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至18日,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以下簡稱「物博會」)在江蘇無錫舉行。本次物博會主要推出物聯網通信與平臺支撐企業、智能製造與傳感器、智慧生活、智慧交通與車聯網、智慧城市五大主題館以及物聯網典型應用案例互動體驗展,另還舉辦29場系列活動,發布一批具有前沿性的成果,注重跨界融合與平臺賦能,諸多國內外智庫學者與業界領軍人物出席。
一場大會背後,舉辦地無錫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經過9年的努力,已成為我國物聯網跨界融合發展的標誌城市。一些人注意到,車過滬寧高速無錫段,某地圖APP會自動提示施工佔道長度、交通事故提醒等信息,這都是由物聯網設備自動採集,「秒級」更新發布的。記者去無錫鴻山物聯網小鎮瞧瞧,發現太陽能智能保潔箱,有垃圾來「自覺」開箱,「自覺」壓縮、除臭,垃圾滿了則「自覺」通知環衛工人……無錫正因物聯網而變,截至2017年底,全市物聯網從業人員突破18萬人,企業超過2000家。由無錫企業承接的物聯網工程,目前已遍及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7年,無錫物聯網營業收入2437億元,接近江蘇全省的1/2、全國的1/4。
無錫還在繼續謀求創新示範。為了解決物聯網行業普遍存在的應用碎片化的「痛點」,無錫接連出臺《關於進一步支持以物聯網為龍頭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等文件,並設立無錫市物聯網產業協會,前不久引進中加物聯網與區塊鏈產業發展研究院,在無錫設立分院……如此「組合拳」,目標之一是要力爭打造出「殺手級」的物聯網應用。
記者注意到物博會發布的一則消息,無錫上線發布了江蘇省首個統一開放的物聯網公有雲平臺,5G小型試驗網建成並試運行,率先建成全國首個IPv6規模商用網絡,成為全國首個窄帶物聯網全域覆蓋的地級市——實際上,加快5G網絡在長三角協同布局、先試先用,這是長三角各地協同推進的工作。按規劃,2020年長三角要完成5G網絡規模部署,成為國內首批正式商用的地區之一。
從某種程度上,關注、重視並放大無錫的「物博會效應」,是整個長三角的事。不少人由物博會不僅想到同在長三角的另外兩場「世界級」大會,一是已在浙江烏鎮舉辦了四屆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二是即將於17日至19日在上海召開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前些年便有人認為,江蘇正用物聯網追趕浙江的網際網路,其實不是「追趕」,應是「共享」。翻開地圖,有心人會發現,在鄰近上海的長三角核心區域,北有無錫的鴻山與雪浪兩座物聯網小鎮,中有網際網路小鎮烏鎮,南有浙江重要的雲計算產業生態集聚地雲棲小鎮,它們形成一條「新經濟長廊」,與上海正火熱的人工智慧互相呼應。大量的新技術新成果每年都在這一帶被發布、被應用,「物聯」、「互聯」、「雲計算」、「人工智慧」本就難分彼此,它們共同形成創新的氛圍與磁場,並相互滲透、融合、裂變。在更高質量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背景下,在對三場「世界級」大會的聯繫與聯想中,長三角正合力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和智慧應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分享與合作值得期待。
編輯郵箱:alexklj@126.com