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毫米波雷達到全棧方案,歐菲光的智能汽車策略

2020-12-06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77GHz毫米波雷達的爭奪賽已經開始打響。

儘管前向雷達市場依然由外企壟斷,國產企業還難以企及。不過,近兩年快速興起的角雷達市場為國產毫米波雷達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

根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數據顯示,由於盲區監測、併線輔助功能搭載率上升,前裝角雷達市場進入爆發增長期,1-6月新車搭載量為148.19萬個,同比2019年同期增長150.99%。同期,國內新車(自主+合資品牌)搭載前向77GHz雷達201.65萬顆,同比增長29.36%。

「國產企業和國外巨頭在前向市場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不過,國產企業在角雷達市場已經具備一定的優勢。」歐菲光車聯研發負責人張龍兵表示,國產毫米波雷達將率先在APA(全自動融合泊車系統)/AVP(代客泊車)等迎來大規模應用。

近日,歐菲光發布了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達(77GHz),能夠實現近場、低速檢測等功能,在探測範圍、速度、角度等方面都超越了超聲波雷達的功能限制,但造價卻與超聲波雷達相當。

據了解,歐菲光的智能汽車戰略是從短距毫米波雷達切入,並且基於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產品推出一系列相應的解決方案,例如APA/AVP等等,最終目標則是提供全棧式的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

率先發力毫米波雷達市場

現階段,智能汽車所用的低速雷達傳感器仍然以超聲波雷達為主,但是超聲波雷達的精度較低、探測距離短,且容易受到表面汙損、雨滴、冰雪等影響,常常在一些應用場景中無法正常發揮其功能。

例如,超聲波雷達的探測距離較短,根本無法滿足在AVP(代客泊車)巡航段對於障礙物的探測要求;超聲只能做2D定位,缺少障礙物高度信息造成部分場景性能受限……

此前,儘管車廠及Tier1們深知,毫米波雷達在很多性能上確實要比超聲波雷達更優異,但是高昂的價格卻成為了毫米波雷達無法逾越的門檻。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隨著毫米波雷達的應用普及和成本逐漸下降,毫米波雷達有望加速分食超聲波雷達市場,率先在PAS(倒車輔助系統)、APA(全自動泊車系統)/AVP(代客泊車系統)等領域實現大規模應用。

張龍兵向《高工智能汽車》透露,歐菲光的短距毫米波雷達的探測距離、探測精度、角度等等方面遠遠優於超聲波雷達,但造價卻與超聲波雷達相當。

基於該款短距毫米波雷達,歐菲光還將重點針對倒車輔助系統(PAS)、艙內活體檢測系統、自動泊車(APA)/代客泊車(AVP)等各類生活場景進行了系列優化布局。

以APA(全自動融合泊車系統)為例,早在2018年,歐菲光就開發出了第一代全自動融合泊車系統,該系統採用12顆超聲波雷達+4顆環視攝像頭作為環境感知傳感器,實現了基於深度融合的泊車解決方案,可支持水平、垂直和斜車位的自動泊車,同時也支持倒車50米輔助和P2P功能。

此外,為了提高產品性能,在完全覆蓋原有功能的基礎上,歐菲光開發了基於毫米波雷達和視覺融合的APA/AVP功能。

相比超聲波雷達+視覺的融合方案,毫米波雷達+視覺的融合能夠實現更加快速的巡航、更準確的定位和更可靠的性能,同時毫米波雷達4D的數據(空間坐標+速度)還能夠更真實反映場景的信息,使得高性能高性價比的APA/AVP系統成為可能。

除此之外,歐菲光的毫米波雷達還在艙內活體檢測系統進行了應用,與同類型產品相比,具備覆蓋範圍大、精度高、體積小、價格優勢明顯等等優勢。

作為ADAS及自動駕駛的主要傳感器之一,毫米波雷達一直以來都是由傳統汽車零部件巨頭「壟斷」市場份額。

現階段,歐菲光重點聚焦77GHz角雷達市場,並且基於此打造包括APA/AVP等系列解決方案。

最終目標:提供全棧智能駕駛解決方案

歐菲光是光學光電領域的龍頭企業,主營產品是影像模組、光學鏡頭、微電子和觸控產品等,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等消費電子領域以及智能汽車領域。

2015年,憑藉在消費級攝像頭模組領域的技術儲備和市場耕耘,歐菲光通過收購華東汽電和南京天擎正式切入汽車電子市場,並且正式將智能汽車市場作為第二大主業進行布局。

這幾年來,歐菲光在智能汽車領域先後布局了車載鏡頭、ADAS、車身電子、車聯網等領域,產品包括中控屏、車載攝像頭、雷射雷達等等硬體產品,以及ADAS、車身電子等智能駕駛系統集成產品。

其中,車載攝像頭業務是歐菲光近幾年一直深度聚焦的重點業務,在100萬像素高清環視攝像頭大規模量產的基礎上,歐菲光正在開發200萬像素高清環視攝像頭。

據了解,歐菲光的200萬像素高清環視攝像頭完全滿足ASIL-B安全標準,預計在明年9月量產。屆時200萬像素、500萬像素和800萬像素的ADAS前視攝像頭也即將量產面世。

截止目前,歐菲光已經陸續獲得了20餘家國內汽車廠商的資質認證並開始出貨,並且陸續拿到了長安、北汽、上汽、長城、吉利等自主品牌的全景攝像頭總成及全景控制器總成的項目訂單。

根據高工智能汽車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前景環視量產市場份額排名中,歐菲光已經進入了前十行列。而今年發布的2020年度360全景環視供應商TOP10當中,歐菲光同樣有入選。

需要特別提及的是,歐菲光不僅提供攝像頭、雷射雷達等產品,還將提供基於視覺的深度學習算法、多傳感器融合SLAM算法、毫米波雷達算法等等。

隨著歐菲光新一代毫米波雷達產品的問世,歐菲光成為了具備提供ADAS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毫米波雷達、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系統軟體和算法等全棧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12月15-17日,即將在上海舉辦的2020(第四屆)高工智能汽車年會開幕式環節,張龍兵也將發表主題演講,分享更多新的進展。

相關焦點

  • 歐菲光發布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達,賦能自動駕駛
    智能汽車研發團隊的技術攻堅,歐菲光(002456,股吧)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達正式發布,在低速短距性能上業界領先。目前智能汽車市場上的低速雷達傳感器配置以超聲波雷達為主。但是超聲波雷達在應用中不足之處明顯,其精度較低、探測距離近、高速時無法獲得更精準的信息,且容易受到表面汙損、雨滴、冰雪等影響,使傳感器不能完全發揮其功能。相比之下,歐菲光短距毫米波雷達造價與超聲波雷達相當,但在低速短距性能上遠高於超聲波雷達,達到了業內領先。
  • 歐菲光發布新一代低速短距毫米波雷達:性能遠高於超聲波雷達
    IT之家11月27日消息 近日,歐菲光智能汽車研發團隊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達正式發布,在低速短距性能上業界領先。▲ 歐菲光短距毫米波雷達模組目前智能汽車市場上的低速雷達傳感器配置以超聲波雷達為主。相比之下,歐菲光短距毫米波雷達造價與超聲波雷達相當,但在低速短距性能上遠高於超聲波雷達,達到業內領先。
  • 歐菲光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達,賦能自動駕駛
    目前智能汽車市場上的低速雷達傳感器配置以超聲波雷達為主。但是超聲波雷達在應用中不足之處明顯,其精度較低、探測距離近、高速時無法獲得更精準的信息,且容易受到表面汙損、雨滴、冰雪等影響,使傳感器不能完全發揮其功能。相比之下,歐菲光短距毫米波雷達造價與超聲波雷達相當,但在低速短距性能上遠高於超聲波雷達,達到了業內領先。
  • 市場要聞丨為擺脫「蘋果依賴症」,歐菲光發力自動駕駛賽道?
    11月26日,歐菲光發布了供應自動駕駛領域的短距毫米波雷達,聲稱以達到業內先進水平,可用於倒車輔助、艙內活體檢測、自動泊車等場景。 或許歐菲光正在加速擺脫蘋果依賴症的影響,進一步布局智能汽車業務,立志成為全棧智能駕駛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 科沃斯機器人中毫米波雷達方案已經成熟?我看未必
    (原標題:科沃斯機器人中毫米波雷達方案已經成熟?科沃斯秀寶是首款應用了77GHz毫米波雷達的商用機器人,毫米波布設在懸浮物單元底部,可以探測到快速移動目標和懸空的目標,對深度相機在垂直方向上的探測形成補充。
  • 感知、探測、定位……毫米波雷達被這家企業玩出了新高度
    五年來,木牛科技專注於毫米波雷達的技術創新和產品落地,已在汽車、智慧交通、無人機、智慧安防、物聯網、工業、體育運動等應用領域儲備了關鍵技術和解決方案,建立了完備的雷達產品研發、生產、測試和銷售體系,具備傳感器融合、感知與控制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能力,產品和技術已獲得來自全世界20多個國家300+優質客戶的廣泛認可。
  • ...電目科技」獲得陸奇博士奇績創壇Pre-A+輪融資,毫米波雷達的...
    來源:創業邦12月8日消息,創業邦於6月份報導過的毫米波雷達製造商——深圳電目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電目科技」)獲得陸奇博士的奇績創壇Pre-A+輪融資。電目科技創立於2018年,是一家以毫米波雷達為核心的智能物聯網解決方案商。
  • 三倍的快樂 北汽極狐 HBT 概念車將搭三臺華為雷射雷達
    華為成為新能源汽車 Tier 1 供應商的決心十分堅定。就在剛剛,他們發布了車規級高性能雷射雷達的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並首先在與北汽 ARCFOX 極狐品牌合作開發的 HBT 概念車上——一輛車,三個雷射雷達。目前三個雷射雷達都位於車頭,覆蓋 HBT 概念車的前 180° 視野。
  • 聽倦了毫米波雷達?那你知曉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的區別嗎?
    雷射雷達的工作原理與雷達非常相近,以雷射作為信號源,由雷射器發射出的脈衝雷射,打到地面的樹木、道路、橋梁和建築物上,引起散射,一部分光波會反射到雷射雷達的接收器上,根據雷射測距原理計算,就得到從雷射雷達到目標點的距離,脈衝雷射不斷地掃描目標物,就可以得到目標物上全部目標點的數據,用此數據進行成像處理後,就可得到精確的三維立體圖像。
  • 在電磁幹擾環境下驗證基於毫米波雷達的自動駕駛功能
    自動駕駛汽車會配置越來越多的傳感器來保證汽車在複雜的交通場景和惡劣的天氣條件下可靠運行。由於不容易受外界條件的影響,毫米波雷達傳感器受到汽車廠家的青睞。目前的智能汽車已配置5個毫米波雷達,一般包括一個長距離和4個短距離雷達。基於毫米波雷達的ADAS功能需要能夠克服天氣/光線條件和電磁環境的影響,也需要滿足最高速度和最高精度的測試要求。
  • 毫米波雷達該怎麼玩?4D成像並非唯一選擇?
    傳統認知概念下,雷達成像質量差的原因是,當無線電波在物體上傳輸和反彈時,只有一小部分信號會反射回傳感器。因此,車輛、行人和其他物體以稀疏的點集的形式出現。 「這就是使用單一前向毫米波雷達進行成像的問題。它只接收到幾個點來代表場景,所以感知很差。」
  • 汽車雷達傳感器行業科普
    雷達傳感器是為汽車提供環境感知、規劃決策的智能傳感器,其核心原理為通過發射微波、聲波或雷射並接受回波來進行物體探測,是自動駕駛的核心傳感器,起到無人駕駛汽車「眼睛」的作用,為無人駕駛提供安全保障。其中,用於環境感知的主流雷達傳感器包括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三種。
  • 用毫米波傳感器為汽車帶來高級視覺
    用毫米波傳感器為汽車帶來高級視覺 廠商供稿 發表於 2017-05-19 18:04:24 從自適應巡航控制(ACC)等舒適性功能、緊急剎車等安全功能,到諸如行人探測和
  • 2020高工(智能汽車)金球獎評選「進階」名單
    作為目前國內唯一專注於智能網聯產業鏈年度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品牌創新的評選活動,「高工智能汽車年度金球獎」致力於推動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國產化、本土化「競合」。
  • 大聯大世平集團推出基於NXP產品的77G毫米波雷達之先進輔助駕駛...
    2019年11月7日,致力於亞太地區市場的領先半導體元器件分銷商大聯大控股宣布,其旗下世平推出基於恩智浦(NXP)S32R274的77G mm Wave Radar之先進輔助駕駛解決方案。毫米波(mmWave)是一種使用短波長電磁波(工作頻率在30~300GHz範圍內)的特殊雷達技術。
  • [路演]智波科技:毫米波雷達在醫院和酒店等場景的應用擁有較大想像...
    智波科技副總經理袁鵬飛表示,毫米波雷達除了汽車、無人機等常規應用場景,其在醫院和酒店等場景的應用也擁有較大想像空間。毫米波雷達可以在不侵犯個人隱私的情況下,對病人和酒店入住人員的健康狀況進行監測,以保證醫護人員和酒店對緊急情況和意外情況及時響應。
  • 長城汽車發布咖啡智駕戰略:目標是掌控智能駕駛「標準制定權」
    簡單點說,雷射雷達是一種通過向被探測目標發射雷射束作為探測信號,然後通過測量反射或散射型號的到達時間,強弱等參數,從而確定目標的距離、方位、運動狀態以及表面光學特性的雷達系統。相比於目前L2級自動駕駛技術所普遍採用的毫米波雷達,雷射雷達最為核心的差異在於掃描能力——雷射雷達可以通過改變雷射束的空間投射方向,通過電機、諧振鏡、相控陣等等的方式來實現。
  • 電裝投資美國Metawave 公司 加速毫米波雷達的革新進程
    近日,株式會社電裝(總部:愛知縣刈谷市,社長:有馬浩二)向擁有尖端技術的美國毫米波雷達公司Metawave注資,旨在加速毫米波雷達技術革新的進程。開啟汽車之「眼」,為駕駛保駕護航為實現安全、安心的汽車社會,電裝始終致力於汽車之「眼」的研發。
  • 剖析全球最先進毫米波雷達——大陸ARS540
    米,但FOV會縮到只有8-10°,遠低於ARS540的100°。 第四,ARS540是唯一能夠輸出圖像的毫米波雷達,大陸汽車稱之為Rdar Detection Image Output RDI,效果直逼8線雷射雷達。 第五,ARS540使用微都卜勒技術,是唯一可以檢測道路弱勢群體使用者VRU(如老年人和兒童)的毫米波雷達。
  • 專注毫米波雷達,電目科技獲奇績創壇PreA+輪融資
    電目科技的創始人吳超稱,物聯網時代需要部署大規模的傳感器,傳感器除了要足夠智能外,還要不能侵犯人們日益重視的隱私問題,而毫米波雷達正是這樣的傳感器,它可以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全域部署,構成物聯網時代的智能底層基礎。我國有著全球領先的、巨大的智能化場景需求,因此只要把價格做下來,毫米波雷達將在物聯網方向獲得大量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