臺灣「婦聯會」,將就此走入歷史。
  • 臺灣第一縣花蓮縣,臺灣的最後一方淨土
    這兩天台灣花蓮縣的地震引起了國人的關注,這次6.5的強震已有好多人傷亡。這是花蓮縣中山路夜景。花蓮縣是臺灣第一大縣,位於臺灣島東部,面積4628.57141平方公裡,人口約381032人。縣境東西寬僅27~43公裡,南北長達142公裡,為臺灣僅次於臺東的第二「長」縣。
  • 政黨票的作用是什麼?
    明天就是臺灣2020選舉投票日了,除了票選臺灣地區領導人,臺灣民眾手上還有另外兩張選票,一張是區域「立委」票,一張是政黨票。區域「立委」票自然是投給自己支持的「立委」。那政黨票的作用是什麼呢?小編今天就來為大家圖解。
  • 一次看懂臺灣選舉制度 113席「立委」如何分配有玄機
    明年1月11日臺灣地區領導人暨「立委」選舉,每位選民將會拿到臺灣地區領導人、區域「立委」、不分區政黨三張票,這些票各有不同作用。2020候選人票將選出臺灣地區領導人,任期四年,於明年5月20日就職。而另兩張「立委」票一張選人、一張選黨,選上後於2月1日就職,同樣任期四年。
  • 臺灣臺東縣:四大族群共存 派系政黨爭雄
    臺東縣社會結構與花蓮縣類似,有四大族群,即閩南人、外省人、客家人與原住民(主要有六個族群,分別是阿美族、卑南族、布農族、雅美族、排灣族與魯凱族)。其中,原住民人口約佔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清康熙時代起,漢人開始移入,成為今天的閩南人群。國民黨退居臺灣後,輔導退役官兵及大陸沿海島嶼居民來臺東開發,並成立太平洋與馬蘭兩個榮民之家,形成外省人主要聚集地之一。
  • 臺灣花蓮縣瑞穗鄉農民代表團參訪廣西
    臺灣花蓮縣瑞穗鄉農民代表團參訪廣西 2011年12月13日 09:1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3日南寧消息 12月12日,應廣西貴港市政府邀請,臺灣花蓮縣瑞穗鄉農民代表團一行10人來到廣西,開展為3天的參訪活動。
  • 臺灣花蓮縣歡迎鐵嶺市經貿考察團一行
    臺灣花蓮縣歡迎鐵嶺市經貿考察團一行 2011年10月26日 14:5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0月26日鐵嶺消息 日前,遼寧鐵嶺市經貿考察團受邀參加由臺灣花蓮縣政商兩屆人士舉辦的歡迎晚宴。
  • 「界線」與「界限」
    原標題:「界線」與「界限」  ▲ 2014年12月28日2版《精神天空不能被霧霾籠罩》文中,第2段「黨員幹部一旦理想信念發生動搖,價值追求產生偏移,就會失去航標、越出界線、偏離航道」。   ▲ 2015年1月30日7版《用系統創新應對現實挑戰》文中,第4段「未來戰爭具有平戰界線模糊、作戰行動速戰速決等特點」。
  • 臺灣花蓮縣發生強烈地震_新華網
    臺灣花蓮縣發生強烈地震_新華網 臺灣花蓮舉行「震災罹難者聯合追思公祭」臺灣花蓮縣12日中午12時在花蓮殯儀館舉行「震災罹難者聯合追思公祭」,悼念在2月6日花蓮地震中的遇難者。公祭現場,小提琴奏響哀婉的樂曲《送別》;4000朵大白菊組成以「翅膀」為意象的圖案,象徵追思、緬懷與祝福。遇難者遺像並排安放,現場約千人肅立默哀。
  • 臺灣將清理上百個「殭屍政黨」:287個政黨僅18個參選
    你聽說過臺灣島內有所謂的白黨、圓黨、虎黨、機車黨、生產黨嗎? 據臺灣新新聞雜誌4月12日刊文稱,目前島內面臨政黨超多、參政意願超低、管理困難的窘境,據統計島內共有287個政黨、46個政治團體,臺灣「內政部」現計劃清理上百個完全沒有日常運作的「殭屍政黨」及政治團體。 據「內政部」相關人士稱,政黨是以推薦候選人參加公職人員選舉為目的。
  • 臺灣花蓮縣縣長選舉再透視
    主持人 李峰: 臺灣花蓮縣縣長補選之後,國親兩黨已決定乘勝前進,而民進黨則在總結教訓,重擬「大選」策略,那麼各方如何來看待這次花蓮選舉,民進黨和國親聯盟下一步將如何調整選舉策略,就這一話題,今天我們的演播室請到了兩位嘉賓,他們是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助理朱衛東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黃嘉樹教授。
  • 臺灣新竹:宗親派繫結盟 政黨競爭成型
    知名的新竹科學園區就設在新竹縣,是臺灣的「矽谷」,也是臺灣科技產業的搖籃。科技產業的發展與高學歷人口的移入,逐漸改變著新竹縣原有的社會結構。  一、宗親勢力  新竹縣是臺灣客家人密度最高的地方。新竹縣在縣市分開前,人口結構主要由閩南人與客家人構成,比例相差不大,也因此影響到新竹縣的地方政治生態。
  • 臺灣花蓮縣發生6.7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網站消息:臺灣花蓮10月31日20時2分發生6.7級地震。記者在此間了解到,臺北到臺南都有明顯震感。 福建省福州市有震感。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31日20時2分在臺灣花蓮縣(北緯23.5度,東經121.4度)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裡。新華社發(吳景騰 攝)
  • 臺灣花蓮縣發生4.3級地震
    速報參數速報參數: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月10日11時23分在臺灣花蓮縣發生4.3級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震中位於北緯23.77度,東經121.49度。基礎背景周邊縣城:震中距鳳林鎮4公裡、距壽豐鄉8公裡、距光復鄉14公裡、距萬榮鄉18公裡、距豐濱鄉21公裡,距花蓮縣28公裡,距臺北市140公裡。震中地形:震中5公裡範圍內平均海拔約101米。
  • 廣西與臺灣花蓮縣「雲端」籤約 深化旅遊資源合作
    臺灣地區花蓮籍民意代表鄭天財24日表示。7月24日,廣西與臺灣花蓮縣旅遊資源「雲端」分享會在南寧市和花蓮縣同步舉行。圖為雙方通過視頻同步籤約。中新社記者 陳冠言 攝廣西與臺灣花蓮縣旅遊資源「雲端」分享會當天在南寧市和花蓮縣同步舉行。廣西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廣西海外旅行社有限公司以及臺灣花蓮縣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協會、花蓮縣金環邦運通旅行社、花蓮縣鯨世界賞鯨公司等代表共計60多人通過網絡視頻連線互動交流,共敘親情,共謀發展。
  • 臺灣生活1972年,傳統特色的花蓮縣街景
    花蓮縣隸屬臺灣省,位於臺灣本島東部,北界宜蘭,南接臺東,西沿中央山脈脊線與臺中市、南投縣、高雄市為鄰,東向太平洋。
  • 臺灣主要政黨簡介:泛綠陣營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是一個臺灣政黨,簡稱民進黨、DPP(來自其英文名稱: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1986年解除戒嚴與黨禁前整合而成,乃臺當局「行憲」後第一個具真正意義的體制內反對黨,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後第二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政黨,同時是臺灣目前最大的本土政黨;於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至2008年間成為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8年「大選」下野後至今仍為最大在野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