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驊作為滄州市第四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的承辦地之一,按照「整合資源,創新思路,以文塑魂,文旅融合」的思路,用高品質的旅遊線路、高端震撼的文化活動、熱情周到的會場服務,為整個旅發大會奉上了一場高端又精彩、震撼又特色、精緻又貼心的旅發盛宴,四海賓朋紛紛點讚,黃驊成為了一座有底蘊的「網紅城市」。
融合發展,開啟旅遊新篇章
以「文旅融合 陸海相濟」為軸賦能多元旅遊業態,依託不同的歷史文化,以差異化的主體與特色定位,從釋放比較優勢、盤活現有資源入手,提升產品的內涵和參與體驗性,深挖歷史文化、農耕文化、漁村文化,打造了具有黃驊特色的「五色精品旅遊線路」。以南排河風情小鎮、黃驊古貝殼堤、歧口炮臺、出海遊為主的藍色文化遊;以郛堤城遺址、海豐鎮歷史博物館為主的褐色文化遊;以趙博生故居、黃驊烈士犧牲地為主的紅色文化遊;以溫情水村小堤柳、剪紙小鎮東常莊、冬棗之源東聚館、孔店萬畝採摘園為主的綠色文化遊;以河北海鹽博物館、長蘆鹽場為主的白色文化遊。
五條旅遊線路,五種文化體驗,讓歷史「說話」,讓特色「彰顯」,有國寶、有遺址、有文化、有鄉愁,解決了旅遊發展「有說頭、沒看頭,有看頭、沒玩頭,有玩頭、沒賺頭」的問題,實現了從「單天遊」向「多天遊」、由「單點遊」向「多點遊」、由「單一遊」向「綜合遊」轉變。
立足本土,特色項目成亮點
特色是旅遊發展的生命線。在多年的旅遊發展中,黃驊市積澱了豐富的資源稟賦和良好的產業基礎,2020年,黃驊市立足本土又打造了特色鮮明的旅遊產品,成為當地旅遊業發展的亮點。
郛堤城遺址公園暨擴展區項目以微地形和鹽鹼植被為背景,設置集展覽、遊憩功能的郛堤城遺址文化展示帶,沿途布置與郛堤城遺址密切相關的徐福東渡、黃河變遷、製鹽技藝、一帶一路、歷史長河展示點,形成郛堤城遺址文化展示片區,向世人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提升了黃驊「慷慨英雄地 漁鹽冬棗鄉」這座城市的格局與品位。南排河鎮漁村風情小鎮緊緊圍繞「心向大海」,統籌陸海資源,和著大海潮音,重塑漁家唱晚、河海垂釣、特色美食等休閒旅遊產品,將鄉土文化藝術、海洋文化等地方元素融合發展,濃墨重彩打造「最漁鄉、最漁味、最漁俗」的漁鄉原味生活體驗地。
拓展宣傳,聚集人氣打品牌
本次旅發大會宣傳效果明顯,氛圍濃厚,大報大臺網絡媒體頻頻刊播,微信、抖音等網絡新媒體同頻共振,一齊發聲,主流媒體、商業網站你追我趕,自媒體、朋友圈鋪天蓋地,可謂盛況空前,點擊量點讚量猛增,極大提升了黃驊市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旅發大會雖已閉幕,但黃驊旅遊市場卻熱鬧非凡,連日來重點旅遊項目現場火爆異常。同時正值中國冬棗之鄉黃驊冬棗採摘季,大批遊客觀摩線路,採摘體驗,讓今年黃金周成為了黃驊市旅遊業的豔陽天。通過市場拓展不斷加強對外宣傳力度,增強市場輻射力,全方位多角度的推廣叫響了特色旅遊品牌,聚集了人氣人脈更聚集了商氣,展現了古今文化魅力和現代城市活力。
藉助旅發大會的東風,黃驊的景色更美、遊客更多,居民收入更高,「處處皆是景 處處皆可遊」黃驊旅遊在嬗變。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 張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