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龍馬,蹄兒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三徒弟……這是動畫版西遊主題曲《白龍馬》中的歌詞。小白龍雖然是龍子,也有一定的武藝,但是它長期作為唐僧的坐騎,很少現真身降妖,所以容易被讀者忽略。而且,取經路上,小白龍也曾保護過唐僧,與黃袍怪大戰,並力勸八戒去請回孫悟空,幫助唐僧過難關。
還有,我們都知道,在觀音菩薩下界尋找取經人時,先後收服了孫悟空等人,作為唐僧的徒弟。其中,最先收服者是沙僧,其次是八戒,而後是小白龍,最後是孫悟空。小白龍,從最開始,都是算在裡面的。
既然如此,按理說,小白龍也算是唐僧的徒弟,可是為何他連個「四師弟」都不是呢?這個問題,我以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白龍馬的任務不同
沙和尚、豬八戒和孫悟空,他們被觀音菩薩收服後,任務很明確,就是做唐僧的徒弟,保護取經人,到西天取經。也即是說,他們一開始就有明確定位,即做唐僧的徒弟。
比如沙和尚,觀音就對他說過這樣的話。
菩薩道:「……我今領了佛旨.上東上尋取經人。你何不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復你本職,心下如何?」
觀音菩薩明確說了,讓沙和尚做取經人的徒弟。
同樣的還有八戒和孫悟空。
菩薩道:「我領了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你可跟他做個徒弟,往西天走一遭來,將功折罪,管教你脫離災瘴。」那怪滿口道:「願隨!願隨!」
(菩薩)對大聖道:「……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東土大唐國尋一個取經的人來,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個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如何?」
很明顯,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三人,從一開始就被菩薩做了定位,確定了任務,那就是做唐僧徒弟,負責保護唐僧,斬妖除魔。
然而,小白龍的任務和定位卻不是這樣。
收服八戒和沙和尚後,菩薩遇到小白龍,小白龍當時因為燒了明珠,過幾天要被殺頭。聽小白龍求救後,觀音立馬找玉帝求情,而玉帝也答應了她。
菩薩上前禮畢道:「貧僧領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路遇孽龍懸吊,特來啟奏,饒地性命,賜與貧僧,教他與取經人做個腳力。」玉帝聞言,即傳旨赦宥,差天將解放,送與菩薩。
您瞧瞧,觀音菩薩說了,小白龍以後是做取經人的腳力,而不是徒弟。所以說,小白龍的任務和定位與孫悟空等人不同。他的任務,就是馱伏唐僧,幫助唐僧渡水登山,而不是降妖除魔。
其次,小白龍是白馬替代品
說起來,您可能不樂意聽,小白龍只是個替代品。替代誰呢?替代最初跟隨唐僧的那匹白馬。那匹白馬後來被小白龍吃了,唐僧才沒了坐騎。
當然,即便小白龍不吃,其實普通的白馬也到不了西天。因為一路上太多艱險磨難,不僅有自然險境,還有妖魔鬼怪,凡馬必然到不了。所以,觀音一看小白龍,就說以後它得做唐僧的腳力。
小白龍雖然有罪,但畢竟是天龍,由他變成馬就可以保證唐僧翻山越嶺,涉水拔山了。所以,小白龍說到底只是替代品而已。他代替的就是唐僧原先坐騎。當然,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也都是替代品,他們是代替了唐僧原先的隨從。
倘若讓豬八戒代替唐僧腳力,小白龍成為二師兄,那麼小白龍自然能成為唐僧徒弟。
本質上來說,這一點仍然是因為他們的定位不同。
正因如此,所以即便是作者也不把小白龍當成唐僧徒弟看待。原著多次提及唐僧師徒,但作者只是說「師徒四人」「四眾」,顯然作者沒有把小白龍當成徒弟來看待。
事實上,不把小白龍視為唐僧徒弟,才是正確的。否則,一面說小白龍是唐僧徒弟,一面又讓他做唐僧坐騎,這豈不是很荒唐嗎?哪有師父騎著徒弟去取經的?這對小白龍來說也太丟人了。
不過,從小白龍角度來說,他其實把唐僧視為師父,也把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視為師兄。
奎木狼下界為黃袍怪時,那時孫悟空已被唐僧趕走,八戒沙和尚又打不過黃袍怪,唐僧反而被黃袍怪變成老虎。小白龍知道唐僧有難,先是去對付黃袍怪,結果不敵受傷,他又讓八戒請孫悟空來幫忙。
這時候,小白龍對唐僧的稱呼就是「師父」,對孫悟空、八戒也是稱呼為「師兄」。
也即是說,儘管小白龍不是唐僧徒弟,但是他卻認同師父和師兄。這樣一來,不但能提高他的地位身份(從坐騎升到徒弟了),也能體現白龍馬和師徒一樣同心同德,都有取經之心。否則,白龍馬就會因為自己不算唐僧徒弟,而不去對付妖怪,勸八戒找孫悟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