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關於「中國宜居城市」,我知道一個城市想成為「宜居城市」,不僅僅是達成了成果就能獲得稱號,還包括社會文明度、經濟豐富、環境美、資源承載度、生活便利、公共安全度六大部分,只有前十名才能獲得「中國宜居城市」的稱號,當然,即使獲得了稱號,城市如果沒有像以前那樣維持和進步的話,第二年的選拔也很容易脫穎而出,所以城市很難獲得「適合中國居住的城市」。
「中國宜居城市」的排名每年都在變化,有一個擁有千年悠久歷史的古老城市,它的名字非常醒目,這是全國第一個獲得「中國宜居城市」的縣級市,臨海時,就像沒有打開密碼的寶箱一樣,只有臨場才能發現這千年古城裡有足夠的「寶物」。
臨海位於浙江沿海中部,由浙江省台州市代管縣級市,位於長江三角洲經濟圈南端,東連東海、西接仙居、南連黃巖、北近天台,地理環境優越,臨海就像手掌裡的球一樣被供奉著,成為浙江省台州地區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浙江省台州市是僅次於台州的副中心城市,浙江第三內河——靈江,不僅是臨海的母河,更是重要的河流,越過國境直通東海,通過海門港連接上海、大連、香港及世界各地的港口,成為浙江運河上重要的交通要衝,在歷史潮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臨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國家歷史和文化名城,自唐以來一直屬於台州府管轄,台州府在南宋時期成為畿輔,臨海作為其管轄,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在歷史發展過程中,臨海不僅追求發展,而且忽視保護,所以,臨海至今仍保留著許多歷史古蹟、古建築、古墳葬以及許多珍貴文物。
南宋的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民族英雄文天祥曾讚美臨海作詩,臨海的歷史痕跡和文天祥詩中所稱讚的一樣,它的故事是「萬象畫中」,至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全長6000米的台州府城牆是國內包括八達嶺大內在內的眾多萬裡長城的「師範」,被稱為「江南八達嶺」,城牆上的一個個城磚積累了千年的歲月,靜靜地講述著臨海的守護者們抵禦敵人洪水的故事,桃渚戚繼光抵抗倭古城,為明代抵抗倭遺蹟,城內保存完整的古軍事巷結構,置身城牆上,抵抗倭英雄「金戈鐵馬,保家衛國」的口號依然昂揚。
全長1080米,形成於唐宋時期的紫陽古街是臨海市第一古街,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這是千年古城臨海的歷史縮影,更是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徵,女人的山塔群和千佛塔,在歷史的風霜中依然堅固,它承載著這千年古城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千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造就了面朝大海的厚重歷史文化和精神狀態,另一方面水土養育了一方人,生活在臨海時代的老百姓並沒有辜負歷史帶給他們的榮耀,在新時代的發展下,更是江南的一座美麗的山水名城,開闢北宋時代的東湖,湖面的平波是10左右,東亭臺軒的樓宇,曲雜幽玄,湖光山的色彩,相互輝映,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園林,湖面900餘畝,與古河道一起,湖水面積已達到1200畝的靈湖,不僅突出展現了山水園林的城市風貌,成為改善臨海市區水的生態系統和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工程,更是中國人居住環境的典範我很高興獲獎。
國內有太多千年的古城,但是能用心傳承千年古老城市的深厚歷史和文化的卻不多,臨海是其中之一,那個不急於成功,不是去破壞舊城市的原貌,而是在舊的基礎上保護和保護這個舊城市,使舊面貌變成新面貌的不是城市計劃,而是住在這個舊城市的所有人,這裡所有磚瓦都見證了這裡的發展,這裡的草和樹是用心保護的,在這裡生活的人們的幸福指數非常高,每個人都在為這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添磚加瓦,這座融合了這千年歷史文化遺產的古城——臨海,成為中國優秀的旅遊城市、國家著名的園林城市,更是全國首座獲得「中國宜居城市」稱號的縣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