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被觀音菩薩點化,小白龍是不是唐僧徒弟?

2020-12-26 自說文史

白龍馬,蹄兒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三徒弟……這是動畫版西遊主題曲《白龍馬》中的歌詞。小白龍雖然是龍子,也有一定的武藝,但是它長期作為唐僧的坐騎,很少現真身降妖,所以容易被讀者忽略。而且,取經路上,小白龍也曾保護過唐僧,與黃袍怪大戰,並力勸八戒去請回孫悟空,幫助唐僧過難關。

還有,我們都知道,在觀音菩薩下界尋找取經人時,先後收服了孫悟空等人,作為唐僧的徒弟。其中,最先收服者是沙僧,其次是八戒,而後是小白龍,最後是孫悟空。小白龍,從最開始,都是算在裡面的。

既然如此,按理說,小白龍也算是唐僧的徒弟,可是為何他連個「四師弟」都不是呢?這個問題,我以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白龍馬的任務不同

沙和尚、豬八戒和孫悟空,他們被觀音菩薩收服後,任務很明確,就是做唐僧的徒弟,保護取經人,到西天取經。也即是說,他們一開始就有明確定位,即做唐僧的徒弟。

比如沙和尚,觀音就對他說過這樣的話。

菩薩道:「……我今領了佛旨.上東上尋取經人。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

觀音菩薩明確說了,讓沙和尚做取經人的徒弟。

同樣的還有八戒和孫悟空。

菩薩道:「我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可跟他做個徒弟,往西天走一遭來,將功折罪,管教你脫離災瘴。」那怪滿口道:「願隨!願隨!」

(菩薩)對大聖道:「……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東土大唐國尋一個取經的人來,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個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如何?」

很明顯,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從一開始就被菩薩做了定位,確定了任務,那就是做唐僧徒弟,負責保護唐僧,斬妖除魔。

然而,小白龍的任務和定位卻不是這樣。

收服八戒和沙和尚後,菩薩遇到小白龍,小白龍當時因為燒了明珠,過幾天要被殺頭。聽小白龍求救後,觀音立馬找玉帝求情,而玉帝也答應了她。

菩薩上前禮畢道:「貧僧領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路遇孽龍懸吊,特來啟奏,饒地性命,賜與貧僧,教他與取經人做個腳力。」玉帝聞言,即傳旨赦宥,差天將解放,送與菩薩。

您瞧瞧,觀音菩薩說了,小白龍以後是做取經人的腳力,而不是徒弟。所以說,小白龍的任務和定位與孫悟空等人不同。他的任務,就是馱伏唐僧,幫助唐僧渡水登山,而不是降妖除魔。

其次,小白龍是白馬替代品

說起來,您可能不樂意聽,小白龍只是個替代品。替代誰呢?替代最初跟隨唐僧的那匹白馬。那匹白馬後來被小白龍吃了,唐僧才沒了坐騎。

當然,即便小白龍不吃,其實普通的白馬也到不了西天。因為一路上太多艱險磨難,不僅有自然險境,還有妖魔鬼怪,凡馬必然到不了。所以,觀音一看小白龍,就說以後它得做唐僧的腳力。

小白龍雖然有罪,但畢竟是天龍,由他變成馬就可以保證唐僧翻山越嶺,涉水拔山了。所以,小白龍說到底只是替代品而已。他代替的就是唐僧原先坐騎。當然,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也都是替代品,他們是代替了唐僧原先的隨從。

倘若讓豬八戒代替唐僧腳力,小白龍成為二師兄,那麼小白龍自然能成為唐僧徒弟。

本質上來說,這一點仍然是因為他們的定位不同。

正因如此,所以即便是作者也不把小白龍當成唐僧徒弟看待。原著多次提及唐僧師徒,但作者只是說「師徒四人」「四眾」,顯然作者沒有把小白龍當成徒弟來看待。

事實上,不把小白龍視為唐僧徒弟,才是正確的。否則,一面說小白龍是唐僧徒弟,一面又讓他做唐僧坐騎,這豈不是很荒唐嗎?哪有師父騎著徒弟去取經的?這對小白龍來說也太丟人了。

不過,從小白龍角度來說,他其實把唐僧視為師父,也把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視為師兄。

奎木狼下界為黃袍怪時,那時孫悟空已被唐僧趕走,八戒沙和尚又打不過黃袍怪,唐僧反而被黃袍怪變成老虎。小白龍知道唐僧有難,先是去對付黃袍怪,結果不敵受傷,他又讓八戒請孫悟空來幫忙。

這時候,小白龍對唐僧的稱呼就是「師父」,對孫悟空、八戒也是稱呼為「師兄」。

也即是說,儘管小白龍不是唐僧徒弟,但是他卻認同師父和師兄。這樣一來,不但能提高他的地位身份(從坐騎升到徒弟了),也能體現白龍馬和師徒一樣同心同德,都有取經之心。否則,白龍馬就會因為自己不算唐僧徒弟,而不去對付妖怪,勸八戒找孫悟空了。

相關焦點

  • 唐僧要什麼,觀音菩薩給唐僧什麼
    唐僧還沒有成為取經人時,觀音菩薩已經為他提供準備好了徒弟。唐僧缺少腳力時,觀音菩薩又為他準備好了。似乎唐僧要什麼,觀音菩薩就給他什麼。唐僧唐僧是有福氣的。他收了一個高徒——孫悟空。從此,一些豺狼虎豹已經傷不了唐僧了。唐僧到達鷹愁澗時,小白龍一口把唐僧的坐騎吃掉了。
  • 西遊記小白龍究竟是什麼身份?不叫唐僧師傅,為何叫八戒師兄?
    按理來說拜師不論年齡、資歷、身份等等,唯一看的就是入門時間,明明排在豬八戒之前的小白龍卻反口叫豬八戒師兄確實很令人疑惑,這不是自降身份麼?但事實恰恰相反,不僅沒有降低檔次還因為這個稱呼無形中提高了身份,因為嚴格來講,小白龍根本就不算唐僧的徒弟。
  • 看觀音菩薩對他做過啥
    看觀音菩薩對他做過啥唐僧西天取經團隊中的3個徒弟,都各有來歷,都在天庭做過神仙,擔任過重要職務。其中,孫悟空被玉帝封為齊天大聖,豬八戒擔任天河水府天蓬元帥,沙僧更是玉帝鑾駕身邊的捲簾大將。在唐僧的身邊,還有一個徒弟,名叫白龍馬。
  • 小白龍成為白龍馬之前,觀音菩薩在他身上取走了什麼東西?
    小白龍成為白龍馬之前,觀音菩薩在他身上取走了什麼東西?因為他雖然做著看似最幫不上什麼忙、最底層的工作,法術也不是很高,就連那些妖怪在抓唐僧的時候,順便把他抓過去還要嫌棄他一番,吃了又沒有太大的功效,還要自己費心費力抓來。不過,大家要知道的是,唐僧的行李可一直都是沙僧擔著呢!這麼遠的一路,沒有些行李,可是不行的,雖然說三個徒弟,老孫、八戒,還有沙師弟他們三個都是妖怪,自古就經常與天地萬物為伍,皮糙肉厚的。
  • 小白龍是觀音菩薩的弟子,傲嬌起來連孫悟空的面子都不給
    小白龍在西海,怎麼可能一把火燒了明珠呢?所以說,他的犯罪記錄與他的身份完全不相符。小白龍的故事存在很多蹊蹺的地方。第三、他在取經團隊中的角色很蹊蹺。觀音菩薩讓他口含橫骨,去鱗褪角,他的扮演的角色不能說話,也不能參與任何項目。觀音菩薩怕他多說了什麼,影響取經團隊的平衡。所以說,小白龍是個極為特殊的角色。
  • 天上的白龍,卻甘願被唐僧騎著取經
    西遊記中最出彩的應該就屬唐僧師徒四人了,但是我認為一直都應該是師徒五人,畢竟白龍馬也是被菩薩點化的,應該歸到徒弟中去,而且按時間排的話還是二師兄。可惜在整部劇中並沒有多少鏡頭,讓人很惋惜。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這個被忽略的主角,白龍馬。
  • 小白龍本是龍王太子,為何甘願當人胯下坐騎?看觀音對他做了啥?
    唐僧的前面三個徒弟,前世是多麼威風,如今給唐僧做徒弟,成這個樣子,倒也理解。畢竟多少也是個人形,頂多是給唐僧跑跑腿,給唐僧按按摩,但小白龍就不一樣了!他的身份也不簡單,堂堂龍王太子,他成了唐僧徒弟,卻不能以人的身份面向大眾,他是一匹馬,是一匹終日被唐僧騎在胯下的馬!堂堂龍王三太子甘願當人坐騎?這到底是何原因?
  • 西天取經做腳力,功成之後卻要盤在柱子上,小白龍真的被坑了嗎?
    小白龍去西天取經,是否真的被坑了?觀音菩薩對他鋸角退鱗,是否真的傷害了他?如來佛祖讓他盤在柱子上,是不是明升暗罰?本文,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觀音菩薩將小白龍鋸角退鱗,是否真的傷害了他?小白龍本是西海廣晉龍王敖閏之子,喚做「玉龍三太子」。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其父告上天庭。玉帝聽聞後大怒,判了他忤逆之罪,將他吊在空中打了一頓,處以死刑。恰好觀音菩薩領了如來佛祖法旨,帶著徒弟惠岸使者上東土大唐尋找取經人,於途中碰到了待斬的小白龍,特地去向玉帝求情,將他救下,帶到鷹愁澗,讓他靜候取經人。
  • 觀音菩薩在唐僧取經的路上收服的7大妖怪,黑熊精第四,前面是誰
    那是一個講述唐僧5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我還記得,裡面出現了很多妖怪,其中有後臺的都被仙佛們收走了,只有星零幾個被孫悟空和豬八戒、沙僧打死。比如下面這位強搶民女,抓走唐僧,號稱南山大王的豹子精。被仙或佛收服的妖怪中,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太上老君是第二多的,有青牛精和金銀角大王,而第一多的,乃是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她一共收服了7個妖怪。
  • 孫悟空真的背不動唐僧嗎?小白龍也是神仙,他為何能馱著唐僧跑?
    我們來看看唐僧都被那些河流阻擋過:唐玄奘滿月拋江第三難,被金山寺法明長老所救。流沙河第一十五難,觀音菩薩座下童子木吒所救。黑水河第三十二難,被孫悟空攜手摩昂太子所救。通天河第三十六難,觀音菩薩現身魚籃菩薩所救。
  • 難怪觀音菩薩給小白龍鋸角去鱗,你看看化龍池出產的龍缺了啥?
    《西遊記》博大精深,裡面好多內容都值得分析,文化一鍋粥拋磚引玉,來聊聊觀音菩薩為何給小白龍做了一個這樣的外科手術:鋸角去鱗。表面看來,鋸角去鱗是為了幫助小白龍變化成唐僧的坐騎,其實大家細想一下,如果僅僅是達到這個目的,完全不用這麼費事。
  • 小白龍貴為龍王太子,為何甘願成坐騎?唐僧有個東西讓其眼饞不已
    小白龍貴為龍王太子,為何甘願成坐騎?唐僧有個東西讓其眼饞不已文/號外歷史之張婷 圖/網絡西遊記中除了師徒4人,還有一位非常忠實的擁護者,那就是白龍馬,眾所周知,當初唐僧前往西天取經的時候,曾給了唐僧一匹坐騎,但是最終卻是被吃了,後來就將小白龍點化成為唐僧的坐騎,一路上不離不棄,把唐僧馱了一路,可謂是忠心耿耿,那麼小白龍貴為龍王太子,為何甘願成為坐騎?
  • 唐僧師徒一行五人,看似熱熱鬧鬧,其實是一個人的朝聖
    有的人會說,不應該是唐僧四人麼?哪來的五人?當然另外一個就是小白龍了,經過觀音菩薩的點化最終變成白龍馬作為唐僧的腳力。西天之路五人相隨,可以說是有苦有樂,經歷也是多姿多彩,但若再細細品味,十萬八千裡路其實就是一個人的朝聖,而這個人也正是唐僧。
  • 馱著唐僧的白馬明明是龍變的,為何從不參加戰鬥?
    「白龍馬蹄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仨徒弟,西天取經上大路,一走就是幾萬裡……」這首《西遊記》動畫的片尾曲的歌詞,無意中道出一個事實——白龍馬雖然是唐僧取經團隊中的一員,卻幾乎全程沒參加過戰鬥。不是馱著唐僧走路,就是坐下就地吃瓜。好歹也是一條白龍變的馬,他為何從不參加戰鬥?
  • 萬聖公主為何悔婚小白龍,轉而下嫁九頭蟲?你看九頭蟲啥出身
    唐僧團隊師徒4人,還有一匹白龍馬,除了唐僧之外,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和小白龍都是犯了錯誤的人,各自身後都有一段故事。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小白龍、萬聖公主與九頭蟲之間的是是非非。藉助於影視作品與原著內在的細節來闡述他們三人的愛恨情仇。
  • 那些暗中保護唐僧的神仙,原來另有秘密任務,難怪不能輕易現身
    包括《西遊記》中的唐僧也是一樣,他最終能夠取經成功,除了得益於身邊的三個徒弟保護之外,其實還有一群神仙在暗中保護著他的安危。這些人分別是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以及一十八位護教伽藍。說起這一群神仙,那可真是大有來的,而且他們分別處在兩個陣營,並不是一家子人。因為其中六丁六甲和四值功曹,是天庭一派的神仙,是觀音菩薩從玉皇大帝手中借來的。
  • 觀音菩薩給唐僧玄奘三個徒弟,取的法號有玄機,只有沙僧一人悟透
    觀音菩薩選定東土大唐的高僧玄奘,為去西天取經之人。為保護唐僧一路的安全,觀音給他指派了三個徒弟,就是家喻戶曉的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沙和尚在流沙河被觀音收服,菩薩為他摩頂受戒。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菩薩為沙僧取法名為悟淨,「淨」當是虔誠、盡心的意思,寓意是讓他盡心盡力、全心全意、心細體貼,將來照顧好唐僧的生活起居,保障唐僧的日常生活。沙僧算是悟透了觀音菩薩的用心,一路上鞍前馬後,老實本分,盡職盡責,不管什麼髒活累活,都是他爭著幹,毫無怨言,對師傅唐僧的照顧,也可謂精心備至。
  • 悟空、沙僧、小白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八戒的日子卻是賽神仙
    唐僧的四個徒弟,在未見到唐僧之前,有三個人在苦難中等待唐僧,只有一人逍遙自在的享受生活,這享受的就是八戒。孫悟空被如來壓在了五行山下,度日如年。土地看他餓了餵他鐵丸;渴了灌他銅汁。苦不苦?小白龍,西海龍王敖閏之子。只因縱火燒了殿上明珠,被敖潤表奏天庭,告了忤逆之罪。(這是親生的嗎,把兒子告了。)玉帝把小白龍吊在空中,打了三百下,然後要找日子執行死刑。書中說不日遭誅。還好,觀音菩薩見了玉帝,討了小白龍給唐僧做了腳力。要不然小白龍也就死了。豬八戒呢,看看他的待遇,只是醜了些,但日子逍遙。
  • 看小白龍的待遇,說明龍在三界地位低下,揭秘龍被重視的原因
    西天取經大圓滿,佛祖在靈山封賞唐僧師徒,看到師父和大師兄都佛光聚頂,好吃懶做的豬八戒嚷嚷起來:師父和大師兄都成佛了,老豬也很辛苦的,為何只做了淨壇使者?靈山的金翅大鵬鳥每天必須要滿足一條真龍和500條小龍才能填飽肚子;有記載說犼是專門吃人的神獸,是龍的九子之一,其實這事誤傳,犼也是以龍為食的兇獸,專吃龍的腦髓,觀音菩薩的坐騎就是犼。饕餮見到什麼就吃什麼,龍族當然是他的盤中餐。除了兇獸、神獸以龍為食,就是貴為三界大能的西王母和玉皇大帝,也嗜好龍肝鳳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